狍茸
拼音注音
Páo Rónɡ
别名
狍子、狍
英文名
Capreolus’s downy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eolus Capreol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春季锯茸,洗去茸毛上的污物,用线封口,缠上麻绳,固定在架上,置沸水中煮过数次,自然风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于丘 陵、山地的疏林地带,特别是林缘或沟谷的灌草丛中晨、昏活动、三五成群,食青草、嫩枝、树皮等。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
原形态
狍,中型鹿类。体长约1.3m,体重约35kg。雄兽有角,较短,分三叉呈树枝状,每年冬季脱落1次。无獠牙,耳朵和眼都大,颈长,尾很短,隐于体毛内。四肢颇长,后肢略比前肢长。冬季,毛棕黄色,夏季毛栗红色,臀部灰白色。
性状
性状鉴别,全长多为5-7cm,直径2-2.5cm。基部较粗,顶端渐细,先端钝。全体布满灰褐色茸毛,茸体有纵棱,质坚硬,断面有细孔。气腥,微臭,味咸。
显微鉴别,组织特征,毛茸密集,基部略作膨大,表皮层颗粒细胞较大,略密;真皮层外侧乳头呈波浪状突起;内侧有圆形小血管较大;骨小梁间隙略密,多为娈曲长分枝状;骨陷窝内侧外侧均较密,比较规则环绕骨小梁间隙,似层状排列,单个呈长多角形,如砂晶状,直径大至8μm,骨小管不明。
化学成分
饱的茸及角,含大量骨胶原(collagen),肽类(peptide),氨基酸(amino acids),硫酸软风素(chondroitin
sulfate),及钙、磷、铁、镁、铜等。尚有报道含有锌、铅、镉、铬,这可能与环境污染有关。
鉴别
理化鉴别,紫外光谱,取本品粉末1g,用95%乙醇加热提取,趁热过滤,滤液在日本岛津UF-265FW紫外分光亮度仪上测定吸收波长,在波长200.8nm、250.6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归经
肾经
性味
味甘;咸;性温
注意
阳虚阳亢者禁服。
功能主治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主虚劳赢弱;腰膝酸软;筋骨疼痛;阳痿;不孕
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冲,每次3g,每日9g;中浸酒;或入丸、散。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鹿茸,功效稍逊。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