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猫油

拼音注音

Māo Yóu

出处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

为猫科动物脂肪油

功能主治

治烧伤。

复方

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猫油

拼音注音

Māo Yóu

英文名

Cat fat

出处

出自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来源

药材基源:为猫科动物家猫的脂肪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elis domestica Brisson

采收和储藏:捕捉后,杀死,剥皮,剖腹,取出脂肪,置锅内小火炼制取出油,冷却。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性较驯良,爱清洁,善跳跃及攀援。视、听觉灵敏;喜捕鼠类,好食荤腥之物。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饲养。

原形态

家猫,体长约为50cm,重2-3kg。头圆吻短,上唇中央2裂,口周列生20-30根刚毛。眼较圆,耳竖立,多呈三角形。瞳孔于阳光下缩成线状,黑暗中扩大成圆形。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尾较长,但短于体长。全身被软毛,色泽不一,有白、黑、黄、灰色或双色、三色相杂。我国各地饲养的家猫,绝大多数个体全身被有横纹。

化学成分

猫网膜组织的氯仿-
甲醇粗提取脂类组分(I),其中含有的神经节苷酯类、磷脂类、神经酰胺类、脑苷酯类、刘经鞘苷酯类、中性脂类和卵磷脂等有促进血管生长的作用。用I处理猫股动脉或给猫肌内注射I,其新血管的生成比对照组迅速。

归经

肺经

性味

味甘;微咸;性平

功能主治

解毒生肌。主烧烫伤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擦。

复方

治Ⅰ、Ⅱ度烧伤:猫油、狗油各等量。每日三至四次涂搽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毛莸

拼音注音

Máo Yóu

别名

兰香草

来源

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毛球莸的花和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yopteris trichosphaera W.W. smith[C.tangutica
Maxim.var.brachyodonta.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700-3300m的山坡灌丛或河谷干旱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西部、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态

毛球莸
小灌木,植株芳香,高0.5-1m。嫩枝密生白色茸毛和腺点。单叶对生;下部叶柄长3-9mm,向上渐无柄;叶片纸质,宽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1-3cm,宽1.5-3cm,先端钝圆,基部截形至圆形,边缘有锯齿,两面均有绒毛和腺点,尤以背面为密;侧脉6-8对,在背面常被绒毛所覆盖。聚伞花序近头状,腋生或顶生,密被长绒毛,花序梗长约1cm;花萼钟状,宿存,长约3mm,结果时增至6mm,裂片长圆状披针形,外面密被长柔毛及腺点;花冠长约6mm,淡蓝色或淡紫色,上部5裂,二唇形,下唇中裂片较大,边缘流苏状,裂片外具长柔毛及腺点,花冠管长约5mm,喉部具毛环;雄蕊4.与花柱均伸出花冠管外;子房无毛。蒴果长圆球形,长约2-3mm,通常包干花萼内,4瓣裂,果瓣边缘有不明显的翅至近无翅。花果期8-9月。

化学成分

其芳香油主要成分为α-
侧柏烯(α-thujene),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香桧烯(sabinene).β-蒎烯(β-pinene),β-月桂烯(β-myrc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对-聚伞花素(ρ-cymene),柠檬烯(limonene),β-水芹烯(β-phellandrene),α-异松油烯(α-terpinolene),α-(王古)(王巴)烯(α-copaene),β-丁香烯(β-caryophyllene),L-香橙烯(L-romadendrene),α-葎草烯(α-humu-
lene),β-甜没药烯(β-bisabolene),δ-荜橙茄烯(δ-cadinene)。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主头痛;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