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氏集验方》卷一:还少丹

别名

还少丸(《杨氏家藏方》卷九)、滋阴大补丸(《医学正传》卷三)。

处方

干山药 牛膝(酒浸一宿,焙干)各45克 山茱萸 白茯苓(去皮)五味子 肉苁蓉(酒浸一宿,焙干)石菖蒲
巴戟(去心)远志(去心)杜仲(去粗皮,用生姜汁并酒合和,涂炙令热)楮实 舶上茴香各30克 枸杞子 熟干地黄各15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温补脾肾,养心安神。治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来老先衰,疲乏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摘录

《洪氏集验方》卷一

《直指》卷九:还少丹

处方

山药(炮)1两半,牛膝(酒浸,焙)1两半,白茯苓1两半,山茱萸1两半,舶上茴香(炒)1两半,续断1两,菟丝子(洗,酒浸,烂研,焙)1两,杜仲(去粗皮,姜汁涂炙,截,炒)1两,巴戟(去心)1两,苁蓉(酒浸,焙)1两,北五味子1两,枳实1两,远志(姜汁腌,取肉,焙)1两,熟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虚劳,益心肾,生精血。主心虚肾冷,漏精白浊,梦遗。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盐汤送下。

摘录

《直指》卷九

《扶寿精方》:还少丹

处方

何首乌半斤(黑豆1碗,水3碗同煮,去豆),牛膝(酒浸,炒)6两,生地黄(酒浸,9蒸9晒)6两,肉苁蓉(酒浸,刮去浮甲心膜,酒拌蒸,酥炙)6两,黄柏(去皮,炒褐色,先用酒浸)4两,补骨脂(酒浸1宿,东流水洗,蒸半日)4两,车前子(微炒)4两,柏子仁(微炒)4两,麦门冬(水润,去心,微炒)4两,天门冬(去心,酒拌蒸)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用煮熟红枣去皮核,同炼蜜共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发白返黑,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午前酒送下。至100日,逢火日摘去白发,生出黑发。

注意

忌莱菔、猪血、羊肉。

摘录

《扶寿精方》

《叶氏女科》卷四:还少丹

处方

熟地黄4两,山药2两,山茱萸2两,杜仲(姜汁制)2两,枸杞子2两,牛膝(酒浸)1两,远志(姜汁浸炒)1两,肉苁蓉(酒浸)1两,北五味1两,川续断1两,楮实子1两,舶茴香1两,菟丝子(制)1两,巴戟肉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男子虚寒艰嗣。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亏损,肌体瘦弱。脾肾不足而足痿者,及一切亏损体弱之证。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

《叶氏女科》卷四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引《瑞竹堂方》:还少丹

处方

蒲公英1斤(一名耩耨草,又名蒲公罂,生平泽中,3-4月甚有之,秋后亦有放花者,连根带叶取1斤洗净,勿令见天日,晾干,入斗子),解盐1两,香附子5钱。

功能主治

固齿牙,壮筋骨,生肾水。主

用法用量

后2味为细末,入蒲公草内淹1宿,分为20团,用皮纸3-4层裹扎定,用六一泥(即蚯蚓粪)如法固济,入灶内焙干,乃以武火煅通红为度,冷定取出,去泥为末。早、晚擦牙漱之。吐、咽任便,久久方效。

摘录

《本草纲目》卷二十七引《瑞竹堂方》

《摄生众妙方》卷二:还少丹

处方

莲花蕊3两,生地黄3两,熟地黄(怀庆者佳)3两,五加皮(海州者佳)3两,槐角子3两,没实子6个(三阴三阳,有孔阴,无孔阳)。

制法

上药木杵、石臼捣碎,将绢缝袋一个,长8寸宽6寸装药,用无灰好酒10斤,入不津瓷坛同浸,春、冬一月,夏10日,秋20日,满日取药晒干,仍用木杵、石臼捣为细末,炼蜜为饼,又以薄荷为末,一层饼放一层末。

功能主治

养血消痰,乌须黑发。主

用法用量

每饭后取数饼噙化,其酒任意饮之,以醉为度,酒须连日饮尽,若久收恐味变也。酒药尽而须发黑矣,若欠黑,再照前制作2-3料可矣,多不过4料。若饼子难噙化,可作丸子,以酒咽之。

摘录

《摄生众妙方》卷二

《外科大成》卷二:还少丹

处方

熟地黄、山药(微炒)、山茱萸、白茯苓、枸杞、巴戟天(酒浸)、牛膝(酒浸)、五味子、肉苁蓉(酒浸,去鳞,焙干,酥炙)、杜仲(酒、姜拌炒)、远志(甘草水浸汤下)、楮实子(酒浸)、石菖蒲(去毛,忌铁)、小茴香(盐、酒炒)、续断(酒浸)、菟丝子(酒蒸)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煮红枣肉苁加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肝肾,进饮食。主鹤膝风。

用法用量

每服50-60丸,黄酒、盐汤任下,空心、食前各1次。

摘录

《外科大成》卷二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还少丹

处方

何首乌(黑豆蒸)半斤,牛膝6两,生地黄(酒蒸)6两,肉苁蓉(酒蒸)6两,黄柏(酒浸,炒褐色)3两5钱,补骨脂(酒浸,水蒸)3两5钱,车前子(微炒)3两5钱,柏子仁(微炒)3两5钱,干山药(微炒)3两5钱,秦当归2两5钱(酒洗),菟丝子(水淘,去砂,酒煮,捣成饼,晒干)2两,人参1两,五味子1两。

制法

上俱勿犯铁器,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精补髓,壮元阳,却病延年,发白返黑。主虚损。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空心盐汤、白汤、酒任下。

摘录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还少丹

出处

还少丹,宋·《洪氏集验方》。本方又名“真人还少丹”。

组成

熟地黄五钱(15克)、山药一两半(45克)、牛膝一两半(45克)、枸杞子五钱(15克)、山萸肉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杜仲一两(30克)、远志一两(30克)、五味子一两(30克)、石菖蒲一两(30克)、楮实一两(30克)、小茴香一两(30克)、巴戟天一两(30克)、肉苁蓉一两(30克)。

用法

炼蜜,枣肉为丸。每服6~9克,每日2次。

功效

补肾养心,益阴壮阳。

主治

精血虚损,心肾不足,症见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耳鸣目暗及未老先衰,遗精阳痿,舌淡,脉沉迟。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血管性痴呆、男性不育症、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1.血管性痴呆:本方加味,联合西药(口服阿米三嗪、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34例,与单纯西药治疗20例对照,疗程为2个月。以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2.男性不育症:加味还少丹治疗男性不育症49例,疗程50—200日。疗效评价以治疗后受孕,或精液检查正常、症状体征消失为痊愈;精液检查未恢复正常,但症状体征改善为好转。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89.8%。(《湖北中医杂志》1993年第3期)

3.更年期综合征:本方随证加味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26例,疗程为2~3个月。患者烘热汗出、烦躁、易怒等情志症状消除为临床治愈标准。结果:临床治愈88例,好转29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92.9%。(《河北中医药学报》2003年第1期)

方解

方主要用于治疗脾肾不足,赢瘦体衰。方用地黄、杜仲,巴戟天、肉苁蓉等补益肾精,合以茯苓、山药、远志、菖蒲、大枣补益心脾。临床应用以腰酸膝软、耳鸣目暗、健忘为辨证要点。偏阴虚,加生地、元参、天麦冬;偏血虚,加当归、白芍、首乌;脾胃不健,加人参、白术、谷芽、麦芽。

现代研究

临床研究表明,还少丹亦可用于糖尿病性腹泻、虚劳、睾酮部分缺乏症等。实验研究证实,还少丹可防治脑细胞损伤,促进细胞的再生与修复,对脑缺血引起的记忆障碍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方歌

还少丹中熟地杞,苁蓉茴戟杜仲萸,牛膝楮实参苓药,大枣菖蒲味志随。

摘录

宋·《洪氏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