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茴香注射液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红茴香注射液,中成药名。由红茴香组成。具有消肿散瘀,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腰肌劳损,关节或肌肉韧带伤痛及风湿痛等。
通用名称
红茴香注射液
汉语拼音
Honghuixiang Zhusheye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非医保
参考价格
1188.00元-1200.00元
成分
红茴香。
性状
本品为绎红色的澄明液体。
主要功效
消肿散瘀,活血止痛。
适应病症
本品用于腰肌劳损,关节或肌肉韧带伤痛及风湿痛等。
临床应用及指南
王霞、张京研究红茴香注射液痛点注射治疗冈上肌肌腱炎的疗效,得出结论红茴香注射液痛点注射治疗冈上肌肌腱炎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减少了激素的副作用,是治疗冈上肌肌腱炎较好的药物。(内蒙古中医药,2014,33(03):28.)
规格
每支装(1)1ml;(2)2ml。
用法用量
痛点、穴位或肌内注射,一次1-2ml,一日或隔日一次。3-5次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
尚不明确。
禁忌
妇女经期及孕妇忌用。
注意事项
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方法
密封,遮光。
有效期
36个月
执行标准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品标准WS 3 -B-3826-98。
鉴别
取本品3ml,置水浴上加热浓缩至约0.3ml,照纸色谱法(附录ⅥA)试验,用毛细管点样于3号新华层析滤纸上,用热风吹干,以正丁醇-冰醋酸-乙醇-水(4:1: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用热风吹干,喷以1%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用热风吹干,置紫外光灯下检视,可见近中央部位有一个亮蓝色的荧光点,在亮蓝色荧光点的上、下方各有一个黄色荧光点。
检查
1、pH值:应为6.8-8.5(附录ⅦG)。
2、总固体:精密量取本品2ml,置已恒重的蒸发皿中,在水浴蒸干后,于105℃干燥3小时,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迅速称定重量,遗留残渣不得少于2.6%。
3、异常毒性:取本品,依法检查(二部附录ⅩⅠC),剂量为每只小白鼠由腹腔注入本品0.2ml(注射前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至0.5ml),应符合规定。
4、其他:应符合注射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U)。
含量测定
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120℃减压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mg,置100ml量瓶中,用60%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50ml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无水芦丁100μg)。
2、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0.0、1.0、2.0、3.0、4.0与5.0ml,分别置10ml量瓶中,各加30%乙醇至5ml,加5%亚硝酸钠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10%硝酸铝溶液0.3ml,摇匀,放置6分钟,加氢氧化钠试液4ml,再加水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A),在500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测定法:精密量取本品1ml,置25ml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ml,置10ml量瓶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30%乙醇至5ml”起依法操作,立即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芦丁的重量(μg),计算,即得。
4、本品每1ml含总黄酮以芦丁(C 27 H 30 O 16 )计,不得少于4.0mg。
附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