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生室看病,把临证的有效经验,像记日记一样,随时记录下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不仅有助于自己提高,有助于同道交流,也有助于中医的进步,下面分享几例我的临证日记,供书友参考。

同病异治疗失眠

2020年5月24日复诊俩病人,两人来诊时均有失眠,并都获显效,但治疗用药却大不同。

案一,王某,女,53岁,5月16日来诊,失眠日久,半夜2点准时醒,伴胃脘满闷,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5g,甘草12g,干姜5g,黄连8g,牡蛎60g,山楂15g,鸡内金15g,蒲公英18g,大枣5枚。七剂。

案二,赵某,女,50岁,5月16日来诊,顽固失眠,伴大便溏薄,一日数次,右胁下及胃脘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处方:党参15g,白术15g,干姜10g,甘草10g,山药15g,茯苓15g,山楂12g,鸡内金15g,大枣5枚。七剂。

两例失眠,病机都为“胃不和,卧不安”,案一因伴口苦、胃脘满闷、半夜2点醒,诊为肝胃郁热,肝胃不和,故用小柴胡合半夏泻心汤攻克;案二,大便溏薄、胃脘不适,太阴脾虚,故以理中汤突围。相同的病,因兼证不同,病机各异,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这种同病异治的方法,不正是中医学的优势吗?

好方连理汤

一小孩,男,5岁,2020年5月19日来诊,其母讲,孩子常大便管不住,弄脏裤头,真正去解大便,又解不多,此病已几个月,西药不效,弄的孩子难受,大人熬煎。

当时考虑:大便管不住,脾阳不足,固摄无权;解大便少,湿热停留。开个连理汤试试。

处方(均为中药免煎颗粒,相当于生药量):党参5g,白术5g,干姜1.5g,甘草1.5g,黄连1.5g,山楂5g。冲服,一日两次。

三日后,小孩复诊,其母言,此方甚好,小孩服上即效,三剂服完,症状消失,因怕不牢靠,要求再开几天巩固巩固。

一天喝16杯水(每杯500mL),还不解渴,中医有办法

本村一亲戚,男,65岁,口渴一月余,自述白天喝5000mL水,晚上喝3000mL水,关键是喝了16杯水,还不解渴,体重下降十余斤,一周前来诊,空腹血糖21.2
mmol/L,舌红少苔有裂纹,脉数。

处方:生石膏80g,知母15g,党参15g,竹叶10g,麦门冬30g,半夏10g,天花粉10g。七剂。

药服完,2020年5月9日病人复诊,血糖虽只降了1点(20.1mmol/L),但病人感觉舒服,口渴已愈,守方又开七剂,继续巩固治疗。

按语:病人口渴引饮,舌红少苔有裂纹,典型消渴证,其病机为热盛伤津,故用竹叶石膏汤清热养阴,加知母,又有人参白虎之意,加强养阴津之力,加天花粉,生津液,是仲师治口渴的经验用药。全方养阴与清热并用,服后津复热消,故口渴自愈。

咳嗽数年,难受至极;合证合方,终获佳效

周某,女,72岁,洛阳人,咳嗽几年,昼夜咳嗽,咽喉不利,咽痒,咳吐白痰,曾住院治疗数次不效,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初用小青龙汤,有效但无大效,再思考:咳嗽,咽痒,吐白痰,小青龙汤证明显;病久,年龄大,反复不愈,考虑是否为肾气不足,不能化气行水,水饮停肺(心衰)之真武汤证;久病正虚,营卫不和,肺失宣降,桂枝加杏子厚朴汤证;咽喉不利,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证;怕麻桂姜辛附辛燥太过,造成痰稠不易咳出、咽干等副作用,加生石膏反佐。

主意已定,果断处方:麻黄6g,桂枝15g,白芍15g,干姜10g,细辛3g,五味子8g,甘草13g,苏叶10g,茯苓15g,杏仁10g,厚朴10g,附子8g,白术15g,生石膏30g,大枣5枚。

病人服药月余,咳嗽基本治愈。

身无力、脸面下肢水肿、一弯腰即上不来气治验

黄某,男,73岁,洛宁人,半月前来诊,身无力、脸面下肢水肿、一弯腰即上不来气日久,百法不效,其儿子听人介绍,遂陪其来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

处方:附子8g,茯苓30g,白术15g,白芍15g,干姜8g,肉桂5g,熟地15g,山药15g,山萸肉12g,泽泻10g,丹皮10g,黄芪20g,桔梗10g,知母10g,升麻5g,柴胡5g,大枣6枚。

服上方十四剂,2020年5月22日病人复诊,诸症大轻,守方又开七剂巩固疗效。

按语:《心典》:“八味肾气丸补阴之虚,可以生气,助阳之弱,可以化水,乃补下治下之良剂也。”此病人年龄大,身无力,故以肾气丸为君,阴阳双补,兼以利水,并可补肾纳气;面部下肢水肿,结合身无力,脉沉,阳虚水泛,故以真武汤温阳化气行水;病人一弯腰即上不来气,有两方面考虑,一,胸中大气下陷之升陷汤证,二,阳虚水泛,肺中积水(心衰、肺水肿)之真武汤证。

总之此人肾气不足、气虚气陷、水饮停聚为其主要病机,故用补肾利水,益气提气法治疗,取得捷效。

用中医方法治疗声带小结

这些天,诊治两例声嘶患者,西医均诊为声带小结,要求手术治疗,病人因惧怕手术,遂来诊试用中医中药,服药一周,均获佳效。因方法大同,这里只述其中一案:

吕某,男,54岁,声音嘶哑一月余,西医诊为声带小结,伴咽干,大便干,一周前来诊,舌红,苔薄白,脉弦。

思考:咽干,声嘶,结合便干,阴津不足,咽喉为肺胃之门户,故肺胃阴虚为其主要病机,方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处方:生地15g,麦冬15g,白芍15g,丹皮10g,薄荷6g (后下),桔梗12g,甘草12g。

方解:生地、麦冬、白芍养阴,丹皮清热,桔梗、甘草、薄荷开肺窍、利咽喉、解毒。

疗效:服上方七剂,5月23日复诊,声嘶已愈。

头疼几年,一周即愈

李某,女,67岁,头疼几年,伴怕冷,嗜睡,每天早上吃过饭即又想睡觉,面暗,口稍干苦,血压160/80mmHg,舌质淡红,稍有花剥苔,脉沉弦。

处方:吴茱萸8g,党参15g,甘草12g,麻黄6g,附子8g,细辛3g,川芎15g,牡蛎30g,白芍30g,甘草15g,大枣5枚。七剂。

2020年5月21日病人复诊,言,服上方两日即头疼止,嗜睡消失,观其舌象,花剥苔也明显好转,又量血压,150/80mmHg。

按语:此病人头疼为主证,因伴明显怕冷、嗜睡之表现,大方向为阴寒之证,故用麻附辛助阳散寒,温通经络,用吴茱萸汤散寒止疼;病人口干口苦,肝胃火旺,可选方还得对应头疼之主证,方选性凉的四味芍药汤,因头疼为主证,以川芎易丹参,引药直达病所,此方不仅敛阴活血缓急止疼,更可制约麻附辛吴茱萸之辛燥之性。全方温通为主,兼以敛阴活血,因方证对应,故取佳效。

方证对应,合证合方,补中三黄四逆汤疗顽疾

李某,女,33岁,宜阳人,2020年4月28日来诊,自述浑身毛病:大便干,口干,泛酸,反复咽疼,身无力,怕冷,易疲乏,稍动即喘气,月经先期,已数年,舌体胖大,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弦。

处方:大黄8g,黄连5g,黄芩6g,附子6g,干姜5g,甘草8g,黄芪15g,升麻5g,柴胡5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10g,陈皮6g,大枣5枚。十剂。

5月23日病人复诊,言:上方服至第五天,诸症开始好转,十剂服完,十愈八九。

按语:此病人表现三个方证:一、大便干,口干,心烧,咽疼,火旺之三黄泻心汤证;二、身无力,怕冷,阳虚之四逆汤证;三、易疲乏,稍动即喘气,气虚气陷之补中益气汤证。此病寒热并见,兼有气虚,合证合方,因方证对应,又适应整体,故取佳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卫生室的临证日记,我还要坚持写下去。

作者/王彦权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