《重订严氏济生方》:导痰汤

处方

半夏(汤泡七次)120克 天南星(炮,去皮)橘红 枳实(去瓤,麸炒)赤茯苓(去皮)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燥湿豁痰,行气开郁。主痰涎壅盛,头目眩晕;或痰饮留积不散,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粘,坐卧不安,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10片,煎至24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备注

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共为君药;半夏功专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均为臣药,辅助君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为佐使药。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女科切要》卷二:导痰汤

处方

半夏、南星、橘红、枳实、茯苓、人参、菖蒲、竹茹、甘草。

功能主治

妇人肥白,痰闭子宫,月信准而不受胎,经来腹不痛。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女科切要》卷二

《寿世保元》卷三:导痰汤

处方

陈皮2钱,半夏(姜炒)2钱,白茯苓(去皮)3钱,白术1钱5分(去芦),香附2钱,青皮(去瓤)2钱,黄芩(炒)2钱,瓜蒌仁3钱,砂仁8分,黄连(姜炒)2钱,甘草8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嗳气声闻于外,胸膈闷,舌黑、因气有痰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导痰汤

处方

旋覆花、半夏、陈皮、荆芥、五味子、前胡、白芍药、杏仁、桔梗、茯苓、甘草。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准信,痰闭子宫,不能受胎,其人肥白,腹不痛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水煎服。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治痧要略》:导痰汤

处方

僵蚕1钱,瓜蒌1钱,牛蒡子1钱,陈皮8分,银花8分,薄荷5分,泽泻5分。

功能主治

痧因痰壅不降者。

用法用量

水煎,微冷服。

摘录

《治痧要略》

《嵩崖尊生》卷七:导痰汤

处方

半夏4钱,南星1钱,枳实1钱,赤苓1钱,橘红1钱,炙草5分,竹沥1盏,姜汁3茶匙。

功能主治

痰厥暴不知人,类于卒中,但未卒仆,喉中痰潮如曳锯声。

用法用量

先用瓜蒂(炒)、赤小豆(煮)等分,温浆送下,探吐其痰,随用本方。

摘录

《嵩崖尊生》卷七

《嵩崖尊生》卷七:导痰汤

处方

半夏2钱,南星1钱,枳实1钱,赤苓1钱,橘红1钱,炙草5分,白芥1钱。

功能主治

痰饮胁痛,走注有声。

摘录

《嵩崖尊生》卷七

《仙拈集》卷二:导痰汤

处方

南星1钱,半夏1钱,陈皮1钱,茯苓1钱,瓜蒌仁1钱,枳实1钱,桔梗1钱,山栀1钱,黄芩1钱,黄连1钱,甘草2分,木香(另研)2分,辰砂2分。

功能主治

痫,痰壅。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木香用量原缺。

摘录

《仙拈集》卷二

《性病》:导痰汤

处方

黄连2钱,白术1钱半,陈皮1钱,滑石1钱,黄芩半钱,木通3分,桃仁12个,甘草(炙)少许。

功能主治

月水不利,脐腹作痛;或小腹引腰,气攻胸膈,躯体肥满而有痰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性病》

《杏苑》卷四:导痰汤

处方

神曲2钱,枳实2钱,大黄2钱。

功能主治

消宿食,下郁积。主过食伤脾,健运无力,致食不得消化,郁于肠胃之间,而为泄泻。

用法用量

上先以水煎,临熟下大黄滚1-2沸,空心服。如利之后,以人参、白术等剂补之。

各家论述

用神曲快脾消宿食,枳实消郁滞,大黄下肠胃中之宿滞,此乃通因通用之义也。

摘录

《杏苑》卷四

《脉因症治》卷二:导痰汤

处方

台芎2两,香附8两,陈皮1两,苏叶1两,干姜1两。

功能主治

痰注胁痛。

摘录

《脉因症治》卷二

《百一》卷五引费达可方:导痰汤

处方

白茯苓、桂心、半夏(汤洗10次)、干生姜、橘红、枳壳(炒香)、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痰饮。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煎至7分,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

《百一》卷五引费达可方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皇甫坦方:导痰汤

处方

半夏4两(汤洗7次),天南星1两(细切,姜汁浸),枳实(去瓤)1两,橘红,赤茯苓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痰凝气滞,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痰嗽喘急,不思饮食,以及头晕,不寐,短气,谵语,中风,痰厥,痰呃。

用法用量

每服3大钱,水2盏,生姜10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传信适用方》卷一引皇甫坦方

《一盘珠》卷八:导痰汤

处方

雄黄3分,贝母3分,陈皮3分,茯苓3分,桔梗3分,北细辛3分,菖蒲3分,瓜蒌3分,薄荷3分,蝉退3分,天麻3分,郁金3分,甘草3分。

功能主治

五痫初起轻者。

用法用量

竹沥、姜汁为引,水煎服。

摘录

《一盘珠》卷八

《症因脉治》卷四:导痰汤

处方

半夏、南星、橘红、枳壳、甘草、赤茯苓、海石、生姜。

功能主治

痰积泄泻,脉滑实者。

用法用量

应下者,加大黄或玄明粉。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马培之医案》:导痰汤

处方

制半夏1钱半,陈皮1钱,木香4分,当归2钱,独活1钱,五加皮1钱半,生白术1钱半,淮牛膝1钱半,川芎8分,竹茹8分,生姜1片。

功能主治

湿痰攻注背俞,脊驼作痛.脉小滑者。

摘录

《马培之医案》

宋·《重订严氏济生方》:导痰汤

出处

导痰汤
,出自宋·《重订严氏济生方》。本方之组成来源于二陈,历代以“导痰汤”名者甚众,最早记载应为南宋,《传信适用方》之“导痰汤”,其方中无炙甘草,而加入炙甘草的“导痰汤”首见于宋,《重订严氏济生方》,更合二陈之法,后世应用多以此论。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四两(120克),去皮炮天南星、橘红、麸炒去瓤枳实、去皮赤茯苓各一两(30克),炙甘草半两(15克)。

用法

上药㕮咀,每服四钱(12克),水二盏,生姜十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后。

功效

燥湿祛痰,行气开郁。

主治

主治一切痰厥,头目眩晕,或痰饮壅盛,胸膈痞塞,胁肋胀满,头痛吐逆,喘急痰嗽,涕唾稠黏,坐卧不安,不思饮食等,苔腻,脉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脑卒中、卒中后抑郁症、心绞痛、慢性胃炎等病症。

1.脑卒中:采用导痰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中经络),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导痰汤加味治疗,同时教会患者进行主动锻炼或由家属帮助进行被动功能锻炼,30日为1个疗程。以MESSS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和Bath指数评分为疗效评判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血肿体积明显减少,治疗组患者的MESSS评分下降比对照组快,Bath指数评分上升比对照组快,总体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药导报》2008年第7期)

2.卒中后抑郁症:采用导痰汤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治疗组35例予导痰汤,对照组35例口服盐酸氟西汀,以30日为1个疗程。以HMAD积分降至8分以下,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71.4%,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肠胃道不适症状、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年第4期)

3.心绞痛:采用加味导痰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8例,与二硝酸异山梨酯治疗30例为对照,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和饮食控制等处理。2~3周为1个疗程。以治疗后的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2级,心绞痛基本消失(即在较重的超过日常活动的体力活动时也基本不出现心绞痛),也不用硝酸甘油者为临床显效标准;以心电图恢夏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者为心电图显效标准;以证候积分减少>95%为中医证候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硝酸甘油停减量、心电图及血脂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湖南中医杂志》2011年第2期)

4.慢性胃炎:导痰汤加味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70例,与西医常规治疗50例作为对照;连续服用4周为1个疗程。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且减轻2个级度或达轻度者为临床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总有效率76.0%。(《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方解

本方为燥湿化痰基础方二陈汤加胆星、枳实,涤痰之力尤胜。方中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散结;枳实下气行痰;半夏燥湿祛痰;橘红下气消痰药加强豁痰顺气之力;茯苓渗湿,甘草和中。全方共奏燥湿化痰,行气开郁之功,气顺则痰自下降,晕厥可除,痞胀得消。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颈椎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慢性精神分裂症、肥胖型糖耐量异常、不孕症、复发性多软骨炎、帕金森病等属痰浊壅盛证者。

方歌

导痰汤内用二陈,南星枳实生姜成。

摘录

宋·《重订严氏济生方》

倒痰汤

处方

参芦1两,瓜蒂7枚,白芍1两,白芥子1两,竹沥2合。

功能主治

性喜食酸,因多食青梅,得痰饮之病,痰饮随气升降而作痛,日间胸膈中如刀之刺,至晚而胸膈痛止,膝(骨可)大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1剂必大吐,尽去其痰,其痛如失,然后用二陈汤调理,不再痛。

各家论述

用参芦以扶胃土,用白芍以平肝木,用白芥子、竹沥并入于瓜蒂之中,吐痰即用消痰之药,使余痰尽化,旧痰去而新痰不生,得治痰之益,又绝其伤气之忧也。

摘录

《辨证录》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