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时珍-朝代:明·万历五年-年份:公元1577年

-奇经八脉总说

凡人一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支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

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也。(难经作阴络,阳络)共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故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夏始。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
霈妄行,流于湖泽,此发灵、素未发之秘旨也。八脉散在群书者,略而不悉。医不知此,罔探病机;仙不知此,难安炉鼎。时珍不敏,参考诸说,萃集于左,以备学仙、医者,筌蹄之用云。

-八脉

奇经八脉者∶阴维也、阳维也、阴跷也、阳跷也、冲也、任也、督也、带也。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是故医而知乎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仙而知乎八脉,则虎龙升降玄牝幽微之窍妙得矣。

-阴维脉

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为阴维之 ,在内踝上五寸
肉分中。上循股内廉,上行入小腹,会足太阴、厥阴、少阴、阳明于腑舍。(在腹结下三寸,去腹中行四寸半)上会足太阴于大横、腹哀。

(大横在腹哀下三寸五分。腹哀在日月下一寸五分。并去腹中行四寸半)循胁肋会足厥阴于期门。(直乳下一寸半)

上胸膈挟咽,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半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二寸中央是穴)

凡一十四穴。

-阳维脉

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在足外踝下一寸五分。上外踝七寸会足少阳于阳交,为阳维之
。(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二阳之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会足少阳于居 。(在章门下八寸,监骨上陷中)循胁肋,斜上肘上,会手阳明、手足太阳于臂
。(在肘上七寸,两筋罅陷中,肩 下一寸)过肩前,与手少阳会干 会、天 。( 会在肩前廉,去肩端三寸宛宛中。天
在缺盆中,上毖骨际,陷中央)却会手足少阳、足阳明于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五分)入肩后,会手太阳、阳跷于
。(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循耳后,会手足少阳于风池。(在耳后发际陷中)上脑空、(承灵后一寸半。夹玉枕骨下陷中)承灵、(正营后一寸半)正营、(目窗后一寸)目窗、(临泣后一寸)临泣。(在瞳人直上,入发际五分陷中)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眉上一寸,直瞳人相对)循头,入耳,上至本神而止。(本神直耳上入发际中)凡三十二穴。

-二维为病

越人曰∶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之会,阴维起于诸阴之交。阳维维于阳,阴维维于阴,阴阳不能自相维,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又曰∶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溶溶,缓慢貌)

张洁古曰∶卫为阳,主表,阳维受邪为病在表,故苦寒热;营为阴,主里,阴维受邪为病在里,故苦心痛。阴阳相维,则营卫和谐矣;营卫不谐,则怅然失志,不能自收持矣。何以知之?仲景云∶病常自汗,是卫气不与营气和也,宜桂枝汤和之。又云∶服桂枝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此二穴,乃阳维之会也,谓桂枝后,尚自汗发热恶寒,其脉寸浮尺弱而反烦,为病在阳维,故先针此二穴。仲景又云∶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此卫气不和也,桂枝汤主之。

又曰∶阴维为病苦心痛,治在三阴之交。太阴证则理中汤,少阴证则四逆汤,厥阴证则当归四逆汤、吴茱萸汤主之。

李濒湖曰∶阳维之脉,与手足三阳相维,而足太阳,少阳,则始终相联附者。寒热之证,惟二经有之,故阳维为病亦苦寒热。盖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邪气在经,内与阴争而恶寒,外与阳争而发热。则寒热之在表而兼太阳证者,有汗当用桂枝、无汗当用麻黄;寒热之在半表半里而兼少阳证者,当用小柴胡加减治之。若夫营卫
卑,而病寒热者,黄
建中及八物汤之类主之。洁古独以桂枝一证属之阳维,似未扩充。至于阴维为病主心痛,洁古独以三阴温里之药治之,则寒中二阴者宜矣,而三阴热厥作痛,似未备矣。盖阴维之脉,虽交三阴而行,实与任脉同归,故心痛多属少阴、厥阴、任脉之气上冲而然。暴痛无热,久痛无寒,按之少止者为虚,不可接近者为实。凡寒痛,兼少阴及任脉者,四逆汤;兼厥阴者,当归四逆汤;兼太阴者,理中汤主之。凡热痛,兼少阴及任脉者,金铃散、延胡索散;兼厥阴者,失笑散。兼太阴者,承气汤主之。若营血内伤,兼夫任、冲、手厥阴者,则宜四物汤、养营汤、妙香散之类。因病药之,如此则阴阳虚实,庶乎其不瘥矣。

王叔和脉经曰∶寸口脉,从少阴斜至太阳,是阳维脉也,动苦肌肉痹痒,皮肤痛,下部不仁,汗出而寒;又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宜取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开口有空。乃手足少阳、阳明之会)

又曰∶寸口脉,从少阳斜至厥阴,是阴维脉也。动苦癫 僵仆羊鸣,又苦僵仆失音,肌肉痹痒,应时自发汗出,恶风身洗洗然也。取阳白、金门、(见前)仆参。(见阳跷)

濒湖曰∶王叔和以癫 属阴维阳维,灵枢经以癫
属阴跷阳跷,二说义异旨同。盖阳维由外踝而上,循阳分而至肩肘,历耳额而终行于卫分诸阳之会;阴维由内踝而上,循阴分而上胁至咽,行于营分诸阴之交。

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股外,至胁肋肩 ,行于一身之左右,而终于目内 ;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股内、阴器,行于一身之左右,至咽喉,会任脉,而终于目内
。邪在阴维、阴跷,则发癫邪;在阳维、阳跷,则发 。 动而属阳,阳脉主之。癫静而属阴,阴脉主之。大抵二疾当取之四脉之穴,分其阴阳而已。

王叔和曰∶诊得阳维脉浮者,暂起目眩,阳盛实者,苦肩息,洒洒如寒。

诊得阴维脉沉大而实者,苦胸中痛,胁下支满,心痛。其脉如贯珠者,男子两胁下实,腰中痛;女子阴中痛,如有疮状。

素问腰痛论曰∶阳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怫然肿。刺阳维之脉与太阳合 间,去地一尺。

王启玄曰∶阳维起于阳,则太阳之所生,并行而上至 ,下复与太阳合而上也。去地一尺,乃承山穴也。在锐之下,分肉间陷中,可刺七分。

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刺肉里之脉为二 ,在太阳之外、少阳绝骨之后。

王启玄曰∶肉里之脉,少阳所生,阳维脉气所发,绝骨之后,阳维所过分肉穴也。在足外踝直上绝骨之端,如后二分筋肉分间,刺可五分。

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拂拂然,甚则悲以恐。

启玄曰∶此阴维之脉也,去内踝上五寸
分中,并少阴经而上也,刺飞阳之脉,在内踝上一寸,少阴之前,与阴维之会,筑宾穴也。甲乙经云,太阳之络,别走少阴者,名曰飞阳。

-阴跷脉

阴跷者,足少阴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足少阴然谷穴之后,(然谷在内踝前下一寸陷中)同足少阴循内踝下照海穴,(在内踝下五分)上内踝之上二寸,以交信为
。(交信在内踝骨上,少阴前太阴后筋骨间)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至咽咙,交贯冲脉,入 内廉,上行属目内
,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阳跷,五脉,会于睛明而上行。(睛明在目内 外一分宛宛中)凡八穴。

张紫阳八脉经云∶八脉者∶冲脉在风府穴下,督脉在脐后,任脉在脐前,带脉在腰,阴跷脉在尾闾前阴囊下,阳跷脉在尾闾后二节,阴维脉在顶前一寸三分,阳维脉在顶后一寸三分。凡人有此八脉,俱属阴神,闭而不开,惟神仙以阳气冲开,故能得道。八脉者,先天大道之根,一气之祖。采之惟在阴跷为先,此脉才动,诸脉皆通。次督、任、冲三脉,总为经脉造化之源。而阴跷一脉,散在丹经,其名颇多∶曰天根、曰死户、曰复命关、曰酆都鬼户、曰死生根,有神主之,名曰桃康,上通泥丸,下透涌泉。倘能知此,使真气聚散,皆从此关窍,则天门常开,地户永闭,尻脉周流于一身,贯通上下,和气自然上朝,阳长阴消,水中火发,雪里花开。所谓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得之者,身体轻健,容衰返壮,昏昏默默,如醉如痴,此其验也。要知西南之乡乃坤地,尾闾之前,膀胱之后,小肠之下,灵龟之上,此乃天地逐日所生,气根产铅之地也,医家不知有此。

濒湖曰∶丹书论及阳精河车。皆往往以任、冲、督脉、命门、三焦为说,未有专指阴跷者。而紫阳八脉经所载经脉,稍与医家之说不同。然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阳跷脉

阳跷者,足太阳之别脉,其脉起于跟中,出于外踝下足太阳申脉穴。(在外踝下五分陷中,容爪甲白肉际)

当踝后绕跟,以仆参为本。(在跟骨下陷中,拱足得之)上外踝上三寸,以附阳为 。(在外踝上三寸,足太阳之穴也)直上循股外廉,循胁后髀。上会手太阳、阳维于
。(在肩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上行肩 外廉,会手阳明于巨骨,(在肩尖端上行两叉骨罅间陷中)会手阳明少阳于肩 。(在
骨头,肩端上,两骨罅陷宛宛中。举臂取之有空)上人迎夹口吻,会手足阳明、任脉于地仓。(夹口吻旁四分,外如近下有微脉动处)同足阳明上而行巨
,(夹鼻孔旁八分,直瞳子,平水沟)复会任脉于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至目内
,与手足太阳、足阳明、阴跷,五脉会于睛明穴。(见阴跷下)从睛明上行入发际,下耳后,入风池而终。(风池在耳后,夹玉枕骨下发际陷中)凡二十二穴。难经曰∶跷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合一丈五尺。

甲乙经曰∶跷脉有阴阳,何者当其数?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

气之在身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营其脏,而阳脉营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二跷为病

秦越人难经曰∶阴络者,阴跷之络;阴络者,阳跷之络。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

王叔和脉经曰∶阴跷脉急,当从内踝以上急,外踝以上缓;阳跷脉急,当从外踝以上急,内踝以上缓。

又曰∶寸口脉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叉为癫痫僵仆羊鸣,恶风偏枯、 痹、身体强。

又曰∶微涩为风痫,并取阳跷,在外踝上三寸,直绝骨是穴。(附阳穴也)

又曰∶寸口脉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淫痹,又为少腹痛,里急,腰及髋下相连,阴中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髋,髀骨也。 ,腰下穴也)

又曰∶癫痫螈 ,不知所苦,两跷之下,男阳女阴。

张洁古曰∶跷者,捷疾也。二脉起于足,使人跷捷也。阳跷在肌肉之上,阳脉所行,通贯六腑,主持诸表,故名为阳跷之络;阳跷在肌肉之下,阴脉所行,通贯五脏,主持诸里,故名为阴跷之络。阴跷为病,阴急则阴厥胫直,五络不通,表和里病;阳跷为病,阳急则狂走目不昧,表病里和。阴病则热,可灸照海、阳陵泉,(在膝下一寸
外廉陷中,足少阳之合也,筋病治此)阳病则寒,可针风池、风府。(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督脉,太阳、阳维之会也)

又曰∶在阳表者当汗之,在阴里者当下之。又曰∶癫痫昼发灸阳跷,夜发灸阴跷。

素问腰痛论曰∶腰痛不可举者,申脉、仆参举之。(太阳之穴,阳跷之本也)又曰∶会阴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漯漯然汗出,汗干令人欲饮,饮已欲走,刺直阳之脉上三
。在跷上 下五寸横居,视其盛者,出血。

王启玄云∶足太阳之脉,循腰下会于后阴,故曰会阴。直阳之脉,挟脊下行,贯臀至 ,循 ,过外踝之后,条直而行者,故曰直阳之脉也。跷,为阳跷所生,申脉穴也。跷上
下,乃承筋穴也,即 中央如外陷者中也。

太阳脉气所发,禁针刺,但视其两 中央有血络盛满者,乃刺之出血。

又曰∶昌阳之脉,令人腰痛,痛引膺,目KT KT 然,甚则反折,舌卷不能言。刺内筋为三 ,在内踝上,大筋前,太阴后,上踝二寸所。

王启玄云∶阴跷起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循阴股入阴,而循腹入胸里、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 内廉,属目内,会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故病状如此。内筋,即阴跷之
,交信穴也。

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足阳跷之脉,令人目痛,从内 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 ,(即申脉也)左刺右,右刺左,如人行十里顷而已。

灵枢经曰 目中赤痛,从内 始,取之阴跷。(交信穴也)

又曰∶风痉反折,先取足太阳及 中及血络出血,若中有寒邪,取阴跷及三毛上及血络出血。

李濒湖曰∶足太阳,京骨穴也。在足外侧小指本节后大骨下,赤白际陷中,针三分,灸七壮。
中,委中穴也。在曲膝后横文中,针三分。阴跷取交信穴,见前。三毛,大敦穴也。在足大指外侧三毛中,肝脉之井也。

针三分,灸三壮。血络者,视其处有络脉盛满者,出其血也。

又曰∶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阳气盛则 目,阴气盛则瞑目,热厥取足太阳、少阳。

甲乙经曰∶人病目闭不得视者,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

病目不得瞑者,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

灵枢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
疾,而先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焉。

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也。治当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荆,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方用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至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久者三饮而已。

李濒湖云∶灵枢有云∶足太阳之筋为目上纲,足阳明之筋为目下纲,寒则筋急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

又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营卫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人气血衰、气道涩,卫气内伐,故昼不精而夜不瞑。又云∶多卧者,肠胃大而皮肤涩,分肉不解,卫气行迟故也。张子和云∶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

巢元方云∶脾病困倦而嗜卧,胆病多烦而不眠。王叔和脉经云∶水流夜疾有声者,土休故也,人亦应之。人夜卧,则脾不动摇,脉为之数疾也。

一云∶脾之候在睑,睑动则知脾能消化也。脾病则睑涩嗜卧矣。数说皆论目闭目不瞑,虽不言及二跷,盖亦不离乎阴阳营卫虚实之理。可互考者也。

-冲脉

冲为经脉之海,又曰血海,其脉与任脉,皆起于少腹之内胞中。其浮而外者,起于气冲。(一名气街,在少腹毛中两旁各二寸,横骨两端,动脉宛宛中,足阳明穴也)并足阳明、少阴二经之间,循腹上行至横骨。(足阳明去腹中行二寸,少阴去腹中行五分,冲脉行于二经之间也。横骨在阴上横骨中,宛如偃月,去腹中行一寸半)

挟脐左右各五分,上行历大赫、(横骨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气穴、(即胞门一名子户、大赫上一寸,去腹中行一寸半,少阴、冲脉之会)四满、(气穴上一寸)中注、(四满上一寸)肓
、(中注上一寸)商曲、(肓上二寸)石关、(商曲上一寸)阴都、(石关上一寸)通谷、(阴都上一寸)幽门,(通谷上一寸,夹巨阙两旁,各五分陷中)至胸中而散,凡二十四穴。

灵枢经曰∶冲、任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充肤热肉,血独盛则淡渗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月下数脱血,任冲并伤,脉不荣其口唇,故髭须不生。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任,血泻不复,皮肤内结,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天宦不脱于血,而任冲不盛,宗筋不强,有气无血,唇口不荣,故须亦不生。

素问水热穴论曰∶三阴之所交,结于脚也。踝上各一行者,此肾脉之下行也。名曰太冲。

王启玄曰∶肾脉与冲脉并下行循足,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一云冲脉起于气冲,冲直而通,故谓之冲。

素问阴阳离合论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启玄曰∶心脏在南,故前曰广明,冲脉在北,故后曰太冲。足少阴肾脉与冲脉合而盛大,故曰太冲。两脉相合为表里也。冲脉在脾之下,故曰其冲在下,名曰太阴。

灵枢经曰∶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斜入
中,伏行骨内廉,并少阴之经,下入内踝之后,入足下;其别者并于少阴,渗三阴,斜入踝,伏行出属跗,属下,循跗上,入大指之间,渗诸络而温足胫肌肉。故其脉常动,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

王海脏曰∶手少阳三焦相火为一腑,右肾命门为相火,心包主亦名相火,其脉同诊。肾为生气之门,出而治脐下,分三歧,上冲夹脐过天枢,上至膻中两乳间,元气所系焉。又足太阳之别,并足太阳正路入络膀胱,约下焉。三焦者,从头至心、心至脐、脐至足,为上中下三焦,其实真元一气也。故曰有脏无腑。脉诀云∶三焦无状空有名,寄在胸中膈相应。一云∶其腑在气街中。上焦在胃上口,治在膻中;中焦在胃管,治在脐旁;下焦在脐下膀胱上口,治在脐。

经曰∶原气者,三焦之别使也。肾间动气者,真元一气,分为三路,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

李濒湖曰∶三焦即命门之用。与冲、任、督相通者,故附着于此。

-冲脉为病

越人难经曰∶冲脉为病,逆气而里急。

灵枢经曰∶气逆上,刺膺中陷下者,与下胸动脉。腹痛,刺脐左右动脉,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按之立已。

李东垣曰∶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名曰厥逆。其证∶气上冲,咽不得息而喘息有音,不得卧。宜调中益气汤加吴茱萸五分,随气多少用之。(脾胃论)夏月有此,乃大热之证,用黄连、黄柏、知母各等分,酒洗炒为末,白汤和丸,每服一二百丸,空心白汤下,即以美膳压之,不令停留胃中,直至下元,以泻冲脉之邪也。盖此病随四时寒热温凉治之。

又曰∶凡逆气上冲,或兼里急,或作躁热,皆冲脉逆也。若内伤病此,宜补中益气汤加炒 、炒连、知母,以泄冲脉。凡肾火旺,及任、督、冲三脉盛者,则宜用酒炒黄
、知母,亦不可久服,恐妨胃也。或腹中刺痛,或里急,宜多用甘草,或虚坐而大便不得者,皆属血虚,血虚则里急,宜用当归。逆气里急,膈咽不通,大便不行者,宜升阳泻热汤主之。(方见兰室秘脏)麻木,厥气上冲,逆气上行,妄闻妄见者,宜神功丸主之。(方见兰室秘脏)

孙真人千金方云∶咳唾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其面翕热如醉,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寸脉沉,尺脉微,宜茯苓五味子汤,以治其气冲。其方用茯苓、五味子(二钱)桂心、甘草,(一钱)水煎服。胸满者去桂。

程篁墩曰∶太平侯病膻中痛,喘呕吞酸,脐上一点气,上至咽喉如冰,每子后申时辄发,医以为大寒,不效。

祝橘泉曰∶此得之大醉及浓味过多,子后申时相火自下腾上,故作痛也。以二陈加芩、连、栀子、苍术,数饮而愈。

素问痿论曰∶治痿独取阳明者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冲脉者,经脉之海,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治之当各补其营而通其
,调其虚实,和其逆顺,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月,则病已。(谓肝甲乙、心丙丁、脾戊己、主气法时月也)

李东垣曰∶暑月病甚,则传肾肝为痿厥。痿,乃四肢痿软。厥,乃四肢如火,或如冰,心烦。冲脉气逆上,甚则火逆,名曰厥逆。故痿厥二病,多相须也。经曰∶下气不足,则痿厥心
。宜以清燥去湿热之药,或生脉散合四苓散。加酒洗黄 、知母,以泄其湿热。

李濒湖曰∶湿热成痿,乃不足中有余也。宜渗泄之药。若精血枯涸成痿,乃不足中之不足也,全要峻补之药。

灵枢经曰∶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故气在头者止之于脑;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气在腹者止之背
与冲脉于脐之左右之动脉;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与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针,先按在上,久应手乃刺而与之。所治者,头痛眩仆,腹痛中满暴胀,及有新积作痛。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冲脉起于关元,随腹直上。寒气客则脉不通,脉不通则气因之,故喘动应手。

王叔和脉经曰∶两手脉浮之俱有阳,沈之俱有阴,阴阳皆盛,此冲、督之脉也。冲、督之脉,为十二经之道路也。冲、督用事。则十二经不复朝于寸口,其人若恍惚狂痴。

又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胁支满烦,女子绝孕。

又曰∶尺寸俱牢,直上直下,此乃冲脉,胸中有寒疝也。

张仲景曰∶伤寒动气在右不可发汗,汗之则衄而渴,心苦烦,饮水即吐;(先以五苓散,次以竹叶汤)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头眩咽燥,鼻干心悸。(竹叶汤)动气在左不可发汗,汗之则头眩汗不止,筋惕肉
,此为难治;(或先用防风白术牡蛎汤,次用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里拘急不止,动气反剧,身虽有热反欲拳。

(先服甘草干姜汤,次服小建中汤)动气在上不可发汗,汗之则气上冲,正在心端,(李根汤)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热烦,身热汗泄,欲水自灌。(竹叶汤)动气在下不可发汗,汗之则无汗,心中大烦,骨节疼、头痛目运,恶寒吐谷;(先服大陈皮汤,次服小建中汤)不可下,下之则腹满,卒起头眩,食则下清谷,心下痞坚。(甘草泻心汤)

李濒湖曰∶此乃脐之左右上下,有气筑筑然牢而痛,正冲、任、足少阴、太阴四经病也。成无己注文,以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脾,盖未审四脏乃兼邪耳。

岐伯曰∶海有东西南北,人亦有四海以应之。胃者水谷之海,其输上在气街,下至三里;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其输上在于大杼,下出于巨虚之上下廉;膻中者为气之海,其输上在于柱骨之上下,前在人迎。

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气海有余,气满胸中
息面赤;气海不足,则气少不足以言。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水谷之海有余,则腹满,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食。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

-任脉

任为阴脉之海,其脉起于中极之下,少腹之内,会阴之分。(在两阴之间)上行而外出,循曲骨,(横骨上毛际陷中)上毛际,至中极,(脐下四寸,膀胱之募)同足厥阴、太阴、少阴并行腹里,循关元,(脐下三寸,小肠之募,三阴任脉之会)历石门(即丹田,一名命门,在脐下二寸,三焦募也)气海,(脐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气之海)会足少阳、冲脉于阴交。(脐下一寸,当膀胱上口,三焦之募)循神阙、(脐中央)水分,(脐上一寸,当小肠下口)会足太阴于下脘。(脐上二寸,当胃下口)历建里,(脐上三寸)会手太阳、少阳、足阳明于中脘。(脐上四寸,胃之募也)上上脘、(脐上五寸)巨阙、(鸠尾下一寸,心之募也)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中间)玉堂、(紫宫下一寸六分)紫宫、(华盖下一寸六分)华盖、(璇玑下一寸)璇玑,(天突下一寸)

上喉咙,会阴维于天突、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四寸宛宛中,廉泉在结喉上,舌下,中央)上颐,循承浆,与手足阳明、督脉会。(唇下陷中)环唇上,至下
交,复出分行,循面,系两目下之中央,至承泣而终。(目下七分,直瞳子陷中,二穴)凡二十七穴。难经、甲乙经,并无循面以下之说。

任脉之别络,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灵枢经曰∶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其侧动脉人迎,足阳明也。

-任脉为病

素问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又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

又曰∶上气有音者,治其缺盆中。(谓天突穴也,阴维、任脉之会,刺一寸,灸三壮)

脉经曰∶寸口脉来紧细实,长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下引横骨、阴中切痛,取关元治之。

又曰∶横寸口边,脉丸丸者,任脉也。苦腹中有气如指,上抢心不得俯仰,拘急。

-督脉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
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
、(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椎下)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灵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上
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在枕骨上)强间、(百会后三寸)后顶、(百会后一寸半)上巅,历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一寸半)囟会、(百会前三寸,即囟门)上星,(囟会前一寸)至神庭,(囟会前二寸。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
、(鼻准头也)水沟、(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在唇上端)入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
睛明穴。(见阴跷下)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入络于脑,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杼第一椎下两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难经曰∶督脉、任脉四尺五寸,合共九尺。灵枢经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张洁古曰∶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

王海脏曰∶阴跷、阳跷同起跟中,乃气并而相连,任脉、督脉同起中极之下,乃水沟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岐,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濒湖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故魏伯阳参同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正在干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十二经、十五络联辏,虚间一穴,空悬黍珠,医书谓之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而药物火候,自有别传。

王海脏曰∶张平叔言铅乃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其虫为龟,即坎之二阴也,地轴也。一阳为蛇,天根也。阳生于子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通厥阴,分三岐为三车,一念之非降而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铅。升而接离,补而成干,阴归阳化,是以还元。

至虚至静,道法自然,飞升而仙。

-督脉为病

素问骨空论云∶督脉生疾,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溺、嗌干。治在骨上,(谓腰横骨上毛际中,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脐下一寸,阴交穴也)

王启玄曰∶此乃任冲二脉之病,不知何以属之督脉。李濒湖曰∶督脉虽行于背,而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则由少腹直上贯脐,中贯心,入喉,上颐,环唇,而入于目之内
。故显此诸证,启玄盖未深考尔。

素问曰∶督脉实则脊强反折,虚则头重高摇之,挟骨之有过者,取之所别也。

秦越人难经曰∶督脉为病,脊强而厥。

王海脏曰∶此病宜用羌活、独活、防风、荆芥、细辛、 本、黄连、大黄、附子、乌头、苍耳之类。

张仲景金匮云∶脊强者,五 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螈 。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穴。

又曰∶ 家脉,筑筑而弦直上下行。

王叔和脉经曰∶尺寸俱浮,直上直下,此为督脉。腰背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病,小儿风痫。

又曰∶脉来中央浮直,上下动者,督脉也。动苦腰背膝寒,大人癫,小儿痫,宜灸顶上三壮。

素问风论曰∶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

王启玄云∶脑户乃督脉、足太阳之会故也。

-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章门足厥阴少阳之会,在季肋骨端,肘尖尽处是穴。

带脉穴属足少阳经,在季胁下一寸八分陷中)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门下五寸三分)凡八穴。

灵枢经曰∶足少阴之正,至 中,别走太阳而合,上至肾,当十四椎,出属带脉。

杨氏曰∶带脉总束诸脉,使不妄行,如人束带而前垂,故名。妇人恶露,随带脉而下,故谓之带下。

-带脉为病

秦越人曰∶带之为病,腹满,腰溶溶如坐水中。(溶溶缓慢貌)

明堂曰∶带脉二穴,主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妇人少腹痛,里急后重,螈 月事不调,赤白带下,可针六分,灸七壮。

张洁古曰∶带脉之病,太阴主之,宜灸章门二穴,三壮。

素问曰∶邪客于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小腹控 ,不可以养息。( 谓季胁下之空软处)

张仲景曰∶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牡蛎泽泻散主之。若不已,灸章门穴。

王叔和曰∶带脉为病,左右绕脐,腰脊痛,冲阴股也。

王海脏曰∶小儿 疝,可灸章门三壮而愈,以其与带脉行于厥阴之分,而太阴主之。

又曰∶女子经病血崩,久而成枯者,宜涩之益之。血闭久而成竭者,宜益之破之。破血有三治,始则四物入红花,调黄
、肉桂。次则四物入红花,调鲮鲤甲、桃仁、桂,童子小便,利酒煎服。末则四物入红花,调易老没药散。

张子和曰∶十二经与奇经七脉,皆上下周流,惟带脉起少腹之侧,季胁之下,环身一周,络腰而过,如束带之状。而冲、任二脉,循腹胁,夹脐旁,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岐,皆络带脉。因诸经上下往来,遗热于带脉之间,客热郁抑,白物满溢,随溲而下,绵绵不绝,是为白带。内经云∶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白淫者,白物淫衍,如精之状,男子因溲而下,女子绵绵而下也,皆从湿热治之,与治痢同法。赤白痢乃邪热传于大肠,赤白带乃邪热传于小肠,后世皆以赤为热、白为寒,流误千载,是医误之矣。又曰∶资生经载一妇人患赤白带下,有人为灸气海未效,次日为灸带脉穴,有鬼附耳云,昨日灸亦好,只灸我不着,今灸着我,我去矣,可为酒食祭我。其家如其言祭之,遂愈。予初怪其事,因思晋景公膏肓二鬼之事,乃虚劳已甚,鬼得乘虚居之。此妇亦或劳心虚损,故鬼居之。灸既着穴,不得不去。自是凡有病此者,每为之按此穴,莫不应手酸痛,令归灸之,无有不愈。其穴,在两胁季肋之下一寸八分,若更灸百会穴尤佳。内经云∶上有病下取之,下有病,上取之。又曰∶上者下之,下者上之,是矣。

刘宗浓曰∶带下多本于阴虚阳竭,营气不升,经脉凝涩,卫气下陷,精气积滞于下焦奇经之分,蕴酿而成。以带脉为病得名,亦以病形而名,白者属气,赤者属血,多因醉饱房劳,服食燥热所致。亦有湿痰流注下焦者,肾肝阴淫湿胜者;或惊恐而木乘土位,浊液下流;或思慕无穷,发为筋痿,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也;或余经湿热,屈滞于少腹之下,或下元虚冷,子宫湿淫。治之之法,或下或吐,或发中兼补,补中兼利,燥中兼升发,润中兼温养,或温朴,或收涩,诸例不同,亦病机之活法也。

巢元方病源曰∶肾着病,腰痛冷如冰,身重腰如带五千钱,不渴,小便利,因劳汗出,衣里冷湿而得,久则变为水也。千金用肾着汤,三因用渗湿汤,东垣用独活汤主之。

-气口九道脉

手检图曰∶肺为五脏华盖∶上以应天,解理万物,主行精气;法五行,应四时,知五味;气口之中,阴阳交会,中有五部;前后左右,各有所主,上下中央,分为九道。诊之则知病邪所在也。

李濒湖曰∶气口一脉,分为九道,总统十二经并奇经八脉。各出诊法,乃岐伯秘授黄帝之诀也,扁鹊推之,独取寸口以决死生。盖气口为百脉流注朝会之始故也。三部虽传,而九道沦隐,故奇经之脉,世无人知。今撰为图,并附其说于后,以泄千古之秘脏云。
(图缺)

诊右手内外反此
岐伯曰∶前部如外者,足太阳膀胱也,动苦目眩,头、项、腰、背强痛,男子阴下湿痒,女子少腹痛引命门,阴中痛,子脏闭,月水不利。浮为风,涩为寒,滑为劳热,紧为宿食。

中部如外者,足阳明胃也,动苦头痛,面赤。滑为饮,浮为大便不利,涩为嗜卧,肠鸣,不能食,足胫痹。

后部如外者,足少阳胆也,动苦腰、背、 、股、肢节痛。浮为气,涩为风,急为转筋、为劳。

前部如内者,足厥阴肝也,动苦少腹痛引腰,大便不利,男子茎中痛,小便难,疝气两丸上入。女子月水不利,阴中寒,子户闭,少腹急。

中部如内者,足太阴脾也,动苦腹满,胃中痛,上管有寒,食不下,腰上状如居水中。沉涩,为身重,足胫寒痛,烦满不能卧,时咳唾有血,泄利食不化。

后部如内者,足少阴肾也。动苦少腹痛,与心相引,背痛,小便淋,女人月水来,上抢心胸,胁满,股里拘急。

前部中央直者,手少阴心、手太阳小肠也,动苦心下坚痛,腹胁急。实急者为感忤,虚者为下利肠鸣,女子阴中痒痛,滑为有娠。

中部中央直中者,手厥阴心主也,动苦心痛,面赤多喜怒,食苦咽。微浮苦悲伤恍惚,涩为心下寒,沉为恐怖,如人将捕之状,时寒热,有血气。

后部中央直者,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也,动苦咳,逆气不得息,浮为风,沉为热,紧为胸中积热,涩为时咳血。

前部横于寸口丸丸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痛,逆气抢心,胸拘急不得俯仰。脉经云∶寸口脉紧细实长,下至关者,任脉也,动苦少腹绕脐痛,男子七疝,女子瘕聚。

三部俱浮直上直下者,督脉也,动苦腰脊强痛,不得俯仰,大人癫,小儿痫。

三部俱牢,直上直下者,冲脉也,苦胸中有寒疝。脉经曰∶脉来中央坚实,径至关者,冲脉也,动苦少腹痛,上抢心,有瘕疝遗溺,女子绝孕。

前部左右弹者,阳跷也,动苦腰背痛,癫痫僵仆羊鸣,偏枯、 痹,身体强。

中部左右弹者,带脉也,动苦少腹痛引命门,女子月事不来,绝继复下,令人无子,男子少腹拘急,或失精也。

后部左右弹者,阴跷也,动苦癫痫寒热,皮肤强痹,少腹痛,里急,腰胯相连痛,男子阴疝,女子漏下不止。

从少阴斜至太阳者,阳维也,动苦颠仆羊鸣,手足相引,甚者失音不能言,肌肉痹痒。

从少阳斜至厥阴者,阴维也,动苦癫痫僵仆羊鸣,失音,肌肉痹痒,汗出恶风。

-释音

脚、却、乔、跷四音,举足高也。又跷捷也。

音肤,足背也。

音根,足踵也。

花上声,足螺蛳骨也。

音益,喉也。

音禁,口闭也。

音银,齿根肉也。

? 濡、嫩二音,软肉也。

? 音抄,季肋下也。

? 音喘,脚肚也。

? 音国,曲膝腕中也。

音 ,胸中也。

? 音戍,五脏也。

音管,胃脘也。

音甲,背两旁骨也。

音旅,夹脊肉也。

髀股也。

? 音 ,目动也。

? 音剂,目角际也。

音妹,目不明也。

? 音嗔,怒目张也。

音眠,寐也。

音检,眼弦也。

? 音博,肩胛骨也。

音宽,髀上也。

? 音行, 骨也。

? 虞、偶二音,肩前也。

? 音干,胫骨也。

? 音氐,尾脊骨也。

? 音寥,骨空处也。

? 与 同,说文音 ,窖也。

音颠,仆病也。

音闲,惊病也。

音颈,风强病也。

? 痴去声,乍前乍后病也。

? 音顽,痹也。

音委,肢软也。

音贾,积病也。

山、讪二音,寒痛病也。

音隆,小便淋也。

? 音颓,阴肿也。

? 与哑同。

? 与酸同。

? 音洧,针疮也。

楚懈切、楚嫁切,病除也。

音凑,辐辏也。

古文侠、挟通用。

? 音免,俯也。

音赴,颠倒也。

音概,灌也。

音笔,别水也。

音尿,小便也。

音搜,小便也。

音涩,不滑也。

音佛,怫郁也。

音汗,猛也。

? 音漂,疾也。

? 音闷,同义。又音瞒,惑。

音狄,心动也。

音杭,颈也。

? 音求,面颧也。

桑上声,额也。

? 与隙同,孔 也。

呼讶切,孔罅也。

音郭,引长之意。

音遂,小路也。

初患切,阴下缝间也。

与膜同。

音琵。

音缒,脊之骨节也。

髀厌 音 掩。股后骨,即环跳也。

螈 并音洽纵,手足舒缩也。

膏肓 音高荒,心上鬲下也。

音蝶怯,弱也。

漯漯 音踏,汗应时出之貌。

KT KT 音荒,目不明也。

? 气痛如筑也。

丸丸 脉如珠丸也。

洗洗 音玺,皮毛凄沧恶寒之貌。

洒洒 音洗,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