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神庭 Shéntíng,出《 针灸甲乙经 》。别名发际(《本事方》),天庭(《 针灸 杂志》), 督脉 (《 备急千金要方
》)。神即神明,庭即前庭,“脑为元神之府”,神在此指脑,此穴在前额部,如脑室之前庭,故名神庭。

穴位经属

属督脉,是 足太阳膀胱经 、 足阳明胃经 、督脉的交会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取法:正坐,从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拇指指甲中点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枕额肌额腹之间、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作用与主治

作用:宁神 醒脑 、降逆平喘

主治:头面五官及神志等疾患:如 头痛 ,耳源性 眩晕 , 目赤肿痛 , 急性结膜炎 ,泪囊炎, 鼻渊 , 鼻衄 , 惊悸 , 失眠 , 癫痫 , 精神分裂症
, 高血压 , 疟疾 ,眩晕, 耳聋 , 迎风流泪 , 目翳 , 癫狂 ,痫证, 中风 ,喘渴,烦满, 角弓反张 , 心腹胀满 , 头晕目眩 ,鼻鼽,流泪,
雀目 ,吐舌, 结膜炎 , 鼻炎 , 神经官能症 , 记忆力减退 ,精神分裂症等。

刺灸法

刺法:平刺0.3~0.5寸,局部酸胀。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用中指指尖掐按神庭穴,每次3~5分钟,可缓解和调理由重 感冒 或晕车、晕船引起的头昏、 呕吐 等症状。

穴位配伍

配 列缺穴 治头痛。

配 上星穴 、 睛明穴 、 前顶穴 、 太阳穴 治 目赤 肿痛。

配 三阴交穴 、 神门穴 治失眠。

配 上星 穴、 肝俞穴 、 肾俞穴 、 百会穴 治雀目,目翳。

配 攒竹穴 、 迎香穴 、 风门穴 、 合谷穴 、 至阴穴 、通谷穴治鼻鼽清涕出。

配 兑端穴 、 承浆穴 治癫疾呕沫。

配上星穴、 睛明 穴、 前顶 穴、 太阳 穴治头痛 目疾 。

配 印堂穴 、 神门 穴、 内关穴 、三 阴交穴 治失眠。

配 本神穴 、 百会 穴、 后顶穴 、 玉枕穴 、 天冲穴 、 大杼穴 、 曲骨穴 、 尺泽穴 治癫疾。

配 风池穴 、 合谷 穴、 太冲穴 治 小儿惊风 。

配 攒竹 穴、 迎香 穴、 风门 穴、合谷穴、 至阴 穴、 足通谷穴 治鼻鼽、清涕出。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脑中寒,鼻衄,目泣出,神庭主之。痎疟,神庭、百会主之。 寒热头痛 ,喘喝,目不能视,神庭主之。风眩,善呕,烦满,神庭主之。癫疾呕沫,神庭及
兑端 、 承浆 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癫疾风痫,戴目上不识人, 头风 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

《 针灸大成 》:主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吐舌,癫疾,风痫,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

《普济方》:歧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则伤,宜灸七壮至二十壮;禁针,针即发狂。

《 类经图翼 》:灸三壮,禁刺,刺之令人癫狂目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