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太和妙灵丸,中成药名。由钩藤、僵蚕(麸炒)、全蝎、天麻、羌活、荆芥穗、防风等组成。具有散寒解表,清热镇惊,化痰止咳的功效。用于小儿肺胃痰热,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烧恶寒,头痛鼻塞,咳嗽气促,烦躁不安,内热惊风,四肢抽搐。

通用名称

太和妙灵丸

汉语拼音

Taihe Miaoling Wan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23.00元-30.25元

成分

钩藤、僵蚕(麸炒)、全蝎、天麻、羌活、荆芥穗、防风、柴胡、薄荷、蓼大青叶、金银花、法半夏、天竺黄、天南星(制)、化橘红、赤芍、栀子(姜炙)、黄芩、木通、麦冬、玄参、甘草、羚羊角粉、琥珀粉、朱砂、冰片。

性状

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甜、微苦。

主要功效

散寒解表,清热镇惊,化痰止咳。

适应病症

本品用于小儿肺胃痰热,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烧恶寒,头痛鼻塞,咳嗽气促,烦躁不安,内热惊风,四肢抽搐。

规格

每丸重3g。

用法用量

用薄荷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

密封。

有效期

60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 3 -B-0698-91。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类圆形,直径约至76μm,外壁有刺状雕纹,具有三个萌发孔。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31μm,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的可见棕褐色刚毛。不规则碎块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隙状、裂缝状或圆形孔隙。韧皮纤维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2、取本品2丸,剪碎,加硅藻土4g,研匀,加氯仿30ml,振摇提取10分钟,滤过,滤液挥散至0.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对照药材0.5g,加石油醚(30-60℃)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5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醋酸乙酯(17:3)为展开剂,展开,晾干,喷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烘至呈现明显斑点。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

附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警示语:

本品含天南星(制)。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