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条辨》卷一:杏苏散

处方

苏叶 半夏 茯苓 前胡 苦桔梗 枳壳 甘草 生姜 大枣(去核)橘皮 杏仁

功能主治

轻宣凉燥,化痰止咳。治外感凉燥,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塞,苔白脉弦。

用法用量

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

备注

方中杏仁苦辛温润,宣肺降气,苏叶辛苦芳香,解肌发表,并为君药;桔梗、枳壳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前胡降气化痰,宜肺散风,同为臣药;半夏、橘皮、茯苓健脾燥湿、理气化痰为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合用共奏轻宜凉燥,化痰止咳之功。

摘录

《温病条辨》卷一

《温病条辨》:杏苏散

配方组成

苏叶、杏仁、半夏、茯苓、前胡各9克,陈皮、桔梗、枳壳各6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3枚(原书未注用量)。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一日一剂。

功效

轻宣温润,止咳化痰。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薄白,脉浮弦。

方解

杏苏散证为凉燥外袭,肺气不宣,痰湿内阻所致。肺合皮毛,凉燥袭表,故恶寒无汗,头微痛;凉燥伤肺,肺气不宣,津液不布,聚湿生痰,故咳嗽痰稀;鼻为肺窍,咽为肺系,肺气失宣,津液不布,故鼻塞咽干;舌苔薄白,脉浮弦,均为外感凉燥之征。此证类似风寒感冒,但又有干燥之象,且在秋季发病,故为凉燥证。治宜轻宣凉燥,宣肺化痰。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宣肺,使凉燥之邪从表而解;杏仁性降而润,降利肺气以止咳,共为君药。前胡既助苏叶疏散外邪,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共为臣药。半夏、茯苓、陈皮化痰理气,共为佐药。生姜、大枣调和营卫;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辛散宣肺而使凉燥得解,化痰理气而使咳嗽得愈。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杏苏散为治凉燥的常用方,以微恶风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咽干,舌苔薄白,脉浮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杏苏散常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外感凉燥者。

方歌

杏苏散内陈夏前,甘桔枳苓姜枣研,轻宣温润治凉燥,服后微汗病自安。

摘录

《温病条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