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郁汤
《医学入门》卷七:解郁汤
处方
柴胡 黄连 黄芩 黄耆 地骨皮 生地 热地 白芍各等分
功能主治
养血解郁,清热泻火。治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傅青主女科》卷下:解郁汤
处方
人参3克 白术15克(土炒)白茯苓9克 当归30克(酒洗)白芍30克(酒炒)枳壳1.5克(炒)砂仁3粒(炒,研)山栀子9克(炒)薄荷6克
功能主治
解郁健脾,养血柔肝。治妊娠子悬胁痛。因怀抱忧郁,致胎动不安,两胁闷而疼痛,如弓上弦。
用法用量
水煎,服一剂而闷痛除,二剂而子悬定,至三剂而全安。去栀子,再多服数剂不复发。
备注
方中枳壳,薄荷理气解郁;白芍、当归养血和血,柔肝缓急;山栀子清肝泄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扶脾,砂仁行气调中。配合同用,适用于肝郁脾虚、胎气上逆者。
摘录
《傅青主女科》卷下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解郁汤
处方
陈皮、远志、生地、香附、白芍、川芎、当归、半夏、青皮、茯神、贝母、苏叶、桔梗、山栀、木通、甘草、姜。
功能主治
女子乳病,始而但肿硬不痛,后微痛者。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解郁汤
处方
苏叶、广陈皮、半夏、当归、郁金、香附、白芍、远志肉、白茯苓、青皮(醋炒)、钩藤钩。
功能主治
妇女脚气,因气恼恚怒而发,两胁作胀,腿脚酸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气涩,加煨木香。
摘录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
解语汤
《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解语汤
别名
《资寿》解语汤(《古今医统》卷八)。
处方
附子(炮)防风(去芦)天麻 酸枣仁(炒)各30克 羚羊角屑 官桂各22.5克 甘草(炙)羌活各15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温经通络,熄风开窍。治中风客于心脾二经,舌强不能言,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神气不清。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去滓,入竹沥10毫升,再煎三两沸,温服,不拘时候。二滓再煎服。
摘录
《简易方》引《资寿方》(见《医方类聚》卷二十)
《女科撮要》卷下:解语汤
处方
附子(炮)1两,防风1两,天麻1两,酸枣仁1两(炒)。
功能主治
产后风客心脾,舌强不言。
用法用量
每服2-3钱,水煎服。
摘录
《女科撮要》卷下
《赤水玄珠》卷一:解语汤
处方
羌活、防风、天麻、肉桂、川芎、南星、陈皮、白芷、当归、人参、甘草、酸枣仁、羚羊角(一方有石菖蒲、远志)。
功能主治
祛风,化痰,通络。主中风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
水煎,入竹沥半盏,再1滚服。
摘录
《赤水玄珠》卷一
解余汤
处方
黄芩1钱,柴胡1钱,干葛1钱,前胡6分,枳壳6分,赤芍5分,桔梗5分,连翘5分,甘草3分,薄荷3分,茯苓2钱,半夏2钱,川芎1钱。
功能主治
伤寒过经不解,发热或潮热,口干舌燥者。
用法用量
方中茯苓、半夏、川芎用量原缺,据《家庭治病新书》补。
摘录
《观聚方要补》卷一引《孝慈备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