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蕈
《中药大辞典》:松蕈
拼音注音
Sōnɡ Xùn
出处
《纲目》
来源
为白蘑科植物松蕈 的子实体 。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焙干。
生境分布
夏、秋季生于松林地上。
原形态
菌盖初为半球状,次第开展,终成伞状,灰褐色或淡黑褐色,径可达12~15厘米。菌褶白色,与柄相连。盖未开展时,被有盖膜,开展后盖膜残留柄上,成为不明显的菌环。菌柄着生于菌盖的中央,直立,稍弯曲,长9~18厘米。
化学成分
含水分89.9%,蛋白质2.0%,脂肪0.5%,纤准紊0.7%,灰分0.8%。干燥材料含粗脂肪5.0%,无氮化物59.8%,粗纤维7.4%,灰分7.6%。新鲜者含维生素B2-117.2微克%,C-16.92毫克%,D2-0.255%(干品),麦角甾醇0.25%(干品)。香气成分中含60~80%松茸醇5~10%,异松茸醇即2-辛烯-1-醇15~30%,桂皮酸甲酯。又含抗毒嘧啶,可能是一种含有盐基核的有机酸,此成分也见于米糖、酵母、大豆、苹果、菠菜叶、肝、蛋黄等食物中;对小鼠注射2-甲基-6-氨基-5-羟甲基嘧啶引起的痉挛有拮抗作用。
性味
《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
《菌谱》:”治溲浊不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研末。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松蕈
拼音注音
Sōnɡ Xùn
别名
松菌、松蘑、松茸、鸡丝菌、大花菌、大脚菇、青岗菌
出处
宋代陈仁玉《菌谱》载:“松蕈,生松阴,采无时……人有病漫浊不禁者,偶啜松下菌,病良已,此其效也。”上所述即为口蘑科真菌松口蘑。又《滇南本草》所载之松菌亦指本品。
来源
药材基源:为口蘑科真菌松口蘑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loma matsutake(S.Ito et Imai)Sing.[Armillaria matsutake S.Ito
er Imai]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松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地上,秋季单生或形成蘑菇圈。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西南及安徽、台湾、西藏等地。
原形态
菌盖宽5-2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伏的丝毛状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长6-13.5cm,粗2-3cm,菌环以上污白色,并有粉粒,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中实,基部有时稍膨大,菌环以上较平滑。菌环生于柄的上部,膜质,上面白色,下面与柄同色。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近球形,(6.5-7.5)μm×(4.5-6.2)μm。
栽培
1.生物学特性
松口蘑菌丝在8℃开始生长,适温约20-24℃,在32℃停止生长。出菇时空气相对湿度约85%。土壤主要为棕色林土、山地红壤、山地黄壤。土壤pH一般在4.5-5.5之间。腐殖质层较薄,通常不超过3cm。我国东北地区松口蘑多发生在坡度20°-40°,坡向西、西南或西北,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段。产菇的林龄一般不低于50年。我国延边地区7月中旬开始出菇,8月中旬即进入盛产期。
2.培育技术
加强赤松林的营造与管理。选择一定面积的荒山荒地,有计划地营造赤松林。一般每lhm2可栽三至五年生松苗10000株,以后根据需要,分期间伐。适宜松口蘑生长的赤松成林的密度约1500-3000株/hm2。要保持60%的荫蔽度。春节前后,将三至五年生赤松苗的主根尖端剪去一部分,栽在直径30cm、高50cm底壁带孔的无毒塑料框内,假植半年或1年,使其长出大量须根。秋季或次年春季,将赤松苗框埋在盛产松口蘑的赤松林的蘑菇圈外15-20cm处。经l-2年后,移植的赤松苗与林地内松口蘑菌根、菌丝密切接触,被感染,根部长出白色的菌丝体,形成感染苗。将感染苗连框移入赤松林内定植坑中,用土将周围压实,上面再覆盖少许枯枝落叶保湿。随着松口蘑菌丝体的不断生长,蘑菇圈每年向外推进10-20cm。约5-6年后,松口蘑子实体就会逐渐发生。在出菇良好的地段,用塑料棚覆盖蘑菇圈,并加强管理。在棚内人工调节温、湿度的情况下,一般可以提前1星期采收,产量也显着提高。
性状
性状鉴别
菌盖扁半球形或稍平展,直径5-20cm,污白色,表面有栗褐色或黄褐色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厚,致密,白色或淡褐色。菌摆密,弯生,不等长,白色或浅乳黄色。菌柄长6-13.5cm,直径1.5-3cm,基部膨大,菌环以上污白色,被白粉,菌环以下土黄色,有栗褐色纤毛状鳞片,中实。菌环生于菌柄上部,白色或栗褐色,膜质或蛛丝状。气香,味淡。
化学成分
松蕈含松茸醇(matsutakeol)即1-辛烯-3-醇(1-octen-3-ol),异松茸醇(isomatsutakeol)即2-辛烯醇(2-octenol),麦角甾醇(ergosterol),维生素(vitamine)B2、C、D2,抗毒嘧啶(antoxopyrimidine),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桂皮酸甲酯(methyl
cinnamate)等十几种挥发性芳香化合物,另外还含羧基蛋白酶(carboxyl proteinase)及一种抗肿瘤发生的蛋白质。
药理作用
给皮下植入肉瘤S180小鼠腹腔注射松蘑去蛋白粗提取物20mg/kg,连续11天,可显着增加脾脏重量,提高组织cAMP水平,此作用与抑瘤率呈正相关。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舒筋活络;理气化痰;利湿别浊。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痰多气短;小便淋浊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