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补虚汤”治疗胃脘痛医案
李某,男,58岁。2012年8月5日初诊。
主诉:胃痛不适5月余。
现病史: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原因出现胃痛,按压时疼痛减轻,伴乏力等症,曾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复方胃友等药效果不佳。现在症:胃痛喜按,饥饿时尤甚,乏力明显,时有汗出,无烧心、吐酸,纳食可,夜寐欠佳,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胃镜检查结果提示:胃溃疡。
既往史:慢性浅表性胃炎病史10余年;高血压病史20年余,现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血压控制正常。
中医诊断:胃痛(气血两虚证)。西医诊断:胃溃疡。
处方:黑白补虚汤(郭教授经验方)加减。
熟地黄20g,白术20g,生山药50g,黄芪15g,党参12g,茯苓15g。3剂,水煎服。
二诊:2012年8月8日。饥饿时胃痛消失,乏力减轻,汗出减少,睡眠好转,纳食稍差。上方加炒麦芽30g,神曲10g,鸡内金10g。10剂,水煎服。
三诊:2012年8月19日。胃痛消失。无乏力、汗出,纳食增加,睡眠可。上方继服15剂。
按语:患者久罹胃病,脾胃虚弱,胃腑失养而胃痛;因虚则喜按;气血生化乏源,形神失养而乏力;气虚卫外不固则时有汗出,胃不和则寐不安。
方中生山药、白术、熟地黄健脾益气、养血补血,是郭教授治疗饥饿时胃痛之经验方法,因熟地黄色黑,白术、山药色白,故自拟名曰“黑白补虚汤”,临床应用多年,对治疗脾胃气血两虚证效果甚为显著;黄芪、党参、茯苓助山药、白术补益脾胃之气。二诊时胃痛消失,乏力、汗出情况均明显好转,因纳食稍差,加用炒麦芽、神曲、鸡内金消食助运,使气血生化有源。
郭淑云教授体会,本方在应用上与黄芪建中汤不同的是:两方虽同用于虚证的饥饿时胃痛,但黑白补虚汤补气养血,用于寒象不著的饥饿胃痛者,而黄芪建中汤温中健脾,用于喜温喜按的虚寒胃痛。
作者:邵明义,李墨航,李富成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