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页

八廓主六腑命门包络病歌

条文:风廓属胆水膀胱,大肠天廓地胃乡,火廓小肠雷廓命,山泽三焦包络方。

方剂:

【注】●此明八廓所属也。

●风廓即风轮也,风轮属肝,肝与胆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肝病,廓主腑为胆病。

●水廓即水轮也,水轮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肾病,廓主腑为膀胱病。

●天廓即气轮也,气轮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肺病,廓主腑为大肠病。

●地廓即肉轮也,肉轮属脾,脾与胃为表里,故轮主脏为脾病,廓主腑为胃病。

●火廓、雷廓、山廓,即血轮之部位也,血轮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故轮主脏为心病,廓主腑为小肠病。

●其雷廓命门、泽廓三焦、山廓包络,皆附于血轮者,以命门、三焦、包络,俱属相火,当禀命于君火,故当附焉。

【按】

眼科皆以五轮属脏,配五行;八廓属藏腑,配八卦,遂使脏腑混淆,无所适从。夫五轮既属脏,八卦自应属腑。今改订之,俾学者按轮廓之部位视之,而病之在脏、在腑,自能了然矣。

八廓所属歌

条文:津液水廓属膀胱,养化风廓是胆方,传导天廓大肠是,水谷地廓胃家乡,关泉雷廓命门主,抱阳内眦火小肠,外眦三焦清净泽,会阴山廓包络疆。

方剂:

【注】●内眦火小肠,谓内眦火廓,属小肠也。

●外眦三焦清净泽,谓外眦属三焦,清净泽廓也。

●津液廓即水廓,水廓属肾,肾与膀胱为表里,膀胱为津液之腑,故又名焉。

●养化廓即风廓,风廓属肝,肝与胆为表里,胆为少阳,主长养化育,故又名焉。

●传导廓和天廓,天廓属肺,肺与大肠为表里,大肠为传导之官,故又名焉。

●水壳廓即地廓,地廓属脾,脾与胃为表里,胃纳水壳,故又名焉。

●抱阳廓即火廓,火廓属心,心与小肠为表里,根据附于阳,故又名焉。

●关泉廓即雷廓,命门者龙雷之火,故名关泉,附于火廓也。

●清净廓即泽廓,三焦者,阳相火也,蒸化水壳,为决渎之官,故名清净,附于火廓也。

[10]会阴廓即山廓,包络者,阴相火也,根据附于心为臣使之官,故名会阴,附于火廓也。

八廓部位歌

条文:瞳人水廓黑睛风,天廓白睛部位同,内眦火雷外山泽,上下胞属地廓宫。

方剂:

【注】●八廓者,水廓、风廓、天廓、火廓、雷廓、山廓、泽廓、地廓也。

●谓之廓者,犹城郭卫御之义也。

●瞳人,属坎水廓也。黑睛,属巽风廓也。白睛,属干天廓也。内眦,大眦也,属离火,震雷之廓也。外眦,小眦也,属艮山,兑泽之廓也。两胞属坤,地廓也。

●此明八廓以八卦立名,示人六腑命门包络之部位也(图二)。

女子逆经歌

条文:女子逆经血灌瞳,满眼如朱努肉生,总因血热经阻逆,通经苏木大黄红,芩连羌薄栀香附,生地归芍贼草芎。

方剂:通经散方

苏木一两 大黄五钱 红花一两 黄芩二两 黄连 羌活 薄荷 黑栀子香附 生地黄 当归 赤芍药 木贼 甘草 川芎各一两

右为粗末,令匀,每服五钱,以水一盏半,煎至七分,食后,去渣温服。

【注】●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或生努肉,总由血热经阻不行,因而上逆也。

●宜用通经散,破血通经,其血翳自退。

小儿生赘歌

条文:小儿生赘生睑内,初小渐大隐摩瞳,赤涩泪多脾胃热,钩割□洗去瘀红,清胃散用车前子,膏军柴桔黑芩风。

方剂:清胃散方

车前子 石膏 大黄 柴胡 桔梗 黑参 黄芩 防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小儿生赘之证,生于眼胞之内,初起如麻子,久则渐长如豆,隐摩瞳人,赤涩泪出,此乃脾、胃热上壅所致。

●先用手法或钩割或□洗,散去外瘀;后用清胃散,清其内热。

小儿青盲歌

条文:小儿青盲胎受风,瞳子端然视物蒙,明目羊肝桂柏味,细菊羌连白术同。

方剂:镇肝明目羊肝丸方

羯羊肝(用新瓦盆焙干,如大只用一半,竹刀切片)一具 官桂 柏子仁五味子 细辛 菊花 羌活各五钱 黄连(炒)七钱 白术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沸汤研调,空心服一钱。

【注】●小儿青盲者,因胎受风邪,生后瞳人端好,黑白分明,惟视物不见,有时夜卧多惊,呕吐痰涎黄汁。

●宜用镇肝明目羊肝丸,久服可愈。

小儿疳眼歌

条文:小儿疳眼肝脾病,肿疼涩泪翳遮瞳,咬甲揉鼻合面卧,肥儿神麦荑连同。

方剂:四味肥儿丸方

神曲(炒) 麦芽(炒) 芜荑 黄连(炒)各等分

右为细末,令匀,水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一钱,空心白汤送下。

【注】●小儿疳眼者,初因饮食伤脾,久则肝热上冲,肿痛难开,隐涩泪多,渐生白膜,云翳遮睛,外则挦眉咬甲揉鼻,喜合面而卧,不喜抬头。

●宜用四味肥儿丸,久服即效。

小儿通睛歌

条文:小儿通睛因惊振,看东反西视斜偏,牛黄珠麝竺金黛,地龙苏附珀油蚕。

方剂:牛黄丸方

牛黄三钱 珍珠三钱 麝香少许 天竺黄三钱 金铂(为衣)量加 青黛三钱 地龙三钱 苏合油五钱 白附子(炮)三钱 琥珀三钱 香油五钱僵蚕三钱

以上九味,各另研极细,共为一处,用细甘草梢一两煎汁,次入苏合油香油兑均,和药为丸,黄豆大,金铂为衣,薄荷汤化一下丸,忌一酒面、辛热、生痰等物。

【注】●小儿通睛之证,或因惊恐,或缘击振,致双目睛通,瞻视偏斜,看东反西,视左反右。

●急用牛黄丸,疏风镇惊,久则即成难治之证。

不内外因为病歌

条文:病由不内外因者,饮食起居击刺成,邪无定体内外障,细察其因无遁情。

方剂:

【注】●此明不内外因受病之因也。

●既非外感六气,又非内伤七情,但因饮食不节,伤饱失饥,起居不慎,劳役过度,或遭击振,或被刺损,以其邪无定体,故或成内障,或成外障之病,当细察其所因,则病无遁情矣。

五风初患不足歌

条文:五风初患不足证,通明补肾决明参,生地桔车茺芍细,引经窜散少加军。

方剂:通明补肾丸方

石决明一两 人参二两 生地黄二两 桔梗一两 车前子一两 茺蔚子二两 白芍药一两 细辛半两 大黄三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

五风初患有余歌

条文:五风初患有余证,除风汤内主羚羊,黑芩蝎尾车前子,黄芩白芍共硝黄。

方剂:除风汤方

羚羊角二钱 黑参二钱 茯苓二钱 蝎尾三分 车前子二钱 黄芩一钱 白芍药一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栈

右为粗末,令匀,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

五轮主五脏病歌

条文:胞为脾病眦主心,肺白肝黑肾瞳人,五轮为病主五脏,寒热虚实随证分。

方剂:

【注】●胞为肉轮,主脾病也。肉、外二眦为血轮,主心病也。白睛为气轮,主肺病也。黑睛为风轮,主肝病也。瞳人为水轮,主肾病也。

●五轮之病,五脏主之。其寒、热、虚、实,当随所现之证而分之也。

五轮所属部位歌

条文:五轮肉血气风水,肉轮两胞血轮眦,气轮白睛风轮黑,水轮瞳子自当知。

方剂:

【注】●五轮者,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也。

●谓之轮者,目睛运动如轮之意也。

●上、下两胞为肉轮,内、外两眦为血轮,白睛为气轮,黑睛为风轮,瞳人为水轮,此明五轮之部位,分属五脏也(图一)。

内因为病歌

条文:内障皆因伤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脏腑内损精不注,初为内障久成风。

方剂:

【注】●此明内障受病之因也。

●障,遮蔽也;内障者,从内而蔽也。

●内障之病,皆因七情过伤,过喜伤心,过怒伤肝,过忧伤肺,过思伤脾,过悲伤心,过恐伤肾,过惊伤胆,脏腑内损,精气不上注于目。

●故初病内障,久成五风(乌风、绿风、黑风、黄风、青风)之患。

●其证不红不肿,瞳人色变,而其光先明也。

内障初患久变五风歌

条文:内障初患如好眼,生花视物雾烟中,隐隐似翳瞳失彩,久变黄绿黑乌青,黄风雀目久金色,绿风时见花白红,头旋额鼻目牵痛,黑风见黑绿风向,乌风亦与绿不异,但痛不旋乃乌风,头旋不痛青风证。瞳黄黄风发脾经,浅绿如白肺经发,黑色黑风肾经名,乌带浑红心经病,青是青风属肝经。

外因头风痛引目,脑脂热注忽失明;内因精伤不上注,左右相传渐渐盲。

或兼外因皆赤痛,内因不足补其精。

方剂:

【注】●内障初患,如同好眼,但视物常见五色花飞,昏而不明,如在雾烟之中,瞳中隐隐似翳,渐无精采射人,其瞳色或变黄、白、绿、乌、黑,浑红无定,久则成五风,内障之证也。

●黄风者,初病雀目,日久瞳变黄色,甚而如金,难治之证也。

●绿风者,初病眼前时见白花红花,头旋,两额侠鼻痛牵两目,日久瞳变浅绿如白之色。

●黑风者,初病与绿风相同,但时见黑花日久瞳变昏黑之色。

●乌风者,初病亦与绿风之证不异,但头痛而不旋晕,眼前常见乌花,日久瞳变乌带浑红之色。

●青风者,初病亦与乌风相同,头虽旋晕而不痛,眼前常见青花,日久瞳变青色。

●其五风发病之源,黄风则发于脾经,绿风则发于肺经,黑风则发于肾经,乌风则发于心经,青风则发于肝经。

●然风虽有五,其致病之由则有二:一曰外因,必因头风,其痛引目上攻于脑,脑脂与热合邪,下注于目,而致两目忽然失明也,一曰内因,必因内伤脏腑,精气不上注于目,或先病左目,后及于右目,或先病右目,后及于左目,左右相传,两目俱损也。

●外因证属有余,多兼赤痛,当以除风散热为主;内因证属不足,多不赤痛,当以补精益气为主。

内障总名歌

条文:内障初患变五风,黄绿黑乌青圆冰,滑涩浮沈横散偃,黄心黑水枣花形,雷头惊振及瞳缺,雀目高风胎患名,二十四证为内障,须当一一辨分明。

方剂:

【注】●内障初患,尚未失明之证也,久而变成五风之证。

●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

●圆者,圆翳也。

●冰者,冰翳也。

●滑者,滑翳也。

●涩者,涩翳也。

●浮者,浮翳也。

●沉者,沉翳也,又名深翳。

●横者,横翳也,又名剑脊翳。

[10]散者,散翳也。

[11]偃者,偃月翳也。

[12]黄心者,白翳黄心翳也。

[13]黑水者,黑水凝翳,亦名黑花翳。

[14]枣花者,枣花翳也。

[15]雷头者,雷头风变内障也。

[16]惊振者,因惊振而成内障也。

[17]胎患者,胎患内障也。

[18]此内障二十四证之总名也,须当一一分辨明白,以施治也。

天行赤眼歌

条文:天行赤眼四时生,传染热泪肿赤疼,受邪浅深随人化,驱风散热饮防风,牛蒡将军羌赤芍,连翘栀薄草归芎。

方剂:驱风散热饮防风 牛蒡子(炒研) 大黄(酒浸) 羌活 赤芍药 连翘 栀子(炒) 薄荷各一钱 甘草五分 当归尾 川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一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天行赤眼者,四时流行风热之毒,传染而成,老幼相传,沿门逐户,赤肿涩泪,羞明疼痛,受邪浅深,视人强弱,强者先愈,弱者迟愈。

●宜用驱风散热饮,风盛倍羌防,热盛倍大黄。

外因为病歌

条文:外障皆因六气生,暑寒燥湿火与风,内热召邪乘隙入,随经循系上头中。

方剂:

【注】●此明外障受病之因也。

●外障者,从外而遮也。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也。

●外障之病,皆因六淫所感,然必因其人内热外蒸,腠理不密,相召外邪,乘虚而入,入项属太阳,入面属阳明,入颊者属少阳,各随其经之系,上头入脑中,而为患于目焉。

●其证:赤、痛、肿、涩、眵、泪、医膜遮睛也。

外障总名歌

条文:外障暴赤血灌瞳,硬睛赤垂与黄冲,蟹睛旋螺并努肉,鹅冠蚬肉崇疼同。

突睛漏睛连鹘眼,拳毛倒睫胞凝逢,眦赤花陷及黑钉,喎僻冰瑕粘睛并。

玉翳水轮逆顺,睑出风粟又混睛,撞破撞刺及针刺,眼痒泪出疮痍生。

客热伤寒并肝热,因他痰核天水行,青盲赤烂□疮病,转关生赘疳眼名。

小儿通睛恙虽小,还有眯目证为轻,此为外障四十人,熟读方知各证情。

方剂:

【注】●外障者,或因内热,或因外邪,或内、外合邪,致生目赤肿痛翳膜等证也。

●暴者,暴赤生翳也。

●血灌瞳者,血灌瞳人也。

●硬睛者,睑硬睛疼也。

●赤垂者,赤膜下垂也。

●黄冲者,黄膜上冲也。

●蟹睛者,形如蟹睛而疼痛也。

●旋螺者,形如旋螺尖起也。

●努肉者,努肉攀睛也。

[10]崇疼者,神崇疼痛也。

[11]突睛者,突起睛高也。

[12]漏睛者,漏睛脓出也。

[13]鹘眼者,鹘眼凝睛也。

[14]胞凝者,胞肉胶凝也。

[15]眦赤者,两眦赤脉也。

[16]花陷者,芯翳白陷也。

[17]黑者,黑翳如珠也。

[18]钉者,钉翳根深也。

[19]喎僻者,风牵喎僻也。

[20]冰瑕者,冰瑕翳深也。

[21]粘睛者,两睑粘睛也。

[22]玉翳者,玉翳浮满也。

[23]水轮者,膜入水轮也。

[24]逆顺者,逆顺生翳也。

[25]撞破者,被物撞破也。

[26]撞刺者,撞刺生翳也。

[27]针刺者,痛如针刺也。

[28]泪出者,冲风泪出也。

[29]疮痍者,风赤疮痍也。

[30]客热者,暴风客热者。

[31]伤寒者,伤寒热病后患目也。

[32]肝热者,肝虚积热也。

[33]因他者,因他病后生翳也。

[34]痰核者,脾生痰核也。

[35]天水者,天水行后赤眼也。

[36]赤烂者,胎风赤烂也。

[37]□疮者,□疮入眼也。

[38]转关者,辘轳转关也。

[39]生赘者,睑中生赘也。

[40]此外障四十八证之总名,读者诚能熟习玩味,自因病而各得其情矣。

玉翳浮满歌

条文:玉翳浮满时或疼,风热冲脑盖瞳睛,洗刀通圣羌独细,蒺元贼决蜕蔓青。

方剂:洗刀散方

即防风通圣散加羌活、独活、细辛、蒺藜、元参、木贼、草决明、蝉蜕、蔓荆子、青葙子各一钱

【注】●玉翳浮满之证,初起时,或疼痛,黑睛上翳如玉色,遮盖瞳人,皆缘肝经热极,风热冲脑所致。

●宜用洗刀散,除风热而消翳膜也。

白眼痛歌

条文:白眼痛病不红肿,红丝赤脉沙涩疼,肺脾湿热兼伏火,须辨赤脉三阳经。

桑皮泽元芩桔,菊草旋苓桑麦冬。

方剂:桑白皮汤方

泽泻八分 元参八分 黄芩一钱 桔梗七分 菊花五分 甘草二分半 旋覆花一钱 茯芩七分 桑白皮七分 麦门冬(去心)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注】●白眼痛者,俗呼为害白眼。

●其证不红、不肿,沙涩疼痛,多生红丝赤脉。

●乃脾肺络伤湿热,兼气分俟火上冲所致。

●须看赤脉红丝,以辨三阳:从上而下者太阳也,羌活为使;从下而上者阳明也,升麻为使;从外至内者少阳也,柴胡为使。

●宜桑白皮汤主之。

白翳黄心歌

条文:白翳黄心内障证,四围白包内中黄,大小眦中微带赤,翳隐黑珠障内光,肺肝风热冲于目,涩痛羞明泪似汤。坠翳决明茺蔚子,人参甘菊共车防。

方剂:坠翳散方

石决明二钱 茺蔚子二钱 人参三钱 甘菊花三钱 车前子三钱 防风二钱

右为细末,令匀,食后米饮汤调下一钱。

【注】●白翳黄心内障,四边皆白,中心一点微黄色,隐在黑珠内,映出珠外,大小眦头微带赤色。

●乃肺肝风热,流入于眼,频频下泪涩痛,致成此证,宜服坠翳散。

目睛原始歌

条文:天有日月阴阳精,人有二目脏腑精,众精之窠为之眼,肉精上下两胞名,血精两眦气精白,筋精为黑骨精瞳,约束裹撷系属脑,目睛原始要详明。

方剂:

【注】●天有日月,犹人之有二目也。

●天之日月,乃天之阴阳之精而为之也。

●人之二目,亦人之五脏六腑之精上注于目而为之也。

●故众精之窠为之眼也,肉之精为上下胞也,血之精为两眦也,气之精为白眼也,筋之精为黑眼也,骨之精为瞳人也,约束裹撷气血筋骨之精,其系上属于脑。

●不可不明此目睛之原始也。

冰瑕翳深歌

条文:冰瑕翳深色微青,横贯乌睛珠痒疼,泪眵赤脉缘肝热,石燕丹宜外点灵,内服茺蔚硝黄细,元芍知母壳防风。

方剂:石燕丹方见卷末茺蔚散方

茺蔚子二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细辛五分 黑参一钱 赤芍药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 枳壳一钱 防风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温服。

【注】●冰瑕翳深之证,翳色青白如冰,横贯乌睛,其证或痒或疼,发歇无时,眵粘泪出,白睛赤脉,此乃肝经之热。

●宜外点石燕丹,内服茺蔚散。

冰翳歌

条文:冰翳瞳色亮如冰,阴看阳看无二形,睛中隐隐白透外,肺风肝热合邪攻,对证虽当针督脉,出血若多反伤睛。还睛参味伤知细,芩桔车前元地茺。

方剂:冰翳还睛丸方

人参一两 五味子半两 防风二两 知母二两 细辛半两 黄芩一两 桔梗一两 车前子二两 黑参一两 生地黄二两 茺蔚子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冰翳内障,瞳色坚实,白亮如冰之状。

●无论阴处及日中视之,皆一般无二,非若圆翳之明暗有别也。

●其睛内有白色隐隐透出于外,此证乃肝热肺风合邪,上攻入目为患,宜按亢刺之出血则愈,但督脉不宜出血过多,若出血过多,恐加昏暗也。

●内服之药,宜还睛丸清而补之。穴名上星,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

因他患后生翳歌

条文:因患病后生云翳,赤烂日久翳遮瞳,心无黄赤犹能见,羊肝丸疾菊川芎,决地楮槐连五味,荆归甘草蕤仁风。

方剂:羊肝丸方

雄羊肝一具 白蒺藜(炒去刺)一两 菊花(去梗叶)一两 川芎三钱 石决明一两 生地黄一两 楮实子五钱 槐角(炒)五钱 黄连五钱 五味子五钱 荆芥穗二钱五分
当归尾五钱 甘草五钱 蕤仁(去壳油)七钱 防风二钱

右为细末,雄羊肝一具,滚水沸过,和前药,捣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薄荷汤下。

【注】●因患他病后生翳者,为患后生翳也。

●初则赤烂,日久渐生云翳,遮蔽瞳人,视无所见,医者当细看翳心,若不黄赤,犹能通三光者,可治,宜常服羊肝丸可愈。

血灌瞳入歌

条文:血灌瞳人目睛痛,犹如血灌色相同,胆汁肝血因热耗,血为火迫灌睛瞳,急用止痛没药散,硝黄血竭引茶清,痛止大黄当归散,贼芩栀子菊苏红。

方剂:止痛没药散方

没药二两 芒硝一两半 大黄一两半 血竭一两

右捣筛为细末,食后,热茶清调下一钱。

大黄当归散方

大黄一两 当归二钱 木贼一两 黄芩一两 栀子五钱 菊花三钱 苏木五钱 红花八钱

右为细末令匀,每服二钱,食远茶清调下。

【注】●血灌瞳人,目睛疼痛,瞳人如血灌红色。

●缘肝血热耗,胆汁皆亏,血因火迫,灌入瞳中。

●宜服止痛没药散,止疼后,服大黄当归散。

努肉攀睛歌

条文:努肉攀睛大眦起,初侵风轮久掩瞳,或痒或疼渐积厚,赤烂多年肺热壅。

初起紫金膏点效,久宜 割熨烙攻,内服除风汤蔚桔,细辛连味大黄风。

方剂:除风汤方

茺蔚子一钱 桔梗一钱 细辛五分 黄连一钱 五味子五分 大黄一钱 防风一钱

右为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紫金膏方见卷末

【注】●努肉攀睛之证,起于大眦,初则渐浸风轮,久则掩过瞳人,或痒或痛,渐渐积厚。

●此证多因赤烂年久,或肺经风热壅盛所致。

●初起可点紫金膏,努瘀自退;久则坚韧难消,必须 割熨烙后,服除风汤。

沉翳歌

条文:沉翳白隐黑睛内,肝劳脑热下攻瞳,向日细看方见翳,日轻夜重黑睛疼。

羚羊角饮车前子,羚角军防苓黑茺,皂荚丸用蛇蝉术,龙胆元精归菊芎,参苓木贼连翘芍,猪爪□皮甲谷精。

方剂:沉翳羚羊饮车前子一钱 羚羊角二钱 大黄一钱 防风二钱 黄芩一钱 黑参一钱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皂荚丸方

蛇蜕七条 蝉蜕 白术 龙胆草 元石 当归 白菊花各两半 川芎半两人参一两 茯苓一两半 木贼一两半 连翘一两半 赤芍药一两半 □猪爪三十枝,刺猥皮 穿山甲
壳精草各一两半

共为细末,一半入牙皂十二梃,烧存性,和匀,炼白蜜丸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空心杏仁汤下;一半入仙灵脾一两,每服三钱,用猪肝三片,批开夹药煮熟,临卧细嚼,用原汁送下。

【注】●沉翳内障,白藏在黑睛之内,向日细看,方见其白,疼痛则昼轻夜重。

●缘肝经劳热,脑中热气流下,宜服苓羊角饮子及皂荚丸以治之。

肝虚积热歌

条文:肝虚积热频发歇,起初红肿痛羞明,年深生翳渐昏暗,青箱丸用菟丝茺,生地青箱防五味,黑柴泽泻细车芩。

方剂:青箱丸方

菟丝子一两 茺蔚子一两 生地黄二两 青箱子二两 防风一两 五味子三钱 黑参一两 柴胡一两 泽泻一两 细辛三钱 车前子一两 茯苓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肝虚积热之证,时发时歇,初则红肿疼痛,涩泪难开,久则渐重,遂生翳膜,视物昏暗,宜用青箱子丸治之。

赤膜下垂歌

条文:赤膜下垂覆睛瞳,赤膜从气下垂风,此属肝肺热冲眼,泪流痛愈如朱红,羚羊知母黄芩黑,桔梗柴胡栀子茺。

方剂:羚羊饮羚羊角(镑)一钱五分 知母 黄芩 黑参 桔梗 柴胡 栀子(炒)各一钱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赤膜下垂,初患之时,气轮上边起赤膜一片,垂至风轮,下覆瞳人。

●缘肝、肺之热,冲于眼内,致生赤膜,泪流痛痒,宜服羚羊饮。

两眦赤脉歌

条文:眦赤病属心经火,大眦多实小眦虚,实者洗心散归芍,麻黄连芥大黄栀,虚者九仙芩芥芍,菊芎归草芷通宜。

方剂:七宝洗心散方

当归一钱 赤芍药一钱 麻黄八分 黄连一钱 荆芥八分 大黄一钱 栀子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九仙散方

黄芩 荆芥 赤芍药 菊花 川芎 当归 甘草 白芷 木通谷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服。

【注】●眦赤之证,赤脉起于大眦者,心经之实火也;赤脉起于小眦者,心经之虚热也。

●实者用洗心散,两解其实邪;虚者宜九仙散,清降其虚热也。

两睑粘睛歌

条文:两睑粘睛眵痒疼,脾胃风湿热甚成,菊花通圣硝黄桔,芍草荆归膏薄芎,麻芩栀滑翘防术,外加羌细菊蔓荆。

方剂:菊花通圣散方

芒硝五分 大黄(酒蒸)五分 桔梗一钱 白芍药(炒)五分 甘草(生)一钱五分 荆芥穗五分 当归五分 石膏一钱 薄荷五分 川芎五分 麻黄五分 黄芩一钱
栀子(炒黑)一钱 滑石二钱 连翘五分 防风五分 白术(炒)五分外加羌活、细辛、菊花、蔓荆子各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两睑粘睛之证,睑内生疮,眵泪痒痛,胞睑粘合难开,此乃脾、胃中风湿热盛,合邪上攻。

●宜用防风通圣散羌活、菊花、细辛、蔓荆子,外散风邪,内清邪热。

花翳白陷歌

条文:花翳白陷在乌睛,四围渐起漫神瞳,状如枣花鱼鳞翳,肺肝风热脑中冲,知母饮子防风桔,知母硝黄芩细茺。

方剂:知母饮子防风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细辛一钱 茺蔚子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花翳白陷者,乃黑睛生翳,风轮四围渐起,中间低陷,其翳状如枣花鱼鳞之形,乌睛或白或带微黄。

●此因肺肝积热,风邪上冲于脑所致,宜用知母饮子。

青风不足歌

条文:已成青风不足证,还睛散内用苓参,防风地骨车前子,羌活川芎共细辛。

方剂:青风还睛散方

茯苓 人参 防风 地骨皮 车前子 羌活 川芎 细辛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滓温服。

【注】

青风有余歌

条文:已成青风有余证,羚羊汤内用羚羊,元参地骨车前子,川芎羌活细辛良。

方剂:青风羚羊汤方

羚羊角一钱 元参一钱 地骨皮一钱 车前子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羌活一钱 细辛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温服。

【注】

突起睛高歌

条文:突起睛高珠肿疼,风热毒火上冲睛,针后亡热桔梗饮,硝黄茺芍黑芩风,还睛五味参芩细,山药车前防防远茺。

方剂:退热桔梗饮子桔梗 芒硝 大黄 茺尉子 白芍药(炒) 黑参 黄芩 防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还睛丸方

五味子半两 人参二两 茯苓一两 细辛半两 山药一两 车前子 防风远志 茺蔚子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突起睛高之证,缘风热火毒,上冲于眼,疼痛难忍,睛珠突高胀起。

●宜先用针出其青涎毒水后,服退热桔梗饮子,用还睛丸调理可愈。

胎风赤烂歌

条文:胎风烂缘胎热,目赤眵粘眦烂红,小防风汤羌栀草,归尾将军赤芍风。

方剂:小防风汤

羌活 栀子 甘草 当归尾 大黄 赤芍药 防风各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一盏半,煎至五分,空心温服。

【注】●胎风赤烂之证,因在母腹其母过食辛热,或生后,乳母过食辛热,致令小儿双目尽赤,眵泪胶粘,四眦湿烂,宜用小防风汤治之。

胎患内障歌

条文:胎患小儿未出胎,热冲儿脑目生灾,护睛木香芩细射,川大黄与黑参偕。

方剂:护睛丸方

木香五钱 黄芩五钱 细辛三钱 射干五钱 大黄五钱 黑参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服十丸。

【注】●胎患内障,儿在母腹之时,缘食辛辣过多,致热气内冲儿脑,及致生后,眼成内障,宜用护睛丸。

胞肉胶凝歌

条文:胞肉胶凝胞肉肿,初小渐大摩隐瞳,胃脾风热上攻目,通脾泻胃热风清。

方剂:通脾泻胃汤方见黄膜上冲下

【注】●胞肉胶凝之证,睥中蠹肉壅起,初小渐大,摩隐瞳人,眼胞湿烂,眵泪胶粘。

●此乃脾、胃中邪风积热,上壅于目所致。

●宜用通脾泻胃汤,散风清热,两解其邪。

风赤疮痍歌

条文:风赤疮痍眦睑生,黑睛端好睑烂红,脾经风热宜急治,久生翳膜遮瞳睛。

加减四物汤生地,苦参牛蒡薄荷风,当归赤芍天花粉,连翘荆芥穗川芎。

方剂:加减四物汤方

生地黄 苦参 牛蒡子 薄荷 防风 当归 赤芍药 天花粉 连翘 荆芥穗 川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风赤疮痍者,起于两眦,其黑睛则端然无恙,惟睑边烂而红赤。

●此乃脾经风热上攻所致,宜急治之,久则恐生翳膜,遮盖睛瞳。

●用加减四物汤。

风牵喎僻歌

条文:风牵喎僻睑痒赤,阳明风刺睛明,内服排风蝎味蛇,天麻辛芍桔防风。

方剂:排风散方

干蝎 五味子 乌蛇各一钱 天麻二麻 细辛 白芍药(炒) 桔梗各一钱 防风二钱

右为细末,令匀,食后米饮调下三钱。

【注】●风牵喎僻之证,睑皮痒赤,时时口眼相牵而动,此乃阳明风热上壅所致。

●宜先用针刺睛明穴,外泄其邪,后服排风散,内疏其风。

风牵睑出歌

条文:风牵睑出睑皮翻,胞睑俱红眵泪连,胃经积热肝风盛,□洗去瘀病可痊,后服黄耆汤蔚骨,防苓芩草大黄煎。

方剂:黄耆汤方

黄耆一钱 茺蔚子二钱 地骨皮一钱 防风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茯苓一钱 甘草五分 大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风牵睑出之证,乃睑皮翻出向外,上、下胞睑俱赤,眵泪淋漓,皆缘胃经积热,肝有风邪。

●宜先用□洗去瘀,后服黄耆汤,清热散邪也。

倒睫卷毛歌

条文:倒睫卷毛内刺睛,皮松弦紧痒兼疼,碜涩难开胞睑烂,肝风脾热两壅,细辛汤用知茺黑,军细防风桔梗羚。

方剂:细辛汤方

知母二钱 茺蔚子二钱 黑参一钱 大黄一钱 细辛一钱 防风二钱 桔梗一钱 羚羊角(镑)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倒睫拳毛之证,由皮松弦紧,故拳毛倒入,内刺睛珠,碜涩难开,眼胞赤烂,痒而兼疼。

●此乃脾热肝风,合邪上壅所致。

●宜用细辛汤,内清邪热,外散风邪也。

浮翳歌

条文:浮翳色白瞳内映,明看细小暗看宽,不痒不疼无血色,脑风冲入脑脂愆。

决明石决人参茯,车细防军茺桔添,坠翳石决知辛味,生地参防及兔肝。

方剂:石决明散方

石决明一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车前子一钱 细辛五分 防风二钱 大黄一钱 茺蔚子二钱 桔梗一钱半

右为细末,令匀,食后米饮汤调下二钱。

浮翳坠丸方

石决明一两 知母一两 细辛五钱 五味子半两 生地黄二两 人参二两半 防风一两 兔肝一具

右为细末,炼密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浮翳内障之证,初患之时,不痒不疼,从瞳神内映出白色,暗处看则其宽大,明处看其翳略小,全无血色相混,缘脑冲入于眼,脑脂流下,致成内障,宜服决明散坠翳丸。

乌风不足歌

条文:已成乌风不足证,补肝散内用川芎,熟地当归荚藜芍,木贼夏桔草防风。

方剂:乌风补肝散方

川芎 熟地黄 当归 白芍药 蒺藜 木贼 夏枯草 防风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去渣温服。

【注】

乌风有余歌

条文:已成乌风有余证,决明丸内决明辛,桔梗防风茺蔚子,车茯山药共元参。

方剂:乌风决明丸方

石决明二两 细辛五钱 桔梗 防风 茺蔚子 车前子 茯苓 山药 元参各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三钱。

【注】

神崇疼痛歌

条文:神崇疼痛忽然发,胞热睛疼缘肺肝,洗肝散用硝黄桔,栀子黄芩知母添,黑参热盛加归地,外点还宜石燕丹。

方剂:酒调洗肝散方

朴硝 大黄 桔梗 栀子 黄芩 知母(炒) 黑参各等分热甚者,加生地黄当归尾。右为末,每服二三钱,温酒调下,日服二次。

石燕丹方见卷来

【注】●神崇疼痛之证,平素无病,忽然发动,睑皮火热,睛珠如刺,极痛难当。

●此肺、肝风热,上攻于眼,不可□洗,宜服酒调洗肝散,外点石燕丹。

能远怯近歌

条文:近视昏蒙远视明,阳光有余损阴精,须用地芝丸枳壳,菊花生地共天冬。

方剂:地芝丸方

枳壳(去穣) 菊花各三两 生地黄(焙干) 天门冬(去心)各四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茶清送下。

【注】●能远怯近者,谓视物远则能见,近则昏蒙也。

●盖由其人阳气有余,阴精不足,故光华散乱,不能收敛于近也。

●宜用地芝丸养阴,久服则目自愈。

逆顺生翳歌

条文:逆顺生翳上下坐,顺则下垂逆上冲,□割后用知母饮,知味军芩车桔茺。

方剂:知母饮子知母(炒)二钱 五味子五分 大黄一钱 黄芩一钱 车前子二钱 桔梗一钱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逆顺生翳之证,从上垂下,侵入黑睛为顺,从下冲上,侵入黑睛为逆。

●顺则易安,逆则难治。

●并宜手法钩割去其翳膜,后服知母饮子,清其内热。

钉翳根深歌

条文:钉翳根深睛内生,硬似钉头极痛疼,赤涩羞明时泪出,肝心毒热上冲瞳,除热饮子知母桔,硝黄茺蔚黑芩风。

方剂:除热饮子知母二钱 桔梗二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茺蔚子一钱 黑参二钱 黄芩二钱 防风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钉翳根深者,睛中翳黑,硬如钉子之形,其证疼痛赤涩,泪出羞明。

●此乃肝、心毒热,上攻睛瞳。

●宜服除热饮子,清泻其毒热也。

高风内障歌

条文:高风内障号鸡盲,天晚不明天晓光,夜能上视难见下,损亏肝血肾精伤。

补肝羚细羌苓楮,参黑车斛枯草防;还睛石决人参细,茺蔚知苓芎木香。

方剂:高风补肝散方

羚羊角 细辛 羌活 茯苓 楮实子 人参 元参 车前子 石斛 夏枯草 防风各一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高风还睛丸方

石决明二两 人参一两 细辛五钱 茺蔚子二两 知母一两 茯苓一两 芎穷一两 木香五钱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高风内障之证,两眼至天晚不明,天晓复明。

●缘肝有积热,肾经虚损,乃阳微阴盛也。

●天晚阴长,则天时之阴,助人身之阴,能视顶上之物,不能下视诸物,至天晓阳长,则天时之阳,助人身之阳,而眼复明矣,宜用补肝散

还睛丸。

干涩昏花歌

条文:干涩昏花肝肾病,酒色劳瞻思虑伤,四物五子车前子,覆盆枸杞菟丝当,熟地川芎芍地肤,五胆膏宜外点良。

方剂:四物五子丸方

车前子(酒蒸) 覆盆子 枸杞子 菟丝子(酒煮烂) 当归(酒洗) 熟地黄 川芎 白芍药 地肤子各等分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钱,不枸时盐汤送下。

五胆膏方见卷末

【注】●干涩昏花者,谓目觉干涩不爽,视物昏花也。

●此乃肝、肾俱伤之候。

●或因嗜酒恣欲,或劳瞻竭视,或思虑太过,皆成此证,宜用四物五子丸,滋阴养水,略带抑火,以培其本也。

偃月翳歌

条文:偃月瞳含偃月形,一湾白气血下生,脑风积热下注眼,肝肾俱亏致损明。

通明散内防芩入,人参白茯细辛茺,坠医丸用石决麝,青鲤青羊牛胆熊。

方剂:偃月通明散方

防风 黄芩 人参 茯苓各一钱 细辛五分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水二盏,煎去一盏,夜食后去渣温服。

五胆偃月坠翳丸方

石决明一两 麝香少许 青鱼胆 鲤鱼胆 青羊胆各七个 牛胆五钱 熊胆一分

右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五分。

【注】●偃月内障,瞳神内上半边有白气一湾,隐隐似新月之状,覆垂向下。

●缘脑风积热注入眼中,致成内障,为肝肾俱劳之证,宜服通明散坠翳丸。

旋螺尖起歌

条文:旋螺尖起如螺壳,乌睛色变极痛疼,壳形尖起色青黑,肝经积热血瘀凝。

轻宜泻脑防辛梗,辛芍天冬五味茺;重者泻肝硝黄桔,柴芩知母细车行。

方剂:泻脑汤方

防风二钱 细辛五分 桔梗一钱 赤芍药一钱 天门冬(去心)一钱 五味子五分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泻肝饮子芒硝 大黄 桔梗 柴胡 黄芩 知母(炒) 细辛 车前子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旋螺外障,气轮之内乌珠色变青白,如螺蛳之壳,其色初青久黑,其形尖圆,乃肝经积热亢极,瘀血凝滞所致。

●轻者宜泻脑汤,重者用泻肝饮子。

混睛歌

条文:混睛初起白睛混,渐生赤脉遮瞳睛,或混白膜漫珠上,白忌苔光赤散红,先痒后疼隐涩泪,肝藏毒风□洗通,后服地黄生熟生,蒺藜当归甘草通,黄连木贼乌犀角,羌活元参军谷精。

方剂:地黄散方

生地黄七钱 熟地黄(焙干)七钱 白蒺藜(炒)四钱 当归七钱 甘草(灸)五钱 木通五钱 黄连(酒炒)五钱 木贼五钱 乌犀角(镑)五钱 羌活五钱 元参五钱
大黄七钱 谷精草五钱

右为细末,令匀,每服三钱,煮羊肝汁食远调服。

摩障灵光膏方见卷末

【注】●混睛之证,初起白睛湿赤,渐生赤脉,遮漫乌睛,或白或赤漫珠一色,白忌光滑如苔,赤忌赤脉外散,其证初起则先痒后痛,渐致碜涩泪出,羞明隐痛,视物昏蒙,此乃肝藏毒风与瘀血上凝所致。

●先宜□洗去瘀,后服地黄散,外点摩障灵光膏。

产后病目病

条文:产后患目血不足,病有三因治可通,思哭劳瞻多内障,嗜辛厚味外障成。

外因头风风烂湿,四物补香附芎,夏枯熟地归芍草,随人加减可收功。

方剂:四物补肝汤方

香附(酒制)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夏枯草二钱 熟地黄(焙干)四钱 当归身(酒洗)二钱 白芍药(酒洗)一钱五分 甘草(炙)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去渣温服。

【注】●产后患目,乃去血过多不足之证,病虽有三因之别,而治法可以加减变通。

●内因者,多缘思虑哭泣,或竭视势瞻,致成内障,须四物补肝汤,倍熟地芎归;外因者,因嗜辛辣厚味,或因头风,致成风赤湿烂。

●宜本方倍香附、川芎、夏枯草,随证加减以治之。

眼痒歌

条文:眼痒皆因肝胆风,痒生眦睑黑白睛,外用广大重明洗,内服荆防羌乌芎。

方剂:广大重明汤方见卷末驱风一字散方

荆芥穗五钱 防风二两五钱 羌活二两五钱 川乌 炮 五钱 川芎五钱

右为细末,令匀,每服二钱 食后,薄荷汤调下。

【注】●眼痒之证,皆因肝、胆二经风邪冲发所致。

●或在睑边眦内,甚则痒连睛珠,痒极难忍。

●外以广大重明汤熏洗,内服驱一字散,疏散风邪。

被物撞破歌

条文:被物撞破珠胀痛,肿闭胞青□洗良,外涂生地地黄散,芎地羚军芍壳香。

方剂:生地黄散方

川芎 生地黄 羚羊角 大黄 赤芍药 枳壳 木香各一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钱,食后,去渣温服。

【注】●被物撞破者,或因打扑,或因撞损,睛珠胀痛,眼胞青紫,肿闭难开,先宜□洗散瘀,外敷捣烂生地黄膏,内服生地黄散。

雀目内障歌

条文:雀目内障多痒涩,暮暗朝明与雀同,黄昏视下难见上,肝风邪火障双瞳。

洗肝散用车前子,柴胡芩细黑参茺,泻肝汤里硝黄芍,桔梗黄芩与防风。

方剂:洗肝散方

车前子一钱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 细辛五分 黑参一钱 茺蔚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黑豆三七粒,煎至一盏,去黑豆,空心温服。

雀目泻肝汤方

芒硝 大黄 白芍药 桔梗各一钱 黄芩 防风各二各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去渣温服。

【注】●雀目内障,患时暮暗朝明,多痒多涩,发作不常,或明或暗,夜中惟能视直下之物,而不能视上,乃肝风邪火上冲于目,致成内障。

●宜服洗肝散先清虚热,后服泻肝汤,以泻其实邪也。

眯目飞鹿飞丝歌

条文:眯目鹿丝入目中,泪涩难开睛痛疼,初宜外治久生翳,酒调散用草归茺,螵蛸赤芍苍桔,翘麻羌活大黄同。

方剂:酒调散方

甘草 当归 茺蔚子 桑螵蛸 赤芍药 苍术 菊花 桔梗 连翘 麻黄羌活 大黄各一两

右为细末,每服三钱,酒调下,不拘时服。

补遗

【注】●咪目者,或飞尘飞丝风吹入目也。

●其证泪多隐涩难开,睛珠疼痛。

●初得时,宜翻转眼睥,用绵裹钗脚,拨出眯物;若日久生云翳者,宜用酒调散治之。

散翳歌

条文:散翳形散如鳞点,乍青乍白映瞳中,胞内粟生兼烂痛,金针一拨目光通。

还睛散用人参味,桔梗车前苓细风,后用补肝归木贼,防用熟地芍川芎。

方剂:散翳还睛散方

人参一钱 五味五分 桔梗一钱 车前子二钱 茯苓一钱 细辛五分 防风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夜食后去渣温服。

散翳补肝散方

当归二钱 木贼一钱 防风一钱 熟地黄二钱 白芍药一钱 川芎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去渣温服。

【注】●散翳,翳从瞳人内透出,散如鳞点之状,乍青乍白,胞内起粟而烂,瞳人痛楚。

●宜用金针拨其内翳之后,先服还睛清补,后用补肝散收功。

枣花翳歌

条文:风轮傍边白睛内,白如锯齿枣花同,怒伤肝胆邪冲眼,还睛散用车知茺,人参防黑黄芩茯,坠翳丸服可收功。

方剂:枣花翳还睛散方

车前子 知母 茺蔚子 人参 防风 黑参各二钱 黄芩一钱半 茯苓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坠翳丸方见偃月内障下

【注】●枣花内障者,风轮傍边,白睛之内,映出白翳,如枣花锯齿之状。

●缘怒伤肝胆,令脑邪热冲入目中,致成此障,久则变为瞳神细小。

●宜服还睛散,再服坠翳丸。

痛如针刺痛

条文:痛如针刺心火炽,睛珠如同刺疼,头疼目眩眼系急,针后八正草栀灯,桑车扁蓄滑生地,竹叶生军瞿麦通。

方剂:加味八正散方

甘草 栀子 灯心草 桑白皮 车前子 扁蓄 滑石 生地黄 苦竹叶 大黄 瞿麦 木通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痛如针刺,乃心经毒火上炽,睛珠忽然极痛,犹如针刺,微带头疼目眩,眼系紧急。

●先宜火针刺太阳穴,外散其邪;后服加味八正散,内泄其热也。

黄风不足歌

条文:已成黄风不足证,补益脾经山药丸,人参山药伏苓地,泽泻防风同作圆。

方剂:山药丸方

人参 山药 茯苓 生地黄 泽泻 防风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密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三钱。

【注】

黄风有余歌

条文:已成黄风有余证,须用通脾泻胃汤,知母军芩茺蔚子,石膏栀子黑参防。

方剂:通脾泻胃汤方

知母一钱 大黄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茺蔚子一钱 石膏二钱 栀子一钱黑参一钱 防风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

黄膜上冲歌

条文:黄膜一片气轮起,上冲风轮覆盖瞳,赤涩泪眵疼痛极,此因脾胃热风攻。

通脾泻胃黄芩黑,防军知母栀膏茺,立应白芷羊踯躅,鹅不食草麝归雄。

方剂:通脾泻胃汤方

黄芩一钱五分 黑参 防风 大黄 知母(炒) 栀子(□)各一钱 石膏(□)二钱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去渣温服。

立应散方

白芷 羊踯躅花减半 鹅不食草(洗净晒干) 麝香少许 当归 雄黄(另研后入)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含水 鼻内,去尽浊涕泪出为度。

【注】●黄膜上冲,自气轮而起,一片黄膜,从下直冲风轮,上掩瞳人,乃脾、胃风热,上冲于眼,致生黄膜,泪流赤涩,疼痛极甚,宜通脾泻胃汤外 立应散。

黑水凝翳歌

条文:黑水凝翳瞳微大,内含青白障瞳人,生花眦痛频频泪,胆热为邪损目神。

芦荟丸中细辛草,牛胆羚羊柏子参,通明防蔚参苓黑,桔梗车前柏子仁。

方剂:芦荟丸方

芦荟一两 细辛半两 甘草五钱 牛胆半两 羚羊角一两 柏子仁一两 人参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凝翳通明散方

防风一钱半 茺蔚子一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一钱 黑参一钱 桔梗一钱 车前子二钱 柏子仁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黑水凝翳内障,又名黑花翳。

●瞳人微大,瞳内微现青白色,大小眦头涩痛,眼中见花,黄黑不定,频频下泪。

●绿胆为邪,致成内障,宜服芦荟丸通明散。

黑风不足歌

条文:已成黑风不足证,补肾丸中熟地黄,泽泻茺蔚五味子,细辛山药菟丝良。

方剂:补肾丸方

熟地黄一两 泽泻一两 茺蔚子一两 五味子三钱 细辛三钱 山药一两菟丝子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盐汤下。

【注】

黑风有余歌

条文:已成黑风有余证,羚羊角饮黑羚羌,车前桔梗黄芩共,柴胡茺蔚细辛防。

方剂:黑风羚羊饮黑参一钱 羚羊角一钱 羌活一钱 车前子一钱半 桔梗一钱 黄芩一钱柴胡一钱 茺蔚子一钱半 细辛五分 防风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

黑翳如珠歌

条文:黑翳如珠黑睛上,形如珠子黑而圆,泪出羞涩疼痛甚,大人肝肾虚风愆。

通明补肾丸可服,小儿患此名眼疳,羚羊角饮硝黄细,知母羚防一并煎。

方剂:通明补肾丸方见五风初患不足下羚羊角饮子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细辛五分 知母一钱 羚羊角(镑)一钱 防风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温服。

【注】●黑翳如珠之证,黑睛上有黑翳,圆如珠子之形,泪出羞涩难开,疼痛极甚。

●若大人患此证,为肝、肾虚热风邪,宜用通明补肾丸。

●小儿患此证,为实热眼疳,宜服羚羊角饮,泄其实热也。

伤寒热病后患目歌

条文:伤寒余热过食辛,瞳散黑花涩泪频,红肿痛用生犀饮,羚防芩桔知芩参。

方剂:生犀饮生犀角二钱 羚羊角一钱 防风一钱 黄芩一钱 桔梗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 茯芩一钱 人参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

【注】●伤寒热病后患目者,因余热末清,过食辛热,两热合邪,以致瞳人散

大,时见黑花,隐涩泪多,红肿疼痛。

●宜用生犀饮,清解其热也。

圆翳歌

条文:圆翳青白一点圆,宛如油点水中间,肝风冲脑脂下注,明视翳小暗看宽。

虚热羚羊饮车细,参苓防如一同煎,实用防风芩桔梗,硝黄茺黑细知前。

方剂:圆翳羚羊饮羚羊角一钱 车前子一钱 细辛五分 人参一钱 黄芩一钱 防风二钱 知母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夜食后去滓温服。

圆翳防风散方

防风二钱 黄芩一钱 桔梗二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茺蔚子一钱 黑参一钱 细辛五分 知母二钱 车前子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圆翳内障初起之时,黑睛上一点青白,宛如油点浮于水面,暗处视之,其翳青白而大;明处看之,其形差小。

●缘肝风上冲,脑脂下注所致,宜审其虚实而调之。

●虚者用羚羊角饮子,清其虚热,实者宜防风散,泄其热邪也。

滑翳歌

条文:滑翳水银珠子样,微含黄色熟瞳神,肝风冲脑脂下注,不痒不疼渐渐昏,须用补肝苓桔蔚,芩防芎母黑归参,有余决明车味细,军苓知蔚黑防芩。

方剂:滑翳补肝汤方

茯苓一钱 桔梗一钱 茺蔚子二钱 黄芩一钱 防风二钱 川芎一钱 知母一钱 黑参一钱 当归身二钱 人参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滑翳决明丸方

石决明一两 车前子一两 五味子半两 细辛半两 大黄一两 茯苓一两知母一两 茺蔚子一两 黑参一两 防风一两 黄芩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三钱。

【注】●滑翳内障,瞳心内一点如水银珠子之状,微含黄色,不痒不疼,无泪而遮蔽瞳神,渐渐失明,后则左右相牵俱损,此乃肝风冲上,脑脂流下所致。

●宜用补肝汤清散虚热,若有余用决明丸下行实热也。

睥生痰核歌

条文:睥生痰核痰火结,核形如豆坚不疼,失治成瘿流脓血,防风散结芷芩风,黑桔前胡陈赤芍,浙贝苍术花粉同。

方剂:防风散结汤方

白芷 黄芩 防风 黑参 桔梗 前胡 陈皮 赤芍药 浙贝母 苍术 天花粉各八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睥生痰核之证,因痰火结聚而成,生于胞外,皮内核形如豆,坚硬不疼,宜用防风散结汤,化痰散热。

●若久而不治,渐长为瘿,破则成漏,为难治矣。

雷头风歌

条文:头响如雷又似风,雷头风热毒冲瞳,脑汁下注瞳色变,瞳人大小目昏蒙。

泻肝芩梗硝黄黑,羌活车归知母龙,虚者磁石丸姜附,味黑丹皮磁石同。

方剂:泻肝散方

黄芩 桔梗 芒硝 大黄 黑参 羌活 车前子 当归 知母各一钱 龙胆草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磁石丸方

干姜一两 附子(炮)五钱 五味子半两 黑参一两 牡丹皮一两 磁石(烧红,醋淬三次)一两

右为细末,炼密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一钱。

【注】●雷头风内障,初患之时,头面多受冷热,毒气冲入头中,致头内响声如风如雷,头旋发热,日久冲入眼内,脑汁下注,瞳人变色,瞳或大小不定。

●实者宜服泻肝散;虚者宜服磁石丸。

漏睛脓出歌

条文:漏睛脓出睑眦间,或流脓汁或清涎,目无翳障不疼痛,风热攻冲心火炎。

竹叶泻汤柴泻,升麻竹叶草车前,黄芩草决川羌活,芩芍将军栀子连。

方剂:竹叶泻经汤方

柴胡五分 泽泻四分 升麻五分 青竹叶十片 甘草(炙)五分 车前子四分 黄芩六分 草决明四分 川羌活五分 白茯苓四分 赤芍药四分 大黄六分 栀子仁(炒)五分
川黄连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注】●漏睛脓出之证,生于睑眦,或流脓水,或淌清涎,目无翳障,不疼不痛。

●乃风热攻冲,心火上炎,宜用竹叶泻经汤主之。

绿风不足歌

条文:已成绿风不足证,还睛丸草术参苓,羌防菊地蒺蓉薯,牛膝葙蒙菟贼芎。

方剂:绿风还睛丸方

甘草 白术 人参 茯苓 羌活 防风 羌活 防风 菊花 生地黄 荚藜 肉蓗蓉 山药 牛膝 青葙子 蜜蒙花 菟丝子 木贼 川芎各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三钱。

【注】

绿风有余歌

条文:已成绿风有余证,羚羊角饮黑参防,茯苓知母黄芩细,桔梗羚羊车大黄。

方剂:绿风羚羊饮黑参二钱 防风二钱 茯苓二钱 知母二钱 黄芩一钱 细辛一钱 桔梗二钱 羚羊一钱 车前子一钱 大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

撞刺生翳歌

条文:撞刺生翳遗刺痕,日久血瘀障翳生,赤脉涩疼经效散,柴军归芍草犀同。

方剂:经效散方

柴胡二钱 大黄一钱 当归尾一钱 赤芍药一钱 甘草梢五分 犀角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撞刺生翳之证,或被竹木签刺成疮,因治疗不净,留痕日久,瘀血凝积,遂生翳膜,赤脉满目,涩痛泪出,宜用经效散,清热散瘀也。

暴赤生翳歌

条文:暴赤生翳心肝病,风热上壅痛难当,赤肿热泪羞明痒,最宜□洗出血良。

初起先用芦根饮,黑连硝黄芩与防,去翳镇肝□石决,辛薯参苓车味羌。

方剂:芦根饮子芦根一钱 黑参一钱五分 黄连一钱 芒硝一钱 大黄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防风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钱,食后,去渣温服。

镇肝丸方

□本一两五钱 石决明(□)二两 细辛三钱 山药(炒) 人参 茯苓车前子各一两 五味子三钱 羌活一两

右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注】●暴赤生翳;其证赤肿生翳,痒痛难当,时流热泪羞明,乃心、肝二经风热,上壅攻目所致。

●宜□洗出血,服芦根饮子,清其内热,后服镇肝丸。□音廉。□者,或以针锋微刺之,或以灯心草微刮之也。

暴风客热歌

条文:暴风客热胞肿疼,泪多痒赤胀白睛,源于肺热招风郁,菊花通圣可收功。

方剂:菊花通圣散方见两睑粘睛下

【注】●暴风客热者,胞肿疼痛,泪多痒赤,白睛胀起。

●此证源于肺客邪热,外招风邪。

●先宜□洗,后用菊花通圣散,内清邪热,外散风邪热,外散风邪也。

膜入水轮歌

条文:膜入水轮睛疮后,疮愈坐翳侵水轮,肺肝虚热大肠燥,日后失治伤瞳神,退热饮军茺蔚黑,辛防五味桔黄芩。

方剂:退热饮子大黄一钱 茺尉子二钱 黑参一钱 细辛一钱 防风二钱 五味子五分 桔梗二钱 黄芩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膜入水轮者,因黑白睛上生疮而起,愈后疮痕不没,渐生翳膜,侵入水轮,此乃肝经积热,大肠燥滞,邪热上逆所致。

●宜用退热饮子,清降其热。

冲风泪出歌

条文:风泪初起冬月甚,久则冬夏泪蒙蒙,肝虚冷泪不疼赤,实则热泪肿红疼,虚用补肝归白芍,蒺芎熟地木贼风,实用茶调荆薄草,贼防羌决菊膏芎。

方剂:止泪补肝散方

当归二钱 白芍药(炒)一钱 蒺藜一钱 川芎五分 熟地黄二钱 木贼一钱 防风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远,去渣温服。

川芎茶调散方

荆芥 薄荷 甘草(炙) 木贼 防风 羌活 石决明(□) 菊花 石膏 川芎各一两

右为细末令匀,每服三钱,食后茶清调下。

【注】●冲风泪出之证,见风泪出,初起则冬月甚,夏月轻,久则冬夏皆然,此乃肝藏虚风邪热所致。

●若泪冷不赤不痛为虚,宜用补肝汤,泪热肿赤疼痛为实,宜用川芎茶调散。

横翳歌

条文:横翳横格在瞳心,形如剑脊白如银,内虚风热攻冲脑,胃熟肝邪致目昏。

还睛决明车前地,芩防辛味黑人参,七宝车前连炙草,丹砂石决犀羚均。

方剂:横翳还睛丸方

石决明一两 车前子一两 生地黄二两 黄芩一两 防风二两 细辛五钱五味子半两 黑参一两 人参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下三钱。

七宝散方

车前子 胡黄连 丹砂 石决明 甘草各五分 犀角一钱 羚羊角一钱

右为细末,以水二盏,煎去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横翳又名剑脊翳,自瞳人中映出于外如剑脊,中高边薄,横格于瞳人中心,色白如银。

●缘内虚肝邪胃热,上冲于脑,脑脂下流入眼,致成内障,宜服还睛丸

七宝散。

涩翳歌

条文:涩翳微赤凝脂色,瞳人端正渐失明,时时隐涩疼无泪,或聚或开无定形。

还睛散内车防桔,元味芩茶叶茺,亦用七宝丸珠珀,决脑茺参熊胆同。

方剂:涩翳还睛散方

车前子一钱半 防风一钱 桔梗一钱 元参一钱 五味子五分 知母二钱黄芩一钱 细茶二钱半 茺蔚子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涩翳七宝丸方

珍珠五钱 琥珀二两 石决明二两 龙脑一分 茺蔚子一两 人参一两 熊胆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食前茶清送下一钱。

【注】●涩翳证,瞳神内微赤如凝脂之色,瞳神端正,渐渐昏朦,时复涩痛而无泪出,其翳无定,或聚或开,宜先用还睛散,后用七宝丸内消其翳也。

瞳人干缺歌

条文:瞳人干缺瞳形缺,左右上下不成圆,色白脑脂流下患,色黑肝胆热虚愆。

色白泻肝苓地骨,麦知芍蔚黑参添;色黑镇肝山药丸,参苓石决细车前。

方剂:瞳缺泻肝汤方

黄芩一钱 地骨皮一钱 麦门冬一钱 知母一钱 赤芍药一钱半 茺蔚子一钱半 黑参一钱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瞳缺镇肝丸方

干山药二两 五味子五钱 人参 茯苓 石决明各一两半 细辛五钱 车前子一两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空心米汤送下二钱。

【注】●瞳人干缺内障,初患之时,忽因疼痛难忍,细看瞳人现出缺形,或左或右,或上或下,缺而不圆,瞳人之色,黑白不定。

●色白乃脑脂流下为患,宜服泻肝汤;色黑则胆热肝虚,宜服镇肝丸。

睑生风粟椒疮歌

条文:椒疮风粟睑胞生,多泪难睁摩涩疼,脾经风热粟黄软,脾经湿热椒硬红。

□洗后用清脾饮,知母翘军生地风,黄芩元粉黄连桔,陈皮荆芥黑参灵。

方剂:除风清脾饮知母 连翘 大黄 生地黄 防风 黄芩 元明粉 黄连 桔梗 陈皮 荆芥穗 黑参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食远温服。

【注】●椒疮风粟之证,或起于睑边,或生于胞内,眦泪多难睁,沙涩摩睛疼痛。

●粟疮如粟,其形黄软,属脾经风热而成;椒疮如椒,其形红硬,属脾经湿热而成。

●并宜□洗出血,服除风清脾饮,椒疮倍芩连生地,风粟倍荆芥防风。

睑硬睛疼歌

条文:睑硬睛疼胞肿硬,瘀血翳膜目睛疼,膈中积热肝风盛,外涂焮肿□瘀红,凉膈硝黄车前黑,黄芩知母栀仁茺。

方剂:焮肿膏方见卷末凉膈散方

芒硝 大黄 车前子各一钱 黑参一钱半 黄芩 知母 栀子(炒) 茺蔚子各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温服。

【注】●睑硬睛疼,初患之时,时觉疼胀,久则睑胞肿硬,睛珠疼痛。

●此缘膈中积热,肝经风毒,上冲于目,宜□洗去瘀,外涂焮肿膏,内服凉膈散。

鸡冠蚬肉歌

条文:鸡冠蚬肉内眦生,胃心积热共肝风,或青或赤如鸡蚬,轻侵风轮重掩瞳。

钩割后抽风桔,硝黄车黑细芩风,茺蔚丸芩石决黑,军芩山药地黄茺。

方剂:抽风汤方

桔梗一钱 芒硝一钱五分 大黄一钱 车前子一钱 黑参一钱五分 细辛一钱 黄芩一钱五分 防风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茺蔚丸方

黄芩一两 石决子(□)一两 黑参一两 大黄一两 茯苓一两 山药(炒)三两 生地黄一两五钱 茺蔚子二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下三钱。

【注】●鸡冠蚬肉之证,起于睥眦之内,或青或赤,如鸡冠蚬肉之形,渐渐而长,从大眦侵及风轮,久则掩及全目。

●此乃脾胃积热,肝风上冲所致。

●先宜用手法□割后,服抽风汤或茺蔚丸。

辘轳转关歌

条文:辘轳转关肝风盛,旋转睛珠辘轳同,轻则瞳斜重反背,初起钩藤饮蝎芎,参防二麻僵蚕草,后服天冬饮赤令,羌活大冬五味子,人参知母蔚防风。

方剂:钩藤饮钩藤五分 全蝎(炒去毒)一钱 川芎 人参 防风各七分 麻黄三分 天麻七分 僵蚕(炒)一钱二分 甘草(灸)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不拘时服。

天门冬饮赤茯芩七分 羌活七分 天门冬一钱 五味子五分 人参七分 知母一钱茺蔚子一钱 防风五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辘轳转关之证,因肝经风邪壅盛,以致二目睛珠旋转不定,与辘轳相同,轻则瞳人偏斜,重则瞳人反背。

●初起宜用钩藤饮,疏散风邪;定后用天门冬饮,调理即愈。

蟹睛疼痛歌

条文:蟹睛努出蟹睛形,乌珠极痛涩羞明,肝胆积热肾虚热,虚软不疼实硬疼。

实者泻肝车地骨,硝黄知知母黑柴茺,虚宜镇肾味知地,山药兔辛石决灵。

方剂:泻肝汤方

车前子 地骨皮 芒硝各一钱 大黄 知母各一钱半 黑参一钱 柴胡二钱 茺蔚子二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渣,空心温服。

镇肾决明丸方

五味子半两 知母(炒) 生地黄 山药(炒)各一两半 菟丝子一两 细辛半两 石决明(□)一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茶清送三钱。

【注】●蟹睛之证,乌睛努出如珠,形似蟹睛,疼痛极甚,涩泪羞明,初起为实,硬而极痛;久则为虚,软而不疼。

●总因肝、胆积热冲睛,肾中虚热注目所致。

●实者宜泻肝汤,虚者用镇肾决明丸。

鹘眼凝睛歌

条文:鹘眼凝睛睛突起,目珠胀硬痛难当,积热上冲脑热注,外用摩风针血良,内服泻肠汤桔蔚,柴防芩黑共硝黄。

方剂:摩风膏方见卷末泻肝汤方

桔梗 茺蔚子 柴胡 防风 黄芩 黑参 芒硝 大黄各等分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去渣温服。

【注】●鹘眼凝睛之证,睛突于外,不能动转,坚硬高努如鹘眼,胀满疼痛难忍。

●此积热上冲,脑中风热,壅注于目所致。

●宜先用金针出血泻毒,外敷摩风膏,内服泻肝汤。

惊振内障歌

条文:惊振内障缘击振,脑脂恶血下伤睛,睛变渐昏成内障,左右相传具损明。

镇肝石决茺山药,车柏辛防参茯苓,还睛散用人参桔,防细车前茺尉芎。

方剂:惊振镇肝丸方

石决明一两 茺蔚子一两 山药一两 车前子一两 柏子仁一两 细辛五钱 防风一两五钱 人参一两 茯苓一两

右为细末,炼为丸,如桐子大,食后,食后,茶清送下三钱。

惊振还睛散方

人参一钱 桔梗一钱 防风一钱半 细辛五分 车前子一钱 茺蔚子一钱芎藭一钱

右为粗末,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前,法渣温前。

【注】●惊振内障,或因击误着头脑,致脑中脑脂恶血流入睛内,日久变成内障,左右相传,两目俱损,宜服镇肝丸还睛散。

□疮入眼歌

条文:小儿□疮入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疼,久生云翳如银色,肝经余热上冲睛,红花散用草归地,赤芍军翘紫草红。

方剂:红花散方

甘草 当归尾 生地黄 赤芍药 大黄 连翘 紫草 红花各五分

右为粗末,灯心草十茎,竹叶十片为引,以水一盏半,煎至五分,食远去渣温服。

【注】●小儿□疮之证,因患痘时疮生眼中,赤肿难开,涩泪羞明疼痛,久则生翳如银色,此乃痘后,肝经余热上攻睛瞳所致。

●宜用红花散,清热散瘀,其证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