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穴
穴位 名
气冲 Qìchōng,出《 针灸甲乙经 》。别名气街。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
经属
属 足阳明胃经 ,是足阳明胃经、冲脉的交会穴,是冲脉的起点。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
取法:仰卧,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水平旁开3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皮支分布。在皮下筋膜内的脂性层和膜性层之间,除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腹壁浅动、静脉。针经血管内侧,穿腹外斜肌腱膜,进经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或经该二肌下缘,刺入腹股沟管的内容(男性为精索,女性为
子宫 圆韧带)。该处为腹前下壁薄弱部分。
作用与主治
作用: 调经 血,舒宗筋, 理气止痛 。
主治:少 腹痛 , 疝气 ,腹股沟疼痛,偏坠, 睾丸肿痛 , 小便淋沥 , 遗精 , 阳痿 ,小腹满痛, 腰痛 控睾, 睾丸炎
,阴茎中痛,阴肿,奔豚,阴茎肿痛,淋沥,癃闭, 月经不调 , 带下 , 难产 , 崩漏 , 经闭 ,不孕,
胞衣不下 ,附件炎,子宫内膜炎, 痛经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不孕症 ,腹痛, 泌尿系感染 , 前列腺炎 等。
刺灸法
气冲穴所处位置,男子约当精索、女子约为子宫圆韧带处,且靠近动脉,故宜慎刺少灸。
刺法:直刺0.5~1.0寸,局部重胀。针刺不宜过深。
灸法:艾炷灸或温 针灸 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 :以食指指腹揉按,每日早晚各揉按1~3分钟,可治疗疝气、月经不调、不孕、阳痿、阴肿等症。
配伍
1、配 曲泉穴 、 太冲穴 治疝气。
2、配 三阴交穴 、 关元穴 治妇科病证。
3、配 气海穴 治肠鸣腹痛。
文献摘要
《 黄帝内经 素问 》:刺气街,中脉,备不出为肿鼠仆。
《黄帝 内经 灵枢 ·杂病》: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针灸甲乙经》:腰痛控睾,小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气街。 脱肛 ,下利气街主之。妇人无子及少腹痛,刺气冲主之。
《 备急千金要方 》:主腹中满热,淋闭不得尿。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炷如 大麦 ,禁不可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