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大辞典》:泥鳅滑液

拼音注音

Ní Qiū Huá Yè

出处

《四川中药志》

来源

为鳅科动物泥鳅皮肤中分泌的粘液

功能主治

治小便不通,热琳,痈肿。

复方

①治小便不通和热淋:泥鳅身上撒以白糖,使粘液与白糖混和,去泥鳅用其涎,兑冷开水一盅服。(《四川中药志》)

②治痈:泥鳅十余条,清水洗净,用砂糖半碗许搅拌,腻滑涎即出,鳅死,去鳅,用此糖糊涂布,一日三、四次。(《动植物民间药》)

③治中耳炎:用碗盛取泥鳅滴下之滑液,滴耳内,干则再滴。(《动植物民间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泥鳅滑液

拼音注音

Ní Qiū Huá Yè

英文名

Oriental weatherfish mucus

出处

出自《四川中药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鳅科动物泥鳅、花鳅和大鳞泥鳅身上刮取的粘液。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Gantor)2.Cobitis taenis
Linnaeus3.Misgurnus miolepis (Gunther)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用清水养殖,用时刮下其身上的粘液,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喜栖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层富有植物碎屑的游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天气闷热时浮出水面呼吸,水干涸则钻入泥土中一般2冬雌性成熟。6-7月产卵。杂食性。

2.喜居于泥底水质较肥的浅静水中,以高等植物叶片为食。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

3.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

资源分布:1.我国除西部高原外,其他各地均有分布。

2.舂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等地。

3.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渠江及其附属湖泊、水体之中。

原形态

1.泥鳅,体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侧线鳞116-170,背鳍2,7,臀鳍2,5-6。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

2.花鳅,体长4-12cm,为体高的6-7倍,为头长的4-6倍,头很侧扁。眼间隔狭窄。吻颇长,眼小,侧位而高,有小而直立两叉须。鼻孔近于眼,背鳍无硬棘,始点为腹鳍前上方,胸鳍不达腹鳍,腹鳍不达臀鳍。尾鳍圆形。侧线完全。鳞很小。背部及体侧各有较大黑斑点一行,另有三行小点于体侧上部,尾鳍上方有一明显黑点,背、尾鳍有几条黑斑,头上有许多小黑点,有条黑纹由吻达眼。

3.大鳞泥鳅,体长而侧扁。体长为体高的5-6.2倍,为头长的4.7-6.2倍。头长为吻长的2.1-2.8倍,为眼径的4.1-8.1倍,口亚下位。须5对,最长1对口须末端达鳃盖骨后缘。鳞埋于皮下,侧线鳞102-107。背鳍2,6,不具硬刺。臀鳍2,5。尾柄较高,具明显的皮褶棱。胸鳍距腹鳍很远。尾鳍圆。肛门位臀鳍起点前。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侧下半部及腹面灰白色。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归经

肝;膀胱经

性味

辛;寒

功能主治

利尿通淋;解毒消肿。主小便不通;热淋;痈疽;丹毒;疔肿;腮腺炎;中耳炎;烧伤;漆疮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搽;或滴耳。内服:冲,适量。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