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草豆蔻

拼音注音

Cǎo Dòu Kòu

别名

草蔻、草蔻仁、假麻树、偶子

英文名

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

来源

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 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 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夏、秋二季采收,晒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烫,晒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性状

本品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约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气香,味辛,微苦。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炮制

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为多角形薄壁细胞。种皮表皮细胞类圆形,壁较厚;下皮为1~3列薄壁细胞,略切向延长;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间散有类圆形油细胞1~2列,直径约50μm
;内种皮为1 列栅状厚壁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和少数细小簇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

粉末黄棕色。种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呈长条形,直径约至30μm,壁稍厚,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下皮细胞表面观长多角形或类长方形。色素层细胞皱缩,界限不清楚,含红棕色物,易碎裂成不规则色素块。油细胞散列于色素层细胞间,呈类圆形或长圆形,含黄绿色油状物。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断面观细胞1
列,栅状,内壁及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包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2) 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 ,置水浴中加热振摇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各含2mg
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于10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山姜素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蓝色荧光斑点;在与小豆蔻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再喷以
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小豆蔻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色斑点。

归经

归脾、胃经。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3~6g。

备注

(1)用于湿阻脾胃之脘腹胀满,尤以寒湿偏盛者为宜,常与川、仆砂仁、陈皮等配合应用。用治寒湿郁滞呕吐,常与半夏、生姜等配伍应用。若是寒湿脚气兼有呕吐者可配吴茱萸、槟榔等同用。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草豆蔻

拼音注音

Cǎo Dòu Kòu

别名

豆蔻(《别录》),漏蔻(《南方异物志》),草果(《通志》),草蔻(《本草从新》),大草蔻(《药材资料汇编》),偶子(《中药志》),草蔻仁、飞雷子、弯子(《广东中药》)。

出处

《雷公炮炙论》

来源

为婪科植物草豆蔻种子团
。秋季果实略变黄色时采收,采得后晒至八、九成干,剥去果皮,再晒至足干。或将果实用沸水略烫后晒至半干,去其果皮,再晒至足干。宜置阴凉干燥处。

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灌木丛边缘的草丛中或山坡高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等地。主产广西、广东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粗壮,棕红色。叶2列,具短柄;叶片狭椭圆形或披针形,长30~55厘米,宽2~9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疏毛或光滑;叶鞘膜质,抱茎,叶舌广卵形,长3~6毫米,密被绒毛。总状花序顶生,总花梗长30厘米,密被黄白色长硬毛;花疏生,小苞片宽大,长2.5~3.5厘米,外被粗毛,花后脱落;萼筒状,长约2厘米,外被疏柔毛,一边开裂,顶端3裂;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1.2厘米,上部3裂,中间裂片长圆形,两侧裂片椭圆形,唇瓣阔卵形,先端有3个浅圆裂片,边缘具缺刻,白色,内面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极短或不存在,发育雄蕊1,花丝扁圆形,粗大,具槽;子房下位,卵田形,密被淡黄色绢毛,花柱细长,紧贴于花丝槽内,从药隔中穿出,基部具2棒状附属物,柱头略膨大,顶端下陷,具缘毛。蒴果圆球形,外被粗毛,萼宿存,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5~8月。

性状

干燥种子团呈圆球形或椭圆形,直径1.5~2.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中间有白色隔膜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多数粘连紧密。种子卵圆状多角形,长3~5毫米,直径约3毫米。表面灰棕色,被一层白色透明的假种皮,背稍隆起,合点约在中央,种脐位于背侧面,种脊为一纵沟,经腹面至合点,破开后里面灰白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圆、坚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

种子含山姜素、小豆蔻明。

炮制

拣净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①《雷公炮炙论》:”凡使(草豆蔻),须去蒂,取向里子后皮,用茱萸同于鏊上缓炒,待茱萸微黄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②《药类法象》:”(草豆蔻)面包煨熟,去面用。”

归经

入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性味

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无毒。”

②《千金·食治》:”味辛,温,涩,无毒。”

③《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

注意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无寒湿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凡疟不由于瘴气;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湿热瘀滞,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口渴,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咸属暑气湿热,皆不当用。”

②《本草备要》:”忌铁。”

③《本经逢原》:”阴虚血燥者忌之。”

功能主治

温中,祛寒,行气,燥湿。治心腹冷痛,痞满食滞,噎膈反胃,寒湿吐泻,痰饮积聚。

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用于寒湿内阻、脘腹胀满冷痛、嗳气呕逆、不思饮食。

(1)健脾燥湿:用于脾胃虚弱或寒湿郁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常配木瓜。

(2)温中止呕:用于寒湿郁滞中焦引起的胃痛呕吐,常配高良姜。

①《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②《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③《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④《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⑤《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逮,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复方

①治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满闷、心腹痛:草豆蔻肉八两,生姜(和皮切作片子)一片,甘草四两(锉碎)。上三味匀和入银器内,用水过药三指许,慢火熬令水尽,取出,焙干,杵为末。每服一钱,沸汤点服。夏月煎之,作冷汤服亦妙。(《博济方》豆蔻汤)

②治呕逆不下食,腹中气逆:豆蔻子七枚(碎),生姜五两,人参一两,甘草一两(炙)。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二服,相去如人行五,六里。忌海藻、菘菜。(《广济方》豆蔻子汤)

③治冷痰呕逆,胸脯不利:草豆蔻(去皮)、半夏(汤洗去滑,切,焙)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五片,煎至七分,去滓温眼,不拘时侯。(《圣济总录》豆蔻汤)

④治胃口冷,吃食无味及脾泄泻不止,兼治酒后数囿如痢,心胸不快,不思饮食:草豆蔻半两(每个面裹煨,候面焦黄,去面用),甘草一两(炙),肉桂(去皮)一两,陈皮(去白)一两,蛮姜一两。上五味,同为细末。每服一钱半,更入陈米末一钱,水一盏,枣二枚,同煎七分,温服,其滓再煎服之。(《博济方》草豆蔻散)

⑤治小儿藏寒泄泻不止:草豆蔻一枚,剥开皮,入乳香一块在内,复用白面裹,慢火烧令熟,去面及豆蔻皮不用;上为细末,以粟米饮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无时。(《史载之方》豆蔻丸)

⑥治霍乱心烦渴,吐利不下食:草豆蔻(去皮)一分,黄连(去须)一两。上二味,粗捣筛。每胀三钱匕,水一盏,乌豆五十粒,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圣济总录》草豆蔻汤)

⑦治老疟久而不瘥,及山岚瘴气,远年不愈,兼治脾寒:草豆蔻、肉豆蔻各二个(并用面裹煨,一生一熟),厚朴方圆二寸(一半姜制,一半生用),甘草中指大(一半生,一半炙),生姜枣大二块(一块用湿纸裹煨,一块生用)。上分为二大剂,于发前临晓,用水一升,煎取八合,放至来早,再温服,留滓再煎二次。(《鸡峰普济方》草豆蔻散)

⑧香口辟臭:豆蔻、细辛,为末含之。(《肘后方》)

各家论述

①朱震亨:”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

②《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

③《本草经疏》:”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脾导滞,则口气不臭矣。辛散温行,故下气。寒客中焦,饮食不消,气因闭滞则霍乱。又散-
切冷气、消酒毒者,亦燥湿破滞、行气健脾开胃之功也。产闽之建宁者,气芳烈,类白豆蔻,善散冷气,疗胃脘痛,理中焦。产滇、贵、南粤者,气猛而浊,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疠,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滞作胀闷及痛。”

④《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热香散,功与肉蔻相似,但此辛热燥湿除寒,性兼有涩,不似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又功与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见当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热浮散,专治瘴疠寒疟也。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若使郁热内成,及阴虚血燥者,服之为大忌耳。”

备注

《开宝本草》及《本草图经》均谓《别录》所载之豆蔻即草豆蔻,但观其所述形态及《证类本草》”宜州豆蔻”附图,似为Amomum属植物,与现用Alpinia属的草豆蔻不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草豆蔻

拼音注音

Cǎo Dòu Kòu

别名

豆蔻、漏蔻、草果、豆蔻子、草蔻、大草蔻、偶子、草蔻仁、飞雷子、弯子

英文名

Katsumade Galangal Seed, Seed of Katsumada Galangal

出处

出自《雷公炮炙论》。

1.《唐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

2.《海药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壳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树也。叶如芄兰而小,三月采其叶,细破阴干之,味近苦而有甘。

3.《蜀本草》:《图经》云,豆蔻苗似杜若;春花在穗端,如芙蓉,四房生于茎下,白色,花开即黄;根似高良姜;实若龙眼而无鳞甲,中如石榴子;茎、叶、子皆味辛而香。十月收。

来源

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种子团。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pinia katsumadai Hayat[Languas katsumadai(Hayata)Merr.]

采收和储藏:夏、秋委果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除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沟谷、河边及林缘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原形态

草豆蔻,多年生草本,株高1.5-3m。叶柄长1.5-2cm;叶片狭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0-65cm,宽6-9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有缘毛,两面无毛或仅在下面被极疏的粗毛;叶舌卵菜,长5-8mm,外被粗毛。总状花序顶生,直立,长20-30cm,花序轴密被粗毛,小花梗长约3m,小苞片乳白色,阔椭圆形,长约3.5cm,先端钝圆,基部连合;花萼钟状,白色,长1.5-2.5cm,先端有不规则3钝齿,1侧深裂,外被毛;花冠白色,花冠管长约8mm,裂片3,长圆形,上方裂片较大,长约3.5cm,宽约3.0cm,先端2浅裂,边缘具缺刻,前部具红色或红黑色条纹,后部具淡紫红色斑点;侧生退化雄蕊披针形,长4mm或有时不存;雄蕊1,长
2.2-2.5cm,花药椭圆形,药隔背面被腺毛,花丝扁平,长约1.5cm;子房卵圆形,下位,密被淡黄色绢毛。蒴果近圆形,直径约3cm,外被粗毛,熟时黄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荫蔽的环境。以先稀林下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壤土地栽培为宜。栽培技术,用种子和分株繁殖。种子繁殖:选有一定荫蔽条件的地块作苗床,6-7月间,按行距20cm开沟条播,覆土2-3cm。出苗后及时除草、追肥。第2年春季,按行株距80cm×80cm定植。分株繁殖:2-3月将母株挖起,先1-2年生健壮而且尚未结果的分蘖株作种移栽。

田间管理,定植后经常注意中耕除草、培土、追肥,干旱时及时灌水,遇雨季及时排水。根据草豆蔻生育期要求的光强调整荫蔽度,荫蔽度过大则砍除过多的荫蔽树枝,荫蔽度过小则补种荫蔽树。

性状

性状鉴别,种了了团类球形或椭圆形,具较明显的3钝棱及3浅沟,长1.5-3cm,直径1.5-3cm;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中间有黄白色或淡棕色隔膜分成3室,每室有种子22-90(-110)颗,不易散开。种子叶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2.5-3mm,背面稍隆起,较厚一端有圆窝状种脐,合点位于较扁端的中央微凹处,腹面有一纵沟,淡褐色种脊沿着纵沟自种脐直达合点,沿合点再向背面也有一纵沟,沟的末端不达种脐。质硬,断面乳白色。气芳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质结实、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种子横切面:类梯形或类方形,外周微波状。假种皮细胞多列。种皮表皮细胞1列,多径向延长,排列整齐,外被角质层。下皮细胞2列,不含色素。色素层细胞3-5列,内含红棕色或淡黄色色素。油细胞间断排列于色素层,多径向延长,内含油滴。内种皮厚壁细胞1列,径向延长,圆柱形,长至39μm,直径至29μm,外壁薄,内壁厚,非木化,胸民腔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由微小淀粉集结成的淀粉团;有的细胞内含细小草酸钙方晶。内胚乳细胞充满糊粉粒。胚细胞含糊粉粒及油滴。

粉末特征:灰棕色。①种皮表皮细胞表面长条一菜,末端渐尖,长至400μm,直径9-31μm,非木化。②下皮细胞长角形或类方形,长至150μm,直径14-31μm,1-3列重迭,常与种皮表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胞腔内不含深色物。③色素层细胞民红棕色,细胞皱缩,含红棕色色素物,易碎成色素块。④油细胞散列于色素层细胞间,内含黄绿色油状物。⑤内种皮厚壁细胞成片,黄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多角形,直径14-25μm,壁厚,非木化,胞腔内含硅质块,直径8-15μm;切面观细胞排也栅状,胞腔位于一端,内含硅质块。此外有假种皮细胞、外胚乳细胞、内胚乳细胞及草酸钙方晶、簇晶等。

化学成分

种子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qup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鼠李柠檬素(rhamnocitrin),熊竹素(kumatakenin),山姜素(alpinetin),小豆蔻查耳酮(cardamonin)
,生松黄烷酮(pinocembrin);二苯基庚烷类化合物:(5R)-反-1,7-二苯基-5-羟基-Δ6-庚-烯-3-酮[(5R)-trans-1,7-diphenyl-5-hy-
droxy-6-hepten-3-one],(3S,5S)-反-1,7-二苯基-3,5-二羟基-Δ1-庚烯[(3S,5S)-trans-1,7-diphenyl-3,5-dihydroxy-1-heptene],反-1,7-二苯基-5-羟基-Δ1-庚烯(trans-1,7-diphenyl-5-hydroxy-1-heptene),反,反-1,7-二苯基-5-羟基-Δ4,6-庚二烯-3-酮(trans,trans-1,7-diphenyl-5-hydroxy-4,6-heptadien-3-one),(3S,5R)-3,5-二羟基-1,7-二苯基庚烷[(3S,5R)-3,5-dihydroxylheptane],反,反-1,7-二苯基-Δ4,6-庚二烯-3-酮(trans,trans-1,7-diphenyl-4,6-heptadien-3-one)。肿子的挥发油中含有反-
桂皮醛(trans-cinnamaldehyde),反,反-金合欢醇(trans,trans-
farnesol),桉叶素(1,8-cineole),α-律草烯(α-humulene),芳樟醇(linalool),樟脑(camphor),4-松油醇(terpineol-4),莳萝艾菊酮(carvotanacetone),乙酰龙脑酯(bornyl
acetate)乙酸牻牛儿酯(geranyl acetate),桂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橙花叔醇(netolidol),樟烯(camphorene),柠檬烯(limonene),α-蒎烯(α-pinene),β-蒎烯(β-pinene),龙脑(borneol)。还含有微量元素(μg/g):铜(Cu)
6.94,铁(Fe)54.7,锰(Mn)144。

根茎中含有二氢-5,6-去氢卡瓦胡椒素(dihydro-5,6-dehydrokawain)和5,6-去氢卡瓦胡椒素(5,6-dehydrokawain)。

药理作用

1.草豆蔻煎剂对豚鼠离体肠管低浓度兴奋,高于1%浓度及挥发油饱和水溶液则均呈抑制作用。

2.用巴甫洛夫小胃试验,草豆蔻10%水浸液60-80ml灌入主胃,测小胃分泌情况,结果对胃总酸排出量无影响而显着升高胃蛋白酶的活性。1979年,ItokawaH等报道,草豆蔻种子的乙醇抽提物对小鼠腹水肉瘤180几无拮抗作用。1980年李在琉等报道,通过具有三通巴甫洛夫小胃狗进行慢性药理实验,草豆蔻浸出液对总酸排出量无明显的影响,但使胃蛋白酶活力明显升高。

炮制

拣净杂质,去壳取仁,用时捣碎。

1.《雷公炮炙论》:凡使(草豆蔻),须用蒂,取向里子后取皮,用茱萸同于敖上缓炒,待茱萸微黄黑,即去茱萸,取草豆蔻皮及子,杵用之。

2.《药类法象》:(草豆蔻)面包煨熟,去面用。

鉴别

理化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5ml,置水流水浴中加热振摇5min,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查耳酮作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
醋酸乙酯-
甲醇(15:4:1)为展开剂,取出晾干,在100℃烘约5min,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山姜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浅蓝色荧光斑点;在与小豆蔻查耳酮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再喷以5%三氯化铁乙醇溶液,日光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小豆蔻查耳酮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褐色斑点。

归经

脾;胃经

性味

味辛;性温

注意

阴虚血少,津液不足者禁服,无寒湿者慎服。

功能主治

温中燥湿;行气健脾。主寒湿阴滞脾胃之脘腹冷痛;痞满作胀,呕吐;泄泻;食谷不化;痰馀;脚气;阐疟;口臭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宜后下;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1.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

2.《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

3.《本草经疏》: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脾导滞,则口气不臭矣。辛散温行,故下气。寒客中焦,饮食不消,气因闭滞则霍乱。又散一切冷气、消酒毒者,亦燥湿破滞、行气健脾开胃之功也。产闽之建宁者,气芳烈,类白豆蔻,善散冷气,疗胃脘痛,理中焦。产滇、贵、南粤者,气猛而浊,俗呼草果者是也,善破瘴疠,消谷食,及一切宿食停滞作胀闷及痛。

4.《本草求真》:草豆蔻,辛热香散,功与肉蔻相似,但此辛热燥湿除寒,性兼有涩,不似肉蔻涩性居多,能止大肠滑脱不休也。又功与草果相同,但此止逐风寒客在胃口之上,症见当心疼痛,不似草果辛热浮散,专治瘴疠寒疟也。故凡湿郁成病,而见胃脘作疼,服之最为有效。若使郁热内成,及阴虚血燥者,服之为大忌耳。

5.《别录》: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

6.《开宝本草》:下气,止霍乱。

7.《珍珠囊》:益脾胃、去寒,又治客寒心胃痛。

8.《纲目》:治瘴疠寒疟,伤暑吐下泄痢,噎膈反胃,痞满吐酸,痰饮积聚,妇人恶阻带下,除寒燥湿,开郁破气,杀鱼肉毒。

9.《本草原始》:补脾胃,磨积滞,调散冷气甚速,虚弱不能饮食者最宜,兼解酒毒。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