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气海俞 Qìhǎishū,出《太平圣惠方》。名解: 气海穴 ,脐下的 气海
穴也,指气血来源于生气之海的腰腹内部。俞,输也。气海穴俞穴名意指腰腹内部的温热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为来自于腰腹内部的湿热水气,所对应的部位为脐下的气海穴,故名气海穴俞穴。

经属

属 足太阳膀胱经 。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腰部,当第3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法:肚脐水平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下推1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有第三腰动、静脉后支。分布着第二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皮肤由第二、三、四腰神经后支分布。腰方肌起于髂嵴后部的内唇,髂腰韧带及第四、五腰椎横突,而止于第十二肋内侧半的下缘和第一至四腰椎横突,第十二胸椎体。腰动脉4对,由腹主动脉发出,经腰椎体的前面或侧面,在同外静脉和交感干的交通支相伴下,由腰大肌及其内的腰丛神经根的后方,至腰方肌内侧缘,经此肌背侧达其外侧缘,穿行于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继而行于腹内、外斜肌之间,最后进入腹直肌鞘。并与下部肋间血管、髂腰动脉和旋髂深动脉的分支吻合。

作用与主治

作用:培元益气,强壮腰膝。

主治:腰骶,少腹等疾患 ,如腰骶疼痛, 月经不调 , 痛经 , 痔疮 下血, 腰痛 ,肠鸣,痔疾, 痔漏下血
,下肢 瘫痪 , 腹胀 ,现代又多用气海俞治疗腰骶部 软组织损伤 ,骶醪 关节炎 , 功能性子宫出血 ,腰骶神经根炎, 坐骨神经痛 ,末梢神经炎, 遗精 ,
阳痿 , 腰肌劳损 ,痔疮等。

配伍

配 足三里穴 、 天枢穴 治腹胀、肠鸣。

配 承山穴 、 三阴交穴 治痛经,痔疮。

配三 阴交穴 治遗精。

配 殷门穴 、 昆仑穴 治腰痛,下肢瘫痪。

配 三焦俞穴 、 肾俞穴 治 尿频 。

配 肾俞 穴、 关元穴 、 脾俞穴 、 三阴交 穴治 子宫出血 。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1寸。不能深刺。

灸法: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文献摘要

《太平圣惠方》:气海俞……理腰痛、痔痛、泻血。通灸之。

《 针灸大成 》:针三分,灸五壮。主腰痛 痔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