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花酸苔

拼音注音

Huā Suān Tái

别名

山海棠、公鸡酸苔

出处

《云南恳茅中草药选》

来源

为秋海棠种植物花叶秋海棠全草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林下、箐边阴湿处。分布云南、广西、福建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肉质草本,高约60~80厘米。根茎肥大有节。茎有红棕色长柔毛,并混生少数白毛,节膨大。叶互生,斜心脏形,先端渐尖,多少浅裂,裂片为宽三角形,锐尖头,边缘有小牙齿和睫毛,上面绿色,并有彩色环纹,叶脉深红。聚伞花序腋生,有花8~10朵;花朱红色。有粗毛;雄花花被片4;雌花花被片5。蒴果有3翅,两翅短,一翅长。花期9月。

性味

酸涩,凉。

功能主治

消炎清热,解毒祛瘀。治水火烫伤,痈疮疖肿,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复方

治跌打瘀肿:花酸苔、狗闹花叶适量,捣敷患部。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花酸苔

拼音注音

Huā Suān Tái

别名

山海棠、公鸡酸苔、花叶一口血

英文名

Herb of Variegatedleaf Begonia

出处

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

药材基源:为秋海棠科植物花叶秋海棠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gonia cathayana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地林下、溪谷边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多年生肉质直立草本,高0.6-1m。根纤维状;地上茎较高大,分枝,密被红棕色长柔毛,并混生少数白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5-18cm;叶片斜心脏形,长等于叶柄,先端长渐尖,多少浅裂,裂片为宽三角形,锐尖头,边缘有小牙齿和睫毛,下面深红色,主脉上具疏生柔毛,上面除叶脉为红色外,叶肉为绿色,并有一圈灰绿色或彩色环带。聚伞花序腋生,较叶为短,有花8-10朵;花为朱红色,直径3.5-4.5cm,被粗毛;雄花被片4;雌花被片5。蒴果具粗毛,有3枚不等的翅,2翅短,1翅长,最长约2cm。花期9月,果蓁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阴凉的环境。忌高温、干旱及强光。宜在疏松、腐殖质丰富的壤土栽种。

栽培技术
用托插繁殖。选半荫蔽的地方,以细沙作苗床,于春、秋季插扦繁殖,以秋季较好。选取健壮枝条,去掉叶片,截成长12-15cm的小段作插穗。按行株距15cm×cm斜插入沙中,入沙深度为插穗的1/2,压紧,浇水保湿,约30-40d生根长叶,按行株距20cm×20cm开穴,每穴栽1株,压紧,浇足定根水。此外,还可用种子繁殖。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天除草3次,每次除草后追施厩肥、草木灰或堆肥等。生长期间,荫蔽度宜在40%-50%左右,同时注意灌溉工作,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

性状

性状鉴别
全草干燥皱缩,长0.6-1。根纤维状,黑褐色。地上茎有分枝,直径3-7mm,表皮黄色,密生红棕色长柔毛,并混生少数白毛。叶片斜心脏形,长等于叶柄,先端长渐尖,多少浅裂,裂片为宽三角形,锐尖头,边缘有小齿和睫毛,主脉上有疏柔毛,叶黄褐色。聚伞花序腋生,花红色。气微,味酸涩。

性味

味酸;涩,性凉

功能主治

清肺目咳;解毒散瘀消肿。主肺热咳嗽;乳蛾;百日咳,痈疮肿毒;烧烫伤;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

外用:煎汤,6-9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或干品研末撒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