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抗痨丸,中成药名。由矮地茶、百部、桑白皮、穿破石、五指毛桃、白及组成。具有活血目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的功效。用于浸润型肺结核,痰中带血。

通用名称

抗痨丸

汉语拼音

Kanglao Wan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42.00元

成分

矮地茶、百部、桑白皮、穿破石、五指毛桃、白及。

性状

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味微苦、甜。

主要功效

活血目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

适应病症

本品用于浸润型肺结核,痰中带血。

临床应用及指南

1、周小妮通过进行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得出结论临床治疗肺结核采用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具有显著效果,能够促进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值得推广。(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59):99+102.)

2、李洪智通过进行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抗痨丸联合莫西沙星治疗肺结核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机体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02):267-270.)

3、龚清,肖忠义通过进行抗痨丸联合抗结核药治疗肺结核病50例临床疗效分析,得出结论抗痨丸与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疾病治疗,患者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3):91.)

规格

每丸约重0.2g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6g,一日3次,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

密封保存。

有效期

24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3-B-1336-93。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粘液细胞甚大,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至380μm;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μm;表皮细胞垂周壁深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平周壁具稀疏短缝状纹孔。

2、取本品1丸,剪碎,加乙醇30ml和氨水2ml,加热回流半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10ml使溶解,滤过,滤液用氨试液调节pH值为9-10,用氯仿10ml,振摇提取,分取氯仿层,蒸干,残渣加1%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中加碘化铋钾试液1-2滴,生成橘红色沉淀;一管中加碘化汞钾试液1-2滴,生成淡黄色沉淀;另一管中加硅钨酸试液1-2滴,生成淡黄色沉淀。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页)。

附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