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番泻叶,中药名。具有泻下通便的功效。主治热结便秘,腹水肿胀。

通用名称

番泻叶

汉语拼音

Fanxieye

药品类型

泻下药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

参考价格

暂无参考价格

成分

本品含番泻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酸葡萄糖苷以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山奈酚、植物甾醇及其苷等。

性状

1、狭叶番泻叶:小叶片多完整平坦。卵状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2-6cm,宽0.4-1.5cm;主脉突出,叶端尖突出成棘尖,全缘,基部略不对称,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两面均有稀毛茸,下表面主脉突出,羽状网脉。叶片革质。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而稍有黏性。

2、尖叶番泻叶:小叶片呈广披针形或长卵形,长2-4cm,宽0.7-1.2cm;叶端尖或微凸,全缘,叶基不对称,上表面浅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微有短毛,质地较薄脆,微呈革质状。

主要功效

泻下通便。

适应病症

本品适用于热结积滞,便秘腹痛,水肿胀满者。

药性分析/方解

番泻叶苦寒,其性降泄而不峻,既能泻下导滞,又能清导实热。治热结便秘,腹满胀痛者,可单用,亦可与行气药同用,以增强泻下导滞作用。亦适用于习惯性便秘或老人便秘,可小剂量单用泡服,以缓泻通便。

番泻叶能泻下行水消胀,治腹水肿胀,二便不利者,可单用泡服,或与其他利水药同用,以增强泻下之功,其还能通畅大便,通导大肠,清除胃内宿食,治疗消化不良,脘闷腹胀。

规格

饮片。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后下;或泡茶;或研末,15-30g。

不良反应

1、番泻叶含有对机体作用强烈的成分,蒽苷类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中毒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

2、中毒原因多是由于服用量过大或药不对症。内服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忌服。

3、出现中毒症状,可催吐、洗胃,内服鞣酸蛋白或药用炭及蛋清、牛乳等;静脉滴注葡萄糖。腹痛剧烈时,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0.5-1mg,每日3-4次。中医疗法:生地榆、委陵菜各9g,甘草6g,水煎2次,合在一起,每6小时1次,分2次服,连服2-4剂。

禁忌

1、体虚及孕妇忌服。

2、性滑利,具有缓泻作用,慢性肠炎、腹泻者忌服。

3、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低血压患者不宜大量长期服用。

4、久服多用损肾气,加重精关不固和阴茎疲软,故滑精、阳痿者忌久服、多用。

5、青光眼患者忌服。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中药配伍禁忌:畏牡蛎、白薇;恶茯苓。

2、中西药配伍禁忌:不宜与阿托品等抗胆碱药合用。

贮藏方法

置通风干燥处,防潮,防蛀。

有效期

批准文号

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