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女,53岁,四川绵阳市小枧镇人,2017.04.04 。

主述:易感冒,整条腿麻木冷痛,10天前加重,现在缓解少许。现症如下:一身均麻木,手麻而肿痛,腿麻木冷痛,一身沉重,头昏,发热出汗,偶尔腰痛,吃饭正常,二便正常,舌质白,舌苔微红,口不干,口不苦,想喝水,喝水不能解渴,右脉沉滑,左脉沉滑。

分析:脚麻木冷痛,手麻木肿痛,一身沉重,口不干(排除阳明证),口不苦(排除少阳证),喝水不能解渴(阳明证喝水能解渴,排除阳明证),脉沉滑,这些都是太阴证。这个病人虽然有舌苔微红,看起来有热,其它所有症状都不支持热证,反而都支持三阴病;至于有时发热汗出,可以考虑太阳表虚不固证,真武汤中有生姜,《千金》附子汤有桂枝都可以解表,不用单独选方,能精减就精减。辨证为太阳太阴少阴痰湿水饮证,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药物如下:党参20g,茯苓40g,黑附片20g,炒白术30g,桂枝40g,炙甘草20g,生姜20g,赤芍10g,独活40g,泽泻30g,白芥子20g,乌梢蛇20g。3剂。黑顺片,炙甘草,生姜,先煎四十分钟,余药不侵泡再煎煮三十分钟,分六次喝完。

2017.04.18,二诊:各种症状有所减轻,腿仍麻木疼痛,头昏,关节肿,腰痛,手麻木,仍出汗,不怕冷。不口干,不口苦,二便正常,舌质白,舌苔白,右脉沉弦,左脉沉弦。症状与一诊差不多,辨证:虽然有减轻,但是任然麻木冷痛,脉弦主水饮,沉主寒,得加强利水湿散寒,去芍药,增加附子的量,同时加五苓散加强里水湿,辨证为太阳太阴少阴痹证,方子用真武汤,千金附子汤,五苓散,药物如下:桂枝40克,炙甘草20克,生姜25克,大枣15克,炒苍术30克,黑附片40克,泽泻40克,猪苓12克,白芥子30克,党参20克。3剂,煎煮方法同一诊,附子等先煎煮一个小时。

2017年4月25号来三诊,疼痛,麻木大为减轻,就是吃药后口微苦,其他症状同二诊,有点微热,但是不能算阳明证,还是太阴少阴痹证:五苓散加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加防己20克。

2017年5月1号来四诊,各种情况进一步减轻,口中和,舌苔白干,舌质白,不想喝水了,脉沉细。水饮已经解除,脉像不弦了,只有沉弱(少阴虚寒阳气未复),辨证为少阴痰湿水饮正,去掉五苓散,用真武汤加《千金》附子汤都去掉芍药,药物如下:茯苓50克,生姜30克,炒白术40
,黑附片60克,桂枝30克,炙甘草30克,党参20,泽泻20克,4剂,善后。

点评:对于痹证,我们遵循的大道至简,首先分清三阴还是三阳,辨明寒热虚实表里,然后就是辨方证,辨病机,辨夹杂因素,最后辨药证,进行药物的加减。不用把痹症的病机病理过分研究,也不用分型,不用记复杂的分型。这个病人辨证出太阳太阴少阴病,太阳病为表阳证,太阴病为里阴证,少阴病为表阴证,夹杂水饮(痰湿);辨方证,选用真武汤温阳利水,治疗麻木;《千金》的附子汤温阳益气止痛,治疗四肢冰冷和疼痛。二诊时五苓散协助真武汤利水湿治疗麻木;四诊时脉由弦变成沉弱,弦脉主水饮,沉脉主里虚寒,阳气不足,水饮已经去的差不多了,少阳虚寒显露,去掉支太阴的五苓散,加强温少阴益气痛少许的利水。

独活药证:《别录》:”治诸风,百节痛风无久新者。”

苍术药证:《玉楸药解》:燥土利水,泄饮消痰,行瘀,开郁,去漏,化癣,除症,理吞酸去腐,辟山川瘴疠,回筋骨之痿软,清溲溺之混浊。

《千金要方》附子汤方证深度解析

一、原方主治:治湿痹缓风,身体疼痛如欲折,肉如锥刺刀割方。

二、组成

附子三枚(四十五克),芍药、桂心、甘草、茯苓、人参各三两,白术四两。

三、用法:上七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四、方解

①茯苓、白术、桂枝、甘草有苓桂术甘汤之义,太阴药物,化饮化痰除湿。

②附子、白术,有白术附子汤之义,燥湿祛痹证治疼痛,同时可以治疗头眩晕。

③甘草、附子、白术、桂枝有甘草附子汤之义,治疗痹证剧烈疼痛伴肿胀或是微汗出。

④芍药、甘草、附子有芍药甘草附子之义,缓急止痛,加附子散寒止痛。

⑤桂枝、芍药、甘草含桂枝汤之义,对应太阳表证。

⑥人参生津,津足有利于去邪。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