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鉴赏

J 女士,48 岁。2018 年 10 月 21 日初诊。

左腿疼痛剧烈 2 周,无法行走,弓着身子由家人搀扶来诊。自诉疼痛难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某医院 CT
示腰椎退变,第一骶椎腰化,腰椎间盘突出。考虑手术治疗。患者不愿手术,寻求中医治疗。患者干瘦,腰腹部肌肉坚紧,以后腰部为明显,扪之坚硬如一块铁板。处方:生白芍
60g,生甘草15g。5 剂。患者拿到处方后,又折返,面露疑色问:“就 2 味药?能有效吗?”我笑答:“不妨一试!”

2018 年 10 月 28
日复诊:药后疼痛大减,静坐时已不痛,已可行走,唯行走时仍有痛感,患者与家属喜形于色,连连称奇。扪之其后腰部肌肉坚紧有所缓解。处方:原方加量生白芍100g,生甘草
20g,10 剂,5-2 服法(服5天,休息2天)。

2018 年 11 月 4 日三诊:疼痛已缓解,坐、行无碍,药后有轻微腹泻。告之原已绝经半年,例假又至,原经血黯黑,而此次颜色鲜红。

有经验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了,说是两味中药,实际上是《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此方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

适用病证

各种肌肉痉挛性疾病及以脚挛急、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如腓肠肌痉挛、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病、糖尿病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症、足跟痛等。

应用参考

1.本方是古代的解痉止痛方,适用本方者大多易于下肢疼痛,易于腹痛,易于便秘,易于肌肉痉挛。其体型胖瘦皆有,但多肌肉坚紧,尤其是腹壁肌肉比较紧张,按之比较硬,不按不痛,一按即痛;腰背部肌肉紧张拘挛也多见;疼痛多为牵扯样、阵发性、针刺样或电击样。

2.下肢疼痛、麻木、抽筋,站立行走屈伸困难,是本方证的特征。

3.大便干结难解,或如栗状,或经常脐腹部疼痛者,用本方更好。

4.剧痛,加附子 15g。

小编:白芍,常用剂量9~15g,很多研究发现,白芍用于解痉止痛时,需要提高剂量方能显效,通常要提高至30~100g不等,上述医案也是如此,首诊白芍就用到了60g,效果亦是显著,但需要注意一点,大剂量应用芍药可能会导致腹泻,所以才有了【应用参考】的第三条,这一点需要提前与患者说清楚。

本文摘自《黄煌经方基层医生读本》,作者:黄煌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