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草根
拼音注音
Mǎnɡ Cǎo Gēn
别名
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
来源
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根挖起后除净泥土、杂质,切片晒干。根皮在根挖起后,切成小段晒至半干,用小刀割开皮部,除去本质部即得。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沿河两岸,阴湿沟谷两旁的混交林或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原形态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0m。树皮、老枝灰褐色。单叶互生或集生;叶柄长7-15mm;叶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6-15cm,宽1.5-4.5cm,先端尾尖或渐尖,基部窄楔形,全缘。边缘稍反卷,无毛,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淡绿色。花腋生或近顶生,单生或2-3朵集生叶腋;花梗长1.5-5cm;花被片10-15,红色至深红色,最大一片长7-12mm,宽5-8mm;雄蕊6-11;心皮10-13,长3.9-5.3mm,花柱直立,钻形,长2-3.3mm。果柄长5.5cm,稀可达8cm;(艹骨)(艹突)果10-13,木质,先端有长而弯曲的尖头。种子淡褐色,长7-7.5mm,宽5mm。花期5-6月,果期8-10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根圆柱形,常不规则弯曲,直径2-3cm。表面粗糙,棕褐色,具明显的横裂纹和纵皱纹,有的栓皮易剥落现出红棕色皮部。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淡棕色,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并可见年轮,气香,味辛涩。有毒。根皮呈不规则块片,略卷曲,厚1-2mm,外表棕褐色,具纵皱纹及少数横裂纹;内表面红棕色,光滑,有纵纹理。质坚脆,断面略整齐,气香,味辛、涩。有毒。根及根皮均以干燥无泥杂者为佳。
毒性
红茴香根注射液给大鼠静注结果,雌性大鼠最大致死量为1111 ± 94.0mg/kg,雄性大鼠则为2212
±338.4mg/kg。红茴香根急性中毒似先抑制呼吸,后影响心脏功能。对小鼠腹腔注射水浸液每只0.2ml(含生药0.2g),引起急性中毒死亡,病理切片见到:心肌细胞浊肿,血管扩张充血,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充血,血管明显扩张;肝细胞浊肿,肝郁血,部分细胞呈脂肪变;肾小球结构较完整,肾小管细胞浊肿变性,肾血管充血。
药理作用
1.抗炎镇痛作用
5%红茴香根水提液腹腔注射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踝关节肿胀有明显治疗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5%的红茴香根提取液20ml/kg,使痛阈提高率为84.3%,说明本品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红茴香根、茎不同部分的注射液给小鼠按1ml/10g腹腔注射,均显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初则活动增加,肌肉震颤,呼吸急促,继而产生阵挛性惊厥,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其作用的出现,根、茎木质部多较皮部为快。
3.其他作用
分别给犬静注红茴香根注射液1.0mg/kg、4.0mg/kg、1000mg/kg均能使血压缓慢降低,并使脉压变小,大剂量尤为明显。不同浓度的红茴香根溶液对离体蛙心有抑制作用,使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收缩力减弱。100%红茴香根皮醇提取液可使家兔离体小肠平滑肌张力降低,收缩幅度变小。
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干燥;若为根皮,切段即可。饮片性状:参见”药材鉴别”项。
性味
苦;辛;性温;有毒
注意
孕妇禁服;阴虚无瘀滞者慎服。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风湿痹痛;关节肌肉疼痛;腰肌劳损;跌打损伤;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研末,0.3-0.9g。外用:适量,捣敷;或浸酒搽。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