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桂枝汤证

(1)鼻渊案

钟某,男,21岁。患慢性鼻窦炎5年,每因外感而诱发,发则头痛,流涕黄浊而腥臭。此次发病已两周,饮食及二便皆正常,但恶风寒。舌质淡苔白,脉弦。

《素问•气厥篇》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恶风寒者,营卫不和之故。

柴胡12克 黄芩9克 桂枝9克 白芍9克 生姜9克 半夏9克 党参6克 大枣5枚 炙甘草6克

服三剂药后复诊,诉说服药后覆被须臾,即周身微有汗出,每次服药都如此,三剂服尽,则头痛、浊涕霍然大减。五年来服各种中西药都没有这样好的效果,因于上方内加黄连3克,续服三剂而愈。

(2)皮肤发凉案

李某,女,48岁。所患之证颇奇,周身酸疼时,皮肤有如涂清凉油一般发凉透肤,伴见胃脘发胀,以进食后更甚。心悸,大便干,舌红苔白。

柴胡12克 黄芩9克 桂枝6克 白芍6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瓜蒌30克

服药后腹中作响,矢气甚多,共进六剂,皮肤发凉及胃胀悉除。

【解说】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既具小柴胡汤解郁利枢之功,又兼桂枝汤调和营卫,调理气血阴阳之能。临床上多用于以下几种病证:①少阳病证与太阳病证同时并见,即胸胁苦满或胁背作痛,而又见有发热恶寒,或肢节烦疼等,用本方治疗效果甚佳;②肝气窜证,发病特点是患者自觉有一股气在胁脘胸背,甚至四肢流窜,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凡气所窜之处,则觉疼痛或胀满,用本方有特效;③本方去大枣、人参,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等软坚化瘀之药,治疗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及早期肝硬化等,出现腹胀,胁痛如针刺,面色黧黑,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等证,坚持久服,常有良效。

值得一提的是,张仲景在小柴胡汤方后注中说:“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不渴,身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可见,仲景原本就有柴胡加桂枝汤以调外之法,又有柴胡加芍药汤以和内之法。若将此二法合而为一,则成内外俱调的柴胡桂枝汤法。这样,一法之中,三法存焉,三法各有差别,因而其临床运用也各有不同。柴胡加桂枝汤,临床多用来治疗少阳证而又兼有心悸,气上冲等证;柴胡加芍药汤,临床多用来治疗少阳病而兼肝脾不和,血脉不利之腹中疼痛,且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如条索状,此证尤其多见于妇女月经不调及痛经者。兹各附案例一则于下,以见其用。

附一:柴胡加桂枝汤证

张某,女,59岁。素有风湿性心脏病,初冬外感,发热恶寒,头痛无汗,胸胁苦满,心悸,不时有气从心下上冲咽喉,则烦悸不宁。

柴胡12克 黄芩6克 桂枝9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大枣5枚 炙甘草6克

三剂而诸证皆安。

附二:柴胡加芍药汤证

郝某,女,22岁。肝气素郁,经常胸胁发满,胃脘疼痛,每届月经来潮之时则小腹拘挛疼痛。

柴胡12克 半夏9克 生姜9克 党参6克 白芍9克 大枣6枚 炙甘草6克 当归尾6克 泽兰9克

连服六剂而愈。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