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柴胡汤方

孔某,男,2岁,1965年1月24日初诊。

感冒发热10日不愈,已用青霉素、氨茶碱、四环素及中药汤药治疗均不效,而找胡老诊治。仍咳嗽,痰盛而喘,呼吸困难,腹胀,便溏,手足心热,舌苔白腻,脉弦数。

脉弦数,发热,手足心热,咳喘,太阳、少阳、阳明合病舌苔白腻,痰盛,腹胀,便溏,痰湿内停。

综合分析:证属三阳合病又兼挟痰湿,治以清解三阳,兼祛痰湿,与小柴胡加生石膏合半夏厚朴汤。处方:

柴胡24g,半夏12g,党参10g,黄芩10g,生姜l0g,大枣4枚,炙甘草6g,生石膏(同煎)45g,厚朴10g,苏子10g,茯苓12g。

结果:上药水煎2次得200ml,频频喂饮,约一天半服完。药后汗出,热退身凉,咳减喘已,腹胀已,继给半夏厚朴汤2剂,咳也自止。

二、柴胡桂枝汤方

岩某,女性,34岁,1961年1月26日初诊。

3天前感冒经水适来,因致寒热往来,身体疼痛,口苦咽干,微呕,微恶风寒,在本国使馆以西药治疗不效而求中医会诊。舌苔薄白,脉弦细。

舌苔薄白,微恶风寒,身体疼痛,太阳病。脉弦细,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微呕,少阳病。

综合分析,证属太阳少阳病合病,为柴胡桂枝汤方证。处方:

柴胡12g,桂枝l0g,白芍10g,生姜l0g,半夏l0g,黄芩10g,大枣4枚,党参l0g,炙甘草6g。

结果:上药服3剂诸症已,月经已净。

三、四逆散方

薛某,男性,38岁,1965年10月13日初诊。

患阳痿不举已2年,服滋补之品甚多,不见效应。常有胸闷太息,少腹拘挛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软,精神不佳,小劳则两眼发酸,视物昏花,舌苔白微黄,脉弦细。

脉弦细,胸闷太息,两眼发酸,视物昏花,少阳病。少腹拘挛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软,精神不佳,里虚寒肌筋失养,外邪内饮。

综合分析:证属太阳少阳挟饮,宗筋失养,为四逆散合桂枝加龙骨牡蛎加川芎汤方证。处方:

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2g,生龙骨(同煎)10g,生牡蛎(同煎)15g,桂枝l0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4枚,川芎6g。

结果:上药连进9剂,诸症均减,阳事已举,但尚不坚。上方加川附子6g,苍术l0g,又服6剂而痊愈。

四、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刘某,女,50岁,1965年9月12日初诊。

因吃不洁葡萄后,患急性胃肠炎,出现身热恶寒,腹泻稀水便,温温欲吐,服葛根加半夏汤后,热退而吐利不止,舌苔白厚,脉弦细数。

恶寒,身热,表未全解。脉弦细数,温温欲吐,少阳病。舌苔白厚,吐利不止,阳明里湿热。

综合分析:证属三阳合病,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证。处方:

黄芩10g,炙甘草6g,白芍l0g,大枣4枚,半夏12g,生姜10g。

结果:上药服1剂,体温恢复正常,腹泻止,胃稍和,仍不思饮食。服2剂,身微汗出,食饮如常,仍感乏力,继善后调理。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