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新冠发热疲累甚,紧急扶阳一剂即愈
病史介绍
一家三口先后出现新冠感染发热。其中一男孩,16岁,发热1天,伴恶寒,无汗,头痛头晕,无咽痛咽干,无咳嗽,但感疲倦甚,非常没精神,没胃口,口不干。舌淡红、苔薄白。脉缺(因网诊)。
辨证施治
四诊合参,辨证为太阳少阴合病,方予麻黄附子甘草汤。
处方如下:
麻黄9g,熟附子9,甘草6。1付。水煎内服。
药后反馈
服药一剂,即明显好转,发热退,疲累消,精神状态明显好转,稍后出现咳嗽有痰,给予桂枝汤加减治疗即愈。
辨证分析
发热、恶寒,病在表,为太阳病;无汗,为寒邪郁表而不能汗出;头痛、头晕,为寒邪郁表,正邪交争不能外出,上冲头部所致,综上为太阳伤寒证。无口干、咽干、咽痛,说明没有阳明、少阳证;然而,患者疲倦甚,为正气不足,真阳颓衰,出现少阴证“但欲寐”这种整体虚衰的状态。故综合辨证为太阳少阴合病,方证为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服药后,方与病相应,热退,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病邪退后,正气亦损尚未恢复,咳嗽有痰,改用桂枝汤加减善后而获愈。这里非常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少年阳气旺、正气足,不存在少阴虚衰证,而应该“有是证用是方”。
《伤寒论》论述详于三阳病,略于三阴病,尤其太阳病论述详尽。在太阳病篇列举太阳中风证、太阳伤寒证、太阳温病三种。太阳中风证,桂枝汤主之;太阳伤寒证,麻黄汤主之;太阳温病,论中未谈及方证,后人指出太阳温病的方证在阳明病篇中,如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如近代经方家曹颖甫先生指出“予谓此证初起,即宜人参白虎汤及竹叶石膏汤,使其热势渐杀,或当挽救一二。”太阳病,病之初,在表,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为特征,尤其是“恶寒”,正所谓“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因此,太阳病比较容易辨。
但外感风寒热邪,因机体的具体情况不同,患病会出现表里同病的情况,因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容易出现太阳与少阴合病的状态。少阴病的本质是真阳颓衰,若忽略合并少阴病,一味按照太阳病的治法治疗,则容易变生他病,如82条真武汤证,“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即太阳少阴合病,按照太阳病治法发汗后,出现变症。因此,对于外感热病,尤其要详尽采集病者信息,诊断是否合并少阴病,方能太阳少阴兼顾,用温阳发汗法,以图万全。
少阴病,总以少阴病篇提纲为辨证眼目,“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脉微细、但欲寐,就是一种虚衰、正气整体颓衰的脉证。临床上,患者常常表现为疲倦明显,再结合虚衰无力的脉象,即能判断少阴病。
案中用麻黄附子甘草汤效如桴鼓,为何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二方仅一味药的差别,如何鉴别使用?欧阳老师指出:“前者是少阴表证的正证,即见恶寒、无汗、脉脉微细、但欲寐。脉微细者,所见更虚,故加甘草以加强扶正补虚,亦有缓和附子辛烈温燥之义;而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则是兼有寒饮在里,故去甘草,用细辛,散寒逐饮。”细辛,味辛性温,在《神农本草经》谓主“咳逆”,这种“咳逆”,从一系列方证如小青龙汤证之“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射干麻黄汤证“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苓甘五味姜辛汤证之“咳、胸满”等,可知细辛主治的是“寒饮咳嗽”,而本例患者虽发热、恶寒、无汗,但无咳嗽,舌象也不支持水饮,找不到寒饮证据,所以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而是用麻黄附子甘草汤。
经发汗或下法后,不可再发汗,这是《伤寒论》的定法之一,如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究其原因,是仲景重视人体的津液。汗法或下法皆伤津液,若此时仍需解表,则用桂枝汤,因桂枝汤能滋阴和阳,如第27条“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现代经方家胡希恕先生指出,《伤寒论》的“阳气”,即是津液。本条即示津液不足,不可再发汗,权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案例中的患者初病是太阳少阴合病,少阴病本是真阳虚衰,《内经》谓“阳杀阴藏”,阳虚者,津液必虚,予麻黄附子甘草汤温阳发汗后,热退,正气尚未完全恢复,津液当存在亏虚状态,后期咳嗽、有痰,予桂枝汤加味治疗获愈,理法方药皆遵仲景之意也。
作者:欧阳卫权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