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

张某,女,45岁。初诊:2016年6月25日

昨日下乡,烈日下劳作后,即汗出不止。昨晚回家后,开始发热。

就诊时见:发热,体温37.8℃,汗出湿衣,恶寒,咳嗽,咽痒,咯少量白痰,全身无力,精神差,舌淡苔白,脉浮缓。

虽在夏日,但患者表现为典型的太阳中风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川朴15克,桔梗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服一剂热退,汗出减少,三剂诸证皆愈。

病例二

刘X,男,61岁。初诊:2019年1月15日

2型糖尿病史二十余年,身体羸瘦。半月前感冒,自服药治疗,至今不愈。

就诊时见:自汗,怕冷,全身肌肉疼痛,体温正常,乏力,精神差,舌淡苔白,脉沉弱。

予桂枝新加汤:桂枝10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三剂,愈。

讨论

病例一为一中年女姓,发病在夏日。由烈日下劳作而发,但表现为发热,恶寒,汗出不断,及脉浮缓。

审证求因,仍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太阳中风证,咳嗽,少量白痰,为邪在肌表,肺气不宣,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表散寒,宣肺止咳而愈。

病例二为一老年男性,长期患病,身体羸瘦。感冒后迁延不愈,除了见到恶寒、自汗、脉弱等太阳中风的症状外,突出的表现是全身肌肉疼痛,神倦乏力,脉沉而弱。

《伤寒论》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故用桂枝新加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益气养血。太阳中风,不论已汗、未汗,身体疼痛表现突出者,常为本方适应症。

病例三

陈X,女,60岁。初诊:2019年3月18日

发热一天,体温40℃,恶寒,身痛,无汗,偶有干呕,食欲不振,乏力,精神差,舌淡苔白,脉浮弱而数。

予葛根加半夏汤:葛根30克,麻黄15克,桂枝12克,白芍10克,半夏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2剂

二诊:2019年3月19日,上药服一剂后,大汗出,但热不减,身痛,恶寒更甚。查体温38.9℃,舌淡苔白,脉浮弱。

予新加汤加附子:桂枝10克,白芍10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上药中午12点服一剂,热不退。下午2点再进一剂。晚六点时热稍减,继服第三剂。

三诊:2019年3月20日,热退,身痛亦愈。动则微汗。诉平素易感冒,感则缠绵不愈。去年一月份曾感冒,在本地治疗一月不愈,后又在省中医院住院半月。

要求继续调理,予新加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附子10克,黄芪3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五剂,渐愈。

讨论

一诊时,患者高热,恶寒,身痛,无汗,舌淡苔白,脉浮而弱数,似麻黄汤证。但患者年龄大,体质弱,脉虽浮数但弱,斟酌再三,选了相对温和的葛根加半夏汤。

但服后仍然大汗出而热不退,身痛,恶寒更甚。显然是发汗太过,表阳更虚,气血不足。

桂枝汤方后注云: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参照原方服法,嘱咐患者半日内服三剂,而得热退。

三诊时,患者体温正常,身痛也愈,仍有微汗出。继以上方加黄芪,调和营卫,益气温阳固表,此时治疗重点不在解表,而在补益脾胃,调和阴阳,渐次调理而愈。

病例四

梁x,女,34岁。初诊:2020年7月5日

一周前感冒,自服药不愈。

就诊时见:不发热,恶寒,出汗,全身疼痛,咳嗽,少量白痰,口干口苦,舌质淡,舌尖红,苔白,脉浮弱。

予新加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杏仁10克,厚朴15克,石膏3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

三剂,愈。

讨论

恶寒,自汗,身疼,脉浮弱是虚人外感,气血不足。咳嗽为寒郁肌表,肺气不宣。舌尖红,口干苦为挟有郁热。故用新加汤祛风解肌,调和营卫,益气养血。加杏仁,厚朴宣肺止咳,加石膏兼清郁热。

桂枝汤证兼有郁热,加石膏并不多见,为桂枝汤又一活用法,有一定参考意义。

病例五

张某,男,50岁。初诊:2021年1月10日

素患过敏性鼻炎,去年已治愈。半月前感冒,经西药治疗不愈,迁延至今。

就诊时见:不发热,微恶寒,动则出汗,鼻塞甚,昼夜不通,打喷嚏,大量水样涕,舌淡苔白滑,脉浮弱。自认为是过敏性鼻炎复发,用二联抗过敏西药也无效。

予桂枝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0克,附子2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嘱首剂服后喝热粥助汗。

患者服第一剂后,出小汗,恶寒、汗出止,鼻塞改善,喷嚏、水样涕减少。三剂服完,诸症皆愈。

讨论

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治不得法,迁延不愈。恶寒、汗出、脉浮弱为太阳中风。唯出汗多,为阳虚卫外不固。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故用桂枝汤袪风解肌,调和营卫,重加附子温阳散寒,固表止汗。服后得小汗出,营卫和而诸症皆愈。

病例六

刘x,女,56岁。初诊:2021年1月20日

患者于2020年12月14日开始全身不适,恶寒,身疼痛,昼轻夜重。因疫情防控,不敢到医院就诊,自服抗病毒药,抗生素,中成药及中药均不愈。近一周加重。

就诊时见:不发热,无汗,恶寒,头疼怕风,全身肌肉关节疼痛,乏力,近两天又加胃不适,恶心,呕吐,无食欲,舌淡苔白,脉沉细。

予柴胡桂枝汤加味:柴胡15克,半夏10克,人参10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陈皮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二诊:2021年1月25日。服上药,恶寒身疼止,已不吐,仍感乏力,手足冷,精神差,舌淡苔白,脉细。

予桂枝新加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5克,人参10克,制附子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五剂,愈。

讨论

患者体质较弱,正气不足,复感外邪,治不得法,迁延一月而不愈。恶寒身疼是气血不足,表证未解。复加恶心,呕吐是邪入少阳,胆胃不和。为太阳少阳合病,用柴胡桂枝汤和解表里,加陈皮和胃降逆。

二诊诸症解,仍乏力,精神差,手足冷,为邪气久留,正虚不复,用新加汤益气养血,调和营卫,加附子温阳散寒,缓缓收功。

病例七

李Ⅹ,男,46岁。初诊:2021年6月11日

一月前感冒,自服西药,输液及服中药均不愈。

就诊时见:每晚有低热,体温37℃左右,白天体温正常,全身怕冷,多汗,身疼痛,精神萎靡,乏力,食欲不振,舌略红,苔少花剥,脉沉弱。

予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附子10克,炙甘草6克,白薇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复诊:2021年6月17日。服上药,热退,汗止,身痛也解,己不怕冷。仍感乏力,食欲差,口干,舌略红苔少,脉细。

予异功散加味:人参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陈皮10克,山药30克,石斛30克,焦楂10克,麦冬15克,神曲10克,炒麦芽10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6克。五剂。愈。

讨论

虚人感寒,治不得法,迁延不愈。

一诊发热,恶寒,多汗,脉弱是桂枝证。脉见沉弱,是阳虚,加附子温阳。舌红苔花剥是挟虚热,故加白薇清虚热。

二诊表证解,乏力,食欲不振,舌红苔少花剥为脾之气阴两虚,用异功散加山药,石斛,麦冬,五味子等,益气养阴而愈。

病例八

雷x,男,42岁。初诊:2021年6月3日

感冒一周。初起有发热,恶寒,自服药不愈。6月2日,前医用中药一剂,服后汗出淋漓,病仍不解。

今晨就诊时见:不发热,头恶风,汗出不断,动则尤甚。全身难以言状的不适,精神萎糜,食欲极差,昨已一天未进食,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沉弱。

予桂枝加附子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附子10克,炙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二诊2021年6月6日。恶风止,仍有微汗,精神食欲转好,有微咳,少量白痰,脉弱。

予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厚朴15克,生姜15克,大枣4枚。3剂。

6月8日晨反馈,已愈。

讨论

太阳病,发汗太过,损伤阳气,表邪未解,漏汗不止,而成坏证。

《伤寒论》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恶风为表证仍在,汗出脉沉弱为里阳已虚。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温肾固摄。

二诊仍有微汗,小咳,续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杏仁,厚朴宣肺止咳而愈。

病例九

王x,男,16岁。初诊:2020年8月4日

过敏性鼻炎病史一年。去年立秋前后出现鼻痒,流涕,服抗过敏西药后缓解。近日鼻炎又作,晨起即鼻痒,流清涕,喷嚏连连,伴自汗,怕冷,口干,舌红苔少,脉沉弱。

予桂枝加附子汤加味: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制附子10克,煅龙牡各30克,浮小麦30克,白薇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5剂。

二诊:2020年8月10日,鼻痒,流涕,喷嚏止,仍自汗,怕冷,上方继服五剂。

2020年8月22日电话随访,诸症悉愈。

讨论

自汗,怕冷,脉沉弱是桂枝证,加附子温阳,舌红口干为挟虚热,加白薇清虚热,涕汗不止,加龙牡浮小麦涩涕止汗,肺肾同治,温肾阳,散肺寒,调和营卫,兼以固涩,而得速愈。

作者:张扣启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