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卷十一:茯苓散

别名

赤茯苓汤(《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处方

赤茯苓30克 半夏15克(汤洗七遍去滑)陈橘皮30克(汤洗,去白、瓤,焙)芎藭15克 白术15克 人参30克(去芦头)

制法

上药捣粗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伤寒后呕哕,心下痞满,胸膈间宿有停水,头眩心悸。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饮水过多,心闷着热,小便不通,男子小便中有余沥,漏精,梦泄。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冷水调下。如男子小便中有余沥、漏精、梦泄,用温酒调下,空心服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圣惠》卷五十八: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3两,白术1两,葵子1合,赤芍药1两,木通2两(锉),榆皮3两(锉),白茅根1握(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气淋。小腹胀闷,脐下时时切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葱白3茎,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卫生总微》卷七: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1两,陈皮3分,桔梗(去芦)1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调中养胃。主伤寒数日,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6分,加生姜2片,煎至4分,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七

《圣惠》卷七十七: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1两,桔梗(去芦头)1两,生干地黄1两,人参(去芦头)1两,桂心1两,当归(锉,微炒)1两,钩藤1两,独活1两,桑寄生1两,赤芍药(炙微赤,锉)1两,石膏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惊胎。妊娠因用力执作,觉胎动,心腹急痛,面青,汗水,头仰,气喘欲绝。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七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六: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郁李仁(去皮)1两半,赤芍药1两半,大腹2个(并子),百合柴胡(去苗)1两,桑根白皮(锉)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知母(锉,焙)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气攻头面浮肿,烦渴,心中躁闷,肚腹胀满,小便秘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茯苓饮”。

摘录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三六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1两,栀子仁1两,黄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脏实热,惊悸喜笑,神识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中盏,加青竹茹1分,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贯众1两,缩砂仁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喉中生谷贼,结肿疼痛,饮食妨闷。

用法用量

每用1钱匕,掺喉中,以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3两,桂(去粗皮)1两,麻黄(去节)1两,甘草(炙,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疟病但热不寒,遍身发黄,小便涩滞。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新汲水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3两,葶苈(纸上炒)半两,人参1两,防风(去叉)1两,泽泻1两,甘草(炙,锉)1两,桂(去粗皮)1两,白术1两,狼毒(锉,醋炒)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两,干姜(炮)1两,赤小豆(炒)1两,大戟半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分,猪苓(去黑皮)3分,女萎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肿满。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2次,夜1次。小便利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苏沈良方》卷六:茯苓散

处方

坚白茯苓。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大补益,缩小便。主肾气不能摄精,心不能摄念,或梦而泄者,或不梦而泄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空心、食前、临卧温水调下,日4-5次。

摘录

《苏沈良方》卷六

《圣济总录》卷十二: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去黑皮)1两,茯神(去木)1两,人参半两,远志(去心)半两,海金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上焦风热壅盛,头目眩运,烦躁饮水,小肠结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临卧煎瞿麦汤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二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3分,远志(去心)半两,人参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白僵蚕(炒)半两,羚羊角(镑)半两,菊花半两,甘草(炙,锉)1分,牛黄(研)1分,铁粉(研)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虚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煮竹沥汤调下,或薄荷熟水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茯苓散

处方

茯苓、钟乳(研)、云母粉、石斛、菖蒲、柏子仁、菟丝子、续断、杜仲、天门冬(去心)、牛膝、五味子、泽泻、远志(去心)、甘菊花、蛇床子、薯蓣、山茱萸、天雄(炮)、石韦(去毛)、干地黄、苁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长生延年,老而更壮。主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酒下,日2次。20日知,30日病悉愈,100日以上体气康强。

注意

忌酢物、羊肉、饧、鲤鱼、猪肉、芜荑。

摘录

《外台》卷十七引《素女经》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茯苓散

处方

赤苓1两,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太阳汗出不渴者,凡发汗太过,故令大小便难。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五十三引《神巧万全方》

《妇人良方》卷十九:茯苓散

处方

茯苓(一方使茯神)12分,生地黄12分,远志10分,白薇10分,龙齿10分,防风8分,人参8分,独活8分(同为末)。

功能主治

产后狂语,志意不定,精神昏乱,心气虚,风邪所致。

用法用量

上以银1大斤,水1斗5升,煎取7升,下诸药,煎取3升,分3次温服。

注意

忌菘菜、猪肉、生冷。

摘录

《妇人良方》卷十九

《普济方》卷三九四:茯苓散

处方

藿香、甘草、人参、半夏、白茯苓、丁香、陈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胃寒呕吐。

用法用量

每服1钱,藿香叶3寸,葱白1寸,同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四

《医统》卷二十:茯苓散

处方

茯苓8分,麦门冬8分,通草8分,升麻8分,紫菀1钱,知母1钱,桂心4分,赤石脂、淡竹叶10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

心经实热,口干烦渴,眠卧不安。

用法用量

水2盏,煎8分,温服。

摘录

《医统》卷二十

《普济方》卷三五一:茯苓散

处方

茯苓6分,人参6分,当归6分,甘草6分,生姜4分,陈皮4分,厚朴8分。

功能主治

产后腹痛气胀,胁下闷,不食兼微利。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2升,煎取8合,去滓温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五一

《普济方》卷二一二:茯苓散

处方

茯苓、干姜、黄连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下痢三十年者。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茯苓丸”。

若痢剧者,加龙骨、附子(炮),还令等分。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二

《直指小儿》卷四:茯苓散

处方

京三棱半两,蓬莪术(煨)半两,缩砂仁半两,赤茯苓半两,青皮2钱半,陈皮2钱半,滑石2钱半,甘草(微炙)2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尿如白米泔状,由乳哺失节,有伤于脾,致使清浊不分而色白也,久则成疳,亦心膈伏热兼而得之。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麦门冬、灯心煎汤调下。

摘录

《直指小儿》卷四

《圣惠》卷二十六: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1两,人参1两(去芦头),白芍药1两半,甘草1两(炙微赤,锉),羚羊角屑1两,防风1两(去芦头),黄耆1两(锉),桂心半两,芎藭1两,麦门冬1两(去心),地骨皮3分,磁石1两半(捣碎,水淘,去赤汁),当归1两,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肾劳。虚损羸乏,咳逆短气,四肢烦疼,耳鸣,骨间热,小便赤色,腰脊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空腹及晚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普济方》卷三十三:茯苓散

别名

锁阳丹

处方

茯苓、猪苓、木馒头(去皮子)各等分(一方不用猪苓)。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泄精,膀胱疾。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米饮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十三

《圣惠》卷四十五: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木香半两,木通3分(锉),大黄2两(锉碎,微炒),诃黎勒皮1两,槟榔1两,桔梗3分(去芦头),茎叶1两,鳖甲2两(涂醋,炙令微黄,去裙襕),桂心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心腹胀满,两胁妨闷,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普济方》卷三五三:茯苓散

处方

茯苓、远志、人参、麦门冬、桂心、生地黄、当归、龙齿、白芍药、羚羊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脏虚,心中惊悸,志意不定,言语错乱,不自觉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三五三

《圣惠》卷十一:茯苓散

别名

赤茯苓汤

处方

赤茯苓1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芎藭半两,白术半两,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后呕哕,心下痞满,胸膈间宿有停水,头眩心悸。

用法用量

赤茯苓汤(《活人书》卷十八)。

摘录

《圣惠》卷十一

《圣惠》卷二十六: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2两,黄耆2两(锉),牛膝1两(去苗),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人参1两(去芦头),白芍药1两,白术1两,石斛1两(去根),当归1两,沉香1两,桂心1两,芎藭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肉极。坐卧不安,寒气所加,体重怠堕,四肢不举,关节疼痛,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方出《圣惠》卷二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三:茯苓散

处方

酸枣仁(微炒)3两,白茯苓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白芍药3两,紫苏茎叶3两,黄耆(锉)3两,人参(去芦头)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烦热,四肢疼痛,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方出《圣惠》卷二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三

《圣惠》卷二十九: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去心),生干地黄1两,人参1两(去芦头),前胡2两(去芦头),枳实1两(麸炒微黄),赤芍药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射干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每唾稠粘,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四十五: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1两,半夏3分(洗7遍去滑),枳壳3分(麸炒微黄,去瓤),前胡1两(去芦头),羚羊角屑3分,人参3分(去芦头),槟榔1两,木香半两,桂心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脚气。心胸痰壅,呕逆,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木香1两,杜仲(切,炒)1两,菖蒲1两,熟干地黄(焙)1两,柏子仁(研)1两,秦艽(去苗土)1两,菟丝子(酒浸,别捣,焙干)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诃黎勒皮(炮)1两,赤石脂1两,当归(切,焙)1两,五加皮(锉)1两,牛角(角思)(烧灰)1两,乌贼鱼骨(去甲)1两,艾叶灰(烧存性)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海不调,因虚冷成积,月水不绝,及赤白带下,面色萎黄。腰脚沉重,胎气多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糯米饮调下,温酒亦得,空心、食前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九,名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茯苓散

处方

人参8分,甘草8分,芍药8分,当归8分,生姜8分,远志10分,茯苓10分,桂心6分,麦门冬12分,大枣1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心虚,松悸不定,乱语错误,精神恍惚不主。产后健忘少睡,或自汗盗汗。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分3次温服。

摘录

方出《妇人良方》卷十九,名见《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去黑皮)1两,人参1两,黄耆(薄切)1两,酸石榴皮(切,炒)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甘草(炙)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妊娠胎月未足,气血未充,辄堕胎者,其血伤动,下而不止,虚烦困倦。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热酒调,温服,米饮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明医指掌》卷九:茯苓散

处方

人参1钱(去芦),甘草(炙)1钱,山药1钱,当归1钱(炒),白茯苓8分,桂心5分,麦冬1钱,远志2钱(去心),大枣2枚,生姜5钱。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产后心虚,忪忡不定,恍惚多惊。

用法用量

水2盏,煎1盏服。

摘录

《明医指掌》卷九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1两,槟榔3钱,桂心5钱,大腹皮5钱,川茴香(炮,炒)5钱,良姜5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下后,脐下有动气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沸汤点服。

摘录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八:茯苓散

处方

茯苓1两,当归5钱,川芎5钱,桂心5钱,白芍5钱,黄耆5钱,人参5钱,熟地5钱。

功能主治

产后蓐劳。生产日浅,运动用力,四肢寒痛,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

水2钟,加猪肾1双,去脂膜细研,加生姜3片,大枣2个,同煎1钟,去肾、生姜、大枣,加没药5分,煮取7分,去滓,食前分2次温服。

摘录

《冯氏锦囊秘录》卷十八

《御药院方》卷九: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1两(去皮),细辛(去苗)1两,香白芷1两,寒水石(生用,研)4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牙齿疼及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擦牙痛处,含口良久,吐去津,然后用温水潄之,不拘时候。

摘录

《御药院方》卷九

《急救仙方》卷三:茯苓散

处方

茯苓1两,人参1两,芍药1两,山栀子1两,甘草1两,紫苏1两,麦门冬1两,瞿麦1两,连翘2两。

功能主治

老人赤眼不退。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服。

摘录

《急救仙方》卷三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傅氏活婴方》:茯苓散

处方

茯苓半两,牙消半两,雄黄半两,朱砂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惊风偏搐。

用法用量

金银薄荷汤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四引《傅氏活婴方》

《鸡峰》卷十八:茯苓散

处方

五味子半两,阿胶半两,茯苓半两,黄耆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血淋。血淋不可进凉药者。

用法用量

《普济方》引《十便良方》本方用法:每服二钱。

摘录

《鸡峰》卷十八

《永乐大典》卷八○二○引《普济经验加减方》:茯苓散

处方

茯苓(去皮)7钱半,茯神7钱半,人参(去芦头)7钱半,远志(去心)7钱半,甘草7钱半,龙骨半两,防风半两,麦门冬(去心)1两,生地黄1两,犀角1两(末)。

制法

上为末,分作3服。

功能主治

骨蒸热劳,多嗽端。

用法用量

水1升半,煎至1升,3次服。

摘录

《永乐大典》卷八○二○引《普济经验加减方》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茯苓散

处方

赤茯苓(先用水煮30沸,晒干)4两,菊花2两,钟乳(取如鹅管、蝉翼光明者,先入银器中放在5-6斗釜中,乃添水于釜内9分,釜底燃火令如鱼目沸3复时,每1复时,换水净洗刷后添水,慢火煎令鱼目沸,日足取出,入乳钵内,研极细,入水少许,更研如稀糊,乃取澄晒干,更研如粉)1两,云母(取黄白光明者,簇于大方砖上,以炭火7斤,煅通赤,从旦至暮取出,去灰,为末,入绢袋于大盆中摆之按揉,令水内澄取出晒干,更研如粉)1两,菖蒲(九节者,米泔浸3复时,逐日换泔,日足,切,晒干)半两,栝楼根半两,赤石脂(研如粉,水飞过,晒干,更研)半两,山茱萸(微炒)半两、防风(去叉)半两,牛膝半两,菟丝子(酒浸3日,控干捣末)半两,熟干地黄(焙)半两,续断半两,杜仲(去粗皮,炙)半两,山芋半两,蛇床子(微炒)半两,柏子仁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半两,牡丹皮半两,人参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石斛(去根节)半两,白术半两,石长生(去根节,微炙)半两,牡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苦参半两,玄参(水洗,麸炒焦)半两,独活(去芦头)半两,牡荆子半两、狗脊(去毛)半两,紫菀(水洗,去土,晒干)半两,干姜(炮裂)半两,黄耆(炙,锉)半两,泽泻半两,甘草(水蘸,炙)半两,芍药半两,巴戟天(去心)半两,沙参半两,远志(去心,焙)半两,石南叶(暖水流控干,炙)半两,牡蛎(捣末,水和作团,转飞取晒干)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还精补脑,长生驻颜,却老延年。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酒调下,日3次,空心、日午、近晚各1次。20日见效,45日诸疾并愈,1年可还童。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杨氏家藏方》卷九:茯苓散

处方

白茯苓(去皮)2两,缩砂仁1两。

制法

上为细末,入盐2钱,用精羊肉批作大片,掺药在上,炙熟。

功能主治

梦中虚滑遗精。

用法用量

空心食之,然后饮酒1-2盏。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九

《宣明论》卷八:茯苓散

别名

槟榔散

处方

芫花(醋拌,炒)3钱半,泽泻3钱半,郁李仁3钱半,甜葶苈3钱半,汉防己3钱半,藁本3钱半,陈皮(去白)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槟榔半两,瞿麦半两,滑石7钱半,大戟7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诸般气肿。

用法用量

槟榔散(《普济方》卷一九二引《医方集成》)。方中茯苓原脱,据《袖珍》补。

注意

忌盐食百日。

摘录

《宣明论》卷八

《本事》卷四:茯苓散

处方

郁李仁(去皮尖,微炒)4钱,槟榔2个,赤茯苓(去皮)1钱,白术1钱,甘遂(切片,炒)1钱,橘皮1钱半(去白)。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肿满,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姜、枣汤调下。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郁李仁气味辛平而润,入手、足太阴、阳明;槟榔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太阳,能消积气;赤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阳明;白术气味甘温微苦,入足太阴;甘遂气味苦寒,入足太阳,泄水之圣药;橘皮气味苦辛微温,入手太阴。此因湿邪肿满,小溲不利,故用分消群剂,使水气下泄,惟恐土衰,水不能去,以术培土,姜、枣和营卫,则溺得通利,岂有不奏绩耶。

摘录

《本事》卷四

《眼科龙木论》卷七:茯苓散

处方

白附子5钱,玄参5钱,白茯苓7钱5分,川续断、白僵蚕。

功能主治

小眦赤。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钟半,煎至半钟,去滓温服。

摘录

《眼科龙木论》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