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教材

总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方书,根据《全国中基图书联合目录》记载,仅从晋、唐至今已多达1950种,至于与方剂有关的医籍就更多。方剂学正是通过这些书籍的相继问世,反映着这门学科不断发发展的轨迹,了解方剂学发展的概要过程,熟悉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方书的特点及期价值,对于学好方剂学这门主要课程并对今后的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兹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

先民们在长期人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可见,方剂是中药应用的基本形式。

早期的方剂,多数是单方,或仅由二三味药组成,十分简单。将两种或两种以的药物组成复方加以利用,可以增强作用、提高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和毒性,无疑是古代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巨大进步。

《周礼》中已有关于”和药”、”和齐”的记载,还有”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食医掌和王之食、六饮、六膳、百馐、百酱、八珍之齐”等内容。《史记》中还提到:”战国时扁鹊治虢太子之暴厥,曾用八减之齐”。上述所称的”齐”,即后世之”剂”,显然是指和合、调配不同的药物组成方剂可以应用。西汉初年,淳于意的《诊籍》中,提到”火之汤”等四个方剂,惜于年代久远,其具体组成药物已无从考证。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汉初残简130余片,名曰《万物》,其中有用商陆、羊头治鼓胀,理石、茱萸治劳损,这是迄今通过考古获得的最早的复方文献资料。由此不难看出,方剂产生的上限年代已无法确定,而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春秋战国时期。

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和竹、木简,其中有《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等方书尤其《五十二病方》卷帙大,内容多,而且保存较好。该书成书于战国晚期,原书未见书名,整理者依据其内容分52题而定此名,堪称是现存最古老的方书。全书共有医方283个,涉及临床各科病证100余种。诸方用药242种,有不少品种是《神农本草经》中所未收载的。药方的用法,既有内服,也有外用。内服有丸、汤、饮、散等剂型,但除丸剂之外,只有制备之法,而无剂型名称;外有敷、浴、蒸、熨等。此外,还有炮制和用量方面的若干要求和规定。该帛书的出土,也充分说明了迟至战国晚期,方剂在临床的运用就已初具规模。

二、两汉时期

这一时期,方剂学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一是初步总结了治则和治法,并提出了对组方的基本结构要求,从而初步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其二是决结了一批行之有效的著名方剂。方剂学的基础理论,主要集中地反映在《黄帝内经》的七篇大论之中,而这七篇大论多是东汉以后的作用品,故将其归属于这一时期。此书在治则和治法方面,较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谨察阴阳,以平为期”,”治病必求于本”,”治求期属”以及整体治疗、标本缓急、三因制宜等有关治则的理论。书中总结的大量治法内容无一不是后世立法组方的理论基础;在制方的基本结构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理论,并对君药、臣药、佐使药的含义作了概括性的界定,提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为使。”此书虽是专门阐述中医基本理论的经典之作,但亦载有生铁落饮、四乌鲗骨一藘茹丸、左角髮酒、兰草汤、半夏秫米汤等13首方剂。所附方剂数目虽少,但剂型并不单一,给药途径也有特色,所用药物对炮制、制剂、用法的要求二分讲究。

据史书记载,这一时期的方书十分可观,仅《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经方十一家”,共274卷之多,但俱已亡佚。但仅从1972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文物《治百病方》来看,简文中有方剂36首,其主治病证涉及到内、外、妇、五官诸科,各方中用药共达100种之多,其剂型有汤、丸、膏、散、醴,充分反映出不时对方剂已有相当高的运用水平。

方剂是临床用药经验的结晶,东汉时期,临床医学更加进步,以《神农本草经》为代表的本草学也积累了重要的药学成果,方剂的质量随之提高。汉末,由于疫病肆虐,张仲景出于拯夭救枉之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以《内经》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独到经验,完成了当代最高水平的临床巨著—-《伤寒杂病论》。此书经晋•王叔和及宋•林亿等先后整理编辑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使之得以广为流传。

传世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和略》载方245首,不计两书并见的重复方,计有323个方剂。这些方剂,大多有理有法,组方谨严、选药精当、药味不多、主次分明、变化巧妙,深为古今中外之医家所折服,如麻黄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四逆汤、茵陈蒿汤、桂枝汤、五苓散、大承气汤、白虎汤、当归芍药散等基础方剂,经久不衰,至今常用。后世大量常用名方,大多是以这些方剂为基础化裁而成;或是效法仲景药物配伍组合规律,依据理法而选药组成。所以,《伤寒杂病论》历来被推崇为”方书之祖”。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长期分裂鼎峙,政权频繁更替,战乱不息,社会动荡,药材的生产、运输、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临床制方选药多注重实用,略于理论探讨,提倡用药简捷。在这300多年间,出现了一大批方书,可惜大多已经失传,目前保存较好,且影响较大者,仅有《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和《刘涓子鬼遗方》。

《肘后备急方》(又称《肘后救卒方》),为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所撰。葛洪学识渊博,著述丰富,但其医方之书,大多亡佚。《肘后求卒方》系从《金匮药方》100卷中摘录3卷而成。其目的是便于随身携带,此乃”肘后”的由来。该书后由陶弘景增补,题名《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再经金人杨用道将《证类本草》部分药方附于其中,名曰《附广肘后方》,成为明清以来各种版本的祖本。葛区所集之方,力求”单行径易,约而有验;篱陌之间,顾眄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又出”救卒”,其所收方剂,多以治疗中风、昏厥、溺水、外伤、中毒等突发急症为主。该书共收单方510首、复方494首,论述文字十分简要,载录之药方及用法,又为葛氏”皆已试而后录之”,如用青蒿一握取汁服,以治疟疾,为现代青蒿素的研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后世葱豉汤、黄连解毒汤等,实为此书首见。所以,简、便、廉、效是《肘后备急方》的显著特点。

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对《伤寒杂病论》以来的经验方进行了系统整理,在隋唐时期与仲景之书齐名。原书约亡于唐末至宋初之战乱,但不少本草和方书存其佚文,1985年日本发现其五卷。今人汤万春先生从中外文献中广收《小品方》之佚文,共得资料880余条,另加注文770余条,辑成《小品方辑录笺注》一册,于1990年出版。现有内容涉及临床各科,理、法、方、药俱论,亦重点收录简、便、廉、效之方。陈氏清楚认识到”伤寒与天行温疫为异气”所感,共病因不同,方药各异。前者多用麻、桂之辛温,后者多用葛根、白薇、黄连、黄芩之辛凉和清热解毒。其疗”伤寒及温病……内瘀有蓄血者”之芍药地黄汤,即日后之犀角地黄汤,首开温热病解毒、凉血、化瘀之先河。

《刘涓子鬼遗方》原为晋人刘涓子初辑,后经南齐龚庆宣整理而成,主要收录和论述金疮、痈疽、疹癣、汤火伤等外科方剂,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外科的用药成就,为现在最早的外科方书。

四、隋唐时期

隋唐两代,社会经济的进步,国内各民族的新密交往和中外各国间的广泛交流,加之唐王朝对医药的重视,方剂学又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唐代除朝庭参与或组织编纂方书以外,还曾命令各郡县将《广济方》书于大板上,立在乡村要道之旁,以应行为急时之需。由于这些举措的推动,促进了方书的编纂和方剂知识的普及。

这一时期,方书大量涌现,大部头巨著相继问世,其方书数量之多,卷帙之巨,都是空前的。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有方书256种,4510卷;其中《四海类聚方》一书,在2600卷。唐代除《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外,仅《档以前医籍考》不完全统计,当时的经验方就有138部。外来医方和少数民族验方的收录,以及采用外来药制方,也很受唐人重视,如乞力伽丸、耆婆丸、阿迦佗丸、匈奴露宿丸等,充分反映出方剂学善于吸收各民族医药之长的优良传统。

隋唐方书虽多,同样是绝大多数早佚。现存的《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外台秘要》则基本上代表了唐代方剂学的真实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是唐代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力作。《千金要方》共30卷,132门,载方5300余首。《千金翼方》亦为30卷,载方2200余首,用以羽翼前书。二书虽以方书为名,实为综合类医学巨著,仅就《千金要方》之方剂部分而言,既有”经文古方”,又有”俗说单方”;既全面总结前人经验,又不乏作者创新之剂。该书在以病症类方的同时,又以脏腑为目,给嗣后脏腑辨证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在安排各类方剂次序时,首列”妇人方”3卷,后又设”少小婴孺方”1卷,表现出作者对妇幼疾病的防治特别重视;治疗无子方分男女之殊,极有见地;对温病的治疗,孙氏更加注意对清热解毒药的应用,其治失血多用犀角、地黄、侧柏、蒲黄、黄芩、阿胶、大黄,驱肠虫多用雷丸、芜荑、狼牙、贯众,疗消渴多用枸杞、天花粉、麦冬、知母、黄芪、人参、人乳。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其选择药物也非常准确,尤其是对于虚损,每将补验药与羊肉、鹿肉、牛髓、兔肝、羊肝、猪肚、胡桃、荞麦、胡麻油等同用,并专辑”食治”一卷,强调”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食疗之学、药膳之方,由于本篇的承上启下,得以发扬光大。书中还收录了若干保健、美容方剂,为后世补虚弱、抗衰老、保健美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方剂和经验。此外,其中的温胆汤、独活寄生汤、苇茎汤、孔圣枕中丹、紫雪等影响深远,至今仍为医家所常用。

《外台秘要》是继孙氏二书之后,唐代又一部大规模的方书和临床医学著作。作者王焘曾因持节邺(今河南临章县一带)郡诸军事兼太刺史,当时又称此官职为”外台”,故所辑之书称为《外台秘要》。全书计40卷,1104门,收方6800余首。本书的特点是整理并保存了一大批唐代及唐以前的医方,如《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范汪方》《深师方》《崔氏方》《集验方》《广济方》《近效方》等。清人徐大椿称首王氏”纂集自汉以来诸方,汇萃成书,而历代之方于焉大备……唐以前方赖此以存,其功亦不可泯。”至今该书仍是研究这些资料的重要文献。

五、宋元时期

高度中央集权的宋代封建王朝,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混战局面。国家的统一,经济的振兴使科学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方剂学也得到了相应的进步,北宋一些帝王偏好医药,对方剂也较为关注。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留心方药,研习医术,并亲自收集验方1000多首。立国之初,即发布”访求医书诏”,这种全国性的征集医药资料和药物普查,并由政府整理和刊行,在北宋期间不止一次,直到宋王室南迁之前仍在进行。宋太宗、宋徽宗等人也亲自为方书撰写过序言或总论。当时一批文化素养较高的儒臣积极参与医药,也促进了宋代方书的繁盛。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集贤院设立校正医书局,成为我国最早的国家医书编撰出版机构,再加上雕版印刷术的推广使用、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为医药方书的刻印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宋代成为本草和方书校刊汇纂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方书,既有官修的《普救方》《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集大成巨著,又有众多各具特色的个人著述,如许叔微《普济本事方》、张锐《鸡峰普济方》、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严用和《济生方》、王兖《博济方》、苏东坡及沈括《苏沈良方》、杨土瀛《仁斋直指方》以及《旅舍备要方》等120余种。

北宋医家唐慎微的《证类本草》,亦收录有单方3000余个,首开本草附列医方的先例,同样留下许多验方的宝贵资料。

北宋政府官办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的建立,使大量成方制剂的生产规范化,标志着我国制剂和成药销售、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其所藏医方经校订编纂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堪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

金元时期的战争,给方剂学的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但许多临床医家仍潜心于医方的研究和总结,只是除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之外,方剂学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临床医学著作之中。其他医方专书还有:刘完素《宣明论方》、张从正《经验方》《秘录奇方》、李东垣《东垣试效方》、杨用道《附广肘后方》、朱丹溪《局方发挥》、许国祯《御药院方》、孙允贤《医方集成》、李仲南《永类钤方》、陈子靖《医方大成》等。

在宋儒理学”格物致知”的理论影响下,开始了医方义理的探讨。金人成无己之《伤寒明理论》系统阐述了张仲景《伤寒论》常用方20首的组方原理及方、药间的配伍关系,开方论之先河,拓展了方剂学的学术领域。

宋金元时期的医家,还留下了不少新颖而灵验的方剂,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的六味地黄丸、导赤散、泻白散,刘完素《宣明论方》的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王好古《此事难知》引张元素的九味羌活汤,李东垣《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东垣试效方》的普济消毒饮,朱丹溪《丹溪心法》的左金丸、大补阴丸、二妙散等。

六、明清时期

方剂学和本草学的发展,一直是相辅相成的,明代不仅本草学大盛,方剂学同样获得了巨大成功。这一时期的方书,既有搜罗广博、规模宏大的官修巨著,即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方剂大全《普济方》,又有集约的袖珍良方;有的以收集前人用方为主旨,有的则以记录时下验方和个人心得为侧重;有的着意于释方训义,出现了第一部方论专著—-吴昆的《医方考》;有的立足于追溯诸方的衍化源流,如施沛的《祖剂》。整个方剂之学,不仅体现在方书卷帙之浩繁、方剂数目之巨大,而且论方质量提高,理、法、方、药日臻成熟,更加融为一体。

明代的临床医学著述中,也有丰富的方剂学内容。如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其收方之广,向为医界所称道;张介宾《景岳全书》,尤其是其中”新方八略”所创制的部分方剂,对后世影响极大。此外,吴又可《温疫论》、虞抟《医学正传》、龚廷贤《万病回春》、秦景明《症因脉治》、绮石《理虚元鉴》、薛己《外科发挥》、陈实功《外科正宗》、武之望《济阴纲目》等,均对方剂学有其特殊贡献,留下了许多传世的新方。如王肯堂的芍药散、四神丸,薛己的八珍汤,洪九有的天王补心丹,韩懋的三子养亲汤,吴又可的达原饮,陈实功的透脓散、消风散、玉真散,虞抟的九仙散,缪希雍的竹叶柳蒡汤等,至今仍很常用。

这一时期本草书中的附方,也蔚然可观。仅《本草纲目》一书,就有简便而灵验的单方 11000多首。这些内容,不但是方剂学的组成部分,而且加强了方和药的有机结合。

清代未能留下鸿篇巨制的方书,但方剂学仍有若干特色和成就。

首先,清代的方书,无意求其赅备,而趋向于由博返约。博采众家良方的实用性医方,使便于诵读和记忆的入门方歌大量出现,并深受医药生徒和临床医生欢迎,盛行不衰,有的至今仍广为流传,使方剂知识进一步普及。各种验方、单方辑本亦不断增多,达300余种,成为清代方书的一大特点。不过其中不少为质量平平之作。

其次,清人继《医方考》之后,又将制方理论、方义分析、配伍关系的研究大大向前推进,成绩裴然。除《医方集解》等实用类方书潜心于这些阐发外,医经学派对仲景方的推崇和钻研,也直接促进了方剂释义的深入和实用化。如柯韵伯《伤寒论翼》所附”制方大法”,对《伤寒论》方的辨证、立法和制方的深入讨论;徐灵胎《医学源流论》中关于方剂的六篇论文对方剂理论的发挥,都可谓新见迭出,至今仍有较大的指导意义。这一时期的众多本草,不再满足于药后简单的收载附方,而是将方融于论药之中,加以分析比较,从而改变了方药分离的不良状况。黄元御的《长沙药解》《玉楸药解》及周岩的《本草思辨录》等,名虽论药,实多解方。所有这些,足以说明清人阐释方义已蔚然成风,同时也反映出方剂学的发展。

其三,随着明末清初中药功用项目的确立,功用与主治含义的廓清,以及治法理论的发展,清代方书的书写格式亦相应出现了先言功用、后列主治的变化。方书的分类,也引入了按功用分类和按治法分类的方法。现代方剂学的雏形,于此出现。此外,清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四库全书》《医宗金鉴》《温病条辨》《医学心悟》等大量的医学全书、丛书、类书和临床著作,在保存方剂文献资料方面,功不可没,如前述之《普济方》有赖《四库全书》转引而幸存;在发展方剂理论、创制新方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如温病学派的辛凉解表、清营凉血、熄风潜阳、解毒开窍等治法,以及银翘散、清营汤、止嗽散、补阳还五汤、通窍活血汤、阳和汤等,无一不是近、现代方剂学发展的源泉。

清代的实用性方书主要有《医方集解》和《成方切用》。

《医方集解》,清初汪昂著。作者出于诸家方书但言某方治某病,”未尝发明受病之因,及病在某经某络……亦未尝发明药之气味功能,入某经某络,所以能治某病之故”的现状,为使方书不致徒设,选择”古方三百有奇,附方之数过之”,”先评受病之由,次解用药之意,又博采硕论名言,分别宜用宜忌”,详加论述。该书收录之方,组成不繁,凡”药过二十味以上者,概不选录”,大多切于实用,疗效肯定。各类正方在前,功用相似的附方罗列其后,主次分明,沿革清楚,加减有法,便于触类旁通。诸方以补养、发表、涌吐、攻里、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等功用为主,分为21剂。其分类独辟蹊径,以治法、病因并结合专科用方,首开综合分类方剂的先例。汪氏论方,其证候、病源、脉候、脏腑经络、药性、治法,无不毕备,折衷取约,文字通俗流畅,为入门便读方书的佳作,流传极广。

其后,吴仪洛兼取《医方集解》和《医方考》二书之长,予以删繁补要,收方1000余首,仍以汪氏分类法为主,列为24门,辑成《成方切用》,同样广为流传。

此外,还有陈修园《时方歌括》《时方妙用》《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及张秉成《成方便读》等,亦多已成为现代学习方剂学的参考用书。

清代还出现了一大批方论性专著,如罗美《古今名医方论》、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费伯雄《医方论》、吴谦等《删补名医方论》等。

七、近现代时期

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方剂学更加迅速发展。50年来,对一大批古代的重要方书,如《肘后方》《小品方》《千金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进行了校刊出版、影印或辑复,为古方和方剂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重新编辑的古今医方、验方、方书辞典及其他方剂工具书亦大量涌现,其中尤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主编的《中医方剂大辞典》最具代表性。此书分11个分册,共1800万字,收录历代方剂96592首,汇集了古今方剂学研究的成果,内容浩瀚,考订严谨,填补了自明初《普济方》问世以来缺少大型方书的空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医药院校不同层次使用的方剂教材、教学参考书,更是不断更新;同时,有关治则、治法及组方原理、配伍规律和复方效用的研究,既有文献的整理、临床的观察,又有大量现代实验研究。方剂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方剂应用范围更加扩大。中药制剂学的分化,中成药在生产工艺、剂型改进、药效、药理、毒理、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新的产品不断研制成功,剂型不断改进和更新,设备、技术和检测手段更加先进,疗效可靠而安全的法定处方、协定处方不断增加。随着中医学的全面发展,方剂学中的独特优势将会进一步得到发挥,并对人类的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总论 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

第一节 治法概述

治法和方剂,都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辨证论治是一个由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连续过程,只有辨证正确,治法的针对性才能明确和具体,根据治法遣药组方才能获得预期的疗效。因此,治法是联系辨证理论和遣药组方的纽带,也是学习和运用方剂不可缺少的基础。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法则。早在《黄帝内经》中已有丰富的治法理论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益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等均为中医学奠定了治法理论的基础。至汉末,医圣张仲景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治法和方证融为一体,总结了一整套临床辨证论治的体系。其后,随着历代医家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不断丰富和总结,使治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能适应各种病证的治疗需要。

中医学的治法内容,可以归纳为两个层次。首先,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针对某一类病机共性所确立的治法,称为治疗大法,如表证用汗法、寒证用温法、热证用清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等,本教材中”常用治法”所讨论的”八法”即属这一层次。其次是针对具体证候所确定的治疗方法,即具体治法。各论中每一具体方剂的”功用”项目即体现了该方的具体治法。在临床运用中,只有精确地把握具体治法,才能保证具体病证治疗中有较强的针对性。

治法不但具有多层次的特点,而且还具有多体系的特点。这是因为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临床辨证论治的多种体系,如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等。由于治法和病机的对应性,因此形成了相应的不同治法体系,如”宣肺止咳”、”滋水涵木”等属于脏腑治法体系,”和解少阳”、”泻下阳明热结”等属于六经治法体系,”清气分热”、”清营凉血”等属于卫气营血治法体系,”宣上、畅中、渗下”及”三焦分消”等属于三焦治法体系。我们在学习和运用时,必须紧密结合相关病机和辨证体系的基本理论,才能对具体治法以及遣药组方的把握达到切中病机、针对性强的要求。

第二节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药配伍而成的。只有首先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才能正确地遣药组方或运用成方。

从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治法是在长期临床积累了方药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的不断丰富、完善过程中,逐步总结而成,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但当治法已由经验上升为理论之后,就成为遣药组方和运用成方的指导原则。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经过四诊合参,审证求因,确定其为风寒所致的表寒证后,根据表证当用汗法、治寒当以温法的治疗大法,决定用辛温解表法治疗,选用相应的有效成方加减,或自行选药组成辛温解表剂,如法煎服,以使汗出表解,邪去人安。否则,辨证与治法不符,组方与治法脱节,必然治疗无效,甚至使病情恶化。由此可见,在临床辨证论治的过程中,辨证的目的在于确定病机,论治的关键在于确立治法,治法是针对病机产生,而方剂必须相应地体现治法。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虽然我们常说”方以药成”,却又首先强调”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与法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

除了上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这两个主要方面以外,方剂和治法的关系,还体现在以法可以类方和以法可以释方两个方面。前者在本教材总论第三章相关内容中讨论,后者在教材各论方解中体现。上述”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这四个方面,就构成了中医学历来所强调的”以法统方”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 常用治法

历代医家鉴于具体治法的丰富内容,而又归属不同治法体系的特点,经过多次分类归纳逐渐形成体系。我们现在常引用的”八法”,就是清代医家程钟龄从高层次治疗大法的角度,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现将常用的八法内容,简要介绍如下:

1.汗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汗法不以汗出为目的,主要是通过出汗,使腠理开、营卫和、肺气畅、血脉通,从而能祛邪外出,正气调和。所以,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外,凡是腠理闭塞,营卫郁滞的寒热无汗,或腠理疏松,虽有汗但寒热不解的病证,皆可用汗法治疗。例如:麻疹初起,疹点隐而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恶寒发热;疟疾、痢疾而有寒热表证等均可应用汗法治疗。然而,由于病情有寒热,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故汗法又有辛温、辛凉的区别,以及汗法与补法、下法、消法等其他治疗方法的结合运用。

2.吐法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位居上、病势急暴、内蓄实邪、体质壮实之证。因吐法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凡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均可使用。由于病情有寒热,正气有虚实,病邪有兼夹,所以下法又有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之别,并与其他治法结合运用。

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伤寒明理论》说:”伤寒邪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内不外,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所以和解是专治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至于调和之法,戴天章说:”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广温疫论》)可见,和法是一种既能祛除病邪,又能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无明显寒热补泻之偏,性质平和,全面兼顾,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寒胃热、气血营卫失和等证。和法的应用范围较广,分类也多,其中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等。至于《伤寒论》中对某些经过汗、吐、下,或自行吐利而余邪未解的病证,宜用缓剂或峻剂小量分服,使余邪尽除而不重伤其正的,亦称为和法,是属广义和法的范围,它与和解、调和治法所指含义不同,不属治法讨论范围。

5.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里寒证的形成,有外感内伤的不同,或由寒邪直中于里,或因失治误治而损伤人体阳气,或因素体阳气虚弱,以致寒从中生。同时,里寒证又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由于里寒证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往往阳虚与寒邪并存,所以温法又常与补法配合运用。至于寒邪伤人肌表的表寒证,当用辛温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不在此列。

6.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里热病证。由于里热证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热壅成毒以及热在某一脏腑之分,因而在清法之中,又有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等不同。热证最易伤阴,大热又易耗气,所以清热剂中常配伍生津、益气之品。若温病后期,热灼阴伤,或久病阴虚而热伏于里的,又当清法与滋阴并用,更不可纯用苦寒直折之法,热必不除。至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热证,当用辛凉解表法治疗,已在汗法中讨论,不在此列。

7.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渐积形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消法与下法虽同是治疗内蓄有形实邪的方法,但在适应病证上有所不同。下法所治病证,大抵病势急迫,形症俱实,邪在肠胃,必须速除,而且是可以从下窍而出者。消法所治,主要是病在脏腑、经络、肌肉之间,邪坚病固而来势较缓,属渐积形成,且多虚实夹杂,尤其是气血积豪而成之瘕瘕痞块、痰核瘰疬等,不可能迅即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与补法、下法、温法、清法等其他治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主要目的。

8.补法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目的,在于通过药物的补益,使人体气血阴阳虚弱或脏腑之间的失调状态得到纠正,复归于平衡。此外,在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时,也可以补法扶助正气,并配合其他治法,达到助正祛邪的目的。虽然补法有时可收到间接祛邪的效果,但一般是在无外邪时使用,以避免”闭门留寇”之弊。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在这些治法中,已包括了分补五脏之法。

上述八种治法,适用于表里、寒热、虚实等不同的证候。对于多数疾病而言,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一治法能够符合治疗需要的,常需数种治法配合运用,才能治无遗邪,照顾全面,所以虽为八法,配合运用之后则变化多端。正如程钟龄《医学心悟》中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因此,临证处方,必须针对具体病证,灵活运用八法,使之切合病情,方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总论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

方剂的分类,历代医家见仁见智,先后创立了多种分类方法,其中主要有”七方”说、病证分类法、祖方分类法、功用分类法、综合分类法等。

一、 “七方”说

“七方”说始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这是”七方”说的最早记载。从《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内容来分析,它是根据病邪的微甚、病位的表里、病势的轻重、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的需要,概括地说明制方的方法,并不是为了方剂分类而设。至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才明确提出”七方”的名称,并将《内经》的”重”改为”复”,于是后人引申”七方”为最早的方剂分类法。成氏虽倡”七方”之说,但除了在分析方剂时有所引用外,其所著《伤寒明理论》中也未按”七方”分类。况且迄今为止,也未见到按”七方”分类的方书。由此可见,”七方”应当是古代的一种组方理论。

二、病证分类法

按病证分类的方书首推《五十二病方》,该书记载了52种疾病,医方283首,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科,但组方简单,用量粗略,部分病名、药名已无从查考,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唐•王焘《外台秘要》、宋•王怀隐等《太平圣惠方》、明•朱楠《普济方》、清•张璐《张氏医通》、清•徐大椿的《兰台轨范》等,均为病证分类的代表作。这种分类方法,便于临床以病索方。

病证分类法还包括了以脏腑病证或以病因等分类方剂的不同方法,如《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都是以病证分类为基础的相关方法结合的方书。

**三、祖方(****主方)**分类法

明•施沛所编著的《祖剂》,选《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及后世医家的部分基础方剂,冠以祖方,用以归纳其他同类方剂。清代《张氏医通》除按病因、病证列方外,另编一卷《祖方》,选古方34首为主,各附衍化方若干首。这种分类方法,对归纳病机、治法共性的类方研究具有较好的作用,但往往不能推本溯源,始末不清。例如以宋代《局方》二陈汤为祖方,而将唐代《千金方》的温胆汤反作附方。

**四、功用(****治法)**分类法

方剂的功用与其所体现的治法是一致的,故以治法分类方剂的方法是由早期功用分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的,这种方法始于”十剂”说。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涩、滑、燥、湿十种”,并于”宣可去壅”、 “通可去滞”、”补可去弱”、”泄可去闭”、”轻可去实”、”重可去怯”、”滑可去著”、”涩可去脱”、”燥可去湿”、”湿可去枯”之下,各举数药为例。可见陈氏所归纳的”十种”之说,原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如《圣济经•,审剂篇》云:”故郁而不散为壅,以宣剂散之。”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 “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至此方书中才有”十剂”这个名称。但对十剂分类,还不足以完全概括临床常用方药,所以后世各家又有增益,如《本草衍义》于十剂外增加寒、热二剂;明代缪仲淳增加升、降二剂。明•徐思鹤的《医家全书》除十剂外,增加了调、和、解、利、寒、温、暑、火、平、夺、安、缓、淡、清等,共为二十四剂。方书中除清•陈修园《时方歌括》载方108首是按上述十二剂分类外,其余尚不多见。

明•张景岳鉴于”古方之散列于诸家者,既多且杂,或互见于各门,或彼此之重复”,因而”类为八阵,曰补、和、攻、散、寒、热、固、因。”并在《景岳全书•新方八略引》中说:”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攻方之制,攻其实也”;”用散者,散表证也”;”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固方之制,固其泄也”;”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张氏选集古方1516首,自制新方186首,皆按八阵分类。此外,为便于专科临证运用,又另列妇人、小儿、痘疹、外科四大门类,作为补充。可见,张氏的八阵分类方法是对原有功用 (治法)分类方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提出:”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明确提出了”以法统方”的思想,也是对治法分类方剂的理论总结。

五、综合分类法

清•汪昂著《医方集解》,开创了新的综合分类法,既能体现以法统方,又能结合方剂功用和证治病因,并照顾到治有专科。分别为补养、发表、涌吐、攻里、表里、和解、理气、理血、祛风、祛寒、清暑、利湿、润燥、泻火、除痰、消导、收涩、杀虫、明目、痈疡、经产、救急等22类。这种分类法,概念清楚,提纲挈领,切合临床,照顾面广,被后世多数医家所推崇,如清•吴仪洛的《成方切用》、清•张秉成的《成方便读》都是借用汪氏的分类方法。

综上所述,历代医家对于方剂的分类,各有取义,繁简不一。古今方书浩瀚,前人所累积的有效方剂,不尽其数。加之一方可以多用,一方常兼几法,在整理历代方剂时,如何使分类细而不犯繁琐,简而不致笼统或挂漏,还需要很好地研究总结。

本教材从有利于教学和临床出发,遵循”以法统方”的原则,参考汪氏分类法,将下篇各论的内容分为解表、泻下、和解、清热、祛暑、温里、补益、固涩、安神、开窍、理气、理血、治风、治燥、祛湿、祛痰、消食、驱虫、涌吐等共19章,并对其中内容较多的大章,再分为若干小节,尽可能做到法与方的统一,使之有纲有目,概念明确,条理清晰,便于学习和掌握,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药组方打好基础。

总论 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中医临床的用药治病多数采用复方形式。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便进入了具体的遣药组方阶段。要组织好一首有效方剂,必须重视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二是熟练的药物配伍技巧。

第一节 方剂的配伍目的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中医药学称之为”配伍”。”配”,有组织、搭配之义;”伍”,有队伍、序列之义。徐灵胎说:”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之与药,似合而实离也,得天地之气,成一物之性,各有功能,可以变易气血,以除疾病,此药之力也。然草木之性与人殊体,入人肠胃,何以能如人所欲,以致其效。圣人为之制方,以调剂之,或用以专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辅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故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操纵之法,有大权焉,以方之妙也。”(《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在此,徐氏明确指出了在组药成方的过程中,必须重视”配伍”这个环节。

我们知道,大多数单味中药都具有多功用的特点,在治疗疾病时往往需要发挥其中部分功用;况且,药物既有其治疗作用的一面,也有因其药性偏胜而致不同程度毒、副作用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熟悉并把握其药物功用(包括毒副作用)发挥方向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及运用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在古今医家以小生产方式积累的理论和实践总结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因此,正确、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有关配伍知识及技能,掌握历代名方中常用的配伍组合规律,对于今后正确地遣药组方、灵活运用成方、减少临床运用方药的随意性、提高临床动手能力、保证临床疗效等,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运用配伍方法遣药组方,从总体而言,其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用药有利有弊,用方有利无弊”,如何充分发挥药物对治疗疾病有”利”的一面,同时又能控制、减少甚至消除药物对人体有”弊”的一面,这就是方剂学在运用配伍手段时最根本的目的。一般来说,药物通过配伍,可以起到下述作用:

1.增强药力 功用相近的药物配伍,能增强治疗作用,这种配伍方法在组方运用中较为普遍。如荆芥、防风同用以疏风解表,薄荷、茶叶同用以清利头目,党参、黄芪同用以健脾益气,桃仁、红花同用以活血祛瘀等。

2.产生协同作用 药物之间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常相互需求而增强某种疗效。如麻黄和桂枝相配,通过”开腠”和”解肌”协同,比单用麻黄或桂枝方剂的发汗力量明显增强;附子和干姜相配,俗称”附子无姜不热”,体现了先后天脾肾阳气同温,”走而不守”和”守而不走”协同,大大提高温阳祛寒作用。

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的发挥方向 这是在方剂配伍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桂枝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经止痛、温经活血、温阳化气、平冲降逆等多种功用,但其具体的功用发挥方向往往受复方中包括配伍环境在内的诸多因素所控制。如前所述,在发汗解表方面,多和麻黄相配;温经止痛方面,往往和细辛相配;调和营卫、阴阳方面,又须与芍药相配;平冲降逆功用,则多与茯苓、甘草相配;温经活血功用,常与丹皮、赤芍相配;温阳化气功用,常须与茯苓、白术相配。又如黄柏具有清热泻火、清热燥湿、清虚热、降虚火等作用,但往往以其分别配伍黄芩、黄连、苍术、知母为前提。川芎具有祛风止痛、活血行气的作用,但祛风止痛多与羌活、细辛、白芷等引经药相配,活血调经多与当归、芍药同用,而行气解郁则又多与香附、苍术相伍。再如柴胡有疏肝理气、升举阳气、发表退热的作用,但调肝多配芍药,升阳多伍升麻,和解少阳则须配黄芩。由此可见,通过配伍,可以控制药物功用的发挥方向,从而减少临床运用方药的随意性。

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中医药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代医家反复实践总结,产生了不少针对基础病机的基础方剂,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平胃散、四逆散等。在临床上通过随证配伍,可以使这些基础方剂不断扩大治疗范围。如四君子汤具有益气健脾的功用,是主治食少便溏、面色萎黄、声低息短、倦怠乏力、脉来虚软等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若由脾虚而生湿,阻滞气机,以致胸脘痞闷不舒,则可相应配伍陈皮,即异功散,功能益气健脾、行气化滞;若脾虚痰湿停滞,出现恶心呕吐、胸脘痞闷、咳嗽痰多稀白,则再配半夏入方,即六君子汤,功能重在健脾气、化痰湿;若在脾胃气虚基础上,因痰阻气滞较重而见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疼痛、呕吐泄泻等,则可配伍木香、砂仁,即香砂六君子汤,功能益气健脾、行气化痰。由此可见,通过随证配伍,则可达到不断扩大治疗范围的目的。

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从中国医学史的相关资料表明,上古时期,人们对药物的毒副作用是十分畏惧的,从古代将中药统称为”毒药”,以及”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到”服药不瞑眩,则厥疾不瘥”的认识,以及臣子为国君试药、儿子为父亲试药的记载,反映了当时运用药物能产生毒副作用的普遍性。但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药物运用经验的积累,尤其是方剂学的发展,探索和掌握了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为后世方药的广泛运用和疗效的提高创造了条件。至西汉后期时,对中药的称谓,由”毒药”改称为”本草”,这本身就是中医药学划时代进步的标志。这与方剂学中运用配伍方法的成果是分不开的。

通过配伍控制毒副作用,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七情”中”相杀”和”相畏”关系的运用,即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能减轻和消除半夏的毒性,砂仁能减轻熟地滋腻碍脾的副作用等;二是多味功用相近药物同时配伍的运用,这种方式既可利用相近功用药物的协同作用,又能有效减轻毒副作用的发生。这是因为功用相近的多味药物同用,可以减少单味药物的用量,而多味药物之间,其副作用的发挥方向往往不尽一致。根据同性毒力共振、异性毒力相制的原理,这就可以在保障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轻毒副作用。如十枣汤中的甘遂、芫花、大戟,泻下逐水功用相近,且单味药习惯用量亦大致相似,在组成十枣汤时,以三味各等分为末,枣汤调服。其三味药合用总量相当于单味药的常用量。通过现代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明,这样的配伍方法具有缓和或减轻毒副作用的效果。

应当指出,控制毒副作用的方法,除了上述两个方面外,中医药学中还包含着丰富的方法和内容。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恰如其分的用量控制,特定的炮制方法,道地药材的选择,具体的煎药、服药方法以及恰当的剂型要求等。

第二节 方剂的基本结构

每一首方剂,固然要根据病情,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妥善配伍而成。但在组织不同作用和地位的药物时,还应符合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即”君、臣、佐、使”的组方形式。这样才能做到主次分明,全面兼顾,扬长避短,提高疗效。

关于”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其后,金人张元素有”力大者为君”之说;李东垣说: “主病之为君,……兼见何病,则以佐使药分治之,此制方之要也。”又说:”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佐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宜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明代何伯斋更进一步说:”大抵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辅治者,臣也。与君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可以看出,无论是《内经》,还是张元素、李东垣、何伯斋,虽对君、臣、佐、使的涵义作了一定的阐发,但还不够系统和全面。今据各家论述及历代名方的组成规律,进一步分析归纳如下:

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药:有两种意义。①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佐药:有三种意义。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

使药:有两种意义。①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综上所述,一个方剂中药物的君、臣、佐、使,主要是以药物在方中所起作用的主次地位为依据。除君药外,臣、佐、使药都具两种以上的意义。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既不是每一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必须具备,也不是每味药只任一职。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齐备,全视具体病情及治疗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选药物的功能来决定。但是,任何方剂组成中,君药不可缺少。一般来说,君药的药味较少,而且不论何药在作为君药时其用量比作为臣、佐、使药应用时要大。这是一般情况下对组方基本结构的要求。至于有些药味繁多的大方,或多个基础方剂组合而成的”复方”,分析时只需按其组成方药的功用归类,分清主次即可。为进一步说明君、臣、佐、使理论的具体运用,以麻黄汤为例分析如下:

麻黄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症状。其病机为外感风寒,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治法为辛温发汗,宣肺平喘。其方义分析如下:

君药—-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

臣药—-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

佐药—-杏仁:苦平,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佐助药)。

使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

通过对麻黄汤的分析,可知遣药组方时既要针对病机考虑配伍用药的合理性,又要按照组成的基本结构要求将方药组合成为一个主次分明、全面兼顾的有机整体,使之更好地发挥整体效果,这是需要充分运用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周密设计的。

至于”以法统方”和”君臣佐使”理论的关系,前者是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保证方剂针对病机,切合病情需要的基本前提;后者是组方的基本结构和形式,是体现治法、保障疗效的手段。只有正确把握上述两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加之熟练的用药配伍技巧,才能组织好理想的有效方剂。

第三节 方剂的变化形式

临证不依病机、治法选用成方,谓之”有方无法”;不据病情加减而墨守成方,又谓”有方无药。”因此在临证运用成方时,我们应根据病人体质状况、年龄长幼、四时气候、地土差异,以及病情变化而灵活加减,做到”师其法而不泥其方,师其方而不泥其药。”徐灵胎说:”欲用古方,必先审病者所患之证相合,然后施用,否则必须加减,无可加减,则另择一方。”(《医学源流论•执方治病论》)说明方剂在运用时不可囿于成方,应当通过灵活变化来适应具体病情的需要。方剂的运用变化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当方剂中的药物增加或减少时,必然要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这种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必须指出,在此所指的药味增减的变化,是指在主病、主证、基本病机以及君药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以适应变化了的病情需要,即我们常说的”随证加减”。例如桂枝汤,该方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见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或浮弱、舌苔薄白等症。若在此证候基础上,兼有宿疾喘息,则可加入厚朴以下气除满、杏仁降逆平喘(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在桂枝汤证基础上,因风邪阻滞太阳经脉,以致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而见项背强几几者,可加葛根解肌舒筋(桂枝加葛根汤);又如桂枝汤证因误下而兼见胸满,此时桂枝汤证仍在者,因方中芍药之酸收,不利于胸满,则当减去芍药,以专于解肌散邪(桂枝去芍药汤)。

上述三例都是在主病(太阳中风)、主证(恶风、发热、自汗)、君药(桂枝)不变的前提下,改变方中的次要药物(臣、佐等),以适合兼证变化的需要。由此可见,在选用成方加减时,一定要注意所治病证的病机、主证都与原方基本相符,否则是不相宜的。还有一点,即对成方加减时,不可减去君药,否则就不能说是某方加减,而是另组新方了。

二、药量增减的变化

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某些方剂中用量比例的变化还会改变方剂的配伍关系,从而可能改变该方功用和主治证候的主要方面。例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两方都由大黄、枳实、厚朴三味组成。但小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轻证,病机是热实互结在胃肠,治当轻下热结,所以用大黄四两为君、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厚朴三物汤主治大便秘结、腹满而痛,病机侧重于气闭不通,治当下气通便,所以用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黄四两为佐。两方相比,厚朴用量之比为1:4。大黄用量虽同,但小承气汤煎分二次服,厚朴三物汤分三次服,每次实际服量也有差别(见表1),故两方在功用和主治的主要方面有所不同。又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两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但前方姜、附用量比较小,主治阳微寒盛而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脉微细或沉迟细弱的证候,有回阳救逆的功用;后方姜、附用量比较大,主治阴寒极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的证候,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的功用(见表2)。

表1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鉴别表

方剂名称 方药组在配伍主 治 主候 备注

君 臣 佐 使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 枳实三枚 厚朴二两阳明腑实证(热证):

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腹痛拒按 分二服

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 枳实五枚 大黄四两 气滞便秘(气闭):

脘腹满痛不减,大便秘结 分三服

表2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鉴别表

方剂名称 方药组在配伍 主 治 主 候备 注

四逆汤炙甘草二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五钱

下利清谷,呕吐,恶寒,四肢厥逆,身体疼痛,脉微细或沉迟细弱

四逆汤证是由阳衰寒盛所致,故以姜、附回阳求逆

通脉四逆汤甘草二两 生附子一枚(大者) 干姜三两 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
通脉四逆汤证是阴寒极盛格阳于外所致,故加重姜、附用量以回阳逐阴、通脉救逆

从以上举例来看,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的主治证候和病机虽基本相同,但是病情轻重明显不同,所以只是药量大小有异,配伍关系基本不变。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的主治证候和病机都有不同,所以方药组成的配伍关系上有了改变,药量也随之而异。由此可知,药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是单纯药力的改变,也可以随着组成配伍关系的改变而功用、主治发生改变。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由于剂型不同,在作用上也有区别。如理中丸是用治脾胃虚寒的方剂,若改为汤剂内服,则作用快而力峻,适用于证情较急重者;反之,若证情较轻或缓者,不能急于求效,则可以改汤为丸,取丸剂作用慢而力缓,所以《伤寒论》中理中丸(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各等分)服法中指出”然不及汤”。这种以汤剂易为丸剂,意取缓治的方式,在方剂运用中极为普遍。此外,由于剂型的选择常决定于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所以剂型更换的变化,有时也能改变方剂的功效和主治。例如,九味羌活汤为治疗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所致感冒的常用方,但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说本方”治杂病如神”,并指出”炼蜜作丸尤效”。又如《金匮要略》所载桂枝茯苓丸原为治疗瘀阻胞宫证而设,功能活血祛瘀,缓消癥块,但《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为汤剂,易名催生汤,改用于产妇临产,见腹痛、腰痛而胞浆已下时服,有催生之功。

上述药味、药量、剂型等的变化形式,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有时很难截然分开。但通过这些变化,能充分体现出方剂在临床中的具体运用特点,只有掌握这些特点,才能制裁随心,以应万变之病情,从而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总论 第五章 剂型

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建国以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汤剂 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小承气汤等。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如李东垣所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2.散剂 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服用及携带。李东垣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金黄散、生肌散;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应研成极细粉末,以防刺激创面。

3.丸剂 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李东垣说:”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但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 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

(2)水丸 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得快,吸收、起效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银翘解毒丸、保和丸、左金丸、越鞠丸等。

(3)糊丸 糊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糊丸粘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黑锡丹等。

(4)浓缩丸 浓缩丸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因其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其他尚有蜡丸、水蜜丸、微丸、滴丸等,不一一列举。

4.膏剂 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分述如下:

(1)煎膏 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鹿胎膏、八珍益母膏等。

(2)软膏 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肤、粘膜或疮面。软膏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熔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 又称膏药,古称薄贴。它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常用的有狗皮膏、暖脐膏等。

5.酒剂 又称药酒,古称酒醴。它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在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用。

7.茶剂 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近年来又有许多健身、减肥的新产品,如午时茶、刺五加茶、减肥茶等。

8.露剂 亦称药露,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常用的有金银花露、青蒿露等。

9.锭剂 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加适当的粘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内服。内服,取研末调服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常用的有紫金锭、万应锭等。

10.条剂 亦称药捻,是将药物细粉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再粘着药粉而成。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常用的有红升丹药条等。

11.线剂 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12.栓剂 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释放药物,有杀虫止痒、润滑、收敛等作用。《伤寒杂病论》中曾有蛇床子散坐药及蜜煎导法,即最早的阴道栓与肛门栓。近年来栓剂发展较快,可用以治疗全身性疾病。它的特点是通过直肠(也有用于阴道)粘膜吸收,有50%-70%的药物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一方面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首过效应”,同时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还可以避免胃肠液对药物的影响及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婴幼儿直肠给药尤为方便,常用的有小儿解热栓、消痔栓等。

13.冲剂 冲剂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冲剂具有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常用的有感冒退热冲剂、复方羚角冲剂等。

14.片剂 片剂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味很苦或具恶臭的药物压片后可再包糖衣,使之易于服用。如需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则又可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此外,尚有口含片、泡腾片等。

15.糖浆剂 糖浆剂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特点,适用于儿童服用,如止咳糖浆、桂皮糖浆等。

16.口服液 口服液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该制剂集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特点,具有剂量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是保健与滋补性口服液日益增多,如人参蜂王浆口服液、杞菊地黄口服液等。

17.注射液 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肉、静脉等注射的一种制剂。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对于神志昏迷,难于口服用药的患者尤为适宜,如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以上诸种剂型,各有特点,临证应根据病情与方剂特点酌情选用。此外,尚有胶囊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搽剂、气雾剂等,临床中都在广泛应用,而且还在不断研制新剂型,以提高药效,便于临床使用。

总论 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

方剂的服法包括服药时间和服药方法。服法的恰当与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清•徐灵胎于《医学源流论》中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因此,方剂的服用方法也应予以重视。兹就历代方剂运用情况,总结说明于下。

一、服药时间

一般来说,宜在饭前1小时服药,以利于药物尽快吸收。但对胃肠有刺激的方药,宜饭后服用,以防产生副作用;滋补方药,宜空腹服用;治疟方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安神方药,宜在睡前服用;急证重病可不拘时间服用;慢性病应定时服用,使之能持续发挥药效。根据病情的需要,有的可一天数服,有的可煎泡代茶时时饮用。个别方剂,古人对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鸡鸣散在天明前空腹冷服效果较好,可参考运用。

前人有些服药论述,是考虑病位的上下远近,从有利于除邪和养生而论,亦可供临床参考。如《千金要方•序例》记载的”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胸膈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满而在夜。”以及《医心方》载葛仙翁曰:”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生之药,以食后服之。”

二、服药方法

运用汤剂,通常是1日1剂,将头煎、二煎兑合,分2次或3次温服。但特殊情况下,亦可1日连服2剂,以增强药力。散剂和丸剂是根据病情和具体药物定量,日服2次或3次。散剂中有些可直接用水送服,如七厘散等;有些粗末散剂,可加水煮沸取汁,如香苏散等;还有些散剂是用于外敷或掺洒疮面,如生肌散等;亦有作为点眼或吹喉用的,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各种丸剂都可以直接用水送服,至于其他不同剂型,可参考制剂情况及方药功用酌情而定。

针对不同情况,前人还总结出一些汤剂的经验服法。如服发汗解表药,宜趁热服,药后还须温覆避风,使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热证用寒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证用热药可热服以助其温,但有时寒热偏盛、阴阳离决、相互格拒,出现服药后呕吐的情况,如系真寒假热证候则宜热药冷服,系真热假寒证候则宜寒药热服。此谓反佐服药法,即《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所说的”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若见服药呕吐者,宜先服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饮的方法。对于昏迷病人及吞咽困难者,现多用鼻饲法给药。

使用峻烈药或毒性药,应审慎从事,宜先进小量,而后逐渐增大,至有效止,不可过量,以免发生中毒。《神农本草经•序例》中说:”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明确提示毒性药的运用规范。总之,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能来决定不同的服法。

附:古方药量考证

古方用药分量,尤其是唐代以前的方剂,从数字看,和现在相差很大,这是因为古代度量衡制度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所致。古称以黍、铢、两、斤计量,而无分名。到了晋代,贝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即以铢、分、两、斤计量)。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钱十钱为一两,以十累计,积十六两为一斤。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清代之称量称为库平,后来通用市称。

古方容量,有斛、斗、升、合、勺之名,但其大小,历代亦多变易,考证亦有差异,例如李时珍认为”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古之一升,即今之二两半。”同时,明人张景岳认为”古之一两,为今之六钱,古之一升,为今之三合三勺。”兹引《药剂学》(南京药学院编
1960年版)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作为参考。

表3历代衡量与秤的对照表

古代用量 时 代 折合市制 古代容量 折合市制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 一两(库平) 秦代 西汉 新莽 东汉 魏晋 北周 隋唐 宋代 明代 清代 0.5165市两 0.5165市两 0.4455市两 0.4455市两 0.4455市两 0.5011市两 1.0075市两 1.1936市两 1.1936市两 1.194市两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一升 升(营造) 0.34市升 0.34市升 0.20市升 0.20市升 0.21市升 0.21市升 0.58市升 0.66市升 1.07市升 1.0355市升

附注:上表古今衡量和度量的比较,仅系近似值。

至于古方有云”等分”者,非重量之分,是指各药斤两多少皆相等,大都用于丸、散剂,在汤、酒剂中较少应用。古代有刀圭、方寸匕、钱匕、一字等名称,大多用于散药。所谓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取不落为度;钱匕者,是以汉五铢钱抄取药末,亦以不落为度;半钱匕者,则为抄取一半;一字者,即以开元通宝钱币(币上有”开元通宝”四字)抄取药末,填去一字之量;至于刀圭者,乃十分方寸匕之一。其中一方寸匕药散约合五分,一钱匕药散约合三分,一字药散约合一分(草本药散要轻些)。另外,有以类比法作药用量的,如一鸡子黄=一弹丸=40桐子=80粒大豆=480粒大麻子=1440粒小麻子。

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代和晋代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所以汉晋时代医方的剂量数字都较大。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结构特点、变化原因,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应当按近代中药学和参考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年龄、体质、气候及病情需要而定。

根据我国国务院的指示,从1979年1月1日起,全国中医处方用药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以”g”为单位的国家标准。兹附十六进制与国家标准计量单位换算率如下:

1斤(16两)=0.5kg=500g

1市两=31.25g

1市钱=3.125g

1市分=0.3125g

1市厘=0.03125g(注:换算尾数可以舍去)

下篇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桂枝去皮,二两(6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 (3g)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 “淋家”、 “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甘草炙,二两(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外感风邪,风性开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阳强而不能密”,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恶风发热、汗出头痛、脉浮缓等;邪气郁滞,肺胃失和,则鼻鸣干呕;风寒在表,应辛温发散以解表,但本方证属表虚,腠理不固,故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邪。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邪正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且可滋脾生津。姜枣相配,是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综观本方,药虽五味,但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本方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盖本方证之自汗,是由风寒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营卫不和,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为了区别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近贤曹颖甫称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汗出为”病汗”,谓服桂枝汤后之汗出为”药汗”,并鉴别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录自《经方实验录》卷上)此属临证有得之谈。

本方的治疗范围,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以及后世医家的运用情况来看,不仅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证,而且还运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不和所致的病证。这是因为桂枝汤本身具有调和营卫、阴阳的作用,而许多疾病在其病变过程中,多可出现营卫、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正如徐彬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金匮要略论注》卷上)这是对本方治病机理的高度概括。

麻黄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剂,都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而无汗喘咳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芍并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有汗出之表虚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恶风寒较甚者,宜加防风、荆芥、淡豆豉疏散风寒;体质素虚者,可加黄芪益气,以扶正祛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苏子、桔梗宣肺止咳平喘。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及病后的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表实无汗者禁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腻、酒肉、臭恶等物。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一两半(9g)防风一两半(9g)苍术一两半(9g)细辛五分(3g)川芎一两(6g)香白芷一两(6g)生地黄一两(6g)黄芩一两(6g)甘草一两(6g)

[用法]上九味口父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方解]本方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治当发散风寒湿邪为主,兼清里热为辅。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九味配伍,既能统治风寒湿邪,又能兼顾协调表里,共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

临床应用本方,尚须根据病情轻重,辅以羹粥。若寒邪较甚,表证较重,宜热服本方,药后应啜粥以助药力,以便酿汗祛邪;若寒邪不甚,表证较轻,则不必啜粥,温服本方即可微发其汗。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升散药和清热药的结合运用。正如《顾松园医镜》所说:”以升散诸药而臣以寒凉,则升者不峻;以寒凉之药而君以升散,则寒者不滞。”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思想。原书服法中强调”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明示本方药备六经,通治四时,运用当灵活权变,不可执一,对后世颇有启迪。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证的常用方,亦是体现”分经论治”思想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邪较轻,肢体酸楚不甚者,可去苍术、细辛以减温燥之性;如肢体关节痛剧者,加独活、威灵仙、姜黄等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湿重胸满者,可去滋腻之生地黄,加枳壳、厚朴行气化湿宽胸;无口苦微渴者,生地、黄芩又当酌情裁减;里热甚而烦渴者,可配加石膏、知母清热除烦止渴。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风湿性关节炎、偏头痛、腰肌劳损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温燥烈之剂,故风热表证及阴虚内热者不宜使用。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 芍药,三两(9g) 细辛,三两(6g) 干姜,三两(6g) 甘草炙,三两(6g) 桂枝去皮,三两(9g) 五味子,半升(6g) 半夏洗,半升(9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解]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风寒束表,皮毛闭塞,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说:”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苔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宜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药虽八味,配伍严谨,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因本方辛散温化之力较强,应以确属水寒相搏于肺者,方宜使用,且视病人体质强弱酌定剂量。

2.加减变化 若外寒证轻者,可去桂枝,麻黄改用炙麻黄;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生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肺心病、过敏性鼻炎、卡他性眼炎、卡他性中耳炎等属于外寒里饮证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多温燥之品,故阴虚干咳无痰或痰热证者,不宜使用。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桔梗炒 荆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各lkg)甘草炒,十二两(375g) 陈皮水洗去白,一斤(500g)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9g),食后、临卧开水调下;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每服6-9g,温开水或姜汤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风邪犯肺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方解]本方治证为外感咳嗽,经服解表宣肺药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虽经发散,因解表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此时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恶风发热。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方中紫菀、百部为君,两药味苦,都入肺经,其性温而不热,润而不腻,皆可止咳化痰,对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君药止咳化痰之力,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理气化痰,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为佐使之用。综观全方,药虽七味,量极轻微,具有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的特点。正如《医学心悟》卷 3中所说:”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故对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减运用得宜,均可获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外感风寒初起,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表证较重者,加防风、紫苏、生姜以解表散邪;湿聚生痰,痰涎稠粘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湿化痰;燥气焚金,干咳无痰者,加瓜蒌、贝母、知母以润燥化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者。 4.使用注意 阴虚劳嗽或肺热咳嗽者,不宜使用。

第二节 辛凉解表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连翘一两(30g) 银花一两(30g) 苦桔梗六钱(18g) 薄荷六钱(18g) 竹叶四钱 (12g) 生甘草五钱(15g) 芥穗四钱(12g) 淡豆豉五钱(15g) 牛蒡子六钱(18g)

[用法]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煎则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方解]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合失司,故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于肺,肺气失宣,则见咳嗽;风热搏结气血,蕴结成毒,热毒侵袭肺系门户,则见咽喉红肿疼痛;温邪伤津,故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病初起之佐证。治宜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中银花、连翘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故重用为君药。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且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而微温,解表散邪,此二者虽属辛温,但辛而不烈,温而不燥,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增强辛散透表之力,是为去性取用之法,以上四药俱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开宣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甘草既可调和药性,护胃安中,又合桔梗利咽止咳,是属佐使之用。本方所用药物均系清轻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的用药原则。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辛凉之中配伍少量辛温之品,既有利于透邪,又不悖辛凉之旨。二是疏散风邪与清热解毒相配,具有外散风热、内清热毒之功,构成疏清兼顾,以疏为主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外感风热表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衄者,由热伤血络,去荆芥穗、淡豆豉之辛温,加白茅根、侧柏炭、栀子炭凉血止血;咳者,是肺气不利,加杏仁苦降肃肺以加强止咳之功;胸膈闷者,乃夹湿邪秽浊之气,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3.现代运用 本方广泛用于急性发热性疾病的初起阶段,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麻疹、流行性脑膜炎、乙型脑炎、腮腺炎等辨证属温病初起,邪郁肺卫者。皮肤病如风疹、荨麻疹、疮痈疖肿,亦多用之。

4.使用注意 凡外感风寒及湿热病初起者禁用。因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十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

[临床报道]

黄氏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0例。以发热,舌质红,苔黄,脉数或指纹青紫为主症。病在卫分者8例,卫气分者12例,气分者10例。结果:服药后退热时间最短为3小时,最长为5天,其中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黄舒.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发热30例。中国中医急症2000;9(3):102]

[实验研究]

银翘散的药效及毒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镇痛、增强免疫等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为阐明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物质基础,石氏等运用现代分离技术,对银翘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EFY)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是抗流感病毒的活性成分之一,可以抑制流感病毒唾液酸酶的活性和抑制膜融合。因而推测黄酮类成分可能为银翘散抗流感病毒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为此,对银翘散抗流感病毒有效部位群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对各单位药相应部位总黄酮的测定,可以看出9味药对EFY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以连翘、薄荷、荆芥和金银花贡献为大,说明银翘散抗病毒活性中连翘、薄荷、荆芥和金银花可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石钺,等.银翘散抗病毒有效部位群总黄酮含量的测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24(2):44]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5g) 薄荷八分 (2.5g) 苦桔梗二钱(6g) 生甘草八分(2.5g) 苇根二钱(6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初起,表热轻证。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症;受邪轻浅,可见身不甚热,口渴亦微。治当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方中桑叶甘苦性凉,疏散上焦风热,且善走肺络,能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轻清灵动,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薄荷辛凉,疏散风热,以助君药解表之力;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与杏仁相合,一宣一降,以复肺脏宣降而能止咳,是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三者共为臣药。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本方从”辛凉微苦”立法,其配伍特点:一以轻清宣散之品,疏散风热以清头目;一以苦辛宣降之品,理气肃肺以止咳嗽。

银翘散与桑菊饮都是治疗温病初起的辛凉解表方剂,组成中都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用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银翘散为弱,故为”辛凉轻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风热犯肺之咳嗽证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二三日后,气粗似喘,是气分热势渐盛,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之热;若咳嗽较频,是肺热甚,可加黄芩清肺热;若咳痰黄稠,咯吐不爽,加瓜蒌、黄芩、桑白皮、贝母以清热化痰;咳嗽咯血者,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凉血止血;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咽喉红肿疼痛,加玄参、板蓝根清热利咽。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结膜炎、角膜炎等屑风热犯肺或肝经风热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凉轻剂”,故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药不胜病;若系风寒咳嗽,不宜使用。由于方中药物均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

[临床报道]

余氏用本方加减组成的止嗽桑菊方治疗54例咽喉源性咳嗽,疗效满意。其基本方是:桑叶、菊花、蝉衣、杏仁各10g,百部、金沸草、牛蒡子、芦根、连翘各9g,桔梗、甘草各 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忌食肥甘厚腻、温燥炙煿之品,并用淡盐水频漱咽口部。结果:痊愈48例,好转4例,无效2例。 [余传星,等.止嗽桑菊方化裁治疗咽喉源性咳嗽。中医药研究 1998;14(5):19]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四两(9g)杏仁去皮尖,五十个(9g)甘草炙,二两(6g)石膏碎,绵裹,半斤(18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方解]本方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风热袭表,表邪不解而入里,或风寒之邪郁而化热入里,邪热充斥内外,故身热不解、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煽。若表邪未尽,可因卫气被郁,毛窍闭塞而无汗;苔薄白,脉浮亦是表证未尽之征。治当辛凉透邪,清热平喘。方中麻黄辛温,开宜肺气以平喘,开腠解表以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辛散解肌以透邪。二药一辛温,一辛寒;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且俱能透邪于外,合用则相反之中寓有相辅之意,既消除致病之因,又调理肺的宣发功能,共用为君。石膏倍于麻黄,使本方不失为辛凉之剂。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又是相制为用。杏仁味苦,降利肺气而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与石膏相合而生津止渴,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四药合用,解表与清肺并用,以清为主;宣肺与降气结合,以宣为主。共成辛凉疏表,清肺平喘之功。本方配伍严谨,用量亦经斟酌,学时应用心体会。

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俱用麻黄、杏仁、甘草而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故以麻黄配石膏,清热宣肺为主,兼以解表祛邪;后方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二方仅一药之差,功用及主治证病机却大相径庭,仲景精于遣药配伍,于此可窥其一斑。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之喘咳的基础方。因石膏倍麻黄,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热,不在发汗,所以临床应用以发热、喘咳、苔薄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伤寒论》原用本方治疗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入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但见邪热壅肺之身热喘咳、口渴脉数,无论有汗、无汗,皆可以本方加减而获效。

对于麻疹已透或未透而出现身热烦躁、咳嗽气粗而喘属疹毒内陷,肺热炽甚者,亦可以本方加味。

2.加减变化 如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以清泄肺热;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石膏用量宜减轻,酌加薄荷、苏叶、桑叶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以降气化痰;痰黄稠而胸闷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以清热化痰,宽胸利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等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

4.使用注意 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非本方所宜。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组成]柴胡(6g) 干葛(9g) 甘草(3g) 黄芩(6g) 羌活(3g) 白芷(3g) 芍药 (6g) 桔梗(3g) (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3g),煎之热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g,水煎温服)。

[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方解]本方证乃太阳风寒未解,而又化热入里。外感风寒,本应恶寒较甚,而此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为寒郁肌腠化热所致。•因表寒未解,故恶寒仍在,并见头痛、无汗等症。阳明经脉起于鼻两侧,上行至鼻根部,经眼眶下行;少阳经脉行于耳后,进入耳中,出于耳前,并行至面颊部,到达眶下部;入里之热初犯阳明、少阳,故目疼鼻干、眼眶痛、咽干耳聋。热扰心神,则见心烦不眠;脉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里有热邪之佐证。此证乃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波及少阳,故属三阳合病。治宜辛凉解肌,兼清里热。方以葛根、柴胡为君。葛根味辛性凉,辛能外透肌热,凉能内清郁热;柴胡味辛性寒,既为”解肌要药”(《明医指掌》卷1),且有疏畅气机之功,又可助葛根外透郁热。羌活、白芷助君药辛散发表,并止诸痛;黄芩、石膏清泄里热,四药俱为臣药。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如此配合,三阳兼治,并治阳明为主。桔梗宣畅肺气以利解表;白芍、大枣敛阴养血,防止疏散太过而伤阴;生姜发散风寒,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而为使药。诸药相配,共成辛凉解肌,兼清里热之剂。

本方的配伍特点: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它和一般辛凉解表以治风热表证之方,当有区别。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无汗而恶寒甚者,可去黄芩,加麻黄增强发散表寒之力,值夏秋可以苏叶代之;热邪伤津而见口渴者,宜加天花粉、知母以清热生津;恶寒不明显而里热较甚,见发热重、烦躁、舌质偏红者,宜加银花、连翘,并重用石膏以加强清热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牙龈炎、急性结膜炎等属外感风寒,邪郁化热者。

4.使用注意 若太阳表邪未入里者,不宜使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大便秘结不通)者,亦不宜使用。

第三节 扶正解表

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柴胡去苗 前胡去苗,洗 川芎 枳壳去瓤,麸炒 羌活去苗 独活去苗 茯苓去皮 桔梗 人参去芦 甘草三十两(各90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服,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淡苔白,脉浮而按之无力。

[方解]本方证系正气素虚,又感风寒湿邪。风寒湿邪袭于肌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故见憎寒壮热、无汗;客于肢体、骨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郁而不宣,津液聚而不布,故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胸膈痞闷;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正是虚人外感风寒兼湿之征。治当散寒祛湿,益气解表。方中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而用之,为通治一身风寒湿邪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气,二药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行气活血加强宣痹止痛之力,俱为臣药。桔梗辛散,宣肺利膈;枳壳苦温,理气宽中,与桔梗相配,一升一降,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前胡化痰以止咳;茯苓渗湿以消痰,皆为佐药。生姜、薄荷为引,以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之品。方中人参亦属佐药,用之益气以扶其正,一则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寓防邪复入之义;二则令全方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综观全方,用羌独活、芎、柴、枳、桔、前等与参、苓、草相配,构成邪正兼顾,祛邪为主的配伍形式。扶正药得祛邪药则补不滞邪,无闭门留寇之弊;祛邪药得扶正药则解表不伤正,相辅相成。

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意即疏散表邪,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此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一首益气解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浮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正气未虚,而表寒较甚者,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以祛风散寒;气虚明显者,可重用人参,或加黄芪以益气补虚;湿滞肌表经络,肢体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气和血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痢疾,过敏性皮炎、湿疹等属外感风寒湿邪兼气虚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第二章 泻下剂

第一节 寒下剂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半斤(24g)枳实炙,五枚(12g)芒硝三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方解]本方为治阳明腑实证的主方。其成因系由伤寒之邪内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或温病邪入胃肠,热盛灼津,燥屎乃成,邪热与肠中燥屎互结成实所致。实热内结,胃肠气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胀痛;燥屎结聚肠中,则腹痛拒按,按之坚硬;里热炽盛,上扰神明,故谵语;四肢皆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之时,热结于里,郁蒸于外,故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舌苔黄燥或焦黑燥裂,脉沉实是热盛津伤,燥实内结之征。前人将本方证的证候特点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所谓”痞”,即自觉胸脘闷塞不通,有压重感;”满”,是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感;”燥”,是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实热内结,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潮热谵语,脉实等。至于”热结旁流”证,乃燥屎坚结于里,胃肠欲排不能,逼迫津液从燥屎之旁流下所致。热厥、痉病、发狂等,皆因实热内结,或气机阻滞,阳气受遏,不能外达于四肢;或热盛伤津劫液,筋脉失养而挛急;或胃肠浊热上扰心神,神明昏乱等所造成。证候表现虽然各异,然其病机则同,皆是里热结实之重证,法当峻下热结,急下存阴,釜底抽薪。方中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胃肠实热积滞,是为君药。芒硝咸寒润降,泻热通便,软坚润燥,以除燥坚,用以为臣。硝、黄配合,相须为用,泻下热结之功益峻。实热内阻,腑气不行,故佐以厚朴下气除满、枳实行气消痞,合而用之,既能消痞除满,又使胃肠气机通降下行以助泻下通便。四药相合,共奏峻下热结之功。本方峻下热结,承顺胃气之下行,故名”大承气”。吴瑭《温病条辨》说:”承气者,承胃气也……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

热结旁流,治以大承气汤,是因”旁流”为现象,燥屎坚结才是本质,故用峻下,使热结得去,”旁流”可止,乃属”通因通用”之法。

热厥,治以大承气汤,是因四肢厥冷为假象,里实热结是本质,所谓”热深者,厥亦深”,四肢虽厥寒,但必见大便秘结、腹痛拒按、口干舌燥、脉滑实等实热证候,故用寒下,使热结得下,气机宣畅,阳气敷布外达,而厥逆可回。这种用寒下之法治厥冷之证,亦称为”寒因寒用”。

本方煎服方法为先煎枳、朴,后下大黄,芒硝溶服。因大黄生用、后下则泻下之力峻,久煎则泻下之力缓,正如《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所说:”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又是寒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及舌红苔黄,脉沉实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气虚者,宜加人参以补气,以防泻下气脱;兼阴津不足者,宜加玄参,生地等以滋阴润燥。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出现高热、神昏谵语、惊厥、发狂而见大便不通、苔黄脉实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泻下峻剂,凡气虚阴亏、燥结不甚者,以及年老、体弱等均应慎用;孕妇禁用;注意中病即止,以免耗损正气。

大黄牡丹汤 《金匮要略》

[组成]大黄四两(12g)牡丹一两(3g)桃仁五十个(9g)冬瓜仁半升(30g)芒硝三合(9g)

[用法]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证。右少腹疼痛拒按,按之其痛如淋,甚则局部肿痞,或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剧,小便自调,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薄腻而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肠痈,多由肠中湿热郁蒸,气血凝聚所致。湿热与气血互结成痈,不通则痛,故右少腹疼痛拒按,甚成肿痞;按之其痛如淋,而小便自调,无淋沥不畅之感,则知其非淋证;喜屈右足而不伸,伸则痛剧,是为缩脚肠痈;或时时发热,自汗恶寒,是肠痈已成,气血郁滞,营卫失和使然;舌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成方便读》说:”病既在内,与外痈之治,又自不同。然肠中既结聚不散,为肿为毒,非用下法,不能解散。”故治法宜泻热祛湿,破瘀消痈。方中大黄苦寒攻下,泻热逐瘀,荡涤肠中湿热瘀结之毒;丹皮苦辛微寒,能清热凉血,活血散瘀,两药合用,泻热破瘀,共为君药。芒硝咸寒,泻热导滞,软坚散结,助大黄荡涤实热,使之速下;桃仁活血破瘀,合丹皮散瘀消肿,共为臣药。冬瓜仁甘寒滑利,清肠利湿,引湿热从小便而去,并能排脓消痈,为治内痈要药,是为佐药。综观全方,合泻下、清利、破瘀于一方,湿热得清,瘀滞得散,肠腑得通,则痈消而痛止,为治湿热瘀滞肠痈的有效方剂。

《金匮要略》云:”脉洪大者,脓已成,不可下也。”但在本方的用法中又说:”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后世医家对此认识不一,现在一般认为肠痈初起,证属湿热血瘀之实证者,脓未成或脓成未溃,均可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血瘀肠痈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右下腹疼痛拒按,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热毒较重者,加蒲公英、金银花、紫花地丁、败酱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血瘀较重者,加赤芍、乳香、没药以活血祛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胰腺炎、急性盆腔炎、输卵管结扎后感染等属湿热瘀滞者。

4.使用注意 凡肠痈溃后以及老人、孕妇、产后或体质过于虚弱者均应慎用或忌用。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大黄五两(15g) 当归 干姜各三两(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各二两(各6g)

[用法]上七味,口父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一日三次(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阳虚寒积证。腹痛便秘,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因脾阳不足,阴寒内盛,寒积中阻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绕脐不止;脾阳不足,四末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脉沉弦而迟,是阴盛里实之征。本方证虽属寒积便秘,但脾阳不足是为致病之本,若纯用攻下,必更伤中阳;单用温补,则寒积难去,惟攻遂寒积与温补脾阳并用,方为两全之策。方中附子配大黄为君,用附子之大辛大热温壮脾阳,解散寒凝,配大黄泻下已成之冷积。芒硝润肠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干姜温中助阳,助附子温中散寒,均为臣药。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使下不伤正为佐。甘草既助人参益气,又可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力,使寒邪去,积滞行,脾阳复。综观本方,由温补脾阳药配伍寒下攻积药组成,温通、泻下与补益三法兼备,寓温补于攻下之中,具有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之特点。

本方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都能主治寒积便秘。本方是由脾阳不足,中气虚寒,而致冷积内停,证属虚中夹实,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参、甘草以顾护中阳;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证,证实无虚,故配细辛辛温宣通,助附子散寒止痛。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腹中胀痛者,加厚朴、木香以行气止痛;腹中冷痛,加肉桂、吴茱萸以增强温中祛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或不全梗阻等属中阳虚寒,冷积内阻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13:”治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

2.方论选录 朱良春,等《汤头歌诀详解》:”温脾汤是四逆汤(姜、附、草)加人参、当归、大黄、芒硝四药所组成。四逆汤功能温脾祛寒,加大黄、芒硝,是取其泻下除积,加人参、当归,是取其益气养血。由于四逆性属温热,可以改变硝、黄苦寒之性,所以本方功专驱逐寒积,属于温下的范畴。假使热实里结,津伤便秘,当用寒下剂,而决非此方所宜。’

[临床报道]

薛氏用本方为主治疗9例小儿麻痹性肠梗阻,患儿年龄3~16个月,平均9.8个月。病因中毒性消化不良4例,重症肺炎、霉菌性肠炎并Ⅱ度营养不良各2例;急性菌痢并急性肠炎1例,其中病危5例。用药1-3剂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腹胀基本消失者7例无效2例。[薛昌森.温脾汤为主治疗小儿麻痹性肠梗阻9例。中医杂志 1993;(1):24]

[实验研究]

通过临床观察,温脾汤有改善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用温脾汤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证属脾肾虚衰、湿浊内生者,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电泳均显著降低,而对照组这方面作用不明显。说明温脾汤有改善CRF高粘血症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整整体状态、改善肾功能、改善体内”粘、聚、集凝”状态,达到改善CRF患者高粘血症的作用。由于全血粘度增高可增加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升高,甚至诱发高血压脑病,所以对CRF患者能在肾功能改善的同时,降低全血粘度,这对治疗CRF很有意义。[徐书立.温脾汤对慢性肾衰病入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医研究 1999;12(6):22]

第二节 温下剂

大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大黄9g 附子9g 细辛3g

功用: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胁下偏痛,发热,手足不温,舌苔白腻,脉弦紧。

方解:本方为温下之代表方。附子辛热,温里散寒,止付胁疼痛为君药;大黄泻下通便,荡涤肠胃积滞为臣药。细辛辛温宣通,散寒止痛,助附子温里散寒止痛为佐药。方中大黄性虽苦寒,但有大量附子之辛热,则苦寒之性被制,而泻下之功尤存,此为去性存用。

1、附子――走而不守;细辛――辛散走窜。故用之。

2、大黄配芒硝――攻下热结;大黄配桃仁――泻热破瘀;大黄配附子-攻下寒积。

温脾汤

组成:大黄15g 当归 生姜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各6g

简捷记忆:芒当,为姜大人附子甘杯。

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腹痛,脐下绞结,绕脐不止,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方解:本方证治系由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以附子温补脾阳,祛除寒邪;大黄泻下,攻逐积滞大黄性虽寒,但有附子之辛热,则去性存用。芒硝、当归润肠软坚;干姜温中助阳;人参合甘草益气补脾,且甘草又能调和诸药。本方诸药合用,有寓温补于攻下的配伍特点。

三物备急丸

组成:大黄、干姜、巴豆

功用:攻逐寒积。

主治:寒实腹痛。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大便不通。

**第三节 **润下

麻子仁丸(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麻子仁二升(500g)芍药半斤(250g)枳实炙,半斤(250g)大黄去皮,一斤(500g)厚朴炙,去皮一尺(250g)杏仁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250g)

[用法]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原方用量比例酌减,改汤剂煎服)。

[功用]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胃肠燥热,脾约便秘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

[方解]本方证乃因胃肠燥热,脾津不足所致,《伤寒论》称之为”脾约”。成无己说:”约者,约结之约,又约束也。经曰: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伤寒明理论》)根据”燥者润之”、”留者攻之”的原则,故当润肠泻实,宜润肠药与泻下药同用。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功能润肠通便,是为君药。杏仁上肃肺气,下润大肠;白芍养血敢阴,缓急止痛为臣。大黄、枳实、厚朴即小承气汤,以轻下热结,除胃肠燥热为佐。蜂蜜甘缓,既助麻子仁润肠通便,又可缓和小承气汤攻下之力,以为佐使。综观本方,虽用小承气以泻下泄热通便,而大黄、厚朴用量俱从轻减,更取质润多脂之麻仁、杏仁、芍药、白蜜等,一则益阴增液以润肠通便,使腑气通,津液行,二则甘润减缓小承气攻下之力。本方具有下不伤正、润而不腻、攻润相合的特点,以达润肠、通便、缓下之功,使燥热去,阴液复,而大便自调。

本方为丸剂,而且只服10小丸,依次渐加,均意在缓下,润肠通便。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胃肠燥热,脾津不足之”脾约”证的常用方,又是润下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舌苔微黄少津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痔疮便秘者,可加桃仁、当归以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痔疮出血属胃肠燥热者,可酌加槐花、地榆以凉血止血;燥热伤津较甚者,可加生地、玄参、石斛以增液通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虚人及老人肠燥便秘、习惯性便秘、产后便秘、痔疮术后便秘等属胃肠燥热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虽为润肠缓下之剂,但含有攻下破滞之品,故年老体虚,津亏血少者,不宜常服,孕妇慎用。

济川煎 《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三至五钱(915g)牛膝二钱(6g)肉苁蓉酒洗去咸,二至三钱(69g)泽泻一钱半(4.5g)升麻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枳壳一钱(3g)

[用法]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头目眩晕,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本方证因肾虚开合失司所致。肾主五液,司开合。肾阳不足,气化无力,津液不布,故小便清长;肠失濡润,传导不利,故大便不通;肾虚精亏,故腰膝酸软;清窍失养,则头目眩晕;肾阳亏损,故舌淡苔白、脉象沉迟。肾虚开合失司,浊气不降,肠道失润,治当温肾益精、润肠通便。方中肉苁蓉味甘咸性温,功能温肾益精,暖腰润肠,为君药。当归补血润燥,润肠通便;牛膝补益肝肾,壮腰膝,性善下行,共为臣药。枳壳下气宽肠而助通便;泽泻渗利小便而泄肾浊;妙用升麻以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相反相成,以助通便之效,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可温肾益精治其本,又能润肠通便以治标。用药灵巧,补中有泻,降中有升,具有”寓通于补之中、寄降于升之内”的配伍特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润通便,治疗肾虚便秘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景岳全书》方后加减法提出:”如气虚者,但加人参无碍;如有火加黄芩;若肾虚加熟地”;”虚甚者,枳壳不必用”,皆可供临床参考。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习惯性便秘、老年便秘、产后便秘等属于肾虚精亏肠燥者。

4.使用注意 凡热邪伤津及阴虚者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景岳全书》卷51:”便秘有不得不通者,凡伤寒杂证等病,但属阳明实热可攻之类,皆宜以热结治法通而去之,若察其元气已虚,既不可泻而下焦胀闭,又通不宜缓者,但用济川煎主之,则无有不达。”

2.方论选录 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夫济川煎,注重肝肾,以肾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肾阴以通便也。肝主疏泄,故臣以当归、枳壳,一则辛润肝阴,一则苦泄肝气。妙在升麻升清气以输脾,泽泻降浊气以输膀胱,佐蓉、膝以成润利之功。”

第四节 逐水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用法]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后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上3味等分为末,或装入胶囊,每服0.5–1g,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

[方解]本方证因水饮壅盛于里,停于胸胁,或水饮泛溢肢体所致。水停胸胁,气机阻滞,故胸胁作痛;水饮上迫于肺,肺气不利,故咳唾引胸胁疼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饮为阴邪,随气流动,停留心下,气结于中,故心下痞硬胀满、干呕短气;饮邪上扰清阳,故头痛目眩;饮邪结聚,胸胁疼痛,故脉沉弦。水饮泛溢肢体,内聚脘腹,三焦水道受阻,故一身悉肿、腹胀喘满、二便不利。本方证为水饮壅盛之实证,治宜攻逐水饮,使水邪速下。方中甘遂善行经隧水湿,是为君药。大戟善泄脏腑水湿,芫花善消胸胁伏饮痰癖,均为臣药。三药峻烈,各有专攻,合而用之,则经隧脏腑胸胁积水皆能攻逐,且逐水之力愈著。然三药峻猛有毒,易伤正气,故以大枣十枚为佐,煎汤送服,寓意有二:缓和诸药毒性;益气护胃,减少药后反应;培土制水,邪正兼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泻下逐水的代表方,又是治疗悬饮及阳水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肝硬化、慢性肾炎所致的胸水、腹水或全身水肿,以及晚期血吸虫病所致的腹水等属于水饮内停里实证者。

3.使用注意
本方作用峻猛,只可暂用,不宜久服。若精神胃纳俱好,而水饮未尽去者,可再投本方;若泻后精神疲乏,食欲减退,则宜暂停攻逐;若患者体虚邪实,又非攻不可者,可用本方与健脾补益剂交替使用,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使用本方应注意四点:一是三药为散,大枣煎汤送服;二是于清晨空腹服用,从小量开始,以免量大下多伤正,若服后下少,次日加量;三是服药得快利后,宜食糜粥以保养脾胃;四是年老体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第五节 攻补兼施

黄龙汤 《伤寒六书》

[组成]大黄(9g) 芒硝(12g) 枳实(6g) 厚朴(3g) 当归(9g) 人参(6g) 甘草 (3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煎一沸,热服为度(现代用法:上药加桔梗3g、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芒硝溶服)。

[功用]攻下通便,补气养血。

[主治]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自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疲少气,谵语,甚则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方解]本方证因邪热与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气血不足所致。其病机为肠胃燥结,气血不足。本方原治热结旁流而兼气血两虚证。后世用治温病应下失下,邪实正虚者。邪热入里与肠中燥屎互结,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疼痛拒按、身热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或自利清水、色纯青之”热结旁流”证。素体不足或里热实证误治而耗伤气血,故神疲少气、脉虚;邪热炽盛,热扰心神,正气欲脱,故见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等危候。本证属邪实正虚,邪实宜攻、正虚宜补,故当泻热通便、补气养血为治。方中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即大承气汤)攻下热结,荡涤肠胃实热积滞,急下以存正气。人参、当归益气补血,扶正以利祛邪,使攻不伤正。肺与大肠相表里,欲通胃肠,必先开宣肺气,故配桔梗开肺气以利大肠,以助通腑之大黄,上宣下通,以降为主。姜、枣、草补益脾胃,助参、归补虚,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既攻下热结,又补益气血,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碍邪。综合本方,用药精妙,配伍得当,攻补兼施,为邪正合治之良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攻补兼施的代表方,又是治疗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满,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或黑,脉虚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原注云:”老年气血虚者,去芒硝”,以减缓泻下之力,示人以保护正气之意。或适当增加参、归用量以加强补虚扶正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伤寒、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老年性肠梗阻等属于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者。

第三章 和解剂

第一节 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甘草三两,炙(9g)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三两,切(9g) 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解]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少阳经脉循胸布胁,位于太阳、阳明表里之间。伤寒邪犯少阳,邪正相争,正胜欲拒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故往来寒热;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而致胸胁苦满、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默默不欲饮食而喜呕;若妇人经期,感受风邪,邪热内传,热与血结,血热瘀滞,疏泄失常,故经水不当断而断、寒热发作有时。邪在表者,当从汗解;邪入里者,则当吐下。今邪既不在表,又不在里,而在表里之间,则非汗、吐、下所宜,故惟宜和解之法。方中柴胡苦平,入肝胆经,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之邪得以疏散,为君药。黄芩苦寒,清泄少阳半里之热,为臣药。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泄,两者配伍,是和解少阳的基本结构。胆气犯胃,胃失和降,佐以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邪从太阳传入少阳,缘于正气本虚,故又佐以人参、大枣益气健脾,一者取其扶正以祛邪,一者取其益气以御邪内传,俾正气旺盛,则邪无内向之机。炙甘草助参、枣扶正,且能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以和解少阳为主,兼补胃气,使邪气得解,枢机得利,胃气调和,则诸症自除。原方”去滓再煎”,使药性更为醇和,药汤之量更少,减少了汤液对胃的刺激,避免停饮致呕。

小柴胡汤为和剂,一般服药后不经汗出而病解,但也有药后得汗而愈者,这是正复邪却,胃气调和所致。正如《伤寒论》所说:”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若少阳病证经误治损伤正气,或患者素体正气不足,服用本方,亦可见到先寒战后发热而汗出的”战汗”现象,属正胜邪却之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伤寒少阳证的基础方,又是和解少阳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临床上只要抓住前四者中的一二主证,便可用本方治疗,不必待其证候悉具。正如《伤寒论》所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2.加减变化 若胸中烦而不呕,为热聚于胸,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清热理气宽胸;渴者,是热伤津液,去半夏,加天花粉止渴生津;腹中痛,是肝气乘脾,宜去黄芩,加芍药柔肝缓急止痛;胁下痞硬,是气滞痰郁,去大枣,加牡蛎软坚散结;心下悸,小便不利,是水气凌心,宜去黄芩,加茯苓利水宁心;不渴,外有微热,是表邪仍在,宜去人参,加桂枝解表;咳者,是素有肺寒留饮,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温肺止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急性胰腺炎、胸膜炎、中耳炎、产褥热、急性乳腺炎、睾丸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阴虚血少者禁用。

大柴胡汤 《金匮要略》

[组方]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9g),洗 生姜五两(15g),切枳实四枚(9g),炙大枣十二枚(4枚),擘 大黄二两(6g)

[用法]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为主与泻下并用的方剂。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合参,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亦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然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兼黄疸者,可加茵陈、栀子以清热利湿退黄;胁痛剧烈者,可加川楝子、延胡索以行气活血止痛;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郁金、鸡内金以化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蒿芩清胆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青蒿脑钱半至二钱(4.5-6g) 淡竹茹三钱(9g) 仙半夏钱半(4.5g) 赤茯苓三钱(9g) 青子芩钱半至三钱(4.5g-9g) 生枳壳钱半(4.5g) 陈广皮钱半(4.5g) 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包,三钱(9g)

[用法]原方未著用法(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主治]少阳湿热证。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胸胁胀疼,小便黄少,舌红苔白腻,间现杂色,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方解]本方为治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内阻之证。湿遏热郁,阻于少阳胆与三焦;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以致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热偏重,故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胸胁胀痛;胆热犯胃,液郁为痰,胃气上逆,故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粘,甚则干呕呃逆;湿阻三焦,水道不畅,以致小便短少,其色黄赤。治宜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方中青蒿苦寒芳香,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寒,善清胆热,并能燥湿,两药相合,既可内清少阳湿热,又能透邪外出,共为君药。竹茹善清胆胃之热,化痰止呕;枳壳下气宽中,除痰消痞;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陈皮理气化痰,宽胸畅膈,四药相伍,使热清湿化痰除,共为臣药。赤茯苓、碧玉散清热利湿,导邪从小便而去,为佐使药。综合全方,可使胆热清,痰湿化,气机畅,胃气和,诸症均解。

本方与小柴胡汤均能和解少阳,用于邪在少阳、往来寒热、胸胁不适者。但小柴胡汤以柴胡、黄芩配人参、大枣、炙甘草,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宜于邪踞少阳,胆胃不和者;蒿芩清胆汤以青蒿、黄芩配赤茯苓、碧玉散,于和解之中兼有清热利湿、理气化痰之效,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少阳湿热证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寒热如疟,寒轻热重,胸胁胀疼,吐酸苦水,舌红苔腻,脉弦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多,加黄连、苏叶清热止呕;湿重,加藿香、薏苡仁、白蔻仁以化湿浊;小便不利,加车前子、泽泻、通草以利小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胆囊炎、急性黄疽型肝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疟疾、盆腔炎、钩端螺旋体病属少阳湿热痰浊内阻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重订通俗伤寒论》:”暑湿疟……当辨其暑重于湿者为暑疟,……暑疟,先与蒿芩清胆汤清其暑。”

2.方论选录 何秀山《重订通俗伤寒论》: “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合为一经,其气化一寄于胆中以化水谷,一发于三焦以行腠理。若受湿遏热郁,则三焦之气机不畅,胆中之相火乃炽,故以蒿、芩、竹茹为君,以清泄胆火;胆火炽,必犯胃而液郁为痰,故臣以枳壳、二陈和胃化痰;然必下焦之气机通畅,斯胆中之相火清和,故又佐以碧玉,引相火下泄;使以赤苓,俾湿热下出,均从膀胱而去。此为和解胆经之良方,凡胸痞作呕,寒热如疟者,投无不效。””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比柴胡尤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临床报道]

用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有较好的疗效。肠伤寒是感染伤寒或副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多因夏秋季节脾胃功能减弱,湿与热互结肠胃,酝酿熏蒸而致病。王氏以加味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50例。处方组成:青蒿、柴胡、知母、茯苓、黄芩各15g,石膏、滑石各30g,大青叶20g,甘草6g,法半夏12g,陈皮、枳实、竹茹各10g。上药每日1剂,每剂3煎,分早、中、晚饭前空腹服。3剂为1疗程,连服3剂无效者停药。结果:速效(药后24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14例,显效(24小时内热减,48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24例,有效(药后48小时内热减,72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并不再回升,主要症状消失者)11例,无效(72小时后,体温症状不减者)1例。[王如政.加味蒿芩清胆汤治疗肠伤寒50例。新中医 1996;28(12):42]

第二节 调和肝脾

四逆散《伤寒论》

[组成]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 柴胡 芍药各十分(各6g)

[用法]上四味,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

[主治]

1.阳郁厥逆证。手足不温,或腹痛,或泄利下重,脉弦。

2.肝脾气郁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方解]四逆者,乃手足不温也。其证缘于外邪传经入里,气机为之郁遏,不得疏泄导致阳气内郁,不能达于四末,而见手足不温。此种”四逆”与阳衰阴盛的四肢厥逆有本质区别。正如李中梓云:”此证虽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头微温,或脉不沉微,乃阴中涵阳之证,惟气不宣通,是为逆冷。”故治宜透邪解郁,调畅气机为法。方中取柴胡入肝胆经升发阳气,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为臣,与柴胡合用,以补养肝血,条达肝气,可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与柴胡为伍,一升一降,加强舒畅气机之功,并奏升清降浊之效;与白芍相配,又能理气和血,使气血调和。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综合四药,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四逆自愈。原方用白饮(米汤)和服,亦取中气和则阴阳之气自相顺接之意。由于本方有疏肝理脾之功,所以后世常以本方加减治疗肝脾气郁所致胁肋脘腹疼痛诸症。

本方与小柴胡汤同为和解剂,同用柴胡、甘草。但小柴胡汤用柴胡配黄芩,解表清热作用较强;四逆散则柴胡配枳实,升清降浊,疏肝理脾作用较著。故小柴胡汤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四逆散则为调和肝脾的基础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原治阳郁厥逆证,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手足不温,或胁肋、脘腹疼痛,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咳者,加五味子、干姜以温肺散寒止咳;悸者,加桂枝以温心阳;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以利小便;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以散里寒;泄利下重者,加薤白以通阳散结;气郁甚者,加香附、郁金以理气解郁;有热者,加栀子以清内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肋间神经痛、胃溃疡、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附件炎、输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屑肝胆气郁,肝脾(或胆胃)不和者。

痛泻要方 《丹溪心法》

[组成]白术炒,三两(90g)白芍药炒,二两(60g)陈皮炒,一两五钱(45g)防风一两(30g)

[用法]上细切,分作八服,水煎或丸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补脾柔肝,祛湿止泻。

[主治]脾虚肝旺之痛泻。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舌苔薄白,脉两关不调,左弦而右缓者。

[方解]痛泻之证由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运失常所致。《医方考》说: “泻责之脾,痛责之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其特点是泻必腹痛。治宜补脾抑肝,祛湿止泻。方中白术苦甘而温,补脾燥湿以治土虚,为君药。白芍酸寒,柔肝缓急止痛,与白术相配,于土中泻木,为臣药。陈皮辛苦而温,理气燥湿,醒脾和胃,为佐药。配伍少量防风,具升散之性,与术、芍相伍,辛能散肝郁,香能舒脾气,且有燥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具佐使之用。四药相合,可以补脾胜湿而止泻,柔肝理气而止痛,使脾健肝柔,痛泻自止。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脾不和之痛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泻后痛缓,脉左弦而右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久泻者,加炒升麻以升阳止泻;舌苔黄腻者,加黄连、煨木香以清热燥湿,理气止泻。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肝旺脾虚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2:”痛泄。”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和解之剂》:”此足太阴、厥阴药也。白术苦燥湿,甘补脾,温和中;芍药寒泻肝火,酸敛逆气,缓中止痛;防风辛能散肝,香能舒脾,风能胜湿,为理脾引经要药;陈皮辛能利气,炒香尤能燥湿醒脾,使气行则痛止。数者皆以泻木而益土也。”

[临床报道]

痛泻要方对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韩氏以此方加味治疗96例。处方:白术、白扁豆各30g,白芍18g,防风10g,陈皮、山药、麦芽各15g,枳壳12g,甘草6go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疗程。结果:治愈67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达 90.62%。1年后随访86例,复发3例。[韩志贞,等.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96例疗效观察。新中医 1999;31(9):16]

第三节 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半夏半升(12g),洗 黄芩 干姜 人参各三两(各9g)黄连一两(3g)大枣十二枚 (4枚),擘 甘草三两(9g),炙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

[方解]此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行泻下,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本方证病机较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治当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黄芩、黄连之苦寒以泄热开痞。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生姜,加黄连、干姜而成。因无半表证,故去解表之柴胡、生姜,痞因寒热错杂而成,故加寒热平调之黄连、干姜,变和解少阳之剂,而为调和肠胃之方。后世师其法,随证加减,广泛应用于中焦寒热错杂、升降失调诸症。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气虚弱,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致肠胃不和的常用方;又是体现调和寒热,辛开苦降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满,呕吐泻利,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湿热蕴积中焦,呕甚而痞,中气不虚,或舌苔厚腻者,可去人参、甘草、大枣、干姜,加枳实、生姜以下气消痞止呕。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主治虚实互见之证,若因气滞或食积所致的心下痞满.不宜使用。

第四章 清热剂

第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知母六两(18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气分热盛的代表方剂。凡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但未致阳明腑实,故不宜攻下;热盛津伤,又不能苦寒直折。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入肺胃二经,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阳明气分热盛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见神昏谵语、抽搐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凉肝熄风;若兼阳明腑实,见神昏谵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者,加大黄、芒硝以泻热攻积;消渴病而见烦渴引饮,属胃热者,可加天花粉、芦根、麦门冬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染性疾病,如大叶性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气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的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浮细或沉者;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真寒假热的阴盛格阳证等均不可误用。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升,洗(9g) 麦门冬一升,去心(20g) 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炙(6g) 粳米半升(10g)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方解]本方证乃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胃气不和所致。热病后期,高热虽除,但余热留恋气分,故见身热有汗不解、脉数;余热内扰,故心胸烦闷;口干,舌红少苔是阴伤之兆;气短神疲,脉虚是气虚之征;胃失和降,乃致气逆欲呕。气分余热宜清,气津两伤宜补。治当清热生津,益气和胃。方中竹叶配石膏清透气分余热,除烦止渴为君。人参配麦冬补气养阴生津为臣。半夏降逆和胃以止呕逆为佐。甘草、粳米和脾养胃以为使。全方清热与益气养阴并用,祛邪扶正兼顾,清而不寒,补而不滞,为本方的配伍特点。本方实为一首清补两顾之剂,使热清烦除、气津得复,诸症自愈,正如《医宗金鉴》说:”以大寒之剂,易为清补之方。”

本方由白虎汤化裁而来。白虎汤证为热盛而正不虚,本证为热势已衰,余热未尽而气津两伤。热既衰且胃气不和,故去苦寒质润的知母,加人参、麦冬益气生津,竹叶除烦,半夏和胃。其中半夏虽温,但配入清热生津药中,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有助于输转津液,使参、麦补而不滞,此善用半夏者也。

本方在《伤寒论》中治”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证。在实际运用中,凡热病过程中见气津已伤、身热有汗不退、胃失和降等均可使用。对于暑温病发热气津已伤者,尤为适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气阴耗伤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多汗,气逆欲呕,烦渴喜饮,舌红少津,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舌红而干,可加石斛、天花粉等以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连,增强清热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病的干渴多饮属胃热阴伤者,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 本方清凉质润,如内有痰湿,或阳虚发热,均应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足阳明药也。竹叶、石膏辛寒以散余热;人参、甘草、麦冬、粳米之甘平以益肺安胃,补虚生津;半夏之辛温以豁痰止呕,故去热而不损其真,导逆而能益其气也。”

[临床报道]

郭氏用竹叶石膏汤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幼儿频频喂服或分少量多次喂服,15日为1疗程。均常规用西药对症、支持处理,发热期用物理降温、药物处理,随证加减。疗效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咽部红肿及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降至 10%以下;有效:临床症状消失,肿大的肝、脾、淋巴结均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异型淋巴细胞较治疗前减少,但未降至1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异型淋巴细胞均未见明显好转。结果:本组21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竹叶石膏汤辨证论治本病疗效满意。[郭萍,等.中医辨证分型为主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1例。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43]

**第二节 **清营凉血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g) 生地黄五钱(15g)元参三钱(9g) 竹叶心一钱(3g) 麦冬三钱(9g) 丹参二钱(6g) 黄连一钱五分(5g) 银花三钱(9g) 连翘二钱,连心用(6g)

[用法]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日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方解]本方证乃邪热内传营分,耗伤营阴所致。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营气通于心,热扰心营,故神烦少寐、时有谵语;邪热深入营分,则蒸腾营阴,使血中津液上潮于口,故本应口渴而反不渴;若邪热初入营分,气分热邪未尽,灼伤肺胃阴津,则必见身热口渴、苔黄燥;目喜开、闭不一,是为火热欲从外泄,阴阳不相既济所致;斑疹隐隐,乃热伤血络,血不循经,溢出脉外之征;舌绛而干,脉数,亦为热伤营阴之象。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旨,治宜咸寒清营解毒为主,辅以透热养阴。故方用苦咸寒之水牛角清解营分之热毒,为君药。热伤营阴,又以生地黄凉血滋阴、麦冬清热养阴生津、玄参滋阴降火解毒,,三药共用,既可甘寒养阴保津,又可助君药清营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君臣相配,咸寒与甘寒并用,清营热而滋营阴,祛邪扶正兼顾。温邪初入营分,故用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清透泄,使营分热邪有外达之机,促其透出气分而解,此即”入营犹可透热转气”之具体应用;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清热凉血,并能活血散瘀,可防热与血结。上述五味均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和”透热转气”,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诸症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邪初入营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熄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由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入营分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犀角地黄汤(芍药地黄汤) 《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 生地黄半斤(24g) 芍药三分(12g) 牡丹皮一两(9g)

[用法]上药四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水牛角镑片先煎,余药后下)。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证。

1.热扰心神,身热谵语,舌绛起刺,脉细数。

2.热伤血络,斑色紫黑、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舌红绛,脉数。

3.蓄血瘀热,喜忘如狂,漱水不欲咽,大便色黑易解等。

[方解]本方治证由热毒炽盛于血分所致。心主血,又主神明,热入血分,一则热扰心神,致躁扰昏狂;二则热邪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发生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各部位之出血,离经之血留阻体内又可出现发斑、蓄血;三则血分热毒耗伤血中津液,血因津少而浓稠,运行涩滞,渐聚成瘀,故舌紫绛而干。此际不清其热则血不宁,不散其血则瘀不去,不滋其阴则火不熄,正如叶天士所谓”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治当以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为法。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

本方与清营汤均以水牛角、生地为主,以治热入营血证。但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宜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本方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热病热入血分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失血,斑色紫黑,神昏谵语,身热舌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燔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重症肝炎、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尿毒症、过敏性紫癜、急性白血病、败血症等属血分热盛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寒凉清滋,对于阳虚失血,脾胃虚弱者忌用。

第三节 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 方出《肘后备急方》,名见《外台秘要》引崔氏方

[组成]黄连三两(9g)黄芩 黄柏各二两(各6g) 栀子十四枚,擘(9g)

[用法]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火毒证。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或热病吐血、衄血;或热甚发斑,或身热下利,或湿热黄疽;或外科痈疡疔毒,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乃火毒充斥三焦所致。火毒炽盛,内外皆热,上扰神明,故烦热错语;血为热迫,随火上逆,则为吐衄;热伤络脉,血溢肌肤,则为发斑;热盛则津伤,故口燥咽干;热壅肌肉,则为痈肿疔毒;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皆为火毒炽盛之证。综上诸症,皆为实热火毒为患,治宜泻火解毒。方中以大苦大寒之黄连清泻心火为君,兼泻中焦之火。臣以黄芩清上焦之火。佐以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清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引邪热从小便而出。四药合用,苦寒直折,三焦之火邪去而热毒解,诸症可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苦寒直折,清热解毒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大热烦躁,口燥咽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便秘者,加大黄以泻下焦实热;吐血、衄血、发斑者,酌加玄参、生地、丹皮以清热凉血;发黄者,加茵陈、大黄,以清热祛湿退黄;疔疮肿毒者,加蒲公英、银花、连翘,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败血症、脓毒血症、痢疾、肺炎、泌尿系感染、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以及感染性炎症等属热毒为患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大苦大寒之剂,久服或过量易伤脾胃,非火盛者不宜使用。

凉膈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大黄 朴硝 甘草炙,各二十两(各600g)山栀子仁 薄荷去梗 黄芩各十两(各 300g) 连翘二斤半(1250g)

[用法]上药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竹叶七片,蜜少许,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小儿可服半钱,更随岁数加减服之。得利下,住服(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6-12g,加竹叶3g,蜜少许,水煎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泻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烦躁口渴,面赤唇焦,胸膈烦热,口舌生疮,睡卧不宁,谵语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溲赤,或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由脏腑积热,聚于胸膈所致,故以上、中二焦见证为主。热伤津液,则口渴、咽燥、唇焦;火性上炎,而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咽痛吐衄;火热内扰心神,则见睡卧不宁,甚则谵语狂妄;燥热内结,故有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滑数均为里热炽盛之象。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此时单清上则中焦燥结不得去,单泻下则上焦邪热不得解,惟有清泻兼施方能切中病情,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方中连翘轻清透散,长于清热解毒,透散上焦之热,故重用以为君。配黄芩以清胸膈郁热;山栀通泻三焦,引火下行;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共为臣药。薄荷清头目,利咽喉;竹叶清上焦之热,均为佐药。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缓和硝、黄峻泻之力,又能生津润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泻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所谓”以泻代清”,其意在此。

本方虽有通腑之功,但治疗目标在于胸膈烦热,而不在于热结便秘。因此,对于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而无便秘者亦可使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上、中二焦火热炽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烦热,面赤唇焦,烦躁口渴,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热毒壅阻上焦,症见壮热、口渴、烦躁、咽喉红肿、大便不燥者,可去朴硝,加石膏、桔梗以增强清热凉膈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咽炎、口腔炎、急性扁桃体炎、胆道感染、急性黄疸型肝炎等属上、中二焦火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 “治大人小儿腑脏积热,烦躁多渴,面热头昏,唇焦咽燥,舌肿喉闭,目赤鼻衄,颔颊结硬,口舌生疮,痰实不利,涕唾稠粘,睡卧不宁,谵语狂妄,肠胃燥涩,便溺秘结,一切风壅,并宜服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若火之散漫者,或在里,或在表,皆可清之散之而愈。如夹有形之物,结而不散者,非去其结,则病终不痊。故以大黄、芒硝之荡涤下行者,去其结而逐其热。然恐结邪虽去,尚有浮游之火散漫上、中,故以黄芩、薄荷、竹叶清彻上、中之火;连翘解散经络中之余火;栀子自上而下,引火邪屈曲下行,如是则有形无形上下表里诸邪,悉从解散。用甘草、生蜜者,病在膈,甘以缓之也。”

[临床报道]

于氏用凉膈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34例。本组病种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每日1剂水煎服,疗程1个月,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结果:治愈8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3%,治疗后血压 (舒张压)、血脂(TC、TG)、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 [于春光,等.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合并症的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 2000;17(3):44]

[实验研究]

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家兔温病模型,观察凉膈散对该模型动物的解毒作用。结果表明:凉膈散可减少模型动物血浆内毒素含量,降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a)、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减轻脏器组织病理损害。提示凉膈散可通过多途径发挥解毒作用。[余林中,等.凉膈散对家兔内毒素温病模型的解毒作用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6;12(5):4]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15g) 陈皮去白 甘草生用 玄参 柴胡 桔梗各二钱(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一钱(各3g) 僵蚕 升麻各七分(各2g)

[用法]上药为末,汤调,时时服之,或蜜拌为丸,噙化(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掀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大头瘟(原书称大头天行),乃感受风热疫毒之邪,壅于上焦,发于头面所致。风热疫毒上攻头面,气血壅滞,乃致头面红肿热痛,甚则目不能开;温毒壅滞咽喉,则咽喉红肿而痛;里热炽盛,津液被灼,则口渴;初起风热时毒侵袭肌表,卫阳被郁,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舌苔黄燥,脉数有力均为里热炽盛之象。疫毒宜清解,风热宜疏散,病位在上宜因势利导。疏散上焦之风热,清解上焦之疫毒,故法当解毒散邪兼施而以清热解毒为主。方中重用酒连、酒芩清热泻火,祛上焦头面热毒为君。以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辛凉疏散头面风热为臣。玄参、马勃、板蓝根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配甘草、桔梗以清利咽喉;陈皮理气疏壅,以散邪热郁结,共为佐药。升麻、柴胡疏散风热,并引诸药上达头面,且寓”火郁发之”之意,功兼佐使之用。诸药配伍,共收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大头瘟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似头面红肿掀痛,恶寒发热,舌红苔白兼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大便秘结者,可加酒大黄以泻热通便;腮腺炎并发睾丸炎者,可加川楝子、龙胆草以泻肝经湿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丹毒、腮腺炎、急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伴淋巴管回流障碍等属风热邪毒为患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东垣试效方》卷9:”治大头天行,初觉憎寒体重,次传头面肿盛,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口渴舌燥。”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手太阴、少阴、足少阳、阳明药也。芩、连苦寒,泻心肺之热为君;玄参苦寒,橘红苦辛,甘草甘寒,泻火补气为臣;连翘、薄荷、鼠粘辛苦而平,蓝根甘寒,马勃、僵蚕苦平,散肿消毒定喘为佐;升麻、柴胡苦平,行少阳、阳明二经之阳气不得伸。桔梗辛温为舟楫,不令下行,为载也。”

[临床报道]

王氏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日1剂水煎服,结合耳针,点刺睾丸穴(对耳屏内侧前下方),夜间将药渣捣烂、醋调,湿敷患处,卧床休息。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睾丸、附睾肿痛消散,实验室检查正常。结果:本组 68例均治愈。退热时间1-2日,睾丸、附睾、阴囊等红肿疼痛消退时间3-7日,未发现睾丸萎缩,疗效满意。[王明义.下病上取治疗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中国中医急症 2000; 9 (2) :87]

仙方活命饮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白芷六分(3g) 贝母 防风 赤芍药 当归尾 甘草节 皂角刺炒 穿山甲炙天花粉 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9g)

[用法]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阳证痈疡肿毒初起。红肿焮痛,或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方解]本方主治疮疡肿毒初起而属阳证者。阳证痈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表,故身热凛寒;正邪俱盛,相搏于经,则脉数有力。阳证痈疮初起,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为法。方中金银花性味甘寒,最善清热解毒疗疮,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故重用为君。然单用清热解毒,则气滞血瘀难消,肿结不散,又以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更用辛散的白芷、防风相配,通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每可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并调和诸药;煎药加酒者,借其通瘀而行周身,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本方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溃坚诸法为主,佐以透表、行气、化痰散结,其药物配伍较全面地体现了外科阳证疮疡内治消法的配伍特点。

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适用于阳证而体实的各类疮疡肿毒。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

本方与普济消毒饮均属清热解毒方剂。但普济消毒饮所治为大头瘟,系肿毒发于头面者,以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为法,并佐以升阳散火,发散郁热;本方则通治阳证肿毒,于清热解毒中,伍以行气活血,散结消肿之品,对痈疮初起更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热毒痈肿的常用方,前人云:”此疡门开手攻毒之第一方也”,凡痈肿初起属于阳证者均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局部红肿xian痛,甚则伴有身热凛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红肿痛甚,热毒重者,可加蒲公英、连翘、紫花地丁、野菊花等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便秘者,加大黄以泻热通便;血热盛者加丹皮以凉血;气虚者加黄芪以补气;不善饮酒者可用酒水各半或用清水煎服。此外,还可以根据疮疡肿毒所在部位的不同,适当加入引经药,以使药力直达病所。本方除煎煮取汁内服外,其药渣可捣烂外敷。

3.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深部脓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只可用于痈肿未溃之前,若已溃断不可用;本方性偏寒凉,阴证疮疡忌用;脾胃本虚,气血不足者均应慎用。

第四节 清脏脏热

导赤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生地黄 木通 生甘草梢各等分(各6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竹叶同煎至五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清心利水养阴。

[主治]心经火热证。心胸烦热,口渴面赤,意欲饮冷,以及口舌生疮;或心热移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乃心经热盛或移于小肠所致。心火循经上炎,而见心胸烦热、面赤、口舌生疮;火热内灼,阴液被耗,故见口渴、意欲饮冷;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热下移小肠,泌别失职,乃见小便赤涩刺痛;舌红、脉数,均为内热之象。心火上炎而又阴液不足,故治法不宜苦寒直折,而宜清心与养阴兼顾,利水以导热下行,使蕴热从小便而泄。方中生地甘寒而润,入心肾经,凉血滋阴以制心火;木通苦寒,入心与小肠经,上清心经之火,下导小肠之热,两药相配,滋阴制火而不恋邪,利水通淋而不伤阴,共为君药。竹叶甘淡,清心除烦,淡渗利窍,导心火下行,为臣药。生甘草梢清热解毒,尚可直达茎中而止痛,并能调和诸药,还可防木通、生地之寒凉伤胃,为方中佐使。四药合用,共收清热利水养阴之效。

本方在《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心热”,未言及”心移热于小肠”,至《奇效良方》扩大了运用范围,用治小便赤涩淋痛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说:”赤色属心,导赤者,导心经之热从小便而出……故名导赤散。”可见本方理论与运用,皆是逐步发展而成。

本方证病机,钱氏只言及”心热”,或”心气热”,未言及虚实,可见不宜以虚火或实火言之;再者,他在《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中虽提到”心气实”一证,但用方泻心汤仅提到黄连一味,与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不同,说明本方证不应是实火。另一方面他在该书卷三之”目内证”中云:”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说明本方证亦不是虚热。从以药测证分析,本方用生地配伍木通,甘寒与苦寒相合,滋阴利水为主,滋阴而不恋邪,利水而不伤阴,泻火而不伐胃,这与小儿稚阴稚阳、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疾病变化迅速的特点和治实宜防其虚、治虚宜防实的治则要求,亦十分吻合。由此观之,《医宗金鉴》以”水虚火不实”五字括之,较为贴切。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心经火热证的常用方,又是体现清热利水养阴治法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心胸烦热,口渴,口舌生疮或小便赤涩,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心火较盛,可加黄连以清心泻火;心热移于小肠,小便不通,可加车前子、赤茯苓以增强清热利水之功;阴虚较甚,加麦冬增强清心养阴之力;小便淋涩明显,加篇蓄、瞿麦、滑石之属,增强利尿通淋之效;出现血淋,可加白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鹅口疮、小儿夜啼等属心经有热者;急性泌尿系感染属下焦湿热者,亦可加减治之。

4.使用注意 方中木通苦寒,生地阴柔寒凉,故脾胃虚弱者慎用。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龙胆草酒炒(6g) 黄芩炒(9g) 栀子酒炒(9g) 泽泻(12g) 木通(6g)当归酒炒(3g) 生地黄酒炒(9g) 柴胡(6g) 生甘草(6g) 车前子(9g)(原书无用量)

[用法]水煎服,亦可制成丸剂,每服6–9g,日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

[主治]

1.肝胆实火上炎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经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筋痿,阴汗,小便淋浊,或妇女带下黄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胆实火上炎或肝胆湿热循经下注所致。肝经绕阴器,布胁肋,连日系,入巅顶;胆经起于目内眦,布耳前后入耳中,一支入股中,绕阴部,另一支布胁肋。肝胆之火循经上炎则头部、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旁及两胁则胁痛且口苦;湿热循经下注则为阴痒、阴肿、筋痿、阴汗;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有力皆为火盛及湿热之象。治宜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既能泻肝胆实火,又能利肝经湿热,泻火除湿,两擅其功,切中病机,故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燥湿清热,加强君药泻火除湿之力,用以为臣。湿热的主要出路,是利导下行,从膀胱渗泄,故又用渗湿泄热之泽泻、木通、车前子,导湿热从水道而去;肝乃藏血之脏,若为实火所伤,阴血亦随之消耗;且方中诸药以苦燥渗利伤阴之品居多,故用当归、生地养血滋阴,使邪去而阴血不伤,以上皆为佐药。肝体阴用阳,性喜疏泄条达而恶抑郁,火邪内郁,肝胆之气不舒,骤用大剂苦寒降泄之品,既恐肝胆之气被抑,又虑折伤肝胆生发之机,故又用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并能引诸药归于肝胆之经;甘草调和诸药,护胃安中。二药并兼佐使之用。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泻中有补,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伤正,泻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热清,湿浊得利,循经所发诸症皆可相应而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肝胆实火上炎,湿热下注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苦溺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肝胆实火较盛,可去木通、车前子,加黄连以助泻火之力;若湿盛热轻者,可去黄芩、生地,加滑石、薏苡仁以增强利湿之功;若玉茎生疮,或便毒悬痈,以及阴囊肿痛,红热甚者,可去柴胡,加连翘、黄连、大黄以泻火解毒。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偏头痛、头部湿疹、高血压、急性结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外耳道疖肿、鼻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以及泌尿生殖系炎症、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外阴炎、睾丸炎、腹股沟淋巴腺炎、急性盆腔炎、带状疱疹等病属肝经实火、湿热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药多苦寒,易伤脾胃,故对脾胃虚寒和阴虚阳亢之证,皆非所宜。

左金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连六两(180g)吴茱萸一两(30g)

[用法]上药为末,水丸或蒸饼为丸,白汤下五十丸(60g)(现代用法:为末,水泛为丸,每服2~3g,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参才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泻肝火,降逆止呕。

[主治]肝火犯胃证。胁肋疼痛,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郁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所致。肝之经脉布于胁肋,肝经自病则胁肋胀痛;犯胃则胃失和降,故嘈杂吞酸、呕吐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乃肝经火郁之候。《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火热当清,气逆当降,故治宜清泻肝火为主,兼以降逆止呕。方中重用黄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黄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然气郁化火之证,纯用大苦大寒既恐郁结不开,又虑折伤中阳,故又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黄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黄连入肝经。如此一味而功兼四用,以为佐使。二药合用,共收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辛开苦降,肝胃同治,泻火而不至凉遏,降逆而不碍火郁,相反相成,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本方一名回令丸,《医方集解》又名萸连丸。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皆用于肝经实火,胁痛口苦等证。但左金丸主要用于肝经郁火犯胃之呕吐吞酸等证,有降逆和胃之功,而无清利湿热作用,泻火作用较弱;龙胆泻肝汤主要用于肝经实火上攻之目赤耳聋,或湿热下注之淋浊阴痒等症,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和胃降逆作用,泻火之力较强。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呕吐吞酸,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黄连与吴茱萸用量比例为6:1。吞酸重者,加乌贼骨、煅瓦楞以制酸止痛;胁肋疼甚者,可合四逆散以加强疏肝和胃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苇茎汤 《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方》

[组成]苇茎切,二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60g) 薏苡仁半升(30g)

瓜瓣半升(24g) 桃仁三十枚(9g)

[用法]口父咀,内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再服,当吐如脓(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肺痈,热毒壅滞,痰瘀互结证。身有微热,咳嗽痰多,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中隐隐作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肺痈是由热毒壅肺,痰瘀互结所致。痰热壅肺,气失清肃则咳嗽痰多;《内经》说:”热盛则肉腐,肉腐则成脓”,邪热犯肺,伤及血脉,致热壅血瘀,若久不消散则血败肉腐,乃成肺痈;痈脓溃破,借口咽而出,故咳吐腥臭黄痰脓血;痰热瘀血,互阻胸中,因而胸中隐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痰热内盛之象。治当清肺化痰,逐瘀排脓。方中苇茎甘寒轻浮,善清肺热,《本经逢源》谓:”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为肺痈必用之品,故用以为君。瓜瓣清热化痰,利湿排脓,能清上彻下,肃降肺气,与苇茎配合则清肺宣壅,涤痰排脓;薏苡仁甘淡微寒,上清肺热而排脓,下利肠胃而渗湿,二者共为臣药。桃仁活血逐瘀,可助消痈,是为佐药。方仅四药,结构严谨,药性平和,共具清热化痰、逐瘀排脓之效。

本方为治疗肺痈之良方,历代医家甚为推崇。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皆可使用。用于肺痈脓未成者,服之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使肺热清,痰瘀化,脓液外排,痈渐向愈。

方中苇茎一药,现代临床上多用芦根,而鲜用茎者,是古今用药习惯不同使然。

方中瓜瓣一药,《张氏医通》认为:”瓜瓣即甜瓜子”,后世常以冬瓜子代瓜瓣,因其功用近似。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肺痈的常用方剂,不论肺痈之将成或已成,均可使用本方。临床应用以胸痛,咳嗽,吐腥臭痰或吐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肺痈脓未成者,宜加金银花、鱼腥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脓已成者,可加桔梗、贝母以增强化痰排脓之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属肺热痰瘀互结者。

泻白散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一钱(3g)

[用法]上药锉散,入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

[主治]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方解]本方主治肺有伏火郁热之证。肺主气,宜清肃下降,火热郁结于肺,则气逆不降而为喘咳;肺合皮毛,肺热则外蒸于皮毛,故皮肤蒸热;此热不属于外感,乃伏热渐伤阴分所致,故热以午后为甚,其特点是轻按觉热、久按若无,与阳明之蒸蒸发热、愈按愈盛者有别;舌红苔黄,脉象细数是热邪渐伤阴分之候。治宜清泻肺中郁热,平喘止咳。方中桑白皮甘寒性降,专入肺经,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故以为君。地骨皮甘寒入肺,可助君药清降肺中伏火,为臣药。君臣相合,清泻肺热,以使金清气肃。炙甘草、粳米养胃和中以扶肺气,共为佐使。四药合用,共奏泻肺清热,止咳平喘之功。

本方之特点是清中有润、泻中有补,既不是清透肺中实热以治其标,也不是滋阴润肺以治其本,而是清泻肺中伏火以消郁热,对小儿”稚阴”之体具有标本兼顾之功,与肺为娇脏、不耐寒热之生理特点亦甚吻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咳喘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肺经热重者,可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阴虚潮热者,加银柴胡、鳖甲滋阴退热;热伤阴津,烦热口渴者,加花粉、芦根清热生津。

3.现代运用 可用于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平和,尤宜于正气未伤,伏火不甚者。风寒咳嗽或肺虚喘咳者不宜使用。

清胃散 《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9g)

黄连六分(6g),夏月倍之 升麻一钱(9g)

[用法]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故牙宜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有”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胃热盛已侵及血分,进而耗伤阴血,故以生地凉血滋阴;丹皮凉血清热,皆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以助消肿止痛,为佐药。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于是循经外发诸症,皆可因热毒内彻而解。

《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胃火牙痛的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临床应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肠燥便秘者,可加大黄以导热下行;口渴饮冷者,加重石膏用量,再加玄参、花粉以清热生津;胃火炽盛之牙衄,可加牛膝导血热下行。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经痛等属胃火上攻者。

4.使用注意 牙痛属风寒及肾虚火炎者不宜。

葛根黄芩黄连汤 《伤寒论》

[组成]葛根半斤(15g) 甘草二两炙(6g) 黄芩三两(9g) 黄连三两(9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解表清里。

[主治]协热下利。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喘而汗出,舌红苔黄,脉数或促。

[方解]本方证是因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表未解而里热炽,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方中重用葛根为君,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以苦寒之黄连、黄芩为臣,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本方佐使。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使表解里和,热利自愈。

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

本方功能解表清里,然从药物配伍作用来看,显然以清里热为主,正如尤怡所云:”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升阳止利,汪昂称之”为治泻主药”,故本方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简称葛根芩连汤,是治疗热泻、热痢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下利,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痛者,加炒白芍以柔肝止痛;热痢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以行气而除后重;兼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夹食滞者,加山楂以消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肠伤寒、胃肠型感冒等属表证未解,里热甚者。

4.使用注意 若虚寒下利者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太阳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尤怡《伤寒贯珠集》卷2:”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其病为表里并受之病,故其治亦宜表里两解之法。……葛根解肌于表,芩、连清热于里,甘草则合表里而并和之耳。盖风邪初中,病为在表,一入于里,则变为热矣。故治表者,必以葛根之辛凉;治里者,必以芩、连之苦寒也。”

[临床报道]

常氏用葛根芩连汤口服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疗效标准:参照 1992年第四届全国消化系统学术会上制定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标准。本组56例,用药2个疗程,痊愈28例,显效20例,好转8例,疗效较好。[常建国,等.中药口服及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6例体会。甘肃中医 2000;13(3):36]

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芍药一两(30g) 当归半两(15g) 黄连半两(15g) 槟榔 木香 甘草炒,各二钱 (各6g) 大黄三钱(9g) 黄芩半两(15g) 官桂二钱半(5g)

[用法]上药口父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清热燥湿,调气和血。

[主治]湿热痢疾。腹痛,便脓血,赤白相兼,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是由湿热壅滞肠中,气血失调所致。湿热下注大肠,搏结气血,酿为脓血,而为下痢赤白;肠道气机阻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象弦数等俱为湿热内蕴之象。故治宜清热燥湿,调和气血之法。方中黄芩、黄连性味苦寒,入大肠经,功擅清热燥湿解毒,以除致病之因,为君药。重用芍药养血和营、缓急止痛,配以当归养血活血,体现了”行血则便脓自愈”之义,且可兼顾湿热邪毒熏灼肠络,伤耗阴血之虑;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气则后重自除”,四药相配,调和气血,,是为臣药。大黄苦寒沉降,合芩、连则清热燥湿之功著,合归、芍则活血行气之力彰,其泻下通腑作用可通导湿热积滞从大便而去,体现”通因通用”之法。方以少量肉桂,其辛热温通之性,既可助归、芍行血和营,又可防呕逆拒药,属佐助兼反佐之用。炙甘草和中调药,与芍药相配,又能缓急止痛,亦为佐使。诸药合用,湿去热清,气血调和,故下痢可愈。

本方立意不在止痢,而重在治其致痢之本。其配伍特点是:气血并治,兼以通因通用;寒热共投,侧重于热者寒之。此方与一般纯用苦寒以治湿热下痢之方不同。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痢下赤白,腹痛里急,苔腻微黄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原方后有”如血痢则渐加大黄;汗后脏毒加黄柏半两”,可资临床参考。本方在运用时,如苔黄而干,热甚伤津者,可去肉桂,加乌梅,避温就凉;如苔腻脉滑,兼有食积,加山楂、神曲以消导;如热毒重者,加白头翁、银花增强解毒之力;如痢下赤多白少,或纯下血痢,加丹皮、地榆凉血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等属湿热为患者。

4.使用注意 痢疾初起有表证者忌用。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白头翁二两(15g) 黄柏三两(12g) 黄连三两(6g) 秦皮三两(12g)

[用法]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俾热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本方与芍药汤同为治痢之方。但本方主治热毒血痢,乃热毒深陷血分,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使热毒解,痢止而后重自除;芍药汤治下痢赤白,属湿热痢,而兼气血失调证,故治以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进,且取”通因通用”之法,使”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两方主要区别在于:白头翁汤是清热解毒兼凉血燥湿止痢,芍药汤是清热燥湿与调和气血并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泻火之剂》:”此足阳明、少阴、厥阴药也。白头翁苦寒能入阳明血分,而凉血止澼;秦皮苦寒性涩,能凉肝益肾而固下焦;黄连凉心清肝,黄柏泻火补水,并能燥湿止痢而厚肠,取寒能胜热,苦能坚肾,涩能断下也。”

[临床报道]

屈氏用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每日1剂水煎服,保留灌肠2小时,每日1–2次,10天为1疗程,疗程间隔2日。疗效标准:治愈为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直肠镜复查示正常;好转为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直肠镜复查示好转。本组42例,用药1–3个疗程,治愈29例,好转13例,随访38例,5例复发。[屈统红.白头翁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42例。浙江中医杂志 2000;35(7):288]

[实验研究]

选择新西兰家兔和Wistar大鼠各分为三组:I组清热解毒制剂,Ⅱ组白头翁汤制剂,Ⅲ组上述两药配伍组。结果显示:白头翁汤与清热解毒药相配伍,能使大肠杆菌内毒素造模家兔血浆内毒素明显减少、血液粘度明显增加、凝血酶原时间明显缩短、血球压积明显增高、 5–羟色胺明显减少、纤溶活性减弱,对家兔机体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从白头翁对造模家兔、正常大鼠的作用结果分析认为:白头翁汤及其与清热解毒药配伍制剂对造模家兔血液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清热解毒对抗大肠杆菌内毒素对家兔的损害,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和炎性反应,达到解毒的目的。[宋崇顺,等.白头翁汤与清热解毒药相配伍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8;4(3):23]

第五节 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三钱(9g)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养阴透热。

[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方解]本方所治证候为温病后期,阴液已伤,而余邪深伏阴分。人体卫阳之气,日行于表,而夜入于里。阴分本有伏热,阳气入阴则助长邪热,两阳相加,阴不制阳,故入夜身热。早晨卫气行于表,阳出于阴,则热退身凉;温病后期,阴液已伤,加之邪热深伏阴分,则阴津益耗,无以作汗,故见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象细数皆为阴虚有热之候。此阴虚邪伏之证,若纯用滋阴,则滋腻恋邪;若单用苦寒,则又有化燥伤阴之弊。必须养阴与透邪并进。方中鳖甲咸寒,直入阴分,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苦辛而寒,其气芳香,清中有透散之力,清热透络,引邪外出。两药相配,滋阴清热,内清外透,使阴分伏热有外达之机,共为君药。即如吴瑭自释:”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生地甘寒,滋阴凉血;知母苦寒质润,滋阴降火,共助鳖甲以养阴退虚热,为臣药。丹皮辛苦性凉,泄血中伏火,以助青蒿清透阴分伏热,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透热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滋清兼备、标本兼顾、清中有透,使养阴而不恋邪,祛邪而不伤正,阴复邪去而热退。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适用于温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而阴液不足之虚热证。临床应用以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暮热早凉,汗解渴饮,可去生地,加天花粉以清热生津止渴;兼肺阴虚,加沙参、麦冬滋阴润肺;如用于小儿夏季热,加白薇、荷梗祛暑退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原因不明的发热、各种传染病恢复期低热、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等属阴虚内热,低热不退者。

4.使用注意 阴虚欲作动风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3:”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3:”邪气深伏阴分,混处于气血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细生地清阴络之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鳖甲、青蒿而搜剔之功焉。”

[临床报道]

丘氏用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结核午后发热。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抗痨西药常规治疗。疗效标准:显效为经服药3-6剂后,发热消失,停药后未再发热;有效为服药6-10剂后,发热消失,但停药后有复发,需连续用药;无效为服药15剂以上发热无变化。本组60例,显效50例,有效6例,无效4例,疗效满意。[丘健明.青蒿鳖甲汤治疗肺结核午后发热60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0;14(3):18]

第五章 祛暑剂

香薷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香薷去土一斤(500g) 白扁豆微炒 厚朴去粗皮姜制,各半斤(各250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连吃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水煎服,或加酒少量同煎,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

[方解]本方治证由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所致。夏月人多喜于阴凉处憩息,或夜间归寝较晚,每易感受寒湿邪气,寒湿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无汗;寒湿困束肌表,气血受阻,则头重身痛;夏日易食生冷,湿伤脾胃,气机失畅,故胸闷不舒、腹痛;湿困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则呕吐,湿浊下注大肠则泄泻;舌苔白腻,乃寒湿之候。治宜外散肌表之寒湿,内化脾胃之湿滞。方中香薷辛温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湿,以祛在表之寒湿,是夏月解表之要药,为君药。厚朴辛香温燥,行气化湿而解胸闷,去苔腻,为臣药。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兼能渗湿消暑为佐药。入酒少许为使,温散以助药力。三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夏月乘凉饮冷,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胸闷,苔白腻,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内热者,加黄连以清热;湿盛于里者,加茯苓、甘草以利湿和中;素体脾虚,中气不足者,可再加人参、黄芪、白术、橘红以益气健脾燥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外感风寒夹湿者。

4.使用注意 若属表虚有汗或中暑热汗出,心烦口渴者,则不宜使用。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组成]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g) (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数。

[方解]本方治证乃暑热内侵,耗伤气津所致。暑为阳邪,暑热伤人则身热;暑热扰心则心烦;暑性升散,致使腠理开泄,而见汗多;热伤津液,故口渴、尿少而黄;暑热耗气,故见体倦少气、精神不振、脉虚。治宜清热祛暑,益气生津。正如王士雄所言:”暑伤气阴,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方中西瓜翠衣清热解暑,西洋参益气生津、养阴清热,共为君药。荷梗助西瓜翠衣清热解暑;石斛、麦冬助西洋参养阴生津,共为臣药。黄连苦寒泻火,以助清热祛暑之力;知母苦寒质润,泻火滋阴;竹叶甘淡,清热除烦,均为佐药。甘草、粳米益胃和中,为使药。诸药合用,具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使暑热得清,气津得复,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用于夏月伤暑,气阴两伤之证。临床应用以体倦少气,口渴汗多,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暑热较高,可加石膏以清热解暑;暑热夹湿、苔白腻者,可去阴柔之麦冬、石斛、知母,加藿香、六一散等,以增强祛湿之功;黄连味苦质燥,若暑热不盛者可去之;用于小儿夏季发热者,可去黄连、知母,加白薇、地骨皮等。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小儿夏季热属气津不足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因有滋腻之品,故暑病夹湿者不宜使用。

第六章 温里剂

第一节 温中祛寒

理中丸 《伤寒论》

[组成]人参 干姜 甘草炙 白术各三两(各90g)

[用法]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9g)。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服,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现代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重9g,每次1丸,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

1.脾胃虚寒证。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呕吐,大便稀溏,脘痞食少,畏寒肢冷,口不渴,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2.阳虚失血证。便血、吐血、衄血或崩漏等,血色暗淡,质清稀。

3.脾胃虚寒所致的胸痹;或病后多涎唾;或小儿慢惊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证皆由脾胃虚寒所致。中阳不足,寒从中生,阳虚失温,寒性凝滞,故畏寒肢冷、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脾主运化而升清,胃主受纳而降浊,今脾胃虚寒,纳运升降失常,故脘痞食少、呕吐、便溏;舌淡苔白润,口不渴,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皆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祛寒,益气健脾。方中干姜为君,大辛大热,温脾阳,祛寒邪,扶阳抑阴。人参为臣,性味甘温,补气健脾。君臣相配,温中健脾。脾为湿土,虚则易生湿浊,故用甘温苦燥之白术为佐,健脾燥湿。甘草与诸药等量,寓意有三:一为合参、术以助益气健脾;二为缓急止痛;三为调和药性,是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温补并用,以温为主,温中阳,益脾气,助运化,故曰”理中”。

阳虚失血,无论吐、衄或便血、崩漏,但见面色晄白、气短神疲、脉细或虚大无力,是阳气虚弱,脾不统血所致,以本方加减治疗。

胸痹一病,总由上焦阳气不足,阴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气痹阻所致。若心中痞坚,逆气上冲心胸,是中焦阳虚,又有痰饮上犯所致。可用本方温中祛寒,益气健脾,使中焦气旺,则上焦之气开发,逆气可平,胸痹可愈。

病后多生涎唾,久久不已,是脾气虚寒,不能摄津,津上溢于口所致。以本方丸剂缓治,亦可徐徐收功。

小儿慢惊,总由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或过服寒凉之品,或大病后调理不善,戕害脾胃阳气所致。若形气羸瘦、手足不温、呕吐泄泻、神疲食少、舌淡苔白、脉细迟或沉细缓弱者,纯属中焦虚寒,亦可用本方治疗。

综观本方,治病虽多,究其病机,总属中焦虚寒,可以异病同治。本方在《金匮要略》中作汤剂,称”人参汤”。理中丸方后亦有”然不及汤”四字。盖汤剂较丸剂作用力强而迅速,临床可视病情之缓急酌定使用剂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中焦脾胃虚寒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绵绵作痛,呕吐便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虚寒甚者,可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祛寒之力;呕吐甚者,可加生姜、半夏降逆和胃止呕;下利甚者,可加茯苓、白扁豆健脾渗湿止泻;阳虚失血者,可将干姜易为炮姜,加艾叶、灶心土温涩止血;胸痹,可加薤白、桂枝、枳实振奋胸阳,舒畅气机。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胃扩张、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4.使用注意 湿热内蕴中焦或脾胃阴虚者禁用。

小建中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三两(9g),去皮 甘草二两(6g),炙 大枣十二枚(6枚),擘 芍药六两(18g) 生姜三两(9g),切 胶饴一升(30g)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溶化,分两次温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舌淡苔白,脉细弦。

[方解]本方病证因中焦虚寒,肝脾失和,化源不足所致。中焦虚寒,肝木乘土,故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中焦虚寒,化源匮乏,气血俱虚,故见心悸、面色无华、发热、口燥咽干等。症虽不同,病本则一,总由中焦虚寒所致。治当温中补虚而兼养阴,和里缓急而能止痛。方中重用甘温质润之饴糖为君,温补中焦,缓急止痛。臣以辛温之桂枝温阳气,祛寒邪;酸甘之白芍养营阴,缓肝急,止腹痛。佐以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益气。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其中饴糖配桂枝,辛甘化阳,温中焦而补脾虚;芍药配甘草,酸甘化阴,缓肝急而止腹痛。六药合用,温中补虚缓急之中,蕴有柔肝理脾,益阴和阳之意,用之可使中气强健,阴阳气血生化有源,故以”建中”名之。

[运用]

1.辩证要点 本方既是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又为调和阴阳,柔肝理脾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舌淡,脉细弦为辩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中焦寒重者,可加干姜以增强温中散寒之力;若兼有气滞者,可加木香行气止痛;便溏者,可加白术健脾燥湿止泻;面色萎黄、短气神疲者,可加人参、黄芪、当归以补养气血。

3.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肝炎、慢性胃炎、神经衰弱、再生障碍性贫血、功能性发热等属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者。

4.使用注意 呕吐或中满者不宜使用;阴虚火旺之胃脘疼痛忌用。

吴茱萸汤 《伤寒论》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切 大枣十二枚(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方解]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较甚者,可加半夏、陈皮、砂仁等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力;头痛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温里祛寒。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4.使用注意 胃热呕吐,阴虚呕吐,或肝阳上亢之头痛均禁用本方。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8:”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也;以此三者之证,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临床报道]

李氏以吴茱萸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18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均以头痛为主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呕或呕吐,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以家庭妇女为多,并有98例患者血压偏低。结果:痊愈117例,显效6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李敬柱.吴茱萸汤治疗180例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总结。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10(19):1895]

[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吴茱萸汤能明显抑制硫酸铜灌胃引起的家鸽呕吐,减少呕吐频率,延长呕吐所需时间;能非常明显地提高胃残留率,抑制大鼠胃的自主运动;明显对抗氯化乙酰胆碱引起的胃痉挛性收缩,使胃的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能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减轻由冷水浸渍法造成的大鼠应激性胃粘膜出血和溃疡,并能防止幽门结扎法胃溃疡的形成。拆方研究表明:在减少呕吐次数和延长呕吐潜伏期方面,吴茱萸作用最明显,其次为生姜,最佳组成是原方四味药皆用。[邱赛红,等.吴茱萸汤温胃止呕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8;4(3):9]

第二节 回阳救逆

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二两(6g),炙 干姜一两半(6g) 附子一枚(15g),生用,去皮,破八片

[用法]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心肾阳衰寒厥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肾阳衰,阴寒内盛所致。阳气不能温煦周身四末,故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不能鼓动血行,故脉微细。《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今心阳衰微,神失所养,则神衰欲寐;肾阳衰微,不能暖脾,升降失调,则腹痛吐利。此阳衰寒盛之证,非纯阳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破阴寒,回阳气,救厥逆。故方中以大辛大热之生附子为君,入心、脾、肾经,温壮元阳,破散阴寒,回阳救逆。生用则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臣以辛热之干姜,入心、脾、肺经,温中散寒,助阳通脉。附子与干姜同用,一温先天以生后天,一温后天以养先天,相须为用,相得益彰,温里回阳之力大增,是回阳救逆的常用组合。炙甘草之用有三:一则益气补中,使全方温补结合,以治虚寒之本;二则甘缓姜、附峻烈之性,使其破阴回阳而无暴散之虞;三则调和药性,并使药力作用持久,是为佐药而兼使药之用。综观本方,药简力专,大辛大热,使阳复厥回,故名”四逆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回阳救逆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四肢厥逆,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脉微细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胃肠炎吐泻过多、或某些急证大汗而见休克属阳衰阴盛者。

3.使用注意 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拒药者,可将药液置凉后服用。本方纯用辛热之品,中病手足温和即止,不可久服。真热假寒者忌用。

第三节 温经散寒

当归四逆汤 《伤寒论》

[组成]当归三两(12g)桂枝三两(9g),去皮 芍药三两(9g)细辛三两(3g)甘草二两 (6g),炙 通草二两(6g)大枣二十五枚(8枚),擘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月艮)。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解]本方证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治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太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效。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温阳与散寒并用,养血与通脉兼施,温而不燥,补而不滞。

《伤寒论》中以”四逆”命名的方剂有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因此,三方用药、功用全然不同,正如周扬俊所言:”四逆汤全在回阳起见,四逆散全在和解表里起见,当归四逆汤全在养血通脉起见。”(《温热暑疫全书》)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养血温经散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手足厥寒,舌淡苔白,脉细欲绝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治腰、股、腿、足疼痛属血虚寒凝者,可酌加川断、牛膝、鸡血藤、木瓜等活血祛瘀之品;若加吴茱萸、生姜,又可治本方证内有久寒,兼有水饮呕逆者;若用治妇女血虚寒凝之经期腹痛,及男子寒疝、睾丸掣痛、牵引少腹冷痛、肢冷脉弦者,可酌加乌药、茴香、良姜、香附等理气止痛;若血虚寒凝所致的手足冻疮,不论初期未溃或已溃者,均可以本方加减运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无脉症、雷诺病、小儿麻痹、冻疮、妇女痛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属血虚寒凝者。

阳和汤 《外科证治全生集》

[组成]熟地黄一两(30g) 麻黄五分(2g) 鹿角胶三钱(9g)白芥子二钱(6g),炒研 肉桂一钱(3g),去皮,研粉 生甘草一钱(3g)炮姜炭五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补血,散寒通滞。

[主治]阴疽。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

[方解]阴疽一证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痰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而成。阴寒为病,故局部肿势弥漫、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并可伴有全身虚寒症状;舌淡苔白,脉沉细亦为虚寒之象。治宜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方中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填精补髓;鹿角胶温肾阳,益精血。二药合用,温阳补血,共为君药。肉桂、姜炭药性辛热,均入血分,温阳散寒,温通血脉,为臣药。白芥子辛温,可达皮里膜外,温化寒痰,通络散结;少量麻黄,辛温达卫,宣通毛窍,开肌腠,散寒凝,为佐药。方中鹿角胶、熟地黄得姜、桂、芥、麻之宣通,则补而不滞;麻、芥、姜、桂得熟地黄、鹿角胶之滋补,则温散而不伤正。生甘草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本方,温阳与补血并用,祛痰与通络相伍,可使阳虚得补,营血得充,寒凝痰滞得除,治疗阴疽犹如仲春温暖和煦之气,普照大地,驱散阴霾,而布阳和,故以”阳和汤”名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患处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气虚不足者,可加党参、黄芪等甘温补气。阴寒重者,可加附子温阳散寒;肉桂亦可改桂枝,加强温通血脉,和营通滞作用。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骨结核、腹膜结核、慢性骨髓炎、骨膜炎、慢性淋巴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肌肉深部脓疡等属阴寒凝滞者。

4.使用注意
阳证疮疡红肿热痛,或阴虚有热,或疽已溃破者,不宜使用本方。马培之云:”此方治阴证,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重校外科证治全生集》卷4)

第七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去芦 白术 茯苓去皮(各9g) 甘草炙(6g)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15g),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候;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健脾。

[主治]脾胃气虚证。面色萎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由脾胃气虚,运化乏力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受纳与健运乏力,则饮食减少;湿浊内生,故大便溏薄;脾主肌肉,脾胃气虚,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四肢乏力;气血生化不足;血不足不荣于面,而见面色萎白;脾为肺之母,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见气短、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虚弱皆为气虚之象。正如《医方考》所说:”夫面色萎白,则望之而知其气虚矣;言语轻微,则闻之而知其气虚矣;四肢无力,则问之而知其气虚矣;脉来虚弱,则切之而知其气虚矣。”治宜补益脾胃之气,以复其运化受纳之功。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与理中丸比较,两方均用人参、白术、炙甘草以补益中气,仅一药之别,而功能相异。四君子汤配茯苓,功用以益气健脾为主,主治脾胃气虚证;理中丸用干姜,功用以温中祛寒为主,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基础方,后世众多补脾益气方剂多从此方衍化而来。临床应用以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者,加半夏以降逆止呕;胸膈痞满者,加枳壳、陈皮以行气宽胸;心悸失眠者,加酸枣仁以宁心安神;兼畏寒肢冷、脘腹疼痛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莲子肉去皮,一斤(500g) 薏苡仁一斤(500g) 缩砂仁一斤(500g) 桔梗炒令深黄色,一斤(500g) 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一斤半(750s) 白茯苓二斤(1000g) 人参二斤(1000g) 甘草炒,二斤(1000g) 白术二斤(1000g) 山药二斤(100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故见肠鸣泄泻;湿滞中焦,气机被阻,而见胸脘痞闷;脾失健运,则气血生化不足;肢体肌肤失于濡养,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

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并有保肺之效,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

《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较本方多陈皮一味,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里寒而腹痛者,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18g)甘草炙,各五分(9g)人参去芦,三分(6g)当归酒焙干或晒干,二分(3g)橘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6g)升麻二分或三分(6g)柴胡二分或三分(6g) 白术三分(9g)

[用法]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作丸剂,每服10–15g,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1.脾虚气陷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并以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本草纲目》谓:”升麻引阳明清气上升,柴胡引少阳清气上行,此乃禀赋虚弱,元气虚馁,及劳役饥饱,生冷内伤,脾胃引经最要药也”,共为佐使。炙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

关于用本方治疗气虚发热的理论依据,李东垣说:”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脾胃下流之湿气闷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燥热。”又说:”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可见这种发热在李东垣看来,就是”阴火”。其实质主要是脾胃元气虚馁,升降失常,清阳下陷,脾湿下流,下焦阳气郁而生热上冲,加之化源不足,”中焦取汁”不足以化赤生血,则心血不足以养心而致心火独亢而出现的热象。治疗这种发热, “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则愈。””盖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辨惑论》)综上李氏创立”温能除大热”的理论,对区别外感与内伤发热的辨证、病机、治则、治法以及使用的宜忌等均有阐发,对深入理解本方意义和指导临床运用均有裨益。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加蔓荆子、川芎;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加五味子、麦冬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加木香、枳壳以理气解郁。本方亦可用于虚人感冒,加苏叶少许以增辛散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4.使用注意 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生脉散 《医学启源》

[组成]人参五分(9g)麦门冬五分(9g)五味子七粒(6g)

[用法]长流水煎,不拘时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益气生津,敛阴止汗。

[主治]

1.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汗多神疲,体倦乏力,气短懒言,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

2.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干咳少痰,短气自汗,口干舌燥,脉虚细。

[方解]本方所治为温热、暑热之邪,耗气伤阴,或久咳伤肺,气阴两虚之证。温暑之邪袭人,热蒸汗泄,最易耗气伤津,导致气阴两伤之证。肺主皮毛,暑伤肺气,卫外失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主气,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阴伤而津液不足以上承,则咽干口渴。舌干红少苔,脉虚数或虚细,乃气阴两伤之象。咳嗽日久伤肺,气阴不足者,亦可见上述征象,治宜益气养阴生津。方中人参甘温,益元气,补肺气,生津液,是为君药。麦门冬甘寒养阴清热,润肺生津,用以为臣。人参、麦冬合用,则益气养阴之功益彰。五味子酸温,敛肺止汗,生津止渴,为佐药。三药合用,一补一润一敛,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汗止阴存,气充脉复,故名”生脉”。《医方集解》说:”人有将死脉绝者,服此能复生之,其功甚大。”至于久咳肺伤,气阴两虚证,取其益气养阴,敛肺止咳,令气阴两复,肺润津生,诸症可平。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气阴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人参性味甘温,若属阴虚有热者,可用西洋参代替;病情急重者全方用量宜加重。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神经衰弱所致咳嗽和心烦失眠,以及心脏病心律不齐属气阴两虚者。生脉散经剂型改革后制成的生脉注射液,经药理研究证实,具有毒性小、安全度大的特点,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及冠心病、内分泌失调等病属气阴两虚者。

4.使用注意 若属外邪未解,或暑病热盛,气阴未伤者,均不宜用。久咳肺虚,亦应在阴伤气耗,纯虚无邪时,方可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学启源》卷下:”补肺中元气不足。”

2.方论选录 吴仪洛《成方切用》卷7:”肺主气,肺气旺则四脏皆旺;虚,故脉绝气短也。人参甘温,大补肺气而泻热,为君;麦冬甘寒,补水源而清燥金,为臣;五味酸温,敛肺生津,收耗散之气,为佐。盖心主脉,而百脉皆朝于肺,补肺清心,则气充而脉复,故曰生脉。夏月火旺克金,当以保肺为主,清晨服此,能益气而御暑也。”

[临床报道]

黎氏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室性早搏36例获较好疗效。基本方:党参15g,麦冬、黄芪、桑寄生各20g,五味子、甘草各8g,苦参10g。结果:显效(心悸及室性早搏消失,心电图复查无明显异常)16例;有效(心悸等症状明显缓解,心电图检查好转)15例;无效(诸症无改善)5例,总有效率为86.1%。[黎裕朝.生脉饮加味治疗室性早搏38例。湖北中医杂志 2002;22(2):30]

[实验研究]

何氏等借助氢化可的松所致免疫功能低下的小鼠模型,选用T细胞亚群为指标,观察生脉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脉饮能明显提高T细胞亚群数,说明生脉饮具有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何裕民,等.生脉饮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医药信息 1999;16(1):57]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组成]防风一两(30g) 黄芪蜜炙 白术各二两(各60g)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加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食后热服。(现代用法:研末,每日2次,每次6–9g,大枣煎汤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虚人腠理不固,易感风邪。

[方解]本方主治卫气虚弱,不能固表之证。卫虚腠理不密,则易为风邪所袭,故时自恶风而易于感冒;表虚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津液外泄,则常自汗;面色晄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皆为气虚之象。治宜益气实卫,固表止汗。方中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为君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以加强益气固表之力,为臣药。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则汗不外泄,外邪亦难内侵。佐以防风走表而散风御邪,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而不留邪;防风得黄芪,则祛风而不伤正。对于表虚自汗,或体虚易于感冒者,用之有益气固表,扶正祛邪之功。方名玉屏风者,言其功用有似御风屏障,而又珍贵如玉之意。

本方配伍特点是以补气固表药为主,配合小量祛风解表之品,使补中寓散。

本方与桂枝汤均可用治表虚自汗,然本方证之自汗,乃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所致;桂枝汤证之自汗,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而致。故本方功专益气固表止汗,兼以祛风;而桂枝汤则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取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表虚自汗的常用方剂。临床应用以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自汗较重者,可加浮小麦、煅牡蛎、麻黄根,以加强固表止汗之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属表虚不固而外感风邪者,以及肾小球肾炎易于伤风感冒而诱致病情反复者。

4.使用注意 若属外感自汗或阴虚盗汗,则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方类聚》卷150:”腠理不密,易于感冒。”

2.方论选录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4录柯琴: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风者,不患无以驱之,而患无以御之;不畏风之不去,而畏风之复来,何则?发散太过,玄府不闭故也。昧者不知托里固表之法,遍试风药以驱之,去者自去,来者自来,邪气留连,终无解期矣。防风遍行周身,称治风之仙药,上清头目七窍,内除骨节疼痹,外解四肢挛急,为风药中之润剂,治风独取此味,任重功专矣。然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而充皮肤,肥腠理而司开阖,惟黄芪能补三焦而实卫,为玄府御风之关键,且无汗能发,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除头目风热,大风癞疾,肠风下血,妇人子脏风,是补剂中之风药也,所以防风得黄芪,其功愈大耳。白术健脾胃,温分肉,培土以宁风也。夫以防风之善驱风,得黄芪以固表,则外有所卫;得白术以固里,则内有所据,风邪去而不复来。此欲散风邪者,当倚如屏,珍如玉也。”

[临床报道]

杨氏用玉屏风散合桂枝龙牡汤为主加减治疗重症自汗45例,并设以谷维素、维生素C、维生素B等综合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经过2周治疗后,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杨百京.玉屏风散合桂枝龙牡汤治疗重症自汗45例。四川中医 2002;20(3):43]

[实验研究]

为观察高、中、低三种浓度加味玉屏风汤对截肢应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其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前列腺素Ⅱ(PCE2)的调节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应激对照组、应激+5%加味玉屏风汤组、应激+2.5%加味玉屏风汤组、应激+1.25%加味玉屏风汤组,应激组动物均行截肢手术,应激前注射各浓度加味玉屏风汤1周。结果显示:加味玉屏风汤可拮抗应激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抑制和分泌TNFa、PCE2,的增加。提示加味玉屏风汤能有效调节应激过程中巨噬细胞吞噬和分泌功能的紊乱,这可能是该方防治应激性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陈新,等.加味玉屏风汤对截肢应激小鼠巨噬细胞功能的调节作用。中医研究 1997;10(6):16]

完带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白术一两(30g),土炒 山药一两(30g),炒 人参二钱(6g)白芍五钱(15g),酒炒 车前子三钱(9g),酒炒 苍术二钱(9g),制 甘草一钱(3g) 陈皮五分(2g) 黑芥穗五分(2g)柴胡六分(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晄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方解]本方为治疗白带的常用方剂,所主病证乃由脾虚肝郁、带脉失约、湿浊下注所致。脾虚生化之源不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致面色晄白;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清气不升致倦怠便溏;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脉不固致带下色白量多、清稀如涕;舌淡白,脉濡弱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脾益气,疏肝解郁,化湿止带。方中重用白术、山药为君,意在补脾祛湿,使脾气健运,湿浊得消;山药并有固肾止带之功。臣以人参补中益气,以助君药补脶之力;苍术燥湿运脾,以增祛湿化浊之力;白芍柔肝理脾,使肝木条达而脾土自强;车前子利湿清热,令湿浊从小便分利。佐以陈皮之理气燥湿,既可使补药补而不滞,又可行气以化湿;柴胡、芥穗之辛散,得白术则升发脾胃清阳,配白芍则疏肝解郁。使以甘草调药和中,诸药相配,使脾气健旺,肝气条达,清阳得升,湿浊得化,则带下自止。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寓补于散,寄消于升,培土抑木,肝脾同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脾虚肝郁,湿浊下注带下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湿热,带下兼黄色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燥湿;兼有寒湿,小腹疼痛者,加炮姜、盐茴香以温中散寒;腰膝酸软者,加杜仲、续断以补益肝肾;日久病滑脱者,加龙骨、牡蛎以固涩止带。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阴道炎、宫颈糜烂、盆腔炎而属脾虚肝郁,湿浊下注者。

4.使用注意 带下证属湿热下注者,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上:”白带下。”

2.方论选录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夫带下俱是湿证,而以带下名者,因带脉不能约束,而有此病,故以名之。盖带脉通于任督,任督病而带脉始病……加以脾气之虚,肝气之郁,湿气之侵,热气之逼,安得不成带下之病哉?故妇人有终年累月下流白物,如涕如唾,不能禁止,甚则臭秽者,所谓白带也。夫白带乃湿盛而火衰,肝郁而气弱,则脾气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为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治法宜大补脾胃之气,稍佐以舒肝之品,使风木不闭塞于地中,则地气自升腾于天上,脾气健而湿气消,自无白带之患矣。”

[临床报道]

李氏用完带汤加味治疗经期延长56例,每日1剂,每4剂为1疗程。血未止者可连服个疗程。结果:服药1-2个疗程内血止,下次月经正常者38例;服药后经净,下次经期又延长,再继服1疗程后月经正常者15例;服药4个疗程,病情再发者3例(后经查2例为血小板减少,1例为子宫肌瘤引起)。总有效率为94.6%。作者认为,经期延长与肾脾两虚带下的病机类同,完带汤既然可以止带,亦应能止血。[李文艳.完带汤治疗经期延长56例四川中医2001:19(3):55]

第二节 补血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当归去芦,酒浸炒(9g)川芎(6g)白芍(9g)熟干地黄酒蒸(熟地黄已有成品,干地黄即生地黄晒干,12g)各等分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15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渣,空心食前热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甚或瘕块硬结,舌淡,口唇、爪甲色淡,脉细弦或细涩。

[方解]本方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是从《金匮要略》中的芎归胶艾汤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本方治证由营血亏虚,血行不畅,冲任虚损所致。血虚与心、肝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肝藏血,血虚则肝失所养,无以上荣,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血虚则心神失养,故心悸失眠;营血亏虚,则面部、唇舌、爪甲等失于濡养,故色淡无华;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虚损,肝血不足,加之血行不畅,则月经不调,可见月经量少、色淡、或前或后,甚或经闭不行等症;血虚则血脉无以充盈,血行不畅易致血瘀,可见脐腹疼痛,甚或瘕块硬结;脉细涩或细弦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象。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方中熟地甘温味厚质润,人肝、肾经,长于滋养阴血,补肾填精,为补血要药,故为君药。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为补血良药,兼具活血作用,且为养血调经要药,用为臣药。佐以白芍养血益阴;川芎活血行气。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以熟地、白芍阴柔补血之品(血中血药)与辛香之当归、川芎(血中气药)相配,动静相宜,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温而不燥,滋而不腻,成为补血调血之良方。

本方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治外伤瘀血作痛,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于妇人诸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补血调经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气虚者,加人参、黄芪,以补气生血;以血滞为主者,加桃仁、红花,白芍易为赤芍,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血虚有寒者,加肉桂、炮姜、吴萸,以温通血脉;血虚有热者,加黄芩、丹皮,熟地易为生地,以清热凉血;妊娠胎漏者,加阿胶、艾叶,以止血安胎。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胎产疾病、荨麻疹以及过敏性紫癜等属营血虚滞者。

4.使用注意 对于阴虚发热,以及血崩气脱之证,则非所宜。

当归补血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黄芪一两(30g)当归酒洗,二钱(6g)

[用法]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空腹时温服。

[功用]补气生血。

[主治]血虚阳浮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方解]本方证为劳倦内伤,血虚气弱,阳气浮越所致。血虚气弱,阴不维阳,故肌热面赤、烦渴引饮,此种烦渴,常时烦时止,渴喜热饮;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是血虚气弱,阳气浮越之象,是血虚发热的辨证关键。治宜补气生血,使气旺血生,虚热自止。方中重用黄芪,其用量五倍于当归,其义有二:本方证为阴血亏虚,以致阳气欲浮越散亡,此时,恐一时滋阴补血固里不及,阳气外亡,故重用黄芪补气而专固肌表,即”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之理,此其一;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故用黄芪大补脾肺之气,以资化源,使气旺血生,此其二。配以少量当归养血和营,则浮阳秘敛,阳生阴长,气旺血生,而虚热自退。

至于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取其益气养血而退热。疮疡溃后,久不愈合,用本方补气养血,扶正托毒,有利于生肌收口。

《内外伤辨惑论》说:”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故本方应与白虎汤加以区别。白虎汤证是因于外感,热盛于内,病情属实;当归补血汤证由于内伤,为血虚气弱,病情属虚。因此,白虎汤证大渴而喜冷饮,身大热而大汗出,脉洪大而有力;当归补血汤证口渴则喜温饮,身虽热而无汗,脉大而虚,重按无力。所以《内外伤辨惑论》强调:”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李东垣”甘温除热”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时除肌热、口渴喜热饮、面赤外,以脉大而虚,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妇女经期,或产后感冒发热头痛者,加葱白、豆豉、生姜、大枣以疏风解表;若疮疡久溃不愈,气血两虚而又余毒未尽者,可加银花、甘草以清热解毒;若血虚气弱出血不止者,可加煅龙骨、阿胶、山茱萸以固涩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妇人经期、产后发热等属血虚阳浮者,以及各种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属血虚气弱者。

4.使用注意 阴虚发热证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治肌热,燥热,口渴引饮,目赤面红,昼夜不息,其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内经》曰脉虚血虚,又云血虚发热证象白虎,惟脉不长实有辨耳,误服白虎汤必死。此病得之于饥困劳役。”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血实则身凉,血虚则身热。或以饥困劳役,虚其阴血,则阳独治,故令肌热、目赤、面红、烦渴引饮。此证纯象伤寒白虎汤之证,但脉大而虚,非大而长,为可辨尔。《内经》所谓脉虚血虚是也。当归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养血;而黄芪则味甘补气者也,今黄芪多于当归数倍,而曰补血汤者,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内经》曰:’阳生阴长’,是之谓尔。”

[临床报道]

王氏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获得较好疗效。治疗组80例,用本方加味;对照组40例,用消心痛。两组均用生理盐水500ml加维生素C 2g,静脉点滴每日1次,30天为1疗程。观察期间心绞痛发作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4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8.8%;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47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7例,有效28例,无效45例,总有效率为43.8%;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9例,无效26例,总有效率3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王波.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天津中医 2000;17(3):4)

[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方法:黄芪、当归以5:1的比例按传统方法煎3次,混合后浓缩成100%的当归补血汤。以昆明小鼠作实验动物,观察当归补血汤大、小剂量及环磷酰胺组的白细胞的影响。结果:大剂量组用药前后相比(P<0.05),与小剂量组相比(P<0.05)。说明当归补血汤不仅能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免疫低下小鼠的白细胞总数,拮抗由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低下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状态。[包牧莹,等.当归补血汤对免疫低下小鼠的影响及模型选择。辽宁中医杂志 1998;25(3):138]

归脾汤 《正体类要》

[组成]白术 当归 白茯苓 黄芪炒 远志 龙眼肉 酸枣仁炒,各一钱(3g) 人参一钱 (6g) 木香五分(1.5g) 甘草炙,三分(1g)

[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1.心脾气血两虚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2.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因恩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面色萎黄,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气血不足之象。上述诸症虽属心脾两虚,却是以脾虚为核心,气血亏虚为基础。脾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灵枢•决气》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方中以参、芪、术、草大队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血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全方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为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两虚之良方。

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则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补气养血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故张璐说:”此方滋养心脾,鼓动少火,妙以木香调畅诸气。世以木香性燥不用,服之多致痞闷,或泄泻,减食者,以其纯阴无阳,不能输化药力故耳。”(《古今名医方论》)

本方原载宋•严用和《济生方》,但方中无当归、远志,至明•薛已补此二味,使养血宁神之效尤彰。本方的适应范围,随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不断有所扩充,原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元•危亦林在《世医得效方》中增加治疗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明•薛已《内科摘要》增补了治疗惊悸、盗汗、嗜卧少食、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等症。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同用参、芪、术、草以益气补脾。前者以补气药配伍养心安神药,意在心脾双补,复二脏生血、统血之职,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体倦食少,以及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等。后者是补气药配伍升阳举陷药,意在补气升提,复脾胃升清降浊之能,主治脾胃气虚、气陷之少气懒言、发热及脏器下垂等。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神经衰弱、心脏病等属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惰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临床报道]

李氏用归脾汤加减辅助治疗食管癌放化疗毒副作用获较好疗效。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化疗,治疗组除放化疗外,辅以归脾汤加减,从放化疗前3天开始服用,每日1剂,服至化疗结束后2周停用。结果:骨髓抑制情况在Ⅲ、Ⅳ度,两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归脾汤能显著减轻放化疗对骨髓功能的抑制;放化疗组CD3、CD4、NK细胞数目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而归脾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程度明显较对照组小,说明归脾汤有显著保护或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李卫河,等。归脾汤对食管癌放化疗毒副作用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0;7(6):68]

[实验研究]

归脾汤对三种实验性胃溃疡模型的影响发现:该方对急性应激性溃疡、利血平性溃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幽门结扎性溃疡无效;对胃液分泌量、胃蛋白酶排出量等没有明显影响。作者认为该方的作用部位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对紊乱的神经系统的调节,使胃的分泌、运动等功能恢复正常,发挥了抑制溃疡形成的作用。[张仲一,等。归脾汤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天津中医 1995;12(4):28]

第三节 气血双补

炙甘草汤 《伤寒论》

[组成]甘草四两(12g),炙 生姜三两(9g),切 桂枝三两,去皮(9g) 人参二两(6g) 生地黄一斤(50g) 阿胶二两(6g) 麦门冬半升(10g),去心 麻仁半升(10g) 大枣三十枚(10枚),擘

[用法]上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主治]

1.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证。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瘦小者。

2.虚劳肺痿。干咳无痰,或咳吐涎沫,量少,形瘦短气,虚烦不眠,自汗盗汗,咽干舌燥,大便干结,脉虚数。

[方解]本方是《伤寒论》治疗心动悸、脉结代的名方。其证是由伤寒汗、吐、下或失血后,或杂病阴血不足,阳气不振所致。阴血不足,血脉无以充盈,加之阳气不振,无力鼓动血脉,脉气不相接续,故脉结代;阴血不足,心体失养,或心阳虚弱,不能温养心脉,故心动悸。治宜滋心阴,养心血,益心气,温心阳,以复脉定悸。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为君,《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配伍炙甘草、人参、大枣益心气,补脾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阿胶、麦冬、麻仁滋心阴,养心血,充血脉,共为臣药。佐以桂枝、生姜辛行温通,温心阳,通血脉,诸厚味滋腻之品得姜、桂则滋而不腻。用法中加清酒煎服,以清酒辛热,可温通血脉,以行药力,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使气血充足,阴阳调和,则心动悸、脉结代,皆得其平;

虚劳肺痿属气阴两伤者,使用本方,是用其益气滋阴而补肺,但对阴伤肺燥较甚者,方中姜、桂、酒减少用量或不用,因为温药毕竟有耗伤阴液之弊,故应慎用。

本方与生脉散均有补肺气,养肺阴之功,可治疗肺之气阴两虚,久咳不已。但本方益气养阴作用较强,敛肺止咳之力不足,重在治本,且偏于温补,阴虚肺燥较著或兼内热者不宜;而生脉散益气养阴之力虽不及本方,因配伍了收敛的五味子,标本兼顾,故止咳之功甚于炙甘草汤,且偏于清补,临证之时可斟酌选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阴阳气血并补之剂。临床应用以脉结代,心动悸,虚羸少气,舌光色淡少苔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增强养心安神定悸之力,或加龙齿、磁石重镇安神;偏于心气不足者,重用炙甘草、人参;偏于阴血虚者重用生地、麦门冬;心阳偏虚者,易桂枝为肉桂,加附子以增强温心阳之力;阴虚而内热较盛者,易人参为南沙参,并减去桂、姜、枣、酒,酌加知母、黄柏,则滋阴液降虚火之力更强。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心律不齐、期外收缩、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而有心悸、气短、脉结代等属阴血不足,阳气虚弱者。

第四节 补阴

六味地黄丸(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熟地黄八钱(24g) 山萸肉 干山药各四钱(各20g)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去皮,各三钱(9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现代用法:亦可不煎服)。

[功用]滋补肝肾。

[主治]肝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口燥咽干,牙齿动摇,足跟作痛,小便淋沥,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肾藏精,为先天之本,肝为藏血之脏,精血互可转化,肝肾阴血不足又常可相互影响。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肾阴不足则骨髓不充,故腰膝酸软无力、牙齿动摇、小儿囟门不合;脑为髓海,肾阴不足,不能生髓充脑,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故头晕目眩;肾开窍于耳,肾阴不足,精不上承,或虚热生内热,甚者虚火上炎,故骨蒸潮热、消渴、盗汗、小便淋沥、舌红少苔、脉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泻湿浊之品。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茱萸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取”肝肾同源”之意;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肾,共为臣药。三药配合,肾肝脾三阴并补,是为”三补”,但熟地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之和,故仍以补肾为主。泽泻利湿而泄肾浊,并能减熟地黄之滋腻;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与泽泻共泻肾浊,助真阴得复其位;丹皮清泄虚热,并制山萸肉之温涩。三药称为”三泻”,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系宋•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枝、附子而成,原名”地黄丸”,用治肾怯诸证。《小儿药证直诀笺正》说:”仲阳意中,谓小儿阳气甚盛,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虚火明显者,加知母、玄参、黄柏等以加强清热降火之功;兼脾虚气滞者,加白术、砂仁、陈皮等以健脾和胃。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高血压病、糖尿病、肺结核、肾结核、甲状腺功能亢进、中心性视网膜炎及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阴虚弱为主者。

4.使用注意 脾虚泄泻者慎用。

大补阴丸(大补丸) 《丹溪心法》

[组成]熟地黄酒蒸 龟板酥炙,各六两(各180g)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四两(各120g)

[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七十丸(6~9g)空心盐白汤送下(现代用法:上为细末,猪脊髓适量蒸熟,捣如泥状;炼蜜,混合拌匀和药粉为丸,每丸约重 15g,每日早晚各服1丸,淡盐水送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方解]本方证是由肝肾亏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所致。肾为水火之脏,本应既济以并存,真阴亏虚,则相火亢盛而生虚火、虚热之证,故骨蒸潮热、盗汗遗精、足膝疼热;虚火上炎,灼伤肺金,损伤肺络,故咳嗽咯血;虚火上扰心神,则心烦易怒。治宜大补真阴以治本,佐以降火以治标,标本兼治。本方以滋阴降火为法,以”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宜常养其阴,阴与阳齐,则水能制火”(《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为理论依据,方中重用熟地、龟板滋阴潜阳,壮水制火,即所谓培其本,共为君药。继以黄柏苦寒泻相火以坚阴;知母苦寒而润,上能清润肺金,下能滋清肾水,与黄柏相须为用,苦寒降火,保存阴液,平抑亢阳,即所谓清其源,均为臣药。应用猪脊髓、蜂蜜为丸,此乃血肉甘润之品,填精益髓,既能助熟地、龟板以滋阴,又能制黄柏之苦燥,俱为佐使。本证若仅滋阴则虚火难清,单清热则犹恐复萌,故须培本清源,使阴复阳潜,虚火降而诸症悉除。正如《删补名医方论》中说:”是方能骤补真阴,以制相火,较之六味功用尤捷。”

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滋阴药与清热降火药相配,培本清源,两相兼顾。其中龟板、熟地用量较重,与知、柏的比例为3:2,表明本方以滋阴培本为主,降火清源为辅。

大补阴丸与六味地黄丸虽均能滋阴降火,但后者偏于补养肾阴,而清热之力不足;前者则滋阴与降火之力较强,故对阴虚而火旺明显者,选用该方为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阴虚火旺证的基础方,又是体现朱丹溪补阴学派学术思想及其滋阴降火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骨蒸潮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阴虚较重者,可加天门冬、麦门冬以润燥养阴;阴虚盗汗者,可加地骨皮以退热除蒸;咯血、吐血者,加仙鹤草、旱莲草、白茅根以凉血止血;遗精者,加金樱子、芡实、桑螵蛸、山茱萸以固精止遗。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结核、骨结核、糖尿病等属阴虚火旺者。

4.使用注意 若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以及火热属于实证者不宜使用。

一贯煎 《续名医类案》

[组成]北沙参 麦冬 当归身(各9g) 生地黄(18-30g) 枸杞子(9-18g) 川楝子一钱半(4.5g) (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阴疏肝。

[主治]肝肾阴虚,肝气郁滞证。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干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亦治疝气瘕聚。

[方解]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肝肾阴血亏虚,肝体失养,则疏泄失常,肝气郁滞,进而横逆犯胃,故胸脘胁痛、吞酸吐苦;肝气久郁,经气不利则生疝气、瘕聚等症;阴虚津液不能上承,故咽干口燥、舌红少津;阴血亏虚,血脉不充,故脉细弱或虚弦。肝肾阴血亏虚而肝气不舒,治宜滋阴养血、柔肝舒郁。方中重用生地黄滋阴养血、补益肝肾为君,内寓滋水涵木之意。当归、枸杞养血滋阴柔肝;北沙参、麦冬滋养肺胃,养阴生津,意在佐金平木,扶土制木,四药共为臣药。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复其条达之性。该药性虽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相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养,肝气得舒,则诸症可解。

本方配伍特点:在大队滋阴养血药中,少佐一味川楝子疏肝理气,补肝与疏肝相结合,以补为主,使肝体得养,而无滋腻碍胃遏滞气机之虞,且无伤及阴血之弊。全方组方严谨,配伍得当,照顾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诚为滋阴疏肝之名方。

一贯煎与逍遥散都能疏肝理气,均可治肝郁气滞之胁痛。不同之处: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郁血虚之胁痛,并伴有神疲食少等脾虚症状;一贯煎滋养肝肾的作用较强,主治肝肾阴虚之胁痛,且见吞酸吐苦等肝气犯胃症状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阴虚肝郁,肝胃不和所致脘胁疼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胁疼痛,吞酸吐苦,舌红少津,脉虚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大便秘结,加瓜蒌仁;有虚热或汗多,加地骨皮;痰多,加川贝母;舌红而干,阴亏过甚,加石斛;胁胀痛,按之硬,加鳖甲;烦热而渴,加知母、石膏;腹痛,加芍药、甘草;两足痿软,加牛膝、薏仁;不寐,加酸枣仁;口苦燥,少加黄连。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肋间神经痛、神经官能症等属阴虚肝郁者。

4.使用注意 因制方重在滋补,虽可行无形之气,但不能祛有形之邪,且药多甘腻,故有停痰积饮而舌苔白腻、脉沉弦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续名医类案》卷18:”胁痛,吞酸,吐酸,疝瘕,一切肝病。”

2.方论选录 张山雷《中风斠诠》卷3:”凡胁肋胀痛,脘腹搘撑,多是肝气不疏,刚木恣肆为病。治标之法,每用香燥破气,轻病得之,往往有效。然燥必伤阴,液愈虚而气愈滞,势必渐发渐剧,而香药、气药不足恃矣。若脉虚舌燥,津液已伤者,则行气之药,尤为鸩毒。柳州此方,虽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以调肝气之横逆,顺其条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第一良药。凡血液不充,经脉窒滞,肝胆不驯,而变生诸病者,皆可用之。苟无停痰积饮,此方最有奇功。……治肝胃病者,必知有此一层理法,而始能觉悟专用青、陈、乌、朴、沉香、木香等药之不妥。且此法因不仅专治胸胁脘腹措撑胀痛已也,有肝肾阴虚而腿膝酸痛,足软无力,或环跳髀枢足跟掣痛者,是方皆有捷效。故亦治痢后风及鹤膝、附骨环跳诸证。……口苦而燥,是上焦之郁火,故以川楝泄火。楝本苦燥,而入于大剂养液队中,反为润燥之用,非神而明之,何能辨此?”

[临床报道]

闫氏运用一贯煎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之胃阴不足型118例,总有效率为94.92%;对照组65例,总有效率73.68%。提示本方有提高免疫功能、清除幽门螺旋杆菌、促使萎缩的胃粘膜逆转、抑制异常增生等作用。[闫肃,等.一贯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18例。陕西中医 1999;20(4):161]

第五节 补阳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g) 薯蓣(即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0g) 泽泻 茯苓 牡丹皮各三两(各90g)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6g),日再服。

[功用]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部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方解]本方证皆由肾阳不足所致。腰为肾府,肾阳不足,故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阳虚弱,不能化气利水,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或转胞;肾阳亏虚,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肾主水,肾阳虚弱,气化失常,水液失调,留滞为患,可发为水肿、痰饮、脚气等。病症虽多,病机均为肾阳亏虚,所以异病同治,治宜补肾助阳为法,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理。方中附子大辛大热,为温阳诸药之首;桂枝辛甘而温,乃温通阳气要药;二药相合,补肾阳之虚,助气化之复,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阴阳一方的偏衰必将导致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而且肾阳虚一般病程较久,多可由肾阴虚发展而来,若单补阳而不顾阴,则阳无以附,无从发挥温升之能,正如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类经》卷14),故重用干地黄滋阴补肾;配伍山茱萸、山药补肝脾而益精血,共为臣药。君臣相伍,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不仅可藉阴中求阳而增补阳之力,而且阳药得阴药之柔润则温而不燥,阴药得阳药之温通则滋而不腻,二者相得益彰。方中补阳之品药少量轻而滋阴之晶药多量重,可见其立方之旨,并非峻补元阳,乃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即取”少火生气”之义。正如柯琴所云:”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配桂枝又善温化痰饮;丹皮苦辛而寒,擅入血分,合桂枝则可调血分之滞,三药寓泻于补,俾邪去而补药得力,为制诸阴药可能助湿碍邪之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则诸症自除。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补阳之中配伍滋阴之品,阴中求阳,使阳有所化;二是少量补阳药与大队滋阴药为伍,旨在微微生火,少火生气。由于本方功用主要在于温补肾气,且作丸内服,故名之”肾气丸”。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肾助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痛脚软,小便不利或反多,舌淡而胖,脉虚弱而尺部沉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干地黄,现多用熟地;桂枝改用肉桂,如此效果更好;若夜尿多者,宜肾气丸加五味子;小便数多,色白体羸,为真阳亏虚,宜加补骨脂、鹿茸等,加强温阳之力;若用于阳痿,证属命门火衰者,酌加淫羊藿、补骨脂、巴戟天等以助壮阳起痿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炎、糖尿病、醛固酮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慢性支气管哮喘、更年期综合征等属肾阳不足者。

4.使用注意 若咽干口燥、舌红少苔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者,不宜应用。此外,肾阳虚而小便正常者,为纯虚无邪,不宜使用本方。吴仪洛称:”此亦为虚中夹邪滞而设尔,若纯虚之证,而兼以渗利,未免减去药力,当用右归丸或右归饮。”(《成方切用》)

第六节 阴阳双补

地黄饮子(地黄饮) 《圣济总录》

[组成]熟干地黄焙(12g) 巴戟天去心 山茱萸炒 石斛去根 肉苁蓉酒浸,切焙 附子炮裂,去皮脐 五味子炒 官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麦门冬去心,焙 菖蒲 远志去心,各半两(各15g)

[用法]上为粗末,每服三钱匕(9-15g),水一盏,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擘破,同煎七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加姜枣水煎服)。

[功用]滋肾阴,补肾阳,开窍化痰。

[主治]下元虚衰,痰浊上泛之喑痱证。舌强不能言,足废不能用,口干不欲饮,足冷面赤,脉沉细弱。

[方解]”喑痱”是由于下元虚衰,阴阳两亏,虚阳上浮,痰浊随之上泛,堵塞窍道所致。”喑”是指舌强不能言语,”痱”是指足废不能行走。肾藏精主骨,下元虚衰,包括肾之阴阳两虚,致使筋骨失养,故见筋骨痿软无力,甚则足废不能用;足少阴肾脉夹舌本,肾虚则精气不能上承,痰浊随虚阳上泛堵塞窍道,故舌强而不能言;阴虚内热,故口干不欲饮,虚阳上浮,故面赤;肾阳亏虚,不能温煦于下,故足冷;脉沉细数是阴阳两虚之象。此类病证常见年老及重病之后,治宜补养下元为主,摄纳浮阳,佐以开窍化痰。方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阴,肉苁蓉、巴戟天温壮肾阳,四味共为君药。配伍附子、肉桂之辛热,以助温养下元,摄纳浮阳,引火归原;石斛、麦冬、五味子滋养肺肾,金水相生,壮水以济火,均为臣药。石菖蒲与远志、茯苓合用,是开窍化痰,交通心肾的常用组合,是为佐药。姜、枣和中调药,功兼佐使。综观全方,标本兼治;阴阳并补,滋阴药与温阳药的药味及用量相当,补阴与补阳并重,上下同治而以治本治下为主。诸药合用,使下元得以补养,浮阳得以摄纳,水火既济,痰化窍开则”喑痱”可愈。

本方原名地黄饮,《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少许薄荷,名”地黄饮子”,薄荷疏郁而轻清上行,清利咽喉窍道,对痰阻窍道更为适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肾虚喑痱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舌喑不语,足废不用,足冷面赤,脉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属痱而无喑者,减去石菖蒲、远志等宣通开窍之品;喑痱以阴虚为主,痰火偏盛者,去附、桂,酌加川贝母、竹沥、胆南星、天竺黄等以清化痰热;兼有气虚者,酌加黄芪、人参以益气。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晚期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脊髓炎等慢性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阴阳两虚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偏于温补,故对气火上升,肝阳偏亢而阳热之象明显者,不宜应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圣济总录》卷51:”肾气虚厥,语声不出,足废不用。”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夫中风一证,有真中,有类中。真中者,真为风邪所中也。类中者,不离阴虚、阳虚两条。如肾中真阳虚者,多痰多湿;真阴虚者,多火多热。阳虚者,多暴脱之证;阴虚者,多火盛之证。其神昏不语,击仆偏枯等证,与真中风似是而实非,学者不得不详审而施治也。此方所云少阴气厥不至,气者,阳也,其为肾脏阳虚无疑矣。故方中熟地、巴戟、山萸、苁蓉之类,大补肾脏之不足,而以桂、附之辛热,协四味以温养真阳;但真阳下虚,必有浮阳上僭,故以石斛、麦冬清之;火载痰升,故以茯苓渗之;然痰火上浮,必多堵塞窍道,菖蒲、远志能交通上下而宣窍辟邪;五味以收其耗散之气,使正有所归;薄荷以搜其不尽之邪,使风无留着;用姜、枣者,和其营卫,匡正除邪耳。”

[临床报道]

任氏用地黄饮子加减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肢体瘫痪46例,每日1剂,配合静脉点滴脉络宁20ml,每日1次,14日为1疗程。结果:基本治愈(肌力达Ⅳ~Ⅴ级,生活自理)11例;显效(偏瘫明显恢复,肌力提高2级以上,生活基本自理)22例;好转(肌力提高1级,生活不能自理)11例;无效(治疗前后病情无明显改善)2例。其中有效患者多在1个疗程后出现疗效。[任向毅。地黄饮子治疗脑卒中恢复期肢体瘫痪46例。河北中医 1999;21(1):36]

[实验研究]

封氏以氯化铝诱导痴呆小鼠模型,观察地黄饮子对小鼠在跳台实验、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地黄饮子可减少小鼠跳台错误反应次数、延长测验期跳台潜伏期、缩短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增加测验期跨越平台次数、降低乙酰胆碱酶活性。提示地黄饮子可以提高痴呆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小鼠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有关。[封银曼,等。地黄饮子对痴呆小鼠脑功能及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影响。辽宁中医杂志
2002;29(3):181]

第八章 固涩剂

第一节 固表止汗

牡蛎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黄芪去苗土 麻黄根洗 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三味为粗散。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30g),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小麦30g,水煎温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常自汗出,夜卧更甚,心悸惊惕,短气烦倦,舌淡红,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多由气虚卫外不固,阴伤心阳不潜,日久心气亦耗所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卫气不固,则表虚而阴液外泄,故常自汗出;夜属阴,睡时卫阳入里,肌表不固,加之汗出过多,心阴不足而阳不潜藏,故汗出夜卧更甚;汗出过多,不但心阴受损,亦使心气耗伤,故心悸惊惕、短气烦倦。治宜敛阴止汗,益气固表。方中煅牡蛎咸涩微寒,敛阴潜阳,固涩止汗,为君药。生黄芪味甘微温,益气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君臣相配,是为益气固表、敛阴潜阳的常用组合。麻黄根甘平,功专收敛止汗,为佐药。小麦甘凉,专入心经,养气阴,退虚热,为佐使药。合而成方,补敛并用,兼潜心阳,共奏益气固表,敛阴止汗之功,可使气阴得复,汗出自止。

本方与玉屏风散均可用治卫气虚弱,腠理不固之自汗。但本方补敛并用而以固涩为主,为收敛止汗的代表方,善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之自汗盗汗。玉屏风散则以补气为主,以补为固,属于补益剂,且黄芪、防风相配,补中寓散,故宜于表虚自汗或虚人易感风邪者。

《医方集解》牡蛎散方将小麦改为浮小麦,则止汗之力更强,但养心之功稍逊。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所致自汗、盗汗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心悸,短气,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虚明显者,可加人参、白术以益气;偏于阴虚者,可加生地、白芍以养阴。自汗应重用黄芪以固表,盗汗可再加豆衣、糯稻根以止汗,疗效更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病后、手术后或产后身体虚弱、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肺结核等所致自汗、盗汗属体虚卫外不固,又复心阳不潜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8:”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惊惕,短气烦倦。”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夫自汗、盗汗两端,昔人皆谓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而立论。然汗为心液,心主血,故在内则为血、在外则为汗,不过自汗、盗汗虽有阳虚、阴虚之分,而所以致汗者,无不皆由郁蒸之火逼之使然。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天地亦必郁蒸而后有雨。但火有在阴在阳之分,属虚属实之异,然二证虽有阴阳,其为卫虚不固则一也。此方用黄芪固卫益气,以麻黄根领之达表而止汗。牡蛎咸寒,潜其虚阳,敛其津液;麦为心谷,其麸则凉,用以入心,退其虚热耳。此治卫阳不固,心有虚热之自汗者也。”

[临床报道]

张氏用本方加党参、瘪桃干、五味子、甘草为主方,治疗自汗、盗汗46例。共治愈41例,好转5例。痊愈病例中,服药3-6剂者29例,7–9剂者12例,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张必生.自拟敛汗固表汤治疗自汗盗汗46例。广西中医药 1985;8(6):16]

第二节 敛肺止咳(略)

九仙散

组成:人参 款冬花 桑白皮 桔梗 五味子 阿胶 乌梅各10g 贝母5g 罂粟壳15g

方歌:九仙散中罂粟君,五味乌梅共为臣,参胶款桑贝桔梗,敛肺止咳益气阴。

功用:敛肺止咳,益气养阴。

主治:久咳肺虚证。久咳不已,咳甚则气喘自汗,痰少而粘,脉虚数。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方解:久咳伤肺,肺气必虚,以致咳嗽不已,甚则气喘;肺主气属卫,肺气虚损,则卫外不固,而致自汗;久咳伤肺阴,虚热内生,敛液成痰,故痰少而粘,脉虚而数。

方中重用罂粟壳味酸涩,敛肺止咳为君;五味子、乌梅酸涩,收敛肺气,以加强君药之功效,为臣;人参补益肺气,阿胶滋养肺阴,款冬花、桑白皮降气化痰,止咳平喘;贝母止咳化痰,合桑白皮以清肺热,共为佐;桔梗宣肺祛痰,载药上行,为使。诸药配伍敛中有散、降中寓升,总体以降、收为主。

第三节 涩肠固脱

真人养脏汤(纯阳真人养脏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 当归去芦 白术焙 各六钱(各18g)肉豆蔻面裹,煨,半两(15g)肉桂去粗皮甘草炙,各八钱(各24g)白芍药一两六钱(48g)木香不见火,一两四钱(42g)诃子去核,一两二钱 (36g)罂粟壳去蒂萼,蜜炙,三两六钱(108 g)

[用法]上锉为粗末。每服二大钱(6g),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忌酒、面、生、冷、鱼腥、油腻(现代用法:共为粗末,每服6g,水煎去滓,饭前温服;亦作汤剂,水煎去滓,饭前温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涩肠固脱,温补脾肾。

[主治]久泻久痢,脾肾虚寒证。泻痢无度,滑脱不禁,甚至脱肛坠下,脐腹疼痛,喜温喜按,倦怠食少,舌淡苔白,脉迟细。

[方解]久泻久痢,积滞虽去,但脾肾虚寒、肠失固摄,以致大便滑脱不禁,甚至中气下陷,脱肛坠下;脾肾虚寒,气血不和,故腹痛喜温喜按;脾虚气弱,运化失司,则倦怠食少。病虽以脾肾虚寒为本,但已至滑脱失禁,非固涩则泻痢不能止,治当涩肠固脱治标为主,温补脾肾治本为辅。方中重用罂粟壳涩肠止泻,为君药。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诃子苦酸温涩,功专涩肠止泻。君臣相须为用,体现”急则治标”,”滑者涩之”之法。然固涩之品仅能治标塞流,不能治本,故佐以肉桂温肾暖脾,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三药合用温补脾肾以治本。泻痢日久,每伤阴血,甘温固涩之品,易壅滞气机,故又佐以当归、白芍养血和血,木香调气醒脾,共成调气和血,既治下痢腹痛后重,又使全方涩补不滞。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且合参、术补中益气,合芍药缓急止痛,为佐使药。综观全方,具有标本兼治,重在治标;脾肾兼顾,补脾为主;涩中寓通,补而不滞等的配伍特点。诚为治疗虚寒泻痢、滑脱不禁之良方,故费伯雄言其”于久病正虚者尤宜”。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大便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食少神疲,舌淡苔白,脉迟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脾肾虚寒、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以温肾暖脾;脱肛坠下者,加升麻、黄芪以益气升陷。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慢性痢疾、痢疾综合征等日久不愈属脾肾虚寒者。

4.使用注意 若泻痢虽久,但湿热积滞未去者,忌用本方。

四神丸 《内科摘要》

[组成]肉豆蔻二两(60g) 补骨脂四两(120g) 五味子二两(60g);吴茱萸浸炒,一两(30g)

[用法]上为末,用水一碗,煮生姜四两(120g),红枣五十枚,水干,取枣肉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6-9g),空心食前服(现代用法:以上5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2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9g,每日1–2次,临睡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亦作汤剂,加姜、枣水煎,临睡温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肾暖脾,固肠止泻。

[主治]脾肾阳虚之肾泄证。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久泻不愈,腹痛喜温,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

[方解]肾泄,又称五更泄、鸡鸣泻,多由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脾失健运所致。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五更正是阴气极盛,阳气萌发之际,命门火衰者应于此时,因阴寒内盛,命门之火不能上温脾土,脾阳不升而水谷下趋,故令五更泄泻。正如《医方集解》所云:”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脾失健运,故不思饮食、食不消化;脾肾阳虚,阴寒凝聚,则腹痛、腰酸肢冷。《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脾肾阳虚,阳气不能化精微以养神,以致神疲乏力。治宜温肾暖脾,固涩止泻。方中重用补骨脂辛苦性温,补命门之火以温养脾土,《本草纲目》谓其”治肾泄”,故为君药。臣以肉豆蔻温中涩肠,与补骨脂相伍,既可增温肾暖脾之力,又能涩肠止泻。吴茱萸温脾暖胃以散阴寒;五味子酸温,固肾涩肠,合吴茱萸以助君、臣药温涩止泻之力,为佐药。用法中姜、枣同煮,枣肉为丸,意在温补脾胃,鼓舞运化。诸药合用,俾火旺土强,肾泄自愈。方名”四神”,正如《绛雪园古方选注》所说:”四种之药,治肾泄有神功也。”

本方由《普济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两方组合而成。二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主治”脾肾虚弱,全不进食”;五味子散(五味子、吴茱萸)专治”肾泄”。两方相合,则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之功益佳。原方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均未标剂量,后世方书多参照《证治准绳》卷6之四神丸而补。

《医方集解》记载本方服法宜在”临睡时淡盐汤或白开水送下”,颇为有理,正如汪昂所云:”若平旦服之,至夜药力已尽,不能敌一夜之阴寒故也。”故应嘱患者于临睡时服药,更为奏效。

本方与真人养脏汤同为固涩止泻之剂,但所治不尽相同。本方重用补骨脂为君药,以温肾为主,兼以暖脾涩肠,主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的肾泄;真人养脏汤重用罂粟壳为君药,以固涩为主,兼以温补脾肾,主治泻痢日久、脾肾虚寒而以脾虚为主的大便失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命门火衰,火不暖土所致五更泄泻或久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五更泄泻,不思饮食,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合理中丸,可增强温中止泻之力。若腰酸肢冷较甚者,加附子、肉桂以增强温阳补肾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肠道易激综合征等属脾肾虚寒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内科摘要》卷下:”治脾肾虚弱,大便不实,饮食不思。”

2.方论选录 汪昂《医方集解•祛寒之剂》:”此足少阴药也。破故纸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吴萸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阴、厥阴气分而补火;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盖久泻皆由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制水而不复妄行也。”

[临床报道]

周氏用四神丸加味治愈慢性腹泻31例。方用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子各10g,黄芪、枳壳各30g,党参20g,白术、肉桂、附片、焦三仙各10g,水煎服。结果:除2例直肠癌死亡外,治愈26例,显效3例。[周建龙.四神丸治愈慢性腹泻31例。陕西中医 1984;(2):12]

[实验研究]

四神丸及其拆方二神丸、五味子散以及单味药五味子、吴茱萸对家兔离体肠管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乙酰胆碱和氯化钡引起的肠痉挛。四神丸与肾上腺素抑制肠管作用的比较表明,本方的抑制作用并非通过ɑ受体而起作用。[胡隐恒,等.四神丸及其组成对家兔离体小肠运动的影响。中成药研究 1981;(9):31]

第四节 涩精止遗

桑螵蛸散 《本草衍义》

[组成]桑螵蛸 远志 菖蒲 龙骨 人参 茯神 当归 龟甲酥炙,以上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夜卧人参汤调下二钱(6g)(现代用法:除人参外,共研细末,每服6g,睡前以人参汤调下;亦作汤剂,水煎,睡前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调补心肾,涩精止遗。

[主治]心肾两虚证。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或遗尿,或遗精,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本方证乃心肾两肾,水火不交所致。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不摄则膀胱失约,以致小便频数,或尿如米泔色,甚或遗尿;肾藏精,主封藏,肾虚精关不固,而致遗精;心藏神,肾之精气不足,不能上通于心,心气不足,神失所养,故心神恍惚、健忘。治宜调补心肾,涩精止遗。方中桑螵蛸甘咸平,补肾固精止遗,为君药。臣以龙骨收敛固涩,且镇心安神;龟甲滋养肾阴,补心安神。桑螵蛸得龙骨则固涩止遗之力增,得龟甲则补肾益精之功著。佐以人参大补元气,配茯神合而益心气、宁心神;当归补心血,与人参合用,能补益气血;菖蒲、远志安神定志,交通心肾,意在补肾涩精、宁心安神的同时,促进心肾相交。诸药相合,共奏调补心肾、交通上下、补养气血、涩精止遗之功。

原方作散剂,各药用量相等,而在服用时,又以人参汤调服,说明人参用量独大,于方中寓意有二:一为益心气以安心神,一为补元气以摄津液。

本方与金锁固精丸均为涩精止遗之方,但金锁固精丸纯用补肾涩精之品组成,专治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泄。本方以固精止遗之桑螵蛸配伍菖蒲、远志交通心肾,为调补心肾、涩精止遗兼顾之方,主治心肾两虚、水火不交所致的尿频、遗尿、遗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频或遗尿,心神恍惚,舌淡苔白,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加入益智仁、覆盆子等,可增强涩精缩尿止遗之力。若健忘心悸者,可加酸枣仁、五味子以养心安神;兼有遗精者,可加沙苑子、山萸肉以固肾涩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小儿尿频、遗尿以及糖尿病、神经衰弱等属心肾两虚,水火不交者。

4.使用注意 下焦湿热或相火妄动所致之尿频、遗尿或遗精滑泄,非本方所宜。

第五节 固崩止带

固冲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白术一两(30g),炒 生黄芪六钱(18g) 龙骨八钱(24g),煅,捣细 牡蛎八钱(24g),煅,捣细 萸肉八钱(24g),去净核 生杭芍四钱(12g)海螵蛸四钱(12g),捣细 茜草三钱(9g)棕边炭二钱(6g)五倍子五分(1.5g),轧细,药汁送服

[用法]水煎服。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猝然血崩或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

[方解]本方为治肾虚不固,脾虚不摄,冲脉滑脱所致崩漏而设。脾为后天之本,脾气健旺,气血生化有源,则冲脉盛,血海盈;肾为先天之本,肾气健固,封藏有司,则月事能按期而来,适度而止。若脾虚而不摄,肾虚而不固,以致冲脉滑脱,则血下如崩,或漏下难止。气血既虚,故见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腰酸诸症。舌淡脉弱,亦为气血不足之象。张锡纯说:”然当其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此证诚至危急之病也”(《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当急治其标,固冲摄血为主,辅以健脾益气。山萸肉甘酸而温,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故重用以为君药。龙骨味甘涩,牡蛎咸涩收敛,合用以”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治女子崩带(《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龙、牡煅用,收涩之力更强,共助君药固涩滑脱,均为臣药。张锡纯每以此三药同用,成为收敛止血,.或为救元气欲脱的常用配伍组合;脾主统血,气随血脱,又当益气摄血,白术补气健脾,以助健运统摄;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举,尤善治流产崩漏,二药合用,令脾气旺而统摄有权,亦为臣药。生白芍味酸收敛,功能补益肝肾,养血敛阴;棕榈炭、五倍子味涩收敛,善收敛止血;海螵蛸、茜草固摄下焦,既能止血,又能化瘀,使血止而无留瘀之弊,以上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固冲摄血,益气健脾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用众多敛涩药固涩滑脱为主,配伍补气药以助固摄为辅,意在急则治标;二是用大量收涩止血药配伍小量化瘀止血之品,使血止而不留瘀。

因本方有固冲摄血作用,故名”固冲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之血崩、月经过多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出血量多,色淡质稀,腰膝酸软,舌淡,脉微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肢冷汗出、脉微欲绝者,为阳气虚衰欲脱之象,需加重黄芪用量,并合参附汤以益气回阳。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过多等属脾气虚弱,冲任不固者。

4.使用注意 血热妄行崩漏者忌用本方。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治妇女血崩。”

2.方论选录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血崩之证,多有因其人暴怒,肝气郁结,不能上达,而转下冲肾关,致经血随之下注者,故其病俗亦名之曰气冲。兹方中多用涩补之品,独不虑于肝气郁者有妨碍乎?答曰:此证虽有因暴怒气冲而得者,然其血大下之后,血脱而气亦随之下脱,则肝气之郁者,转可因之而开。且病急则治其标,此证诚至危急之病也。若其证初得,且不甚剧,又实系肝气下冲者,亦可用升肝理气之药为主,而以收补下元之药辅之也。”

[临床报道]

朱氏以固冲汤去棕边炭、五倍子,加川续断、生杜仲为基本方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8列。3剂为1疗程,经1–3个疗程后,痊愈46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为95.8%。 [朱子五,等.固冲汤加减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8例。河北牛医 1993;15(2):25]

固经丸 《丹溪心法》

[组成]黄芩炒 白芍炒 龟板炙,各一两(各30g)黄柏炒,三钱(9g)椿树根皮七钱半 (22.5g) 香附二钱半(7.5g)

[用法]上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6g),空心温酒或白汤下(现代用法:以上6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每服6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书比例酌定)。

[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月经过多,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粘,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

[方解]本方所治月经过多或崩中漏下,系由肝肾阴虚,相火炽盛,损伤冲任,迫血妄行所致,正如《素问•阴阳离别论》所说”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虚火旺,故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治宜滋阴清热,固经止血。方中重用龟板咸甘性平,益肾滋阴而降火;白芍苦酸微寒,敛阴益血以养肝;黄芩苦寒,清热止血。三药用量偏大,是为滋阴清热止血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臣以黄柏苦寒泻火坚阴,既助黄芩以清热,又助龟板以降火。椿根皮苦涩而凉,固经止血,为佐药。又恐寒凉太过止血留瘀,故用少量香附辛苦微温,调气活血,亦为佐药。诸药合用,使阴血得养,火热得清,气血调畅,则诸症自愈。

本方与固冲汤均为治疗冲脉不固所致崩漏及月经过多之常用方。本方证乃阴虚血热所致,用药以滋阴清热为主;固冲汤证则由脾肾亏虚,冲任不固所致,用药以补气固冲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阴虚血热之月经过多及崩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深红甚或紫黑稠粘,舌红,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阴虚甚者,可酌加女贞子、墨旱莲以养阴凉血止血;出血日久者,再加龙骨、牡蛎、乌贼骨、茜草炭以固涩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或慢性附件炎而致经行量多、淋漓不止属阴虚血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5:”治妇人经水过多。”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治经行不止,及崩中漏下、紫黑成块等证而属于火者。夫崩中一证,有因气虚,血不固而下陷者;有因热盛,血为热逼而妄行者;有因损伤肝脾冲任之络而血骤下者,当各因所病而治之。如此方之治火盛而崩者,则以黄芩清上、黄柏清下、龟板潜阳、芍药敛阴、樗皮固脱。用香附者,以顺其气,气顺则血亦顺耳。

易黄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山药炒,一两(30g) 芡实炒,一两(30g) 黄柏盐水炒,二钱(6g) 车前子酒炒,一钱 (3g)白果十枚(12g),碎

[用法]水煎服。

[功用]固肾止带,清热祛湿。

[主治]肾虚湿热带下。带下粘稠量多,色黄如浓茶汁,其气腥秽,舌红,苔黄腻者。

[方解]肾与任脉相通,肾虚有热,损及任脉,气不化津,津液反化为湿,循经下注于前阴,故带下色黄、粘稠量多,其气腥秽。治宜固肾清热,祛湿止带。方中重用炒山药、炒芡实补脾益肾,固涩止带,《本草求真》曰:”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故共为君药。白果收涩止带,兼除湿热,为臣药。用少量黄柏苦寒入肾,清热燥湿;车前子甘寒,清热利湿,均为佐药。诸药合用,重在补涩,辅以清利,使肾虚得复,热清湿祛,则带下自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肾虚湿热带下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带下色黄,其气腥秽,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湿甚者,加土茯苓、薏苡仁以祛湿;热甚者,可加苦参、败酱草、蒲公英以清热解毒;带下不止,再加鸡冠花、墓头回以止带。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宫颈炎、阴道炎等属肾虚湿热下注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上:”妇人有带下而色黄者,宛如黄茶浓汁,其气腥秽,所谓黄带是也。”

2.方论选录 傅山《傅青主女科》卷上:”夫黄带乃任脉之湿热也。……惟有热邪存于下焦之间,则津液不能化精,而反化湿也。……法宜补任脉之虚,而清肾火之炎,则庶几矣!……此不特治黄带方也,凡有带病者,均可治之,而治带黄者,功更奇也。盖山药、芡实专补任脉之虚,又能利水,加白果引入任脉之宫,更为便捷,所以奏功之速也。至于用黄柏,清肾中之火也。肾与任脉相通以相济,解肾中之火,即解任脉之热矣。”

[临床报道]

罗氏用易黄汤为主治疗带下病110例。其中经实验室及妇科检查:滴虫性阴道炎13例,阴道炎50例,宫颈糜烂19例,慢性盆腔炎8例。全部病例均以带下连绵,或稠或稀,或腥或臭为主症,用易黄汤为主方酌情加减。若阴痒者,配以苦参、蛇床子、花椒、枯矾,水煎外洗阴部。治疗效果:痊愈89例(白带正常,诸症消除,随访2年无复发);显效21例 (带下近正常,其他诸症均显著减轻或消除,但2年内尚有复发)。[罗飞.易黄汤为主治疗带下110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 1987;(8):366]

第九章 安神剂

第一节 重镇安神

朱砂安神丸 《内伤伤辨惑论》

[组成]朱砂 五钱(15g)另研,水飞为衣 黄连去须,净,酒洗,六钱(18g) 炙甘草(16.5g) 生地黄一钱半(4.5g) 当归二钱半(7.5g)

[用法]上药除朱砂外,四味共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黍米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五丸或二十丸(3-4g),津唾咽之,食后(现代用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每次6-9g,临睡前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朱砂研细末水飞,以药汤送服)。

[功用]镇心安神,清热养血。

[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神乱:或胸中懊侬,舌尖红,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乃因心火亢盛,灼伤阴血所致。心火亢盛则心神被扰,阴血不足则心神失养,故见失眠多梦、惊悸怔忡、心烦等症;舌红,脉细数是心火盛而阴血虚之征。治当泻其亢盛之火,补其阴血之虚而安神。方中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怯,既能重镇安神,又可清心火,治标之中兼能治本,是为君药。黄连苦寒,入心经,清心泻火,以除烦热为臣。君、臣相伍,重镇以安神,清心以除烦,以收泻火安神之功。佐以生地黄之甘苦寒,以滋阴清热;当归之辛甘温润,以补血,合生地黄滋补阴血以养心。使以炙甘草调药和中,以防黄连之苦寒、朱砂之质重碍胃。合而用之,标本兼治,清中有养,使心火得清,阴血得充,心神得养,则神志安定,是以”安神”名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失眠,惊悸,舌红,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胸中烦热较甚,加山栀仁、莲子心以增强清心除烦之力;兼惊恐,宜加生龙骨、生牡蛎以镇惊安神;失眠多梦者,可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安神。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心悸、健忘,精神忧郁症引起的神志恍惚,以及心脏早搏所致的心悸、怔忡等属于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者。

4.使用注意 方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阴虚或脾弱者不宜服。

第二节 滋养安神

天王补心丹 《校注妇人良方》

[组成]人参去芦 茯苓 玄参 丹参 桔梗 远志各五钱(各15g) 当归酒浸 五味 麦门冬去心 天门冬 柏子仁 酸枣仁炒,各一两(各30g) 生地黄四两(120g)

[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朱砂为衣,每服二三十丸(69g),临卧,竹叶煎汤送下(现代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小丸,用朱砂水飞915g为衣,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或用桂圆肉煎汤送服;亦可改为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滋阴清热,养血安神。

[主治]阴虚血少,神志不安证。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或梦遗,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多由忧愁思虑太过,暗耗阴血,使心肾两亏,阴虚血少,虚火内扰所致。阴虚血少,心失所养,故心悸失眠、神疲健忘;阴虚生内热,虚火内扰,则手足心热、虚烦、遗精、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是阴虚内热之征。治当滋阴清热,养血安神。方中重用甘寒之生地黄,入心能养血,入肾能滋阴,故能滋阴养血,壮水以制虚火,为君药。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共助生地滋阴补血,并养心安神,俱为臣药。玄参滋阴降火;茯苓、远志养心安神;人参补气以生血,并能安神益智;五味子之酸以敛心气,安心神;丹参清心活血,合补血药使补而不滞,则心血易生;朱砂镇心安神,以治其标,以上共为佐药。桔梗为舟楫,载药上行以使药力缓留于上部心经,为使药。本方配伍,滋阴补血以治本,养心安神以治标,标本兼治,心肾两顾,但以补心治本为主,共奏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失眠重者,可酌加龙骨、磁石以重镇安神;心悸怔忡甚者,可酌加龙眼肉、夜交藤以增强养心安神之功;遗精者,可酌加金樱子、煅牡蛎以固肾涩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复发性口疮等属于心肾阴虚血少者。

4.使用注意 本方滋阴之品较多,对脾胃虚弱、纳食欠佳、大便不实者,不宜长期服用。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酸枣仁炒,二升(15g)甘草一两(3g)知母二两(6g)茯苓二两(6g) 芎穷(即川芎)二两(6g)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功用]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肝血不足,虚热内扰证。虚烦失眠,心悸不安,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解]本方证皆由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而致。肝藏血,血舍魂;心藏神,血养心。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心失所养,加之阴虚生内热,虚热内扰,故虚烦失眠、心悸不安。血虚无以荣润于上,每多伴见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乃血虚肝旺之征。治宜养血以安神,清热以除烦。方中重用酸枣仁为君,以其甘酸质润,入心、肝之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茯苓宁心安神;知母苦寒质润,滋阴润燥,清热除烦,共为臣药。与君药相伍,以助安神除烦之功。佐以川芎之辛散,调肝血而疏肝气,与大量之酸枣仁相伍,辛散与酸收并用,补血与行血结合,具有养血调肝之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标本兼治,养中兼清,补中有行,共奏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效。

本方与天王补心丹均以滋阴补血,养心安神药物为主,配伍清虚热之品组方,以治阴血不足,虚热内扰之虚烦失眠。前者重用酸枣仁养血安神,配伍调气行血之川芎,有养血调肝之妙,主治肝血不足之虚烦失眠伴头目眩晕、脉弦细等;后者重用生地黄,并与二冬、玄参等滋阴清热为伍,更与大队养血安神之品相配,主治心肾阴亏血少,虚火内扰之虚烦失眠伴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心肝血虚而致虚烦失眠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虚烦失眠,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血虚甚而头目眩晕重者,加当归;白芍、枸杞子增强养血补肝之功;虚火重而咽干口燥甚者,加麦冬、生地黄以养阴清热;若寐而易惊,加龙齿、珍珠母镇惊安神;兼见盗汗,加五味子、牡蛎安神敛汗。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属于心肝血虚,虚热内扰者。

第十章 开窍剂

第一节 凉开

安宫牛黄丸(牛黄丸) 《温病条辨》

[组成]牛黄一两(30g)郁金一两(30g)犀角(水牛角代)一两(30g)黄连一两(30g)朱砂一两(30g)梅片二钱五分(7.5g)麝香二钱五分(7.5g)真珠五钱(15g)山栀一两(30g) 雄黄–两(30g) 黄芩–两(30g)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3g),金箔为衣,蜡护。脉虚者人参汤下,脉实者银花、薄荷汤下,每服一丸。大人病重体实者,日再服,甚至日三服;小儿服半丸,不知,再服半丸(现代用法:以水牛角浓缩粉50g替代犀角。以上11味,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黄连、黄芩、栀子、郁金粉碎成细粉;将牛黄、水牛角浓缩粉及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服1丸,每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1/4丸,4-6岁1次1/2丸,每日1次;或遵医嘱。亦作散剂:按上法制得,每瓶装1.6g。每服1.6g,1日1次;小儿3岁以内1次0.4g,4~6岁1次0.8g,1日1次;或遵医嘱)。

[功用]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主治]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謇肢厥,.舌红或绛,脉数有力。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方解]本方证因温热邪毒内闭心包所致。热闭心包,必扰神明,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温邪内陷之证,必有粘腻秽浊之气留恋于膈间”(《成方便读》),邪热夹秽浊蒙蔽清窍,势必加重神昏;舌为心窍,热闭窍机,则舌謇不语;热闭心包,热深厥亦深,故伴见手足厥冷,是为热厥。所治中风昏迷、小儿高热惊厥,当属热闭心包之证。治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为法,并配辟秽安神之品。方中牛黄苦凉,清心解毒,辟秽开窍;水牛角咸寒,清心凉血解毒;麝香芳香开窍醒神。三药相配,是为清心开窍、凉血解毒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臣以大苦大寒之黄连、黄芩、山栀清热泻火解毒,合牛黄、犀角则清解心包热毒之力颇强;冰片、郁金芳香辟秽,化浊通窍,以增麝香开窍醒神之功。佐以雄黄助牛黄辟秽解毒;朱砂、珍珠镇心安神,以除烦躁不安。用炼蜜为丸,和胃调中为使药。原方以金箔为衣,取其重镇安神之效。本方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与芳香开窍并用,但以清热解毒为主,意”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温病条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陷心包证的常用方,亦是凉开法的代表方。凡神昏谵语属邪热内陷心包者,均可应用。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用《温病条辨》清官汤煎汤送服本方,可加强清心解毒之力;若温病初起,邪在肺卫,迅即逆传心包者,可用银花、薄荷或银翘散加减煎汤送服本方,以增强清热透解作用;若邪陷心包,兼有腑实,症见神昏舌短、大便秘结、饮不解渴者,宜开窍与攻下并用,以安宫牛黄丸2粒化开,调生大黄末9g内服,先服一半,不效再服;热闭证见脉虚,有内闭外脱之势者,急宜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中毒性痢疾、尿毒症、肝昏迷、急性脑血管病、肺性脑病、颅脑外伤、小儿高热惊厥以及感染或中毒引起的高热神昏等属热闭心包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孕妇慎用。

紫雪 苏恭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黄金百两(3.1kg) 寒水石三斤(1.5kg) 石膏三斤(1.5kg) 磁石三斤(1.5kg) 滑石三斤(1.5kg) 玄参一斤(500g) 羚羊角五两(150g),屑 犀角(水牛角代)五两(150g),屑 升麻一斤 (500g) 沉香五两(150g) 丁香一两(30g) 青木香五两(150g) 甘草八两(240g),炙

[用法]上十三味,以水一斛,先煮五种金石药,得四斗,去滓后内八物,煮取一斗五升,去滓。取硝石四升(2k g),芒硝亦可,用朴硝精者十斤(5k g s)投汁中,微火上煮,柳木篦搅,勿住手,有七升,投入木盆中,半日欲凝,内成研朱砂三两(90g),细研麝香五分 (1.5g),内中搅调,寒之二日成霜雪紫色。病人强壮者,一服二分(0.6g),当利热毒;老弱人或热毒微者,一服一分(0.3g),以意节之(现代用法:不用黄金,先用石膏、寒水石、滑石、磁石砸成小块,加水煎煮3次。再将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用石膏等煎液煎煮3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芒硝、硝石粉碎,兑入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中粉或细粉;羚羊角锉研成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每瓶装1.5g。口服,每次1.5-3g,每日2次;周岁小儿每次0.3g,5岁以内小儿每增1岁,逆增0.3g,每日1次;5岁以上小儿酌情服用)。

[功用]清热开窍,熄风止痉。

[主治]温热病,热闭心包及热盛动风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口渴唇焦,尿赤便闭,舌质红绛,苔黄燥,脉数有力或弦数;以及小儿热盛惊厥。

[方解]本方证因温病邪热炽盛,内闭心包,引动肝风所致。邪热炽盛,心神被扰,故神昏谵语、高热烦躁;热极动风,故痉厥抽搐;热盛伤津,故口渴唇焦、尿赤、便闭;小儿热盛惊厥亦属邪热内闭,肝风内动之候。本方证既有热闭心包,又见热盛动风,故以清热开窍、熄风镇痉为治。方中犀角功专清心凉血解毒,羚羊角长于凉肝熄风止痉,麝香芳香开窍醒神,三药合用,是为清心凉肝,开窍熄风的常用组合,针对高热、神昏、痉厥等主证而设,共为君药。生石膏、寒水石、滑石清热泻火,滑石且可导热从小便而出;玄参、升麻清热解毒,其中玄参尚能养阴生津,升麻又可清热透邪,俱为臣药。方中清热药选用甘寒、咸寒之品,而不用苦寒直折,不仅避免苦燥伤阴,而且兼具生津护液之用,对热盛津伤之证,寓有深意。佐以木香、丁香、沉香行气通窍,与麝香配伍,增强开窍醒神之功;朱砂、磁石重镇安神,朱砂并能清心解毒,磁石又能潜镇肝阳,与君药配合以加强除烦止痉之效;更用朴硝、硝石泄热散结以”釜底抽薪”,可使邪热从肠腑下泄,原书指出服后”当利热毒”。炙甘草益气安中,调和诸药,并防寒凉伤胃之弊,为佐使药。原方应用黄金,乃取镇心安神之功。诸药合用,心肝并治,于清热开窍之中兼具熄风止痉之效,既开上窍,又通下窍,是为本方配伍特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热闭心包,热盛动风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痉厥,舌红绛,脉数实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伴见气阴两伤者,宜以生脉散煎汤送服本方,或本方与生脉注射液同用,以防其内闭外脱。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各种发热性感染性疾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的极期、重症肺炎、猩红热、化脓性感染等疾患的败血症期,肝昏迷以及小儿高热惊厥、小儿麻疹热毒炽盛所致的高热神昏抽搐。

4.使用注意 本方服用过量有损伤元气之弊,甚者可出现大汗、肢冷、心悸、气促等症,故应中病即止。孕妇禁用。

至宝丹 《灵苑方》引郑感方,录自《苏沈良方》

[组成]生乌犀(水牛角代) 生玳瑁 琥珀 朱砂 雄黄各一两(各30g)牛黄一分(0.3g) 龙脑一分(0.3g)麝香一分(0.3g)安息香一两半(45g),酒浸,重汤煮令化,滤过滓,约取一两净(30g) 金银箔各五十片

[用法]上丸如皂角子大,人参汤下一丸,小儿量减(现代用法:水牛角、玳瑁、安息香、琥珀分别粉碎成细粉;朱砂、雄黄分别水飞成极细粉;将牛黄、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每丸重3g。口服,每次1丸,每日1次,小儿减量。本方改为散剂,用水牛角浓缩粉,不用金银箔,名”局方至宝散”。每瓶装 2g,每服2g,每日1次;小儿3岁以内每次0.5g,4~6岁每次1g;或遵医嘱)。

[功用]化浊开窍,清热解毒。

[主治]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亦治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方解]本方证因痰热内闭,瘀阻心窍所致。痰热扰乱神明,则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涎壅盛,阻塞气道,故喉中痰鸣、辘辘有声、气息粗大;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为痰热内闭之象。至于中风、中暑、小儿惊厥,皆可因痰热内闭,而见身热烦躁、痰盛气粗,甚至时作惊搐等症。邪热固宜清解,然痰盛而神昏较重,尤当豁痰化浊开窍,故治以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为法。叶天土所谓”舌绛而苔黄垢腻,中夹秽浊之气,急加芳香逐之”即是此义。方中麝香芳香开窍醒神;牛黄豁痰开窍,合犀角清心凉血解毒,共为君药。臣以安息香、冰片 (龙脑)辟秽化浊,芳香开窍,与麝香同用,为治窍闭神昏之要品晶;玳瑁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可增强牛黄、犀角清热解毒之力。由于痰热瘀结,痰瘀不去则热邪难清,心神不安,故佐以雄黄助牛黄豁痰解毒;琥珀助麝香通络散瘀而通心窍之瘀阻,并合朱砂镇心安神。原方用金银二箔,意在加强琥珀、朱砂重镇安神之力。

本方配伍特点:一是于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之中兼能通络散瘀,镇心安神;二是化浊开窍为主,清热解毒为辅。因清热之力相对不足,故《绛雪园古方选注》云:”热入心包络,舌绛神昏者,以此丹入寒凉汤药中用之……。”

原书用人参汤送服,意在借人参益气养心之功,以助诸药却邪开窍,适用于病情较重,正气虚弱者。另有”血病,生姜、小便化下”一法,意取童便滋阴降火行瘀、生姜辛散祛痰止呕之功,二者为引,既可加强全方清热开窍之功,又可行瘀散结、通行血脉,适用于热闭而脉实者。

本方与安宫牛黄丸、紫雪均可清热开窍,治疗热闭证,合称凉开”三宝”。就寒凉之性而言,吴瑭指出”安宫牛黄丸最凉,紫雪次之,至宝又次之”,但从功用、主治两方面分析,则各有所长。其中安宫牛黄丸长于清热解毒,适用于邪热偏盛而身热较重者;紫雪长于熄风止痉,适用于兼有热动肝风而痉厥抽搐者;至宝丹长于芳香开窍,化浊辟秽,适用于痰浊偏盛而昏迷较重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痰热内闭心包证的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神昏谵语,身热烦躁,痰盛气粗,舌绛苔黄垢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清热之力相对不足,可用《温病条辨》清宫汤送服本方,以加强清心解毒之功;若湿热酿痰,蒙蔽心包,热邪与痰浊并重,症见身热不退、朝轻暮重、神识昏蒙、舌绛上有黄浊苔垢者,可用《温病全书》菖蒲郁金汤(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牡丹皮、郁金、连翘、灯心、木通、淡竹茹、紫金片)煎汤送服本方,以清热利湿、化痰开窍;如营分受热,瘀阻血络,瘀热交阻心包,症见身热夜甚、谵语昏狂、舌绛无苔或紫暗而润、脉沉涩者,则当通瘀泄热与开窍透络并进,可用《重订通俗伤寒论》犀地清络饮(水牛角汁、丹皮、连翘、淡竹沥、鲜生地、生赤芍、桃仁、生姜汁、鲜石菖蒲汁、鲜茅根、灯心)煎汤送服本方;如本方证有内闭外脱之势,急宜人参煎汤送服本方。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脑血管病、脑震荡、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尿毒症、中暑、癫痫等证屑痰热内闭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芳香辛燥之品较多,有耗阴劫液之弊,故神昏谵语由阳盛阴虚所致者忌用;孕妇慎用。

第二节 温开

苏合香丸(吃力伽丸) 《广济方》,录自《外台秘要》

[组成]吃力伽(即白术) 光明砂研 麝香 诃梨勒皮 香附子中白 沉香重者 青木香 丁子香 安息香 白檀香 荜茇上者 犀角(水牛角代)各一两(各30g) 薰陆香 苏合香 龙脑香各半两(各15g)

[用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腊月合之,藏于密器中,勿令泄气。每朝用四丸,取井花水于净器中研破服。老小每碎一丸服之,另取一丸如弹丸,蜡纸裹,绯袋盛,当心带之。冷水暖水,临时斟量(现代用法:以上15味,除苏合香、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代犀角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再将苏合香炖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蜜丸,低温干燥;或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口服,每次1丸,小儿酌减,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昏迷不能口服者,可鼻饲给药)。

[功用]芳香开窍,行气止痛。

[主治]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苔白,脉迟。亦治心腹卒痛,甚则昏厥,属寒凝气滞者。

[方解]本方证因寒邪秽浊,闭阻机窍所致。寒痰秽浊,阻滞气机,蒙蔽清窍,故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阴寒内盛,故苔白脉迟;若寒凝胸中,气血瘀滞,则心胸疼痛;邪壅中焦,气滞不通,故脘腹胀痛难忍。闭者宜开,治宜芳香开窍为主,对于寒邪、气郁及秽浊所致者,又须配合温里散寒、行气活血、辟秽化浊之法。方中苏合香、麝香、冰片、安息香芳香开窍,辟秽化浊,共为君药。臣以木香、香附、丁香、沉香、白檀香、乳香以行气解郁,散寒止痛,理气活血。佐以辛热之荜茇,温中散寒,助诸香药以增强驱寒止痛开郁之力;水牛角清心解毒,朱砂重镇安神,二者药性虽寒,但与大队温热之品相伍,则不悖温通开窍之旨;白术益气健脾、燥湿化浊,诃子收涩敛气,二药一补一敛,以防诸香辛散走窜太过,耗散真气。

本方配伍特点是集诸芳香药于一方,既长于辟秽开窍,又可行气温中止痛,且散收兼顾,补敛并施。

本方在《外台秘要》卷十三引唐《玄宗开元广济方》名吃力伽丸,《苏沈良方》更名为苏合香丸。原方以白术命名,提示开窍行气之方,不忘补气扶正之意。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寒闭证以及心腹疼痛属于寒凝气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苔白,脉迟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癔病性昏厥、癫痫、有毒气体中毒、老年痴呆症、流行性乙型脑炎、肝昏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证属寒闭或寒凝气滞者。

3.使用注意 本方药物辛香走窜,有损胎气,孕妇慎用;脱证禁用。

第十一章 理气剂

第一节 行气

越鞠丸(芎术丸) 《丹溪心法》

[组成]香附 川芎 苍术 栀子 神曲各等分(各6-l0g)

[用法]上为末,水丸如绿豆大(原书未著用法用量。现代用法:水丸,每服6-9g,温开水送服。亦可按参考用量比例作汤剂煎服)。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

[方解]本方证乃因喜怒无常、忧思过度,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致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之证。六郁之中以气郁为主。气郁而肝失条达,则见胸膈痞闷;气郁又使血行不畅而成血郁,故见胸胁胀痛;气血郁久化火,则见嗳腐吞酸吐苦之火郁;气郁即肝气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气滞,运化失司,升降失常,则聚湿生痰,或食滞不化而见恶心呕吐。反之,气郁又可因血、痰、火、湿、食诸郁导致或加重,故宜行气解郁为主,使气行则血行,气行则痰、火、湿、食诸郁自解。方中香附辛香入肝,行气解郁为君药,以治气郁;川芎辛温入肝胆,为血中气药,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又可助香附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辛苦性温,燥湿运脾,以治湿郁;神曲味甘性温入脾胃,消食导滞,以治食郁,四药共为臣佐。因痰郁乃气滞湿聚而成,若气行湿化,则痰郁随之而解,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晶,此亦治病求本之意。

丹溪立方原义:”凡郁皆在中焦”,其治重在调理中焦而升降气机。然临证难得六郁并见,宜”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应视何郁为主而调整其君药并加味运用,使方证相符,切中病机。

本方的配伍特点:以五药治六郁,贵在治病求本;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气血痰火湿食”六郁”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痞闷,脘腹胀痛,饮食不消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郁偏重者,可重用香附,酌加木香、枳壳、厚朴等以助行气解郁;血郁偏重者,重用川芎,酌加桃仁、赤芍、红花等以助活血祛瘀;湿郁偏重者,重用苍术,酌加茯苓、泽泻以助利湿;食郁偏重者,重用神曲,酌加山楂、麦芽以助消食;火郁偏重者,重用山栀,酌加黄芩、黄连以助清热泻火;痰郁偏重者,酌加半夏、瓜蒌以助祛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胆石症、胆囊炎、肝炎、肋间神经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辨证属”六郁”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3:”越鞠丸,解诸郁,又名芎术丸。”

2.方论选录 费伯雄《医方论》卷2:”凡郁病必先气病,气得流通,郁于何有?此方注云统治六郁,岂有一时而六郁并集者乎?须知古人立方,不过昭示大法。气郁者香附为君,湿郁者苍术为君,血郁者川芎为君,食郁者神曲为君,火郁者栀子为君。相其病在何处,酌量加减,方能得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读一切方书,皆当作如是观。”

[临床报道]

李氏用本方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68例,获得满意疗效。基本方:香附、栀子、川芎、苍术、神曲各12g,加大黄log,三七粉3g(冲服),随证加减。每日1剂,分3次,饭前20分钟服。忌冷、辣食物2个月,6剂为1个疗程,治疗中停服其他药物。结果:治愈 198例,显效39例,有效14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93.65%.[李志谦,等.越鞠丸加味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268例。山东中医杂志 1996;15(2):67]

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6g)

瓜蒌一枚,捣 (12g)

[用法]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 (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本方证因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胸阳不振,津液不布,聚而成痰,痰为阴邪,易阻气机,结于胸中,则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痰浊阻滞,肺失宣降,故见咳唾喘息、短气;胸阳不振则阴寒之气上逆,故有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之候。治当通阳散结,祛痰下气。方中瓜蒌味甘性寒入肺,涤痰散结,开胸通痹;薤白辛温,通阳散结,化痰散寒,能散胸中凝滞之阴寒、化上焦结聚之痰浊、宣胸中阳气以宽胸,乃治疗胸痹之要药,共为君药。枳实下气破结,消痞除满;厚朴燥湿化痰,下气除满,二者同用,共助君药宽胸散结、下气除满、通阳化痰之效,均为臣药。佐以桂枝通阳散寒,降逆平冲。诸药配伍,使胸阳振,痰浊降,阴寒消,气机畅,则胸痹而气逆上冲诸证可除。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主治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胸痹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中痞满,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寒重者,可酌加干姜、附子以助通阳散寒之力;气滞重者,可加重厚朴、枳实用量以助理气行滞之力;痰浊重者,可酌加半夏、茯苓以助消痰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痛、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等属胸阳不振,痰气互结者。

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

[方解]本方证多因痰气郁结于咽喉所致。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肺胃失于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痰气相搏,结于咽喉,故见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肺胃失于宣降,还可致胸中气机不畅,而见胸胁满闷、或咳嗽喘急、或恶心呕吐等。气不行则郁不解,痰不化则结难散,故宜行气散结、化痰降逆之法。方中半夏辛温入肺胃,化痰散结,降逆和胃,为君药。厚朴苦辛性温,下气除满,助半夏散结降逆,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以助半夏化痰;生姜辛温散结,和胃止呕,且制半夏之毒;苏叶芳香行气,理肺舒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共为佐药。全方辛苦合用,辛以行气散结,苦以燥湿降逆,使郁气得疏,痰涎得化,则痰气郁结之梅核气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助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酌加川楝子、玄明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

4.使用注意 方中多辛温苦燥之品,仅适宜于痰气互结而无热者。若见颧红口苦、舌红少苔属于气郁化火,阴伤津少者,虽具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

暖肝煎 《景岳全书》

[组成]当归二钱(6g) 枸杞子三钱(9g) 小茴香二钱(6g) 肉桂一钱(6g)

乌药二钱(6g) 沉香一钱(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钱(6g)

[用法]水一盅半,加生姜三五片,煎七分,食远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本方证因肝肾不足,寒客肝脉,气机郁滞所致。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凝滞,若肝肾不足,则寒易客之,使肝脉失和,气机不畅,故见睾丸冷痛、或少腹疼痛、或疝气痛诸症。治宜补肝肾,散寒凝,行气滞。方中肉桂辛甘大热,温肾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温,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二药合用,温肾暖肝散寒,共为君药。当归辛甘性温,养血补肝;枸杞子味甘性平,补肝益肾,二药均补肝肾不足之本;乌药、沉香辛温散寒,行气止痛,以去阴寒冷痛之标,同为臣药。茯苓甘淡,渗湿健脾;生姜辛温,散寒和胃,皆为佐药。综观全方,以温补肝肾治其本,行气逐寒治其标,使下元虚寒得温,寒凝气滞得散,则睾丸冷痛、少腹疼痛、疝气痛诸症可愈。

本方补养、散寒、行气并重,运用时应视其虚、寒、气滞三者孰轻孰重,相应调整君臣药的配伍关系,使之更能切中病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肾不足,寒凝气滞之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原书于方后说: “如寒甚者加吴茱萸、干姜,再甚者加附子。”说明寒有轻重,用药亦当相应增减,否则药不及病,.疗效必差。若腹痛甚者,加香附行气止痛;睾丸痛甚者,加青皮、橘核疏肝理气。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精索静脉曲张、睾丸炎、附睾炎、鞘膜积液、腹股沟疝等属肝肾不足,寒凝气滞者。

4.使用注意 若因湿热下注,阴囊红肿热痛者,切不可误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景岳全书》卷51:”治肝肾阴寒,小腹疼痛疝气等症。”

《景岳全书》卷33:”疝之暴痛,或痛甚者,必以气逆,宜先用荔香散。气实多滞者,宜宝鉴川楝散或天台乌药散。非有实邪而寒胜者,宜暖肝煎主之。”

2.方论选录 徐镛《医学举要》卷5:”此治阴寒疝气之方,疝属肝病,而阴寒为虚,故用当归、枸杞以补真阴之虚,茯苓以泄经腑之滞,肉桂补火以镇浊阴,乌药利气而疏邪逆,小茴、沉香为疝家本药,生姜为引,辛以散之,如寒甚者,吴萸、附子、干姜亦可加入。”

[临床报道]

贺氏用暖肝煎加减治疗疝气病251例,疗效满意。基本方:枸杞、当归、茯苓各15g,小茴香、乌药、肉桂各l0g,沉香5g,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结果:临床治愈195例,显效32例,有效6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92.8%。[贺启智,等.暖肝煎加减治疗疝气病251例。陕西中医 1995;16(1):15]

第二节 降气

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75g)川当归去芦,两半(4g)甘草爁,二两 (60g)前胡去芦 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各30g)肉桂去皮,一两半(45g) [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4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6g),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2片,枣子1个,苏叶2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痰涎壅盛,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气不得宣畅,而见胸膈满闷、喘咳痰多;”下虚”,是指肾阳虚衰于下,一见腰疼脚弱,二见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喘逆短气,三见水不化气而致水泛为痰、外溢为肿等。本方证虽属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方中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以治上实。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虚之效;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本方原书注”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则理气燥湿祛痰之力增强。 《医方集解》载:”一方无桂,有沉香”,则温肾之力减,纳气平喘之效增。

本方始载于唐《备急千金要方》卷7,原名为”紫苏子汤”。宋•宝庆年间此方加苏叶,更名为”苏子降气汤”而辑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或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涎壅盛,喘咳气逆难卧者,可酌加沉香以加强其降气平喘之功;兼表证者,可酌加麻黄、杏仁以宣肺平喘,疏散外邪;兼气虚者,可酌加人参等益气。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属上实下虚者。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偏温燥,以降气祛痰为主,对于肺肾阴虚的喘咳以及肺热痰喘之证,均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3: “治男女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膈壅痰多,咽喉不利,咳嗽,虚烦引饮,头目昏眩,腰痛脚弱,肢体倦怠,腹肚疗刺,冷热气泻,大便风秘,涩滞不通,肢体浮肿,有妨饮食。”

2.方论选录 张璐《千金方衍义》卷7:”脚气患在浊气上攻。故以苏子、橘皮、前胡、厚朴辛温降气;半夏、生姜涤除痰湿;桂心、当归温散滞血;甘草、大枣调和中气。全以降泄逆气为主,故《局方》更名苏子降气汤。后世取治虚阳上攻,痰涎壅盛,肺气喘满,服之气降即安。可见用方但取合宜,不必拘执何病主治也。”

[临床报道]

乔氏以本方去肉桂、厚朴,加陈皮、砂仁、白术、旋覆花、黄芩、川断,治疗妊娠呕吐%例(初孕者89例,孕二次者7例;孕期在6–12周者兕例,13周以上者4例)。结果:1剂呕吐减轻,3剂痊愈者邱例,占70.8%;3剂呕吐减轻,5剂痊愈者26例,占27.1%;2例服后无效,仅占2.1%。[乔圃.苏子降气汤加减治疗妊娠呕吐%例。新疆中医药 1995; (4):20]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对小鼠氨水性咳嗽、豚鼠实验性哮喘、巴豆油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以及实验性I型变态反应,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正常及由组织胺、乙酰胆碱所致痉挛状态的离体气管均有显著的松弛作用,且不被心得安所拮抗;能明显减轻二氧化硫(SO2)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病理改变;对呼吸道酚红排泌的影响不明显。[范国煌,等.苏子降气汤的药理研究I—-主要药效学。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2;8(5):13]

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9g) 麻黄三钱(9g) 苏子二钱(6g) 甘草一钱(3g) 款冬花三钱(9g) 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g) 桑白皮蜜炙,三钱(9g) 黄芩微炒,一钱五分 (6g) 法制半夏三钱(9g)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

[用法]水三盅,煎二盅,作二服,每服一盅,不用姜,不拘时候,徐徐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咳喘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者。

[方解]本方证因素体多痰,又感风寒,肺气壅闭,不得宣降,郁而化热所致。症见哮喘咳嗽,痰多色黄,质稠不易咯出等。治宜宣肺降气,止咳平喘,清热祛痰。方用麻黄宣肺散邪以平喘,白果敛肺定喘而祛痰,共为君药,一散一收,既可加强平喘之功,又可防麻黄耗散肺气。苏子、杏仁、半夏、款冬花降气平喘,止咳祛痰,共为臣药。桑白皮、黄芩清泄肺热,止咳平喘,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使肺气宣降,痰热得清,风寒得解,则喘咳痰多诸症自除。

本方与苏子降气汤均为降气平喘之常用方。本方以麻黄、白果与黄芩、苏子配伍,组成宣肺散寒,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剂;苏子降气汤以苏子降气平喘为君药,配以下气祛痰之品,更用肉桂温肾纳气,当归气病调血,用以治”上实下虚”之喘咳,但以上实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亦为降气平喘之常用方,用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之喘咳证。临床应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无表证者,以宣肺定喘为主,故麻黄可减量应用;痰多难咯者,可酌加瓜蒌、胆南星等以助清热化痰之功;肺热偏重,酌加石膏、鱼腥草以清泄肺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属痰热壅肺者。

4.使用注意 若新感风寒,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但内无痰热者;或哮喘日久,肺肾阴虚者,皆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摄生众妙方》卷6:”哮喘。”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治肺虚感寒,气逆膈热,而成哮喘等证。夫肺为娇脏,畏热畏寒,其间毫发不容,其性亦以下行为顺,上行为逆。若为风寒外束,则肺气壅闭,失其下行之令,久则郁热内生,于是肺中之津液,郁而为痰,哮嗽等疾所由来也。然寒不去则郁不开,郁不开则热不解,热不解则痰亦不能遽除,哮咳等疾,何由而止?故必以麻黄、杏仁、生姜开肺疏邪,半夏、白果、苏子化痰降浊,黄芩、桑皮之苦寒,除郁热而降肺,款冬、甘草之甘润,养肺燥而益金。数者相助为理,以成其功。宜乎喘哮痼疾,皆可愈也。”

[临床报道]

胡氏用定喘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4例。基本方:定喘汤去白果加葶苈子,每日1剂,水煎分服,同时使用1种抗生素。与34例纯西药组(静脉滴注2种抗生素及地塞米松,少数用酚妥拉明或氨茶碱)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咳喘平均消失时间为4.61±2.59(天),对照组为9.06土5.96(天)。 [胡义保,等.定喘汤加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江西中医药 1992;23(1):28]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定喘汤对组胺和氯化乙酰胆碱喷雾所致的实验性哮喘有保护作用(P< 0.05或P<0.01);能拮抗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P<0.01);并能促进小鼠呼吸道苯酚红的分泌量(P<0.01)。提示定喘汤有较好的平喘、化痰作用。 [李政木,等.定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学研究。中药材 1999;22(8):411]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旋覆花三两(9g) 人参二两(6g) 生姜五两(15g) 代赭石一两(6g) 甘草炙,三两 (9g) 半夏洗,半升(9g)大枣十二枚,擘(4枚)

[用法]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胃脘痞闷或胀满,按之不痛,频频嗳气,或见纳差、呃逆、恶心,甚或呕吐,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方解]本方证因胃气虚弱,痰浊内阻所致胃脘痞闷胀满、频频嗳气,甚或呕吐、呃逆等证。原书用于”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此乃外邪虽经汗、吐、下而解,但治不如法,中气已伤,痰涎内生,胃失和降,痰气上逆之故。而胃虚当补、痰浊当化、气逆当降,所以拟化痰降逆,益气补虚之法。方中旋覆花性温而能下气消痰,降逆止嗳,是为君药。代赭石质重而沉降,善镇冲逆,但味苦气寒,故用量稍小为臣药;生姜于本方用量独重,寓意有三:一为和胃降逆以增止呕之效,二为宣散水气以助祛痰之功,三可制约代赭石的寒凉之性,使其镇降气逆而不伐胃;半夏辛温,祛痰散结,降逆和胃,并为臣药。人参、炙甘草、大枣益脾胃,补气虚,扶助己伤之中气,为佐使之用。诸药配合,共成降逆化痰,益气和胃之剂,使痰涎得消,逆气得平,中虚得复,则心下之痞硬除而嗳气、呕呃可止。后世用治胃气虚寒之反胃、呕吐涎沫,以及中焦虚痞而善嗳气者,亦取本方益气和胃,降逆化痰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胃虚痰阻气逆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下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苔白腻,脉缓或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胃气不虚者,可去人参、大枣,加重代赭石用量,以增重镇降逆之效;痰多者,可加茯苓、陈皮助化痰和胃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神经官能症、胃扩张、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幽门不完全性梗阻、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等属胃虚痰阻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8:”汗吐下后,大邪虽解,胃气已弱而未和,虚气上逆,故心下痞硬,而噫气不除者。与旋覆花下气除痰为君,以代赭石为臣,而镇其虚气;以生姜、半夏之辛,而散逆气,除痞散硬为佐;人参、大枣、甘草之甘,而调缓其中,以补胃气而除噫也。”

[临床报道]

王氏用旋覆代赭汤加味防治恶性肿瘤化疗的恶心呕吐反应72例,同时设西药恩丹西酮为对照,对化疗呕吐反应的防治效果进行前瞻性临床自身交叉对照研究。结果:中药组对顺铂化疗与非顺铂化疗的呕吐有效率分别为97.7%、93.5%,高于西药对照组的87.8%、 87.1%,但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该方能有效防治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的恶心呕吐反应。[王亚非,等.旋覆代赭汤加味防治恶性肿瘤化疗呕吐反应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18(5):273]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旋覆代赭汤、胃复安均对硫酸酮所致家鸽的呕吐潜伏期及频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空白对照组(冷开水或蒸馏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旋覆代赭汤与阳性对照组胃复安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从而证实旋覆代赭汤有较好的止呕作用,其作用与胃复安相当。[邱明义,等.旋覆代赭汤止呕作用实验研究。时珍国药研究 1996;7(1):21]

第十二章 理血剂

第一节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桃仁去皮尖,五十个(12g)大黄四两(12g)桂枝去皮,二两(6g)甘草炙,二两(12g)芒硝二两(6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前4味,芒硝冲服)。

[功用]逐瘀泻热。

[主治]下焦蓄血证。少腹急结,小便自利,神志如狂,甚则烦躁谵语,至夜发热;以及血瘀经闭,痛经,脉沉实而涩者。

[方解]本方由调胃承气汤减芒硝之量,再加桃仁、桂枝而成。《伤寒论》原治邪在太阳不解,化热随经传腑,与血相搏结于下焦之蓄血证。瘀热互结于下焦少腹部位,故少腹急结;病在血分,与气分无涉,膀胱气化未受影响,故小便自利;夜属阴,热在血分,故至夜发热;心主血脉而藏神,瘀热上扰,心神不宁,故烦躁谵语、如狂。证属瘀热互结下焦,治当因势利导,逐瘀泻热,以祛除下焦之蓄血。方中桃仁苦甘平,活血破瘀;大黄苦寒,下瘀泻热。二者合用,瘀热并治,共为君药。芒硝咸苦寒,泻热软坚,助大黄下瘀泻热;桂枝辛甘温,通行血脉,既助桃仁活血祛瘀,又防硝、黄寒凉凝血之弊,共为臣药。桂枝与硝、黄同用,相反相成,桂枝得硝、黄则温通而不助热;硝、黄得桂枝则寒下又不凉遏。炙甘草护胃安中,并缓诸药之峻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功。服后”微利”,使蓄血除,瘀热清,而邪有出路,诸症自平。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后世对本方的运用有所发展,不论何处的瘀血证,只要具备瘀热互结这一基本病机,均可加减使用。对于妇人血瘀经闭、痛经以及恶露不下等症,常配合四物汤同用;如兼气滞者,酌加香附、乌药、枳实、青皮、木香等以理气止痛。对跌打损伤,瘀血停留,疼痛不已者,加赤芍、当归尾、红花、苏木、三七等以活血祛瘀止痛。对于火旺而血郁于上之吐血、衄血,可以本方釜底抽薪,引血下行,并可酌加生地、丹皮、栀子等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盆腔炎、胎盘滞留、附件炎、肠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性脑出血等属瘀热互结下焦者。

4.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用本方。因本方为破血下瘀之剂,故孕妇禁用。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 (4.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4.5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 甘草二钱(6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方解]本方主治诸症皆为瘀血内阻胸部,气机郁滞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所宗,血之所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血瘀胸中,气机阻滞,清阳郁遏不升,则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且有定处;胸中血瘀,影响及胃,胃气上逆,故呃逆干呕,甚则水入即呛;瘀久化热,则内热瞀闷,入暮潮热;瘀热扰心,则心悸怔忡,失眠多梦;郁滞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至于唇,、目、舌、脉所见,皆为瘀血征象。治宜活血化瘀,兼以行气止痛。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祛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祛瘀;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共为臣药。生地、当归养血益阴,清热活血;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以上均为佐药。桔梗并能载药上行,兼有使药之用;甘草调和诸药,亦为使药。全方配伍,特点有三:一为活血与行气相伍,既行血分瘀滞,又解气分郁结;二是祛瘀与养血同施,则活血而无耗血之虑,行气又无伤阴之弊;三为升降兼顾,既能升达清阳,又可降泄下行,使气血和调。合而用之,使血活瘀化气行,则诸症可愈,为治胸中血瘀证之良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瘀痛入络,可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以破血通络止痛;气机郁滞较重,加川楝子、香附、青皮等以疏肝理气止痛;血瘀经闭、痛经者,可用本方去桔梗,加香附、益母草、泽兰等以活血调经止痛;胁下有痞块,属血瘀者,可酌加丹参、郁金、廑虫、水蛭等以活血破瘀,消瘕化滞。

3.现代应用 本方常用于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及肋软骨炎之胸痛,以及脑血栓形成、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官能症、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头晕等属瘀阻气滞者。

4.使用注意 由于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组成]黄芪生,四两(120g)当归尾二钱(6g)赤芍一钱半(5g)地龙去土,一钱(3g)川芎一钱(3g) 红花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方解]本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所言: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虚血瘀,舌本矢养,故语言謇涩;气虚矢于固摄,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象。本方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全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喁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林改错》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2.方论选录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全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

[临床报道]

本方对缺血性中风及脑出血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均有较好疗效。黄氏等将6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用补阳还五汤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肠溶阿司匹林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3、FT3和TSH由治疗前的低水平升高至正常范围,两组用药后各项指标变化比较,在T3、Ft3、 TSH有明显变化(P<0.01)。临床研究表明了补阳还五汤在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作用的基础上发挥了更有效的治疗作用,对脑梗塞急性期所致的下丘脑–垂体–甲状腺功能紊乱及激素分泌异常有显著恢复作用。[黄婷,等.补阳还五汤对急性脑梗塞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及临床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5):257]

[实验研究]

补阳还五汤中黄芪的用量为其余各药总和的5倍多,是否合理?张氏以黄芪120g、60g、30g分别组成补阳还五汤Ⅰ号、Ⅱ号、Ⅲ号方,并分别治疗脑梗塞恢复期32、34、43例。结果:临床疗效以Ⅰ号方最优、Ⅱ号方次之、Ⅲ号方疗效最逊,而且工号方对改善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及血小板聚解率改善最为明显,使血液的流动性增强,有利于脑梗塞病损的改善,而其他两方,均不甚明显。因此,实验证明足量黄芪是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取得疗效的重要保证。[张鹤年.补阳还五汤中用不同剂量的黄芪治疗脑栓塞恢复期108例对比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 1997;(7):11]

复元活血汤 《医学发明》

[组成]柴胡半两(15g) 瓜蒌根 当归各三钱(各9g) 红花 甘草 穿山甲炮,各二钱(各 6g)大黄酒浸,一两(30g)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五十个(15g)

[用法]除桃仁外,锉如麻豆大,每服一两,水一盏半,酒半盏,同煎至七分,去滓,大温服之,食前。以利为度,得利痛减,不尽服(现代用法:共为粗末,每服30g,加黄酒 30ml,水煎服)。

[功用]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主治]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胁肋瘀肿,痛不可忍。

[方解]本方证因跌打损伤,瘀血滞留胁肋,气机阻滞所致。胁肋为肝经循行之处,跌打损伤,瘀血停留,气机阻滞,故胁肋瘀肿疼痛,甚至痛不可忍。治当活血祛瘀,兼以疏肝行气通络。方中重用酒制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导瘀下行,推陈致新;柴胡疏肝行气,并可引诸药入肝经。两药合用,一升一降,以攻散胁下之瘀滞,共为君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穿山甲破瘀通络,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当归补血活血;瓜蒌根”续绝伤” (《神农本草经》),”消仆损瘀血”(《日华子本草》),既能入血分助诸药而消瘀散结,又可清热润燥,共为佐药。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大黄、桃仁酒制,及原方加酒煎服,乃增强活血通络之意。诸药配伍,特点有二:一为升降同施,以调畅气血;二是活中寓养,则活血破瘀而不耗伤阴血。瘀祛新生,气行络通,胁痛自平。正如张秉成所言:”去者去,生者生,痛自舒而元自复矣”,故名”复元活血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胁肋瘀肿疼痛为辨证要点。若化裁得当,亦可广泛用于一切跌打损伤。

2.加减变化 瘀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酌加乳香、没药、元胡等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气滞重而痛甚者,可加川芎;香附、郁金、青皮等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胸胁部挫伤、乳腺增生症等属瘀血停滞者。

4.使用注意 运用本方,服药后应”以利为度”,若虽”得利痛减”,而病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必须更换方剂或调整原方剂量。孕妇忌服。

温经汤 《金匮要略》

[组成]吴茱萸三两(9g)当归二两(6g)芍药二两(6g)川芎二两(6g)人参二两(6g)桂枝二两(6g) 阿胶二两(6g) 牡丹皮去心,二两(6g)生姜二两(6g)甘草二两(6g)半夏半升(6g) 麦冬去心,一升(9g)

[用法]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阿胶烊冲)。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

[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块,淋漓不畅,或月经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少腹里急,腹满,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舌质暗红,脉细而涩。亦治妇人宫冷,久不受孕。

[方解]本方证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脉皆起于胞宫,循行于少腹,与经、产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少腹里急、腹满、月经不调、甚或久不受孕;若瘀血阻滞,血不循经,加之冲任不固,则月经先期、或一月再行,甚或崩中漏下;若寒凝血瘀,经脉不畅,则致痛经;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至于傍晚发热、手心烦热为阴血耗损,虚热内生之象。本方证虽属瘀、寒、虚、热错杂,然以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为主,治当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兼清虚热之法。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长于温通血脉,共为君药。当归、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虚热,共为臣药。阿胶甘平,养血止血,滋阴润燥;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麦冬甘苦微寒,养阴清热。三药合用,养血调肝,滋阴润燥,且清虚热,并制吴茱萸、桂枝之温燥。人参、甘草益气健脾,以资生化之源,阳生阴长,气旺血充;半夏、生姜辛开散结,通降胃气,以助祛瘀调经;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且助吴茱萸、桂枝以温经散寒,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尚能调和诸药,兼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祛瘀之功。

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但以温经补养为主;二是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能使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以成温养化瘀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暗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为肉桂,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以理气止痛;漏下不止而血色暗淡者,去丹皮,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健脾;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虚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经、不孕症等属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者。

4.使用注意 月经不调属实热或无瘀血内阻者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全当归八钱(24g) 川芎三钱(9g) 桃仁去皮尖,研,十四枚(6g) 干姜炮黑,五分(2g) 甘草炙,五分(2g)

[用法]黄酒、童便各半煎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用]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血虚寒凝,瘀血阻滞证。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

[方解]本方证由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所致。妇人产后,血亏气弱,寒邪极易乘虚而入,寒凝血瘀,故恶露不行;瘀阻胞宫,不通则痛,故小腹冷痛。治宜活血养血,温经止痛。方中重用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行滞止痛,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均为臣药。炮姜入血散寒,温经止痛;黄酒温通血脉以助药力,共为佐药。炙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原方另用童便同煎(现多已不用)者,乃取其益阴化瘀,引败血下行之意。全方配伍得当,寓生新于化瘀之内,使瘀血化。新血生,诸症向愈。正如唐宗海所云:”血瘀可化之,则所以生之,产后多用”(《血证论》),故名”生化”。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甚至有些地区民间习惯作为产后必服之剂,虽多属有益,但应以产后血虚瘀滞偏寒者为宜。临床应用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减去破瘀的桃仁;若瘀滞较甚,腹痛较剧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益母草等以祛瘀止痛;若小腹冷痛甚者,可加肉桂以温经散寒;若气滞明显者,加木香、香附、乌药等以理气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后宫缩疼痛、胎盘残留等属产后血虚寒凝,瘀血内阻者。

4.使用注意 若产后血热而有瘀滞者不宜使用;若恶露过多、出血不止,甚则汗出气短神疲者,当属禁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上:”此症勿拘古文,妄用苏木、蓬、棱,以轻人命。其一应散血方、破血药,俱禁用。虽山楂性缓,亦能害命,不可擅用,惟生化汤系血块圣药也。”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4:”治产后恶露不行,腹中疼痛等证。夫产后血气大虚,固当培补,然有败血不去,则新血亦无由而生,故见腹中疼痛等证,又不可不以祛瘀为首务也。方中当归养血,甘草补中,川芎理血中之气,桃仁行血中之瘀,炮姜色黑入营,助归、草以生新,佐芎、桃而化旧,生化之妙,神乎其神。用童便者,可以益阴除热,引败血下行故道耳。”

[临床报道]

王氏对98例孕10-16周要求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根据药物流产后B超情况进行分组。药物流产后做B超示宫内未见残留物为对照组,有少量残留物为治疗组,较多残留及药物流产失败为清官组。对治疗组流产后加服生化汤,与对照组、清宫组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及时间。结果:治疗组服用生化汤后阴道出血时间与清官组接近,与对照组相比平均缩短约4天左右,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血量也较对照组少,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生化汤在药物终止孕10-16周妊娠中对缩短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上有一定的作用,值得推广。[王瑾蔚,等.生化汤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16(4):213]

失笑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五灵脂酒研,淘去沙土 蒲黄炒香,各二钱(各6g)

[用法]先用酽醋调二钱,熬成膏,入水一盏,煎七分,食前热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用黄酒或醋冲服,亦可每日取8-12g,用纱布包煎,作汤剂服)。

[功用]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主治]瘀血停滞证。心腹刺痛,或产后恶露不行,或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

[方解]本方所治诸症,均由瘀血内停,脉道阻滞所致。瘀血内停,脉络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心腹刺痛、或少腹急痛;瘀阻胞宫,则月经不调、或产后恶露不行。治宜活血祛瘀止痛。方中五灵脂苦咸甘温,入肝经血分,功擅通利血脉,散瘀止痛;蒲黄甘平,行血消瘀,炒用并能止血,二者相须为用,为化瘀散结止痛的常用组合。调以米醋,或用黄酒冲服,乃取其活血脉、行药力、化瘀血,以加强五灵脂、蒲黄活血止痛之功,且制五灵脂气味之腥臊。诸药合用,药简力专,共奏祛瘀止痛,推陈出新之功,使瘀血得去,脉道通畅,则诸症自解。前人运用本方,患者每于不觉中,诸症悉除,不禁欣然而笑,故名”失笑”。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瘀血所致多种疼痛的基础方,尤以肝经血瘀者为宜。临床应用以心腹刺痛,或妇人月经不调,少腹急痛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瘀血甚者,可酌加当归、赤芍、川芎、桃仁、红花、丹参等以加强活血祛瘀之力;若兼见血虚者,可合四物汤同用,以增强养血调经之功;若疼痛较剧者,可加乳香、没药、元胡等以化瘀止痛;兼气滞者,可加香附、川楝子,或配合金铃子散以行气止痛;兼寒者,加炮姜、艾叶、小茴香等以温经散寒。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痛经、冠心病、高脂血症、宫外孕、慢性胃炎等属瘀血停滞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孕妇禁用,脾胃虚弱及妇女月经期慎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6:”治产后心腹痛欲死,百药不效,服此顿愈。”

2.方论选录 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5录吴于宣:”凡兹者,由寒凝不消散,气滞不流行,恶露停留,小腹结痛,迷闷欲绝,非纯用甘温破血行血之剂,不能攻逐荡平也。是方用灵脂之甘温走肝,生用则行血;蒲黄甘平入肝,生用则破血;佐酒煎以行其力,庶可直抉厥阴之滞,而有推陈致新之功。甘不伤脾,辛能散瘀,不觉诸症悉除,直可以一笑而置之矣。”

[临床报道]

失笑散对于痛经、闭经、冠心病、宫外孕等属瘀血停滞证者疗效颇佳。张氏用失笑散胶囊(失笑散经剂型改革而成)从经期前2天开始口服,每天2次,每次3粒,连服7-10天,经净停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本组86例,痊愈26例,显效30例,有效 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5%。治疗前后痛经评分及持续时间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张丽君,等.失笑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86例。北京中医杂志 1997;19 (4) :18]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组成]桂枝 茯苓 丹皮去心 桃仁去皮尖,熬 芍药各等分(9g)

[用法]上三味,末之,炼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3g),不知,加至三丸 (现代用法:共为末,炼蜜和丸,每日服3~5g)。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妇人素有瘕块,妊娠漏下不止,或胎动不安,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或经闭腹痛,或产后恶露不尽而腹痛拒按者,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沉涩。

[方解]本方原治妇人素有瘕块,致妊娠胎动不安或漏下不止之证。证由瘀阻胞宫所致。瘀血瘕块,停留于胞宫,冲任失调,胎元不固,则胎动不安;瘀阻胞宫,阻遏经脉,以致血溢脉外,故见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瘀血内阻胞宫,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腹痛拒按等。治宜活血化瘀,缓消瘕块。方中桂枝辛甘而温,温通血脉,以行瘀滞,为君药。桃仁味苦甘平,活血祛瘀,助君药以化瘀消瘕,用之为臣;丹皮、芍药味苦而微寒,既可活血以散瘀,又能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芍药并能缓急止痛;茯苓甘淡平,渗湿祛痰,以助消癥之功,健脾益胃,扶助正气,均为佐药。丸以白蜜,甘缓而润,以缓诸药破泄之力,是以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缓消瘕块之功,使瘀化癥消,诸症皆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既用桂枝以温通血脉,又佐丹皮、芍药以凉血散瘀,寒温并用,则无耗伤阴血之弊。二为漏下之症,采用行血之法,体现通因通用之法,俾瘕块得消,血行常道,则出血得止。

《妇人良方》以本方更名为夺命丸,用治妇人小产,子死腹中而见”胎上抢心,闷绝致死,冷汗自出,气促喘满者。”《济阴纲目》将本方改为汤剂,易名为催生汤,用于妇人临产见腹痛、腰痛而胞浆已下时,有催生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血留滞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有癜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为辨证要点。妇女经行不畅、闭经、痛经,以及产后恶露不尽等属瘀阻胞宫者,亦可以本方加减治之。

2.加减变化 若瘀血阻滞较甚,可加丹参、川芎等以活血祛瘀;若疼痛剧烈者,宜加玄胡、没药、乳香等以活血止痛;出血多者,可加茜草、蒲黄等以活血止血;气滞者加香附、陈皮等以理气行滞。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属瘀血留滞者。

4.使用注意 对妇女妊娠而有瘀血癥块者,只能渐消缓散,不可峻猛攻破。原方对其用量、用法规定甚严,临床使用切当注意。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妊娠六月动者,前三月经水利时,胎也。下血者,后断三月衃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瘕不去故也,当下其瘕,桂枝茯苓丸主之。”

2.方论选录 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卷20: “药用桂枝茯苓丸者,桂枝、芍药一阴一阳,茯苓、丹皮一气一血,调其寒温,扶其正气。桃仁以之破恶血,消瘕癖,而不嫌于伤胎血者,所谓有病则病当之也,且瘕之初,必因寒,桂枝化气而消其本寒;瘕之成,必夹湿热为窠囊,苓渗湿气,丹清血热;芍药敛肝而扶脾,使能统血,则养正即所以去邪耳。然消瘕方甚多,一举两得,莫有若此方之巧矣。每服甚少而频,更巧。要之癥不碍胎,其结原微,故以渐磨之。此方去瘕之力不独桃仁。瘕者,阴气也,遇阳则消,故以桂枝扶阳,而桃仁愈有力矣。其余皆养血之药也。”

[临床报道]

钱氏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用桂枝茯苓丸加血竭粉、淫羊藿,煎汤服,每天1剂,每周服5天,3个月为1疗程,结果:服药1-2疗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X例,用西药丹那唑,亦服药3个月为1疗程,结果:服药1-2个疗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 68.2%。经X2检验,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1年后随访,中药组复发率仅 17.4%,西药组复发率为31.8%。[钱铮.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2000;27(4):170]

[实验研究]

家兔静脉注射或口服本方1.5小时后,经血液流变学测定:全血还原比粘度(高切、低切)、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均明显降低,红细胞电泳时间减少,但对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及血浆中胆固醇均无明显影响。表明本方降低血粘度的作用与血细胞数量或血中胆固醇浓度降低无关,而与血浆中链状高分子物质,尤其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有关。[谢家骏,等.桂枝茯苓丸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中成药研究 1986;(5):24]

第二节 止血

十灰散 《十药神书》

[组成]大蓟 小蓟 荷叶 侧柏叶 茅根 茜根 山栀 大黄 牡丹皮 棕榈皮

各等分 (各9g)

[用法]上药各烧灰存性,研极细末,用纸包,碗盖于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时先将白藕捣汁或萝卜汁磨京墨半碗,调服五钱,食后服下(现代用法:各药烧炭存性,为末,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适量,调服9-15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鲜红,来势急暴,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主治上部出血诸症乃火热炽盛,气火上冲,损伤血络,离经妄行所致。治宜凉血止血。方中大蓟、小蓟性味甘凉,长于凉血止血,且能祛瘀,是为君药。荷叶、侧柏叶、白茅根、茜根皆能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与君药相配,既能增强澄本清源之力,又有塞流止血之功,皆为臣药。血之所以上溢,是由于气盛火旺,故用栀子、大黄清热泻火,挫其鸱张之势,可使邪热从大小便而去,使气火降而助血止,是为佐药;重用凉降涩止之品,恐致留瘀,故以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止血而不留瘀,亦为佐药。用法中用藕汁和萝卜汁磨京墨调服,藕汁能清热凉血散瘀、萝卜汁降气清热以助止血、京墨有收涩止血之功,皆属佐药之用。诸药炒炭存性,亦可加强收敛止血之力。全方集凉血、止血、清降、祛瘀诸法于一方,但以凉血止血为主,使血热清,气火降,则出血自止。

本方配伍特点:是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寄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为一首急救止血方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上部出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用本方改作汤剂使用,此时当加大大黄、栀子的用量,作为君药,并可配入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引血下行。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及肺结核咯血等属血热妄行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急则治标之剂,血止之后,还当审因图本,方能巩固疗效;对虚寒性出血则不宜使用。本方为散剂,既可内服,也能外用,但应预先制备,使火气消退,方可使用。方中药物皆烧炭,但应注意”存性”,否则药效不确。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十药神书》:”治痨证。呕血、吐血、咯血、嗽血,先用此药止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治一切吐血、咯血不止,先用此遏之。夫吐血、咯血,固有阴虚、阳虚之分,虚火、实火之别,学者固当予为体察。而适遇卒然暴起之证,又不得不用急则治标之法,以遏其势。然血之所以暴涌者,姑无论其属虚属实,莫不皆由气火上升所致。丹溪所谓气有余即是火。即不足之证,亦成上实下虚之势。火者南方之色,凡火之胜者,必以水济之,水之色黑,故此方汇集诸凉血、涩血、散血、行血之晶,各烧灰存性,使之凉者凉,涩者涩,散者散,行者行,各由本质而化为北方之色,即寓以水胜火之意。用童便调服者,取其咸寒下行,降火甚速,血之上逆者,以下为顺耳。”

[实验研究]

龚氏为探讨十灰散止血作用的物质基础,测定了该药中钙、微量元素、鞣质和浸出物的含量。结果表明:钙的含量很高,微量元素含量较高,并与高温制炭有关,鞣质含量为 3.31%,同时止血成分中尚包含有方中某些中药的主要成分,如茜草酸、茜草苷等,这些成分在”炒炭存性”的炮制过程中被不同程度地保存下来。所以十灰散及其他炭药的止血成分广泛而复杂,止血机理也是多环节、多通道的。[龚天新,等.十灰丸止血成分的研究。吉林中医药 1991;(2):37]

咳血方 《丹溪心法》

[组成]青黛水飞(6g) 瓜蒌仁去油(9g) 海粉(9g) 山栀子炒黑(9g) 诃子(6g)

[用法]上为末,以蜜同姜汁为丸,噙化(现代用法:共研末为丸,每服9g;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肝宁肺,凉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证。咳嗽痰稠带血,咯吐不爽,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系肝火犯肺,灼伤肺络所致。肺为清虚之脏,木火刑金,肺津受灼为痰,清肃之令失司,则咳嗽痰稠、咯吐不爽;肝火灼肺,损伤肺络,血渗上溢,故见痰中带血;肝火内炽,故心烦易怒、胸胁作痛、咽干口苦、颊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火热炽盛之征。是证病位虽在肺,但病本则在肝。按治病求本的原则,治当清肝泻火,使火清气降,肺金自宁。方中青黛咸寒,入肝、肺二经,清肝泻火,凉血止血;山栀子苦寒,入心、肝、肺经,清热凉血,泻火除烦,炒黑可入血分而止血,两药合用,澄本清源,共为君药。火热灼津成痰,痰不清则咳不止,咳不止则血难宁,故用瓜蒌仁甘寒入肺、清热化痰、润肺止咳;海粉(现多用海浮石)清肺降火,软坚化痰,共为臣药。诃子苦涩性平入肺与大肠经,清降敛肺,化痰止咳,用以为佐。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宁肺之功,使木不刑金,肺复宣降,痰化咳平,其血自止。

本方的配伍特点: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虽不专用止血药,火热得清则血不妄行,为图本之法。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火热伤阴者,可酌加沙参、麦冬等以清肺养阴;若咳甚痰多者,可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等以清肺化痰止咳。本方去诃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治疗鼻衄,亦有较好疗效。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咳血属肝火犯肺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属寒凉降泄之剂,故肺肾阴虚及脾虚便溏者,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2:”咳血。”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咳嗽痰血者,此方蜜丸噙化。肺者,至清之脏,纤芥不容,有气有火则咳,有痰有血则嗽。咳者有声之名,嗽者有物之义也。青黛、山栀所以降火,瓜蒌、海粉所以行痰,诃子所以敛肺。然而无治血之药者,火去而血自止也。”

[临床报道]

董氏等治疗78例支气管扩张咯血。用咳血方加墨旱莲10g,白茅根10g,阿胶15g(烊化),白及10g,藕节2枚为基本方。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凉服,5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卧床休息,避免大便用力,勿抽烟,同时忌酒、鱼、虾、大椒等辛辣刺激食品。服用1疗程后,显效52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5%。[董振龙,等.咳血方加味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78例。中国中医急症 1998;7(4);190]

小蓟饮子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生地黄 小蓟 滑石 木通 蒲黄 藕节 淡竹叶 当归 山栀子 甘草

各等分 (各9g)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半两(15g),水煎,空心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据病证酌情增减)。

[功用]凉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

[方解]本方证因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所致。热聚膀胱,损伤血络,血随尿出,故尿中带血,其痛者为血淋,若不痛者为尿血;由于瘀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亦为热结之征。治宜凉血止血,利水通淋。方中小蓟甘凉入血分,功擅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尤宜于尿血、血淋之症,是为君药。生地黄甘苦性寒,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使血止而不留瘀。热在下焦,宜因势利导,故以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尚有防诸药寒凉滞血之功,合而为佐。使以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共成凉血止血为主,利水通淋为辅之方。

本方是由导赤散加小蓟、藕节、蒲黄、滑石、栀子、当归而成,由清心养阴,利水通淋之方变为凉血止血,利水通淋之剂。其配伍特点是止血之中寓以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清利之中寓以养阴,使利水而不伤正。这是治疗下焦瘀热所致血淋、尿血的有效方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甘草应以生甘草为宜,以增强清热泻火之力;若尿道刺痛者,可加琥珀末1.5g吞服,以通淋化瘀止痛;若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者,可减木通、滑石等寒滑渗利之晶,酌加太子参、黄芪、阿胶等以补气养阴。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属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者。

4.使用注意 方中药物多属寒凉通利之品,只宜于实热证。若血淋、尿血日久兼寒或阴虚火动或气虚不摄者,均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玉机微义》卷28引《济生方》:”下焦热结,尿血成淋。”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3:”下焦结热血淋者,此方主之。下焦之病,责于湿热。经曰:病在下者,引而竭之。故用生地、栀子凉而导之,以竭其热;用滑石、通草、竹叶淡而渗之,以竭其湿;用小蓟、藕节、蒲黄消而逐之,以去其瘀血;当归养血于阴,甘草调气于阳。古人治下焦瘀热之病,必用渗药开其溺窍者,围师必缺之义也。”

[临床报道]

王氏以小蓟饮子为基本方,随证加减,水煎早晚服,每日1剂,6日为1个疗程,治疗 38例过敏性紫癜。服药期间停用一切可致敏的药物。结果:治愈36例(症状全部消失,阳性体征转阴,为防止复发,治愈者均再服药1个疗程以巩固疗效);好转2例(症状部分消失,体表仍有部分紫癜)。[王东,等.小蓟饮子加减治疗过敏性紫癜38例报告。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3):254]

槐花散 《普济本事方》

[组成]槐花炒(12g) 柏叶杵,焙(12g) 荆芥穗(6g) 枳壳麸炒(6g)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用清米饮调下二钱,空心食前服(现代用法:为细末,每服6g,开水或米汤调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肠止血,疏风行气。

[主治]风热湿毒,壅遏肠道,损伤血络证。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粪中带血,以及痔疮出血,血色鲜红或晦暗,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本方所治肠风、脏毒皆因风热或湿热邪毒,壅遏肠道血分,损伤脉络,血渗外溢所致。”肠风者,下血新鲜,直出四射,皆由便前而来……脏毒者,下血瘀晦,无论便前便后皆然”(《成方便读》)。治宜清肠凉血为主,兼以疏风行气。方中槐花苦微寒,善清大肠湿热,凉血止血,为君药。侧柏叶味苦微寒,清热止血,可增强君药凉血止血之力,为臣药。荆芥穗辛散疏风,微温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盖大肠气机被风热湿毒所遏,故用枳壳行气宽肠,以达”气调则血调”之目的,共为佐药。诸药合用,既能凉血止血,又能清肠疏风,俟风热、湿热邪毒得清,则便血自止。本方具有寓行气于止血之中,寄疏风于清肠之内,相反相成的配伍特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肠风、脏毒下血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便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便血较多,荆芥可改用荆芥炭,并加入黄芩炭、地榆炭、棕榈炭等,以加强止血之功;若大肠热甚,可加入黄连、黄芩等以清肠泄热;若脏毒下血紫暗,可加入苍术、茯苓等以祛湿毒;便血日久血虚,可加入熟地、当归等以养血和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痔疮、结肠炎或其他大便下血属风热或湿热邪毒,壅遏肠道,损伤脉络者。肠癌便血亦可应用。

4.使用注意 本方药性寒凉,故只可暂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属气虚或阴虚者,以及脾胃素虚者均不宜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5:”治肠风脏毒,槐花散。”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槐花禀天地至阴之性,疏肝泻热,能凉大肠;侧柏叶生而向西,禀金兑之气,苦寒芳香,能入血分,养阴燥湿,最凉血分之热;荆芥散瘀搜风;枳壳宽肠利气。四味所入之处,俱可相及,宜乎肠风、脏毒等病,皆可治耳。”

[临床报道]

高氏以本方为主治疗肛门下鲜血360例,其中便前下鲜血56例,便后下鲜血274例,便时带鲜血30例。每日1剂,3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忌辛辣煎炸、肥甘厚腻之品。结果:显效102例,有效25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9.4%。[高峰,等.槐花散加味治疗肛门下鲜血360例。福建中医药 1997;28(6):29]

黄土汤 《金匮要略》

[组成]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黄土半斤(30g)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解]本方证因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脾主统血,脾阳不足失去统摄之权,则血从上溢而为吐血、衄血;血从下走则为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皆为中焦虚寒,阴血不足之象。治宜温阳止血为主,兼以健脾养血。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止血,用以为君。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共为臣药。然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每亦亏耗,故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与苦寒之黄芩合用,又能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而生地、阿胶得术、附则滋而不腻,避免了呆滞碍脾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共呈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的配伍特点。此方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故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黄土汤与归脾汤两方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黄土汤中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重用黄芪、龙眼肉,配伍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及等以止血;若气虚甚者,可加人参以益气摄血;胃纳较差者,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脾胃虚寒较甚者,可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方中灶心黄土缺时,可以赤石脂代之。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消化道出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脾阳不足者。

4.使用注意 凡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者,黄土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下:”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门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临床报道]

孙氏以本方(灶心黄土用赤石脂代)加味治疗崩漏36例。水煎,每日1剂。一般在行经期4~6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非行经期可根据病情配合服用中成药以巩固疗效。效果:显效21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为94.4%。[孔文清,等。黄土汤加味治疗崩漏36例。江苏中医 2001;22(7)27]

第十三章 治风剂

第一节 疏散外风

川芎茶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薄荷叶不见火,八两(240g) 川芎 荆芥去梗,各四两(各120g)细辛去芦,一两(30g)防风去芦,一两半(45g)白芷 羌活 甘草炙,各二两(各60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g),食后,茶清调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6g,每日2次,饭后清茶调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疏风止痛。

[主治]外感风邪头痛。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目眩鼻塞,或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之头痛,为外感风邪所致。风为阳邪,头为诸阳之会,清空之府。风邪外袭,循经上犯头目,阻遏清阳之气,故头痛、目眩;鼻为肺窍,风邪侵袭,肺气不利,故鼻塞;风邪犯表,则见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风邪入络,其痛或偏或正,时发时止,休作无时,即为头风。外风宜散,故当疏散风邪以止头痛。方中川芎辛温香窜,为血中气药,上行头目,为治诸经头痛之要药,善于祛风活血而止头痛,长于治少阳、厥阴经头痛(头顶或两侧头痛),故为方中君药。薄荷、荆芥辛散上行,以助君药疏风止痛之功,并能清利头目,共为臣药。其中薄荷用量独重,以其之凉,可制诸风药之温燥,又能兼顾风为阳邪,易于化热化燥之特点。羌活、白芷疏风止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太阳经头痛(后脑连项痛),白芷长于治阳明经头痛(前额及眉棱骨痛),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羌活,阳明白芷” (《本草纲目》卷 14);细辛祛风止痛,善治少阴经头痛(脑痛连齿),并能宣通鼻窍;防风辛散上部风邪。上述诸药,协助君、臣药以增强疏风止痛之功,共为方中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服时以茶清调下,取其苦凉轻清,清上降下,既可清利头目,又能制诸风药之过于温燥与升散,使升中有降,亦为佐药之用。综合本方,集众多辛散疏风药于一方,升散中寓有清降,具有疏风止痛而不温燥的特点,共奏疏风止痛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鼻塞,舌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风为百病之长,外感风邪,多有兼夹。若属外感风寒头痛,宜减薄荷用量,酌加苏叶、生姜以加强祛风散寒之功;外感风热头痛,加菊花、僵蚕、蔓荆子以疏散风热;外感风湿头痛,加苍术、藁本以散风祛湿;头风头痛,宜重用川芎,并酌加桃仁、红花、全蝎、地龙等以活血祛瘀、搜风通络。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头痛、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慢性鼻炎头痛等属于风邪所致者。

4.使用注意 导致头痛的原因很多,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对于气虚、血虚、或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引起的头痛,均不宜使用。

大秦艽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秦艽三两(90g) 甘草二两(60g) 川芎二两(60g) 当归二两(60g)

白芍药二两 (60g) 细辛半两(15g) 川羌活 防风 黄芩各一两(各30g)

石膏二两(60g) 吴白芷一两 (30g) 白术一两(30g) 生地黄一两(30g)

熟地黄一两(30g) 白茯苓一两(30g) 川独活二两 (60g)

[用法]上十六味,锉。每服一两(30g),水煎,去滓,温服(现代用法:上药用量按比例酌减,水煎,温服,不拘时候)。

[功用]疏风清热,养血活血。

[主治]风邪初中经络证。口眼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或恶寒发热,苔白或黄,脉浮数或弦细。

[方解]中风有真中与类中之别,有中经络与中脏腑之异。本方所治乃风邪中于经络所致。多因正气不足,营血虚弱,脉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气血痹阻,经络不畅,加之”血弱不能养筋”,故口眼喁斜、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外袭,邪正相争,故或见恶寒发热、脉浮等。治以祛风散邪为主,兼以养血、活血、通络为法。方中重用秦艽祛风通络,为君药。更以羌活、独活、防风、白芷、细辛等辛散之品,祛风散邪,加强君药祛风之力,并为臣药。语言与手足运动障碍,除经络痹阻外,与血虚不能养筋相关,且风药多燥,易伤阴血,故伍以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使血足而筋自荣,络通则风易散,寓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并能制诸风药之温燥;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配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化生气血;生地、石膏、黄芩清热,是为风邪郁而化热者设,以上共为方中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本方用药,以祛风散邪为主,配伍补血、活血、益气、清热之晶,疏养结合,邪正兼顾,共奏祛风清热,养血通络之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风邪初中经络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口眼喁斜,舌强不能言语,手足不能运动,微恶风发热,苔薄微黄,脉浮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无内热,可去黄芩、石膏等清热之晶,专以疏风养血通络为治。原方有”如遇天阴,加生姜煎七八片;如心下痞,每两加枳实一钱同煎”的用法,可资参考。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颜面神经麻痹、缺血性脑卒中等属于风邪初中经络者。对风湿性关节炎属于风湿热痹者,亦可斟酌加减用之。

4.使用注意 本方辛温发散之晶较多,若属内风所致者,不可使用。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中风,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知血弱不能养筋,故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宜养血而筋自荣,大秦艽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吴昆《医方考》卷1:”中风,手足不能运动,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此方主之。中风,虚邪也。许学士云:’留而不去,其病则实。’故用驱风养血之剂兼而治之。用秦艽为君者,以其主宰一身之风,石膏所以去胃中总司之火,羌活去太阳百节之风疼,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三阳数变之风邪,责之细辛;三阴内淫之风湿,责之苓、术。去厥阴经之风,则有川芎;去阳明经之风,则有白芷。风热干乎气,清之以黄芩;风热干乎血,凉之以生地。独活疗风湿在足少阴;甘草缓风邪上逆于肺。乃当归、芍药、熟地者,所以养血于疏风之后,一以济风药之燥,一使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也。”

[临床报道]

李氏选择缺血性中风中的中经络,脉络空虚,风热瘀血,痹阻经络的证候作为观察对象,以大秦艽汤加减冶疗38例。以秦艽、羌活、黄芩、当归、赤芍、党参各12g,川芎、川牛膝各15g,生地、石膏、桑枝各30g为基本方,每日1剂,水煎服,28天为1疗程。结果:痊愈16例(能独立行走,生活基本自理,肌力达5级),显效8例(能持拐杖行走,生活部分自理,肌力达4级),有效10例(症状体征改善,肌力进步),无效4例(症状体征无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89.4%。治疗后肌力的增长较治疗前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李涛,等.大秦艽汤加减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8例。中医研究 1995;8(3):21]

牵正散 《杨氏家藏方》

[组成]白附子 白僵蚕 全蝎去毒,各等分,并生用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一钱(3g),热酒调下,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3g,日服2-3次,温酒送服;亦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主治]风中头面经络。口眼喁斜,或面肌抽动,舌淡红,苔白。

[方解]本方所治之证,为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布于头面;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阳明内蓄痰浊,太阳外中于风,风邪引动内蓄之痰浊,风痰阻于头面经络,经隧不利,筋肉失养,则弛缓不用;无邪之处,气血运行通畅,筋肉相对而急,缓者为急者牵引,故口眼喁斜。治宜祛风,化痰,通络。方中白附子辛温燥烈,入阳明经而走头面,以祛风化痰,尤其善散头面之风为君。全蝎、僵蚕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且能化痰,合用既助君药祛风化痰之力,又能通络止痉,共为臣药。用热酒调服,以助宣通血脉,并能引药入络,直达病所,以为佐使。药虽三味,合而用之,力专而效著。风邪得散,痰浊得化,经络通畅,则喁斜之口眼得以复正,是名”牵正”。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痰阻于头面经络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卒然口眼喁斜,舌淡苔白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初起风邪重者,宜加羌活、防风、白芷等以辛散风邪;病久不愈者,酌加蜈蚣、地龙、天麻、桃仁、红花等搜风化瘀通络。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颜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偏头痛等属于风痰阻络者。

4.使用注意 若属气虚血瘀,或肝风内动之口眼喁斜、半身不遂,不宜使用。方中白附子和全蝎有一定的毒性,用量宜慎。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杨氏家藏方》卷1:”治口眼喁斜。”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夫中风口眼喁斜一证,《金匮》有言’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数语,尤注谓其受邪之处,经脉不用而缓,无邪之处,正气独治而急。是以左喁者,邪反在右;右喁者,邪反在左也。然足阳明之脉,夹口环唇;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足少阳之脉,起于目外眦。则中风一证,无不皆自三阳而来,然二气贯于一身,不必分左血右气。但左右者,阴阳之道路,缘人之禀赋各有所偏,于是左右不能两协其平,偏弊相仍,外邪乘袭而病作矣。此方所治口眼喁斜无他证者,其为风邪在经而无表里之证可知。故以全蝎色青善走者,独入肝经,风气通于肝,为搜风之主药;白附之辛散,能治头面之风;僵蚕之清虚,能解络中之风。三者皆治风之专药。用酒调服,以行其经。所谓同气相求,衰之以属也。”

[临床报道]

王氏以本方加鳝鱼500g(剪去尾部,放入砂锅中,加清水500ml,让其游动20分钟后,加入牵正散),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用鳝鱼血于临睡前涂于患侧面颊、额头等处,治疗面瘫98例。结果:痊愈97例(自觉症状消失,外观正常),好转1例(自觉症状好转,外观轻度口角不对称),一般治疗4-5天即愈。[王成文.牵正散加鳝鱼血治疗面瘫98例临床观察。中国民间疗法 1997;(2):31]

消风散 《外科正宗》

[组成]当归 生地 防风 蝉蜕 知母 苦参 胡麻 荆芥 苍术 牛蒡子 石膏各一钱(各6g) 甘草 木通各五分(各3g)

[用法]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主治]风疹、湿疹。皮肤瘙痒,疹出色红,或遍身云片斑点,抓破后渗出津水,苔白或黄,脉浮数。

[方解]本方所治之风疹、湿疹,是由风湿或风热之邪侵袭人体,浸淫血脉,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肌肤腠理之间所致,故见皮肤瘙痒不绝、疹出色红、或抓破后津水流溢等。治宜疏风为主,佐以清热除湿之法。痒自风而来,止痒必先疏风,故以荆芥、防风、牛蒡子、蝉蜕之辛散透达,疏风散邪,使风去则痒止,共为君药。配伍苍术祛风燥湿,苦参清热燥湿,木通渗利湿热,是为湿邪而设;石膏、知母清热泻火,是为热邪而用,以上俱为臣药。然风热内郁,易耗伤阴血;湿热浸淫,易瘀阻血脉,故以当归、生地、胡麻仁养血活血,并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为佐。甘草清热解毒,和中调药,为佐使。诸药合用,以祛风为主,配伍祛湿、清热、养血之品,祛邪之中,兼顾扶正,使风邪得散、湿热得清、血脉调和,则痒止疹消,为治疗风疹、湿疹之良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疹、湿疹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皮肤瘙痒,疹出色红,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风热偏盛而见身热、口渴者,宜重用石膏,加银花、连翘以疏风清热解毒;湿热偏盛而兼胸脘痞满,舌苔黄腻者,加地肤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湿;血分热重,皮疹红赤,烦热,舌红或绛者,宜重用生地,或加赤芍、紫草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稻田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属于风热或风湿所致者。

4.使用注意 若风疹属虚寒者,则不宜用。服药期间,应忌食辛辣、鱼腥、烟酒、浓茶等,以免影响疗效。

[文献摘要]

原书主治 《外科正宗》卷4:”治风湿浸淫血脉,致生疥疮,瘙痒不绝,及大人小儿风热瘾疹,遍身云片斑点,乍有乍无并效。”

[临床报道]

邓氏治疗荨麻疹患者54例,分中药组和西药组进行观察。中药组30例,运用本方每日 1剂,水煎服;药渣加水煮沸先熏后洗,每日1次。西药组24例,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静注,并加口服扑尔敏。均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治疗结果:治愈(风团消退,临床体征消失,不再复发),中药组25例,西药组13例;好转(风团消退30%,或消退后复发间隔延长,瘙痒等症状减轻),中药组4例,西药组9例;无效(风团和瘙痒无明显改善,或消退不足30%),中药组1例,西药组2例。总有效率,中药组为96.6%,西药组为91.6%。中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P<0.05)。中药组复发率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认为本方治疗荨麻疹具有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轻微,用药安全等优势。[邓金古.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9(21):2105]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明显的止痒和抗实验性荨麻疹作用。对磷酸组织胺所致的豚鼠皮肤瘙痒,对DMSO引起的豚鼠耳肿胀抑制作用及小鼠同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等实验结果显示,本方原方及4种不同方式的配伍组合,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作用强度依次为:疏风+祛湿药组、疏风药组、消风散原方组和疏风+养血药组,而祛湿+养血药组作用最弱。 [肖洪彬,等.消风散主要药效学及拆方研究。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9;5(4):21]

第二节 平熄内风

羚角钩藤汤 《通俗伤寒论》

[组成]羚角片钱半(4.5g),先煎 霜桑叶二钱(6g) 京川贝四钱(12g),去心 鲜生地五钱(15g)双钩藤三钱(9g),后入 滁菊花三钱(9g)茯神木三钱(9g)生白芍三钱(9g)生甘草八分 (2.4g)淡竹茹五钱(15g),鲜刮,与羚角先煎代水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熄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以及肝热风阳上逆,头晕胀痛,耳鸣心悸,面红如醉,或手足躁扰,甚则瘈疚,舌红,脉弦数。

[方解]本方证为温热病邪传入厥阴,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所致。肝经热盛,故高热不退;热扰心神,则烦闷躁扰,甚则神昏;热极动风,且风火相煽,灼伤津液,筋脉失养,以致手足抽搐,发为痉厥。肝热风阳上逆所致的头晕胀痛、手足躁扰等,机理亦同。治宜清热凉肝熄风为主,佐以养阴增液舒筋为法。方中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凉肝熄风;钩藤甘寒,入肝经,清热平肝,熄风解痉。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熄风止痉之功益著,共为君药。配伍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熄风之效,用为臣药。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地黄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二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增液,舒筋缓急,以加强熄风解痉之力;邪热每多炼液为痰,故又以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以上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综观全方,以凉肝熄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熄风法的代表方。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经热盛动风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高热烦躁,手足抽搐,舌绛而干,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熄风止痉之效;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可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流脑、乙脑以及妊娠子痫、高血压所致的头痛、眩晕、抽搐等属肝经热盛,热极动风,或阳亢风动者。

4.使用注意 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镇肝熄风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

[组成]怀牛膝一两(30g) 生赭石一两(30g),轧细 生龙骨五钱(15g),捣碎 生牡蛎五钱 (15g),捣碎 生龟板五钱(15g),捣碎 生杭芍五钱(15g) 玄参五钱(15g) 天冬五钱(15g) 川楝子二钱(6g),捣碎 生麦芽二钱(6g) 茵陈二钱(6g) 甘草钱半(4.5g)

[用法]水煎服。

[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元,脉弦长有力。

[方解]本方所治之类中风,张氏称之为内中风。其病机为肝肾阴虚,肝阳化风所致。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肝肾阴虚,肝阳偏亢,阳亢化风,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红如醉;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心肝火盛,则心中烦热;肝阳偏亢,气血随之逆乱,遂致卒中。轻则风中经络,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喁斜;重则风中脏腑,眩晕颠仆,不知人事等,即《素问•调经论》所谓”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本证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阳上亢,气血逆乱为标,但以标实为主。治以镇肝熄风为主,佐以滋养肝肾。方中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代赭石之质重沉降,镇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熄风,共为臣药。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晶,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以上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类药物碍胃为使。全方重用潜镇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共成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的良方。

方中茵陈,张锡纯谓”茵陈为青蒿之嫩者”。为此,后世医家有的改用青蒿,有的仍用茵陈。从该书”茵陈解”及有关医案分析,当以茵陈为是。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类中风之常用方。无论是中风之前,还是中风之时,抑或中风之后,皆可运用。临床应用以头目眩晕,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弦长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栀子以清热除烦;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以清热化痰;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喁斜等不能复元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通络。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高血压、脑血栓形成、脑溢血、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属于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者。

4.使用注意 若属气虚血瘀之风,则不宜使用本方。

天麻钩藤饮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组成]天麻(90g) 钩藤(12g) 生决明(18g) 山栀 黄芩(各9g) 川牛膝(12g) 杜仲 益母草 桑寄生 夜交藤 朱茯神(各9g)

[用法]水煎,分2–3次服。

[功用]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解]本方证由肝肾不足,肝阳偏亢,生风化热所致。肝阳偏亢,风阳上扰,故头痛、眩晕;肝阳有余,化热扰心,故心神不安、失眠多梦等。证属本虚标实,而以标实为主,治以平肝熄风为主,佐以清热安神、补益肝肾之法。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为君药。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熄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诸药合用,共成平肝熄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头痛,眩晕,失眠,舌红苔黄,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眩晕头痛剧者,可酌加羚羊角、龙骨、牡蛎等,以增强平肝潜阳熄风之力;若肝火盛,口苦面赤,心烦易怒,加龙胆草、夏枯草,以加强清肝泻火之功;脉弦而细者,宜加生地、枸杞子、何首乌以滋补肝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高血压病、急性脑血管病、内耳性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肝风上扰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治高血压头痛、眩晕、失眠。”

2.方论选录 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 “本方为平肝降逆之剂。以天麻、钩藤、生决明平肝祛风降逆为主,辅以清降之山栀、黄芩,活血之牛膝,滋补肝肾之桑寄生、杜仲等,滋肾平肝之逆;并辅以夜交藤、朱茯神以镇静安神,缓其失眠,故为用于肝厥头痛、眩晕、失眠之良剂。若以高血压而论,本方所用之黄芩、杜仲、益母草、桑寄生等,均经研究有降低血压之作用,故有镇静安神,降压缓痛之功。”

[临床报道]

伍氏以天麻钩藤饮为主方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以例,每日1剂,水煎服,并配合西药常规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4周。结果:基本痊愈9例,显著进步29例,有效21例,无效2例,死亡3例。[伍大华,等.天麻钩藤饮为主治疗高压性脑出血64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 2000;16(6):10]

大定风珠 《温病条辨》

[组成]生白芍六钱(18g)阿胶三钱(9g)生龟板四钱(12g)干地黄六钱(18g) 麻仁二钱(6g)五味子二钱(6g)生牡蛎四钱(12g)麦冬连心,六钱(18g)炙甘草四钱(12g)鸡子黄生,二枚(2个) 鳖甲生,四钱(12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现代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三次温服)。

[功用]滋阴熄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手足瘈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方解]本方证乃温病后期,邪热久羁,灼伤真阴;或因误汗、妄攻,重伤阴液所致。肝为风木之脏,阴液大亏,水不涵木,虚风内动,故手足瘈疭;真阴欲竭,故见形瘦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有时时欲脱之势。此时邪热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治当滋阴养液,以填补欲竭之真阴,平熄内动之虚风。方中鸡子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熄虚风,共为君药。又重用生白芍、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为臣药。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介类潜镇之品,以滋阴潜阳,重镇熄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与滋阴药相伍,而能收敛真阴;与生白芍、甘草相配,又具酸甘化阴之功。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熄风之效,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配伍,以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熄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熄。

本方由加减复脉汤(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阿胶、麦冬、麻仁)加味变化而成。由于温病时久,邪热灼伤真阴,虚风内动,故加鸡子黄、五味子、龟板、鳖甲、牡蛎等滋阴潜阳之品,从而由滋阴润燥之方衍化而成滋阴熄风之剂。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温病后期,真阴大亏,虚风内动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神倦瘈疯,舌绛苔少,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气虚喘急,加人参补气定喘;气虚自汗,加人参、龙骨、小麦补气敛汗;气虚心悸,加人参、小麦、茯神补气宁神定悸;若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以退虚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乙脑后遗症、眩晕、放疗后舌萎缩、甲亢、甲亢术后手足搐搦症、神经性震颤等属于阴虚风动者。

4.使用注意 若阴液虽亏而邪热尤盛者,则非本方所宜,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 (卷3下焦篇)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第十四章 治燥剂

第一节 轻宣外燥

杏苏散 《温病条辨》

[组成]苏叶(9g)半夏(9g)茯苓(9g)前胡(9g)苦桔梗(6g)枳壳(6g)甘草(3g)大枣(3枚)杏仁(9g)橘皮(6g)(原书未著用量)

[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

[主治]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方解]本方证为凉燥外袭,肺失宣降,痰湿内阻所致。凉燥伤及皮毛,故恶寒无汗、头微痛。所谓头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凉燥伤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聚而为痰,则咳嗽痰稀;凉燥束肺,肺系不利而致鼻塞咽干;苔白脉弦为凉燥兼痰湿佐证。遵《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旨,治当轻宣凉燥为主,辅以理肺化痰。方中苏叶辛温不燥,发表散邪,宣发肺气,使凉燥之邪从外而散;杏仁苦温而润,降利肺气,润燥止咳,二者共为君药。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既协苏叶轻宣达表,又助杏仁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共为臣药。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滋脾行津以润干燥,是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功兼佐使。本方乃苦温甘辛之法,发表宣化,表里同治之方,外可轻宣发表而解凉燥,内可理肺化痰而止咳嗽,表解痰消,肺气调和,诸症自除。

本方虽为治疗外感凉燥而设,但因凉燥乃秋令”小寒”为患,与外感风寒是同一属性的病邪,故临床也常用本方治疗外感风寒咳嗽。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轻宣凉燥的代表方,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以解表发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以降肺气;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解肺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

2.方论选录 吴瑭《温病条辨》卷1:”燥伤皮毛,故头微痛恶寒也,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阳明之脉,上行头角,故头亦痛也。咳嗽稀痰者,肺恶寒,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嗌塞者,嗌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无汗者,凉搏皮毛也。按杏苏散,减小青龙汤一等。……若伤凉燥之咳,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正为合拍。若受重寒夹饮之咳,则有青龙;若伤春风,与燥已化火无痰之证,则仍从桑菊饮、桑杏汤例。……此苦温甘辛法也。外感燥凉,故以苏叶、前胡辛温之轻者达表;无汗脉紧,故加羌活辛温之重者,微发其汗。甘、桔从上开,枳、杏、前、苓从下降,则嗌塞鼻塞宣通而咳可止。橘、半、茯苓,逐饮而补肺胃之阳。以白芷易原方之白术者,白术中焦脾药也,白芷肺胃本经之药也,且能温肌肉而达皮毛。姜、枣为调和营卫之用。若表凉退而里邪未除,咳不止者,则去走表之苏叶,加降里之苏梗。泄泻腹满,金气太实之里证也,故去黄芩之苦寒,加术、朴之苦辛温也。”

[临床报道]

谢氏用本方加减治疗风寒咳嗽87例,收到满意的疗效。将杏苏散中的前胡易为白前,并加荆芥、紫菀、款冬花。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结果:痊愈73例,好转12例,无效2例。服药最少1剂,最多5剂,大多数2-3剂。[谢维朝.杏苏散加减治疗风寒咳嗽87例。广西中医药 1985;8(6):37]

桑杏汤 《温病条辨》

[组成]桑叶一钱(3g)杏仁一钱五分(4.5g)沙参二钱(6g)象贝一钱(3g)香豉一钱 (3g) 栀皮一钱(3g)梨皮一钱(3g)

[用法]水二杯,煮取一杯,顿服之,重者再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宣温燥,润肺止咳。

[主治]外感温燥证。身热不甚,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舌红,苔薄白而干,脉浮数而右脉大者。

[方解]本方证系温燥外袭,肺津受灼之轻证。因秋感温燥之气,伤于肺卫,其病轻浅,故身热不甚;燥气伤肺,耗津灼液,肺失清肃,故口渴、咽干鼻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本方证虽似于风热表证,但因温燥为患,肺津已伤,治当外以清宣燥热,内以润肺止咳。方中桑叶清宣燥热,透邪外出;杏仁宣利肺气,润燥止咳,共为君药。豆豉辛凉透散,助桑叶轻宣透热;贝母清化热痰,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养阴生津,润肺止咳,共为臣药。栀子皮质轻而入上焦,清泄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止咳化痰,均为佐药。本方乃辛凉甘润之法,轻宣凉润之方,使燥热除而肺津复,则诸症自愈。

因本方证邪气轻浅,故诸药用量较轻,且煎煮时间也不宜过长,正如原书方后注云:”轻药不得重用,重用必过病所。”

本方与杏苏散均可轻宣外燥,用治外燥咳嗽。杏苏散所治系外感凉燥证,凉燥束肺,肺失宣降,津液不布,痰湿内阻,故以杏仁与苏叶为君,配以宣肺化痰之品,所谓苦温甘辛法,意在轻宣凉燥,理肺化痰,可使凉燥解而津液布。桑杏汤所治系外感温燥证,温燥外袭,肺津受灼,故以杏仁与桑叶为君,配伍清热润燥,止咳生津之品,所谓辛凉甘润法,意在轻宣温燥,凉润肺金,可使燥热清而津液复,诸症自除。

桑杏汤与桑菊饮均用桑叶、杏仁,皆可治疗外感咳嗽、受邪轻浅、身热不甚、口渴、脉浮数等症。但两方同中有异,桑菊饮方中配伍薄荷、菊花、连翘、桔梗、甘草、芦根,侧重于疏散风热,为辛凉解表法,治疗风温初起,津伤不甚,仅见口微渴,多伴见恶风、头痛等风热表证;本方虽亦配伍辛凉解表的豆豉和清泄肺热的栀子皮,但更用养阴润肺生津的沙参、梨皮,以及润肺止咳化痰的贝母,为辛凉甘润之法,主治外感温燥,津伤程度相对较甚,口渴明显,多伴见咽干鼻燥等症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轻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不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右脉数大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百日咳等证属外感温燥,邪犯肺卫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温病条辨》卷1:”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此因燥邪伤上,肺之津液素亏,故见右脉数大之象,而辛苦温散之法,似又不可用矣。止宜轻扬解外,凉润清金耳。桑乃箕星之精,箕好风,故善搜风,其叶轻扬,其纹象络,其味辛苦而平,故能轻解上焦脉络之邪。杏仁苦辛温润,外解风寒,内降肺气。但微寒骤束,胸中必为不舒,或痰或滞,壅于上焦,久而化热,故以香豉散肌表之客邪,宣胸中之陈腐。象贝化痰;栀皮清热。沙参、梨皮养阴降火,两者兼之,使邪去而津液不伤,乃为合法耳。”

[临床报道]

薛氏用桑杏汤治疗百日咳72例,有69例服药1剂后痉咳的次数和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24例服药3剂,33例服药5–10剂,痉咳完全停止,精神、食欲渐复正常。[薛景勋.桑杏汤治疗百日咳。新中医 1979;(3):43]

清燥救肺汤 《医门法律》

[组成]桑叶经霜者,去枝、梗,净叶三钱(9g) 石膏煅,二钱五分(8g) 甘草一钱(3g)人参七分(2g) 胡麻仁炒,研,一钱(3g) 真阿胶八分(3g)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4g) 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2g) 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

[用法]水一碗,煎六分,频频二三次,滚热服(现代用法:水煎,频频热服)。

[功用]清燥润肺,养阴益气。

[主治]温燥伤肺,气阴两伤证。身热头痛,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胸满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

[方解]本方所治乃温燥伤肺之重证。秋令气候干燥,燥热伤肺,故头痛身热;肺为热灼,气阴两伤,失其清肃润降之常,故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口渴鼻燥;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肺气不降,故胸膈满闷,甚则胁痛。舌干少苔,脉虚大而数均为温燥伤肺佐证。治当清宣润肺与养阴益气兼顾,忌用辛香、苦寒之品,以免更加伤阴耗气。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性寒,轻宣肺燥,透邪外出,为君药。温燥犯肺,温者属热宜清,燥胜则干宜润,故臣以石膏辛甘而寒,清泄肺热;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石膏虽沉寒,但用量轻于桑叶,则不碍君药之轻宣;麦冬虽滋润,但用量不及桑叶之半,自不妨君药之外散。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是为清宣润肺的常用组合。《难经•十四难》云:”损其肺者,益其气”,而土为金之母,故用人参益气生津,合甘草以培土生金;胡麻仁、阿胶助麦冬养阴润肺,肺得滋润,则治节有权;《素问•藏气法时论》曰:”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故用少量杏仁、枇杷叶苦降肺气,以上均为佐药。甘草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使药。全方宣、清、润、降四法并用,气阴双补,且宣散不耗气,清热不伤中,滋润不腻膈,是为本方配伍特点。

原方中石膏煅用,颇具深意。《本草纲目》谓:”石膏,古法惟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用过,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喻昌创制本方自称”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也……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石膏大寒质重,主归肺胃经,喻氏将其煅用,且用量极轻,是取其清肺热而不伤胃气之意。同书所载竹叶黄连汤方下,亦注明石膏用煅,可见喻氏组方用药之精细,足资启发。

本方与桑杏汤同治温燥伤肺,但邪气有深浅,病证有轻重。桑杏汤证属温燥邪伤肺卫,肺津受灼之轻证,症见身热、咳嗽不甚、右脉数大者,治以轻宣清透合以凉润为法;清燥救肺汤证为燥热伤肺,卫气同病而气阴两伤之重证,症见身热较高、咳嗽较频,甚则气逆而喘、胸膈满闷、脉虚大而数者,治以清宣润肺与养阴益气并进。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温燥伤肺重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舌红少苔,脉虚大而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加川贝、瓜蒌以润燥化痰;热甚者,加羚羊角、水牛角以清热凉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等属燥热犯肺,气阴两伤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门法律》卷4:”治诸气膹郁,诸痿喘呕。”

2.方论选录 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1录柯琴:”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气郁,不获奏效者,以火就燥也。惟缪仲淳知之,故用甘凉滋润之品,以清金保肺立法。喻氏宗其旨,集诸润剂而制清燥救肺汤,用意深,取药当,无遗蕴矣。石膏、麦冬秉西方之色,多液而甘寒,培肺金主气之源,而气不可郁。土为金母,子病则母虚,用甘草调补中宫生气之源,而金有所持。金燥则水无以食气而相生,母令子虚矣,取阿胶、胡麻黑色通肾者,滋其阴以上通生水之源,而金始不孤。西方虚,则东方实矣,木实金平之,二叶秉东方之色,通于肝,枇杷叶外应毫毛,固肝家之肺药,而经霜之桑叶,非肺家之肝药乎?损其肺者,益其气,人参之甘以补气。气有余便是火,故佐杏仁之苦以降气,气降火亦降,而治节有权,气行则不郁,诸痿喘呕自除矣。要知诸气膹郁,则肺气必大虚,若泥于肺热伤肺之说,而不用人参,必郁不开而火愈炽,皮聚毛落,喘而不休,此名之救肺,凉而能补之谓也。若谓实火可泻,而久服芩、连,反从火化,亡可立待耳。愚所以服膺此方而深赞之。”

[临床报道]

谢氏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喉痹73例(慢性咽炎49例,慢性扁桃体炎24例)。基本方:冬桑叶、枇杷叶、沙参、麦冬、麻仁各15g,石膏20g,阿胶、杏仁、蝉衣、僵蚕、紫菀、百部、前胡各12g,桔梗6g,甘草5g。2日1剂,1日3次。结果:痊愈(症状完全消失,咽部或扁桃腺充血消失,淋巴滤泡消失或缩小)59例,好转(咽部或扁桃腺充血消失,但偶有咽部不适,轻微咳嗽)12例,无效(服药2周后症状与体征仍无明显改善)2例。有效率97.26%。痊愈病例最短7天,最长21天,平均12.69天。[谢如,等.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2;5(9):533]

第二节 滋阴润燥

增液汤 《温病条辨》

[组成]玄参一两(30g) 麦冬连心,八钱(24g) 细生地八钱(24g)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口干则与饮令尽;不便,再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增液润燥。

[主治]阳明温病,津亏便秘证。大便秘结,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

[方解]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两端。若阳邪炽盛之热结实证,则用承气汤急下存阴;若热病阴亏液涸,《温病条辨》所谓”水不足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当增水行舟。本方所治大便秘结为热病耗损津液,阴亏液涸,不能濡润大肠,”无水舟停’’所致。津液亏乏,不能上承,则口渴;舌干红,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脉沉而无力者,主里主虚之候。治宜增液润燥。方中重用玄参,苦咸而凉,滋阴润燥,壮水制火,启肾水以滋肠燥,为君药。生地甘苦而寒,清热养阴,壮水生津,以增玄参滋阴润燥之力;又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用甘寒之麦冬,滋养肺胃阴津以润肠燥,共为臣药。三药合用,养阴增液,以补药之体为泻药之用,使肠燥得润、大便得下,故名之曰”增液汤”。本方咸寒苦甘同用,旨在增水行舟,非属攻下,欲使其通便,必须重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津亏肠燥所致大便秘结之常用方,又是治疗多种内伤阴虚液亏病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便秘,口渴,舌干红,脉细数或沉而无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温热病津亏肠燥便秘,以及习惯性便秘、慢性咽喉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糖尿病、皮肤干燥综合征、肛裂、慢性牙周炎等证属阴津不足者。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组成]麦门冬七升(42g) 半夏一升(6g) 人参三两(9g) 甘草二两(3g) 粳米三合(3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养肺胃,降逆下气。

[主治]

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数。

[方解]本方所治虚热肺痿乃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所致。病虽在肺,其源在胃,盖土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则肺之阴津亦亏,终成肺胃阴虚之证。肺虚而肃降失职,则咳逆上气;肺伤而不布津,加之虚火灼津,则脾津不能上归于肺而聚生浊唾涎沫,随肺气上逆而咳出,且咳唾涎沫愈甚,则肺津损伤愈重,日久不止,终致肺痿。咽喉为肺胃之门户,肺胃阴伤,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虚热内盛,故手足心热。胃阴不足,失和气逆则呕吐;舌红少苔、脉虚数为阴虚内热之佐证。治宜清养肺胃,降逆下气。方中重用麦冬为君,甘寒清润,既养肺胃之阴,又清肺胃虚热。人参益气生津为臣。佐以甘草、粳米、大枣益气养胃,合人参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归于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不仅气机逆上,而且进一步灼津为涎,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气,化其痰涎,虽属温燥之品,但用量很轻,与大剂麦门冬配伍,则其燥性减而降逆之用存,且能开胃行津以润肺,又使麦门冬滋而不腻,相反相成。甘草并能润肺利咽,调和诸药,兼作使药。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体现”培土生金”法;二是于大量甘润剂中少佐辛燥之品,主从有序,润燥得宜,滋而不腻,燥不伤津。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肺胃阴虚,气机上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唾涎沫,短气喘促,或口干呕逆,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津伤甚者,可加沙参、玉竹以养阴液;若阴虚胃痛、脘腹灼热者,可加石斛、白芍以增加养阴益胃止痛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咽喉炎、矽肺、肺结核等属肺胃阴虚,气火上逆者。亦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妊娠呕吐等属胃阴不足,气逆呕吐者。

百合固金汤 《慎斋遗书》

[组成]熟地 生地 归身各三钱(9g) 白芍(6g) 甘草各一钱(3g) 桔梗(6g) 玄参各八分(3g) 贝母(6g) 麦冬(9g) 百合各一钱半(12g)

[用法]水煎服。

[功用]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主治]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本方证由肺肾阴亏所致。肺乃肾之母,肺虚及肾,病久则肺肾阴虚,阴虚生内热,虚火上炎,肺失肃降,则咳嗽气喘;虚火煎灼津液,则咽喉燥痛、午后潮热,甚者灼伤肺络,以致痰中带血。治宜滋养肺肾之阴血,兼以清热化痰止咳,以图标本兼顾。方中百合甘苦微寒,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生地、熟地并用,滋肾壮水,其中生地兼能凉血止血。三药相伍,为润肺滋肾,金水并补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麦冬甘寒,协百合以滋阴清热,润肺止咳;玄参咸寒,助二地滋阴壮水,以清虚火,兼利咽喉,共为臣药。当归治咳逆上气,伍白芍以养血和血;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俱为佐药;桔梗宣肺利咽,化痰散结,并载药上行;生甘草清热泻火,调和诸药,共为佐使药。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滋肾保肺,金水并调,尤以润肺止咳为主;二为滋养之中兼以凉血止血,宣肺化痰,标本兼顾但以治本为主。本方以百合润肺为主,服后可使阴血渐充、虚火自清、痰化咳止,以达固护肺阴之目的,故名”百合固金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气喘,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而色黄者,加胆南星、黄芩、瓜蒌皮以清肺化痰;若咳喘甚者,可加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加白及、白茅根、仙鹤草以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第十五章 祛湿剂

第一节 燥湿和胃

平胃散 《简要济众方》

[组成]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 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60g)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6g),水一中盏,加生姜二片,大枣二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的基础方。脾为太阴湿土,居中州而主运化,其性喜燥恶湿,湿邪滞于中焦,则脾运不健,且气机受阻,故见脘腹胀满、食少无味;胃失和降,上逆而为呕吐恶心、嗳气吞酸;湿为阴邪,其性重着粘腻,故为肢体沉重、怠惰嗜卧。湿邪中阻,下注肠道,则为泄泻。治当燥湿运脾为主,兼以行气和胃,使气行则湿化。方中以苍术为君药,以其辛香苦温,入中焦能燥湿健脾,使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湿邪阻碍气机,且气行则湿化,故方中臣以厚朴,本品芳化苦燥,长于行气除满,且可化湿。与苍术相伍,行气以除湿,燥湿以运脾,使滞气得行,湿浊得去。陈皮为佐,理气和胃,燥湿醒脾,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且能益气健脾和中。煎加姜、枣,以生姜温散水湿且能和胃降逆,大枣补脾益气以襄助甘草培土制水之功,姜、枣相合尚能调和脾胃。综合全方,燥湿与行气并用,而以燥湿为主。燥湿以健脾,行气以祛湿,使湿去脾健,气机调畅,脾胃自和。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滞脾胃证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舌苔厚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证属湿热者,宜加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属寒湿者,宜加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湿盛泄泻者,宜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辛苦温燥,阴虚气滞,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大腹皮 白芷 紫苏 茯苓去皮,各一两(30g) 半夏曲 白术 陈皮去白 厚朴去粗皮,姜汁炙 苦桔梗各二两(各60g) 藿香去土,三两(90g) 甘草炙二两半(7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现代用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辟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运用]

1.辨证要点 藿香正气散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可加香薷以助解表;兼气滞脘腹胀痛者,可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4.使用注意 本方重在化湿和胃,解表散寒之力较弱,故服后宜温覆以助解表。湿热霍乱之吐泻,则非本方所宜。

第二节 清热祛湿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茵陈六两(18g)栀子十四枚(12g)大黄二两(6 g),去皮

[用法]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疸之常用方,《伤寒论》用其治疗瘀热发黄,《金匮要略》以其治疗谷疸。病因皆缘于邪热人里,与脾湿相合,湿热壅滞中焦所致。湿热壅结,气机受阻,故腹微满、恶心呕吐、大便不爽甚或秘结;无汗而热不得外越,小便不利则湿不得下泄,以致湿热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浸渍肌肤,则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湿热内郁,津液不化,则口中渴。舌苔黄腻,脉沉数为湿热内蕴之征。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中重用茵陈为君药,本品苦泄下降,善能清热利湿,为治黄疸要药。臣以栀子清热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陈引湿热从小便而去。佐以大黄泻热逐瘀,通利大便,导瘀热从大便而下。三药合用,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湿邪得除,瘀热得去,黄疸自退。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黄疽之常用方,其证属湿热并重。临床应用以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重于热者,可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重于湿者,可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胁痛明显者,可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黄疽型传染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钩端螺旋体病等所引起的黄疸,证属湿热内蕴者。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车前子 瞿麦 萹蓄 滑石 山栀子仁 甘草炙 木通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各500g)

[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灯心,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临卧。小儿量力少少与之(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为治疗热淋的常用方,其证因湿热下注膀胱所致。湿热下注蕴于膀胱,水道不利,故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湿热蕴蒸,故尿色浑赤;湿热郁遏,气机不畅,则少腹急满;津液不布,则口燥咽干。治宜清热利水通淋。方中以滑石、木通为君药。滑石善能滑利窍道,清热渗湿,利水通淋,《药品化义》谓之:”体滑主利窍,味淡主渗热”;木通上清心火,下利湿热,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篇蓄、瞿麦、车前子为臣,三者均为清热利水通淋之常用品。佐以山栀子仁清泄三焦,通利水道,以增强君、臣药清热利水通淋之功;大黄荡涤邪热,并能使湿热从大便而去。甘草调和诸药,兼能清热、缓急止痛,是为佐使之用。煎加灯心以增利水通淋之力。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用本方”治大人、小儿心经邪热,一切蕴毒……”乃取方中木通、山栀子仁、大黄、车前子、灯心诸药,皆入心经,俱有清心泻火解毒之功。同时,还能通利小肠,导湿热下行,合滑石、篇蓄、瞿麦以增利水通淋之效,故又云:”治小便亦涩,或癃闭不通,及热淋、血淋。”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湿热淋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频尿急,溺时涩痛,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苦寒清利,凡淋证属湿热下注者均可用之。若属血淋者,宜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可加金钱草、海金沙、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宜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3.现代运用 常用于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肾盂肾炎、术后或产后尿潴留等属湿热下注者。

三仁汤 《温病条辨》

[组成]杏仁五钱(15g) 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 (6g) 厚朴二钱(6g) 生薏苡仁六钱(18g) 半夏五钱(15g)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方解]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究其病因,一为外感时令湿热之邪;一为湿饮内停,再感外邪,内外合邪,酿成湿温。诚如薛生白所言:”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温热经纬》)。卫阳为湿邪遏阻,则见头痛恶寒;湿性重浊,故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热蕴于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则见胸闷不饥;湿为阴邪,旺于申酉,邪正交争,故午后身热。其证颇多疑似,每易误治,故吴瑭于《温病条辨》中明示”三戒”:一者,不可见其头痛恶寒,以为伤寒而汗之,汗伤心阳,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二者,不可见其中满不饥,以为停滞而下之,下伤脾胃,湿邪乘势下注,则为洞泄;三者,不可见其午后身热,以为阴虚而用柔药润之,湿为胶滞阴邪,再加柔润阴药,两阴相合,则有锢结不解之势。故治疗之法,惟宜宣畅气机、清热利湿。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属湿温初起,湿重于热之证。临床应用以头痛恶寒,身重疼痛,午后身热,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温初起,卫分症状较明显者,可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若寒热往来者,可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肠伤寒、胃肠炎、肾盂肾炎、布氏杆菌病、肾小球肾炎以及关节炎等属湿重于热者。

4.使用注意 舌苔黄腻,热重于湿者则不宜使用。

甘露消毒丹 《医效秘传》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450g) 淡黄芩十两(300g) 绵茵陈十一两(330g) 石菖蒲六两(180g) 川贝母 木通各五两(各150g) 藿香 连翘 白蔻仁 薄荷 射干各四两(各120g)

[用法]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9g;丸剂,每服912g;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

[方解]本方主治湿温、时疫,邪留气分,湿热并重之证。湿热交蒸,则发热、肢酸、倦怠;湿邪中阻,则胸闷腹胀;湿热熏蒸肝胆,则身目发黄;热毒上壅,故口渴、咽颐肿痛;湿热下注,则小便短赤,甚或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为湿热稽留气分之征。治宜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方中重用滑石、茵陈、黄芩,其中滑石利水渗湿,清热解暑,两擅其功;茵陈善清利湿热而退黄;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三药相合,正合湿热并重之病机,共为君药。湿热留滞,易阻气机,故臣以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行气化湿,悦脾和中,令气畅湿行;木通清热利湿通淋,导湿热从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热利湿之力。热毒上攻,颐肿咽痛,故佐以连翘、射干、贝母、薄荷,合以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而利咽止痛。纵观全方,利湿清热,两相兼顾,且以芳香行气悦脾,寓气行则湿化之义;佐以解毒利咽,令湿热疫毒俱去,诸症自除。

本方与三仁汤均为清热利湿之剂,治疗湿热留滞气分之证。三仁汤配伍滑石、通草、竹叶三焦分消,重在祛湿,宣畅气机,故宜于湿多热少,气机阻滞之湿温初起或暑温夹湿证;本方重用滑石、茵陈、黄芩,配伍悦脾和中、清热解毒之品,清热利湿并重,兼可化浊解毒,故宜于湿热并重,疫毒上攻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治疗湿温时疫,湿热并重之证,为夏令暑湿季节常用方,故王士雄誉之为”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临床应用以身热肢酸,口渴尿赤,或咽痛身黄,舌苔白腻或微黄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黄疸明显者,宜加栀子、大黄清泄湿热;咽颐肿甚,可加山豆根、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肠伤寒、急性胃肠炎、黄疽型传染性肝炎、钩端螺旋体病、胆囊炎等证属湿热并重者。

4.使用注意 若湿热入营、谵语舌绛者,则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效秘传》卷1: “时毒疠气,……邪从口鼻皮毛而入,病从湿化者,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湿邪犹在气分者,用甘露消毒丹治之。”

2.方论选录 王士雄《温热经纬》卷5:”此治湿温时疫之主方也……温湿蒸腾,更加烈日之暑,烁石流金,人在气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气,留而不去,乃成湿温疫疠之病,而为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闭,吐泻疟痢,淋浊疮疡等证。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者,是暑湿热疫之邪尚在气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并主水土不服诸病。”

[临床报道]

徐氏用甘露消毒丹为主治疗病毒性慢性乙型肝炎低热22例,每天1剂,水煎服,14天为1疗程。结果:显效17例,有效4例,无效1例。[徐惠祥.甘露消毒丹治疗乙肝低热22例。新中医 1999;31(7):51)

[实验研究]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在培养细胞中观察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I (藿香、白豆蔻、薄荷、石菖蒲)、残方Ⅱ(黄芩、连翘、射干、川贝、茵陈、滑石)、甘露消毒丹加味方(甘露消毒丹加板蓝根、大青叶)水煎液分别对培养细胞的最高无毒浓度,对柯萨奇病毒增殖产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时间内的抑毒效果。结果显示: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Ⅰ、残方Ⅱ及甘露消毒丹加味方对细胞的无毒浓度均为1:40(即25g/L),该浓度对柯萨奇病毒B2、B3、B4株在培养细胞内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指数均>2;全方对柯萨奇病毒B2、B3、B4株在培养细胞内的增殖产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甘露消毒丹全方、残方及加味方水煎液,均能抑制柯萨奇病毒在培养细胞内的复制。[贺又舜,等.甘露消毒丹对柯萨奇病毒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8;18(12):737]

二妙散 《丹溪心法》

[组成]黄柏炒 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

[用法]上二味为末,沸汤,入姜汁调服(现代用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

[方解]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之基础方。湿热下注,流于下肢,使筋脉弛缓,则两足痿软无力,而成痿证。湿热痹阻筋脉,以致筋骨疼痛、足膝红肿,或为脚气;湿热下注于带脉与前阴,则为带下臭秽或下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是为湿热之征。治宜清热燥湿。方中黄柏为君,取其苦以燥湿,寒以清热,其性沉降,长于清下焦湿热。臣以苍术,辛散苦燥,长于健脾燥湿。二药相伍,清热燥湿,标本兼顾。入姜汁调服,取其辛散以助药力,增强通络止痛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痿、痹、脚气、带下、湿疮等病证的基础方,其清热燥湿之力较强,宜于湿热俱重之证。临床应用以足膝肿痛,小便短赤,舌苔黄腻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运用本方宜根据病证之不同适当加味。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萆薢等祛湿热,强筋骨;湿热脚气,宜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渗湿降浊;下部湿疮、湿疹,可加赤小豆、土茯苓等清湿热,解疮毒。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阴囊湿疹、阴道炎等属湿热下注者。

第三节 利水渗湿

五苓散 《伤寒论》

[组成]猪苓十八铢(9g),去皮 泽泻一两六铢(15g)白术十八铢(9g) 茯苓十八铢(9g)桂枝半两(6g),去皮

[用法]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现代用法:散剂,每服6–l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

[方解]本方主治病症虽多,但其病机均为水湿内盛,膀胱气化不利所致。在《伤寒论》中原治蓄水证,乃由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腑,导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太阳表邪未解,故头痛微热;膀胱气化失司,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郁遏阳气,气不化津,津液不得上承于口,故渴欲饮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饮入之水不得输布而上逆,致水入即吐,故此又称”水逆证”;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为水肿;水湿之邪,下注大肠,则为泄泻;水湿稽留肠胃,升降失常,清浊相干,则为霍乱吐泻;水饮停于下焦,水气内动,则脐下动悸;水饮上犯,阻遏清阳,则吐涎沫而头眩;水饮凌肺,肺气不利,则短气而咳。治宜利水渗湿为主,兼以温阳化气之法。方中重用泽泻为君,以其甘淡,直达肾与膀胱,利水渗湿。臣以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其利水渗湿之力。佐以白术、茯苓健脾以运化水湿。《素问•灵兰秘典论》谓:”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的气化有赖于阳气的蒸腾,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温阳化气以助利水,解表散邪以祛表邪,《伤寒论》示人服后当饮暖水,以助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诸药相伍,甘淡渗利为主,佐以温阳化气,使水湿之邪从小便而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利水化气之剂。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或缓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水肿兼有表证者,可与越婢汤合用;水湿壅盛者,可与五皮散合用;泄泻偏于热者,须去桂枝,可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心源性水肿、急性肠炎、尿潴留、脑积水等属水湿内停者。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组成]防己一两(12g)黄芪一两一分(15g) 甘草半两(6g),炒 白术七钱半(9g)

[用法]上锉麻豆大,每服五钱匕(15g),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以腰以下如冰,后坐被中,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瘥(现代用法: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汗出恶风,身重微肿,或肢节疼痛,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方解]本方所治风水或风湿,乃因表虚卫气不固,风湿之邪伤于肌表,水湿郁于肌腠所致。风性开泄,表虚不固,营阴外泄则汗出,卫外不密故恶风;湿性重浊,水湿郁于肌腠,则身体重着,或微有浮肿;内湿郁于肌肉、筋骨,则肢节疼痛。舌淡苔白,脉浮为风邪在表之象。风湿在表,当从汗解,表气不足,则又不可单行解表除湿,只宜益气固表与祛风行水并施。方中以防己、黄芪共为君药,防己祛风行水,黄芪益气固表,兼可利水,两者相合,祛风除湿而不伤正,益气固表而不恋邪,使风湿俱去,表虚得固。臣以白术补气健脾祛湿,既助防己祛湿行水之功,又增黄芪益气固表之力。佐入姜、枣调和营卫。甘草和中,兼可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相伍,祛风与除湿健脾并用,扶正与祛邪兼顾,使风湿俱去,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风湿、风水属表虚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理脾;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退肿。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风湿性关节炎等属风水、风湿而兼表虚证者。

4.使用注意 若水湿壅盛肿甚者,非本方所宜。

第四节 温化寒湿

苓桂术甘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g) 桂枝去皮三两(9g) 白术二两(6g) 甘草炙,二两(6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解]本方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盖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炙甘草用于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调和诸药,功兼佐使之用。四药合用,温阳健脾以助化饮,淡渗利湿以平冲逆,全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配伍严谨,为治疗痰饮病之和剂。

此方服后,当小便增多,是饮从小便而去之征,故原方用法之后有”小便当利”之说。此亦即《金匮要略》”夫短气有微饮者,当从小便去之”之意。

本方与五苓散均为温阳化饮之常用方,组成中同有茯苓、桂枝、白术。五苓散以泽泻为君,臣以茯苓、猪苓,直达下焦,利水渗湿为主,主治饮停下焦之头眩、脐下悸、或吐涎沫等症;苓桂术甘汤以茯苓为君,臣以桂枝温阳化饮为主,四药皆入中焦脾胃,主治饮停中焦之胸胁支满、头眩、心下悸等症。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可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4.使用注意 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真武汤 《伤寒论》

[组成]茯苓三两(9 g) 芍药三两(9 g)白术二两(6 g) 生姜切,三两(9 g)

附子一枚(9 g)炮,去皮,破八片

[用法]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温阳利水。

[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

[方解]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湿泛溢的基础方。盖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脾阳虚则湿难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而致水湿内停。肾中阳气虚衰,寒水内停,则小便不利;水湿泛溢于四肢,则沉重疼痛,或肢体浮肿;水湿流于肠间,则腹痛下利;上逆肺胃,则或咳或呕;水气凌心,则心悸;水湿中阻,清阳不升,则头眩。若由太阳病发汗太过,耗阴伤阳,阳失温煦,加之水渍筋肉,则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其证因于阳虚水泛,故治疗当以温阳利水为基本治法。本方以附子为君药,本品辛甘性热,用之温肾助阳,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以温运水湿。臣以茯苓利水渗湿,使水邪从小便去;白术健脾燥湿。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其义有四:一者利小便以行水气,《本经》言其能”利小便,《名医别录》亦谓之”去水气,利膀胱”;二者柔肝缓急以止腹痛;三者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四者可防止附子燥热伤阴,以利于久服缓治。如此组方,温脾肾以助阳气,利小便以祛水邪。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温阳利水之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小便不利,肢体沉重或浮肿,舌质淡胖,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呕者,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肠炎、肠结核等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者。

实脾散 《重订严氏济生方》

[组方]厚朴去皮,姜制,炒 白术 木瓜去瓣 木香不见火 草果仁 大腹子 附子炮,去皮脐 白茯苓去皮 干姜炮,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半两(15g)

[用法]上口父 咀,每服四钱(12 g),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服(现代用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作]温阳健脾,行气利水。

[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

[方解]本方所治之水肿,亦谓阴水,乃由脾肾阳虚,阳不化水,水气内停所致。水湿内盛,泛溢肌肤,则肢体浮肿;水为阴邪,其性下趋,故身半以下肿甚;脾肾阳虚,失于温煦,则手足不温;水气内阻,气机不畅,则胸腹胀满;脾阳不足,腐熟无权则便溏;口中不渴,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为阳虚水停之征。治以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方中以附子、干姜为君,附子善于温肾阳而助气化以行水;干姜偏于温脾阳而助运化以制水,二药相合,温肾暖脾,扶阳抑阴。臣以茯苓、白术渗湿健脾,使水湿从小便去。佐以木瓜除湿醒脾和中;厚朴、木香、大腹子(槟榔)、草果行气导滞,令气化则湿化,气顺则胀消,且草果、厚朴兼可燥湿,槟榔且能利水。甘草、生姜、大枣益脾和中,生姜兼能温散水气,甘草还可调和诸药,同为佐使之用。诸药相伍,脾肾同治,而以温脾阳为主;寓行气于温利之中,令气行则湿化。

真武汤与实脾散均治阳虚水肿,具温补脾肾,利水渗湿之功。前者以附子为君,不用干姜,故偏于温肾,温阳利水之中又佐以芍药敛阴柔筋,缓急止痛,故其主治阳虚水肿见腹痛下利、四肢沉重疼痛等;实脾散以附子、干姜共为君药,故温脾之力胜于真武汤,且佐入木香、厚朴、槟榔、草果等行气导滞之品,主治阳虚水肿兼有胸腹胀满等气滞见症者。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肿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身半以下肿甚,胸腹胀满,舌淡苔腻,脉沉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气短乏力,倦惰懒言者,可加黄芪补气以助行水;小便不利,水肿甚者,可加猪苓、泽泻以增利水消肿之功;大便秘结者,可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心源性水肿、肝硬化腹水等属于脾肾阳虚气滞者。

4.使用注意 若属阳水者,非本方所宜。

分清散(萆分清饮) 《杨氏家藏方》

[组成]益智 川萆薢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各9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入盐一捻(0.5g),同煎至七分,食前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

[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

[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

[方解]本方主治之白浊,乃由下焦虚寒,湿浊不化所致。下焦虚寒,气化不利,肾失封藏,膀胱失约,故小便频数,尿浊如米泔,或如脂膏。治宜温暖下元,利湿化浊。方中萆薢利湿而分清化浊,为治白浊之要药,故以为君。石菖蒲辛香苦温,化湿浊以助萆薢之力,兼可祛膀胱虚寒,用以为臣,《本草求真》谓石菖蒲能温肠胃,”肠胃既温,则膀胱之虚寒小便不禁自止”。二药相伍,总以祛湿浊为主,故佐入益智仁、乌药温肾散寒。益智仁能补肾助阳,且性兼收涩,故用之温暖脾肾,缩泉止遗;乌药温肾散寒,除膀胱冷气,治小便频数。入盐煎服,取其咸以入肾,引药直达下焦,用以为使。原书方后云:”一方加茯苓、甘草”,则其利湿分清之力益佳。综观全方,利湿化浊以治其标,温暖下元以顾其本。

本方出自南宋医家杨倓的《杨氏家藏方》,原名”萆薢分清散”,及至元代《丹溪心法》亦引用此方,并改名为”萆薢分清饮”。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下焦虚寒淋浊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小便浑浊频数,舌淡苔白,脉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兼虚寒腹痛者,可加肉桂、盐茴以温中祛寒;久病气虚者,可加黄芪、白术以益气祛湿。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等下焦虚寒,湿浊不化者。

4.使用注意 湿热白浊则非本方所宜。

**第五节 **祛风胜湿

羌活胜湿汤 《脾胃论》

[组成]羌活 独活各一钱(各6g) 藁本 防风 甘草炙,各五分(各3g) 蔓荆子三分(2g) 川芎二分(1.5g)

[用法]上口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后温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方解]本方主治为风湿在表,其证多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湿地,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风湿在表,宜从汗解,故以祛风胜湿为法。方中羌活、独活共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之晶,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故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且善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综合全方,以辛苦温散之品为主组方,共奏祛风胜湿之效,使客于肌表之风湿随汗而解。

本方与九味羌活汤均可祛风胜湿,止头身痛。但九味羌活汤解表之力较本方为著,且辛散温燥之中佐以寒凉清热之品,故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之证,以恶寒发热为主,兼口苦微渴;本方善祛一身上下之风湿,而解表之力较弱,故主治风湿客表之证,以头身重痛为主,表证不著。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长于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之头身重痛而表证不明显者。临床应用以头身重痛或腰脊疼痛,苔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湿邪较重,肢体酸楚甚者,可加苍术、细辛以助祛湿通络;郁久化热者,宜加黄芩、黄柏、知母等清里热。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属风湿在表者。

独活寄生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独活三两(9g)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心 防风 川芎 人参 甘草 当归 芍药 干地黄各二两(各6g)

[用法]上口父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血。

[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方解]本方为治疗久痹而肝肾两虚,气血不足之常用方。其证乃因感受风寒湿邪而患痹证,日久不愈,累及肝肾,耗伤气血所致。风寒湿邪客于肢体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故见腰膝疼痛,久则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正如《素问•痹论》所言:”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不仁。”肾主骨,肝主筋,邪客筋骨,日久必致损伤肝肾,耗伤气血。又腰为肾之府,膝为筋之府,肝肾不足,则见腰膝痿软;气血耗伤,故心悸气短。《素问•逆调论》云:”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其证属正虚邪实,治宜扶正与祛邪兼顾,既应祛散风寒湿邪,又当补益肝肾气血。方中重用独活为君,辛苦微温,善治伏风,除久痹,且性善下行,以祛下焦与筋骨间的风寒湿邪。臣以细辛、防风、秦艽、桂心,细辛入少阴肾经,长于搜剔阴经之风寒湿邪,又除经络留湿;秦艽祛风湿,舒筋络而利关节;桂心温经散寒,通利血脉;防风祛一身之风而胜湿,君臣相伍,共祛风寒湿邪。本证因痹证日久而见肝肾两虚,气血不足,遂佐入桑寄生、杜仲、牛膝以补益肝肾而强壮筋骨,且桑寄生兼可祛风湿,牛膝尚能活血以通利肢节筋脉;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和血,人参、茯苓、甘草健脾益气,以上诸药合用,具有补肝肾、益气血之功。且白芍与甘草相合,尚能柔肝缓急,以助舒筋。当归、川芎、牛膝、桂心活血,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甘草调和诸药,兼使药之用。纵观全方,以祛风寒湿邪为主,辅以补肝肾、益气血之品,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久痹而致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腰膝冷痛,肢节屈伸不利,心悸气短,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痹证疼痛较剧者,可酌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等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盛者,酌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酌加防已、薏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4.使用注意 痹证之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第十六章 祛痰剂

第一节 燥湿化痰

二陈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 各五两(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上药口父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温服)。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肢体困重,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滑或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多由脾失健运,湿无以化,湿聚成痰,郁积而成。湿痰为病,犯肺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停胃令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阻于胸膈,气机不畅,则感痞闷不舒;留注肌肉,则肢体困重;阻遏清阳,则头目眩晕;痰浊凌心,则为心悸。治宜燥湿化痰,理气和中。方中半夏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和胃降逆,为君药。橘红为臣,既可理气行滞,又能燥湿化痰。君臣相配,寓意有二:一为等量合用,不仅相辅相成,增强燥湿化痰之力,而且体现治痰先理气,气顺则痰消之意;二为半夏、橘红皆以陈久者良,而无过燥之弊,故方名”二陈”。此为本方燥湿化痰的基本结构。佐以茯苓健脾渗湿,渗湿以助化痰之力,健脾以杜生痰之源。鉴于橘红、茯苓是针对痰因气滞和生痰之源而设,故二药为祛痰剂中理气化痰、健脾渗湿的常用组合。煎加生姜,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协助半夏化痰降逆、和胃止呕;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橘红相伍,散中兼收,防其燥散伤正之虞,均为佐药。以甘草为佐使,健脾和中,调和诸药。综合本方,结构严谨,散收相合,标本兼顾,燥湿理气祛已生之痰,健脾渗湿杜生痰之源,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燥湿化痰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呕恶,痰多色白易咯,舌苔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加减化裁,可用于多种痰证。治湿痰,可加苍术、厚朴以增燥湿化痰之力;治热痰,可加胆星、瓜蒌以清热化痰;治寒痰,可加干姜、细辛以温化寒痰;治风痰眩晕,可加天麻、僵蚕以化痰熄风;治食痰,可加莱菔子、麦芽以消食化痰;治郁痰,可加香附、青皮、郁金以解郁化痰;治痰流经络之瘰疬、痰核,可加海藻、昆布、牡蛎以软坚化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梅尼埃病、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者。

4.使用注意 因本方性燥,故燥痰者慎用;吐血、消渴、阴虚、血虚者忌用本方。

温胆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半夏汤洗七次 竹茹 枳实麸炒,去瓤,各二两(各60g) 陈皮三两(90g) 甘草一两 (30g),炙 茯苓一两半(45g)

[用法]上锉为散。每服四大钱(12g),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现代用法:加生姜5片,大枣1枚,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多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胆为清净之府,性喜宁谧而恶烦扰。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治宜理气化痰,和胃利胆。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备;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如是则复其宁谧,诸症自愈。

温胆汤最早见于《外台秘要》卷17引《集验方》,方中生姜四两,半夏二两(洗),橘皮三两,竹茹二两,枳实二枚(炙),甘草一两(炙),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全方药性以温为主。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所载3首同名温胆汤中有两方组成完全相同,均在《集验方》原方基础上加茯苓一两半、大枣一个,生姜减为五片,全方药性即由偏温而归于平和,其主治在”虚烦证治”仍沿袭《外台秘要》之治,在”惊悸证治”项下则为”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气郁生涎”变生的诸证,但仍沿袭温胆汤。后世医家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化裁,如加黄连名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卷上);去姜、枣,易枳实、茯苓为枳壳、赤茯苓,更加青蒿、青子芩、碧玉散,方名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功用方向亦随之转为以清胆和胃为主。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胆郁痰扰所致不眠、惊悸、呕吐以及眩晕、癫痫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寐,眩悸呕恶,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心热烦甚者,加黄连、山栀、豆豉以清热除烦;失眠者,加琥珀粉、远志以宁心安神;惊悸者,加珍珠母、生牡蛎、生龙齿以重镇定惊;呕吐呃逆者,酌加苏叶或梗、枇杷叶、旋覆花以降逆止呕;眩晕,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熄风;癫痫抽搐,可加胆星、钩藤、全蝎以熄风止痉。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神经官能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慢性支气管炎、梅尼埃病、更年期综合征、癫痫等属胆郁痰扰者。

第二节 清热化痰

清气化痰丸 《医方考》

[组成]陈皮去白 杏仁去皮尖 枳实麸炒 黄芩酒炒 瓜蒌仁去油 茯苓各一两(各30g) 胆南星 制半夏各一两半(各45g)

[用法]姜汁为丸。每服6g,温开水送下(现代用法:以上8味,除瓜蒌仁霜外,其余黄芩等7味药粉碎成细粉,与瓜蒌仁霜混匀,过筛。另取生姜l00g,捣碎加水适量,压榨取汁,与上述粉末泛丸,干燥即得。每服6-9g,1日2次,小儿酌减;亦可作汤剂,加生姜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清热化痰,理气止咳。

[主治]痰热咳嗽。咳嗽气喘,咯痰黄稠,胸膈痞闷,甚则气急呕恶,烦躁不宁,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证因痰阻气滞,气郁化火,痰热互结所致。痰热为患,壅肺则肺失清肃,故见咳嗽气喘、咯痰黄稠;阻碍气机,则胸膈痞闷,甚则气逆于上,发为气急呕恶;痰热扰乱心神,可见烦躁不宁。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止咳。方中胆南星苦凉、瓜蒌仁甘寒,均长于清热化痰,瓜蒌仁尚能导痰热从大便而下,二者共为君药。制半夏虽属辛温之品,但与苦寒之黄芩相配,一化痰散结,一清热降火,既相辅相成,又相制相成,共为臣药。治痰者当须降其火,治火者必须顺其气,故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以宣上,陈皮理气化痰以畅中,枳实破气化痰以宽胸,并佐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使以姜汁为丸,用为开痰之先导。诸药合用,化痰与清热、理气并进,俾气顺则火降,火清则痰消,痰消则火无所附,诸症悉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热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咯痰黄稠,胸膈痞闷,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气急者,可加鱼腥草、桑白皮;痰稠胶粘难咯者,可减半夏用量,加青黛、蛤粉;恶心呕吐明显者,加竹茹;烦躁不眠者,可去黄芩,加清热除烦之黄连、山栀,并酌加琥珀粉、远志等宁心安神之品。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肺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属痰热内结者。

小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黄连一两(6g) 半夏半升(12g),洗 瓜蒌实大者一枚(20g)

[用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瓜蒌,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先煮瓜蒌,后纳他药,水煎温服)。

[功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心胸闷痛,或咳痰黄稠,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本方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与痰浊结于心下的小结胸病。痰热互结心下或胸膈,气郁不通,故胃脘或心胸痞闷,按之则痛。治宜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方中全瓜蒌甘寒,清热涤痰,宽胸散结,用时先煮,意在”以缓治上”;而通胸膈之痹。臣以黄连苦寒泄热除痞,半夏辛温化痰散结。两者合用,一苦一辛,体现辛开苦降之法;与瓜蒌相伍,润燥相得,是为清热化痰,散结开痞的常用组合。

本方与大陷胸汤虽皆主治热实结胸,但病因、病位、病情、病势不尽相同,故方有大、小陷胸之分。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心下,涉及胸腹,病情较重,病势较急,可见心下痛、按之石硬,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脉象沉紧,故用大黄、芒硝与甘遂配伍,泻热逐水破结;本方证为痰热互结心下,病位局限,病情相对较轻,病势较缓,仅见胸脘痞闷、按之始痛、脉象浮滑,故用瓜蒌与黄连、半夏相伍,清热涤痰散结。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痰热结胸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方中加入破气除痞之枳实,可提高疗效。若心胸闷痛者,加柴胡、桔梗、郁金、赤芍等以行气活血止痛;咳痰黄稠难咯者,可减半夏用量,加胆南星、杏仁、贝母等以清润化痰。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性胃炎、胆囊炎、肝炎、冠心病、肺心病、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胸膜粘连等属痰热互结心下或胸膈者。

第三节 润燥化痰

贝母瓜蒌散 《医学心悟》

[组成]贝母一钱五分(4.5g) 瓜蒌一钱(3g) 花粉 茯苓 橘红 桔梗各八分(各2.5g)

[用法]水煎服。

[主治]燥痰咳嗽。咳嗽呛急,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

[方解]本方证多由燥热伤肺,灼津成痰所致。燥痰不化,清肃无权,以致肺气上逆,咳嗽呛急;”燥胜则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燥伤津液,故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喉干燥哽痛;苔白而干为燥痰之佐证。治宜润肺清热,理气化痰。方中贝母苦甘微寒,润肺清热,化痰止咳;瓜蒌甘寒微苦,清肺润燥,开结涤痰,与贝母相须为用,是为润肺清热化痰的常用组合,共为君药。臣以天花粉,既清降肺热,又生津润燥,可助君药之力。痰因湿聚,湿自脾来,痰又易阻滞气机,无论湿痰抑或燥痰,皆须配伍橘红理气化痰、茯苓健脾渗湿,此乃祛痰剂配伍通则,但橘红温燥、茯苓渗利,故用量颇轻,少佐贝母、瓜蒌、花粉于寒性药中,则可去性存用,并能加强脾运,输津以润肺燥。桔梗宣肺化痰,且引诸药入肺经,为佐使药。全方清润宣化并用,肺脾同调,而以润肺化痰为主,且润肺而不留痰,化痰又不伤津,如此则肺得清润而燥痰白化,宣降有权而咳逆自平。

本方与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同治燥咳,但主治病机不尽相同,因而立法、用药亦随之而异。本方证为燥热伤肺,灼津为痰所致,故方中以贝母、瓜蒌为主,旨在润燥化痰,主治燥痰咳嗽、痰稠难咯;清燥救肺汤证为新感温燥,耗气伤阴,故方中以桑叶宣肺,配伍石膏清热、麦冬润燥、人参益气,旨在清宣燥热,主治温燥伤肺、身热头痛、干咳少痰、口渴等;麦门冬汤证为肺胃阴虚,气火上逆,故方中以大量麦冬配伍半夏、人参,旨在滋阴润肺,降逆下气,主治虚热肺痿、咳唾涎沫等。

《医学心悟》卷3类中风篇另有一贝母瓜蒌散,较本方少花粉、茯苓、桔梗,多胆南星、黄芩、黄连、黑山栀、甘草,主治痰火壅肺的类中风证,其证虽亦卒然昏倒、喉中痰鸣,但无斜偏废之候。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燥痰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呛急,咯痰难出,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如兼感风邪,咽痒而咳,微恶风者,可加桑叶、杏仁、蝉蜕、牛蒡子等宣肺散邪;燥热较甚,咽喉干涩哽痛明显者,可加麦冬、玄参、生石膏等清燥润肺;声音嘶哑、痰中带血者,可去橘红,加南沙参、阿胶、白及等养阴清肺,化痰止血。

3.现代运用 本方可用于肺结核、肺炎等属燥痰证者。

4.使用注意 对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之咳嗽,则非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学心悟》卷3:”燥痰涩而难出,多生于肺,肺燥则润之,贝母瓜蒌散。”

2.方论选录 冉先德《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燥痰之证,多由肺阴不足、虚火灼津而成。方以贝母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为君;瓜蒌、花粉清热涤痰而润燥为臣;茯苓、橘红健脾理气以祛痰为佐;桔梗载诸药入肺,宣肺利气为使。共奏清热润燥,理气化痰之功,使肺阴得润而燥痰可除,清肃有权则咳逆可止。”

第四节 温化寒痰

苓甘五味姜辛汤 《金匮要略》

[组成]茯苓四两(12g) 甘草三两(9g) 干姜三两(9g) 细辛三两(5g) 五味子半升(5g)

[用法]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半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寒饮咳嗽。咳痰量多,清稀色白,或喜唾涎沫,胸满不舒,舌苔白滑,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多因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成饮,寒饮犯肺所致,此即”形寒寒饮则伤肺”(《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之义。寒饮停肺,宣降违和,故咳嗽痰多、清稀色白;饮阻气机,故胸满不舒;饮邪犯胃,则喜唾涎沫。治当温阳化饮。方以干姜为君,既温肺散寒以化饮,又温运脾阳以化湿。臣以细辛,取其辛散之性,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之力;复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一以导水饮之邪从小便而去,一以杜绝生饮之源,合干姜温化渗利,健脾助运。为防干姜、细辛耗伤肺气,又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干姜、细辛相伍,一温一散一敛,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且能调节肺司开合之职,为仲景用以温肺化饮的常用组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综观全方,具有温散并行、开合相济、肺脾同治、标本兼顾的配伍特点,堪称温化寒饮之良剂。

本方原治支饮服小青龙汤后,咳虽减,但其人冲气上逆,出现气从小腹上冲胸咽之状,继投桂苓五味甘草汤,服已,冲气虽平,而反更咳,胸满者,属小青龙汤之变法。因证无表寒,冲气已平,故不用麻黄、桂枝解表散寒;寒饮尚存,故仍用干姜、细辛温肺散寒化饮;因饮邪较重,故配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寒饮咳嗽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嗽痰多稀白,舌苔白滑,脉象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以温化寒痰,降逆止呕;咳甚喘急者,加杏仁、厚朴以降气止咳;脾虚食少者,可加人参、白术、陈皮等以益气健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属寒饮内停者。

4.使用注意 凡肺燥有热、阴虚咳嗽、痰中带血者,忌用本方。

第五节 化痰熄风

半夏白术天麻汤 《医学心悟》

[组成]半夏一钱五分(4.5g) 天麻 茯苓 橘红各一钱(各3g) 白术三钱(9g) 甘草五分(1.5g)

[用法]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服(现代用法:加生姜1片,大枣2枚,水煎服)。

[功用]化痰熄风,健脾祛湿。

[主治]风痰上扰证。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方解]本方证缘于脾湿生痰,湿痰壅遏,引动肝风,风痰上扰清空所致。风痰上扰,蒙蔽清阳,故眩晕、头痛;痰阻气滞,升降失司,故胸膈痞闷、恶心呕吐;内有痰浊,则舌苔白腻;脉来弦滑,主风主痰。治当化痰熄风,健脾祛湿。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平肝熄风,而止头眩,两者合用,为治风痰眩晕头痛之要药。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说:”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眩,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两味为君药。以白术、茯苓为臣,健脾祛湿,能治生痰之源。佐以橘红理气化痰,俾气顺则痰消。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煎加姜、枣调和脾胃,生姜兼制半夏之毒。综观全方,风痰并治,标本兼顾,但以化痰熄风治标为主,健脾祛湿治本为辅。

本方亦系二陈汤加味而成,在原燥湿化痰的基础上,加入健脾燥湿之白术、平肝熄风之天麻,而组成化痰熄风之剂。

《医学心悟•头痛》中另有一半夏白术天麻汤,较本方多蔓荆子三钱,白术减为一钱,治痰厥头痛、胸膈多痰,动则眩晕之证。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风痰眩晕、头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舌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眩晕较甚者,可加僵蚕、胆南星等以加强化痰熄风之力;头痛甚者,加蔓荆子、白蒺藜等以祛风止痛;呕吐甚者,可加代赭石、旋覆花以镇逆止呕;兼气虚者,可加党参、生黄芪以益气;湿痰偏盛,舌苔白滑者,可加泽泻、桂枝以渗湿化饮。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耳源性眩晕、高血压病、神经性眩晕、癫痫、面神经瘫痪等属风痰上扰者。

4.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气血不足所致之眩晕,不宜使用。

第十七章 消食剂

第一节 消食化滞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两(各30g)

[用法]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消食和胃。

[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三药同用为臣,能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一切食积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可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兼脾虚者,可加白术。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4.使用注意 本方属攻伐之剂,故不宜久服。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丹溪心法》卷3:”保和丸,治一切食积。”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此为食积痰滞,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羶油腻之积,行瘀破滞,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神曲系蒸窨而成,其辛温之性,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下气,而化面积;麦芽咸温,消谷而行瘀积,二味以之为辅。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连翘之苦寒散结而清热。积郁之凝,必多痰滞,故以二陈化痰而行气。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故特谓之保和耳。”

[临床报道]

宋氏用保和丸加减治疗介人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患者110例。日1剂,从介入前3天开始,连续10剂;同时配合静脉点滴胃复安40mg,日1次。设对照组89例,静脉点滴胃复安 40mg,日1次,连续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105人(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好转5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治疗组的症状消失、正常饮食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宋爱英,等.保和丸治疗介入化疗后胃肠道反应的临床观察。中医药信息 1995;12(6):45]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保和丸及其无糖颗粒剂均能增强肠蠕动频率,无糖颗粒剂还能显著加速小肠推进运动,无糖颗粒剂能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比丸剂更佳。上述结果不仅解释了保和丸的药理作用,且说明无糖颗粒剂这一新剂型较传统的丸剂优越。[宋必卫.保和无糖颗粒剂助消化作用的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6;31(3): 165]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大黄一两(30g) 枳实麸炒 神曲炒,各五钱(各15g) 茯苓去皮 黄芩去腐 黄连拣净 白术各三钱(各9g) 泽泻二钱(6g)

[用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至七十丸,温开水送下,食远,量虚实加减服之(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消导化积,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食积证。脘腹胀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沉有力。

[方解]本方证因湿热食滞,内阻胃肠所致。湿热饮食积滞内停,气机壅塞,故见脘腹胀满疼痛;食积不消,湿热不化,则大便泄泻或下痢;若热壅气阻,又可见大便秘结。治宜消积导滞,清热利湿。方中以苦寒之大黄为君,攻积泻热,使积热从大便而下。以苦辛微寒之枳实为臣,行气消积,除脘腹之胀满。佐以苦寒之黄连、黄芩清热燥湿,又可厚肠止痢;茯苓、泽泻甘淡,渗利水湿而止泻;白术甘苦性温,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化滞,使食消则脾胃和。诸药相伍,积去食消,湿去热清,诸症自解。此方用于湿热食滞之泄泻、下痢,亦属”通因通用”之法。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湿热食积,内阻胃肠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大便失常,苔黄腻,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腹胀满较甚,里急后重者,可加木香、槟榔等以助理气导滞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痢疾等属湿热积滞者。

4.使用注意 泄泻无积滞及孕妇均不宜使用。

第二节 健脾消食

健脾丸 《证治准绳》

[组成]白术炒,二两半(75g)木香另研 黄连酒炒 甘草各七钱半(各22g)白茯苓去皮,二两(60g) 人参一两五钱(45g)神曲炒 陈皮 砂仁 麦芽炒取面 山楂取肉 山药 肉豆蔻面裹煨热,纸包槌去油,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陈米汤下 (现代用法:共为细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每日2次)。

[功用]健脾和胃,消食止泻。

[主治]脾虚食积证。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

[方解]本方证因脾虚胃弱,运化失常,食积停滞,郁而生热所致。脾胃纳运无力,故见食少难消,大便溏薄;气血生化不足,则倦怠乏力、脉象虚弱;食积阻滞气机,生湿化热,故脘腹痞闷、苔腻微黄。治当健脾与消食并举。本方重用白术、茯苓为君,健脾祛湿以止泻。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和胃,除已停之积;人参、山药益气补脾,以助苓、术健脾之力,是为臣药。木香、砂仁、陈皮皆芳香之品,功能理气开胃,醒脾化湿,既可解除脘腹痞闷,又使全方补而不滞;肉豆蔻温涩,合山药以涩肠止泻;黄连清热燥湿,且可清解食积所化之热,皆为佐药。甘草补中和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合用,脾健则泻止,食消则胃和,诸症自愈。

本方的配伍特点:补气健脾药与消食行气药同用,为消补兼施之剂,补而不滞,消不伤正。因方中含四君子汤及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居多,故补重于消,且食消脾自健,故方名”健脾”。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虚食滞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痞闷,食少难消,大便溏薄,苔腻微黄,脉虚弱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湿甚者加车前子、泽泻以利水渗湿;兼寒者去黄连,加干姜以温中祛寒。本方为消补兼施之剂,但补益之药多壅滞,消克之品易伤脾,临床应用时应权衡轻重,配伍适宜。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慢性胃炎、消化不良属脾虚食滞者。

第十八章 驱虫剂

乌梅丸 《伤寒论》

[组成]乌梅三百枚(480g) 细辛六两(180g) 干姜十两(300g) 黄连十六两(480g) 当归四两(120g)附子六两,炮去皮(180g)蜀椒四两,出汗(120g)桂枝六两,去皮(180g)人参六两 (180g) 黄柏六两(180g)

[用法]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前以饮送下,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现代用法: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核捣烂,和人余药捣匀,烘干或晒干,研末,加蜜制丸,每服9g,日服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温脏安蛔。

[主治]脏寒蛔厥证。脘腹阵痛,烦闷呕吐,时发时止,得食则吐,甚则吐蛔,手足厥冷;或久泻久痢。

[方解]蛔厥之证,是因患者素有蛔虫,复由肠道虚寒,蛔虫上扰所致。蛔虫本喜温而恶寒,故有”遇寒则动,得温则安”之说。蛔虫寄生于肠中,其性喜钻窜上扰。若肠道虚寒,则不利于蛔虫生存而扰动不安,故脘腹阵痛、烦闷呕吐,甚则吐蛔;由于蛔虫起伏无时,虫动则发,虫伏则止,故腹痛与呕吐时发时止;痛甚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四肢厥冷,发为蛔厥。本证既有虚寒的一面,又有虫扰气逆化热的一面,针对寒热错杂、蛔虫上扰的病机,治宜寒热并调、温脏安蛔之法。柯琴说”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方中重用味酸之乌梅,取其酸能安蛔,使蛔静则痛止,为君药。蛔动因于肠寒,蜀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蛔,温可祛寒,共为臣药。黄连、黄柏性味苦寒,苦能下蛔,寒能清解因蛔虫上扰,气机逆乱所生之热;附子、桂枝、干姜皆为辛热之品,既可增强温脏祛寒之功,亦有辛可制蛔之力;当归、人参补养气血,且合桂枝以养血通脉,以解四肢厥冷,均为佐药。以蜜为丸,甘缓和中,为使药。本方的配伍特点:一是酸苦辛并进,使”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二是寒热并用,邪正兼顾。

关于久泻久痢,多呈脾胃虚寒,肠滑失禁,气血不足而湿热积滞未去之寒热虚实错杂证候,本方集酸收涩肠、温阳补虚、清热燥湿诸法于一方,切中病机,故每可奏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脏寒蛔厥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腹痛时作,烦闷呕吐,常自吐蛔,手足厥冷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以安蛔为主,杀虫之力较弱,临床运用时可酌加使君子、苦楝根皮、榧子、槟榔等以增强驱虫作用。若热重者,可去附子、干姜;寒重者,可减黄连、黄柏;口苦,心下疼热甚者,重用乌梅、黄连,并加川楝子、白芍;无虚者,可去人参、当归;呕吐者,可加吴茱萸、半夏;大便不通者,可加大黄、槟榔。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治疗胆道蛔虫症、慢性菌痢、慢性胃肠炎、结肠炎等证属寒热错杂,气血虚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