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于秋冬季节,发病率以青少年为高,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头痛、咽痛、咳嗽、发烧等呼吸道症状。西医多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治疗。

本案患者咳嗽3周,外院予中西药治疗未效,家长非常担忧,遂携子求诊于欧阳老师,改用纯中医治疗,咳嗽症状很快消失,多年的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亦得到明显改善。

病案分享

郭某,男,17岁,因“咳嗽反复3周”于2018-12-25来诊。

病史介绍

患者反复咳嗽3周,外院检查抗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先后予头孢口服10天、中药内服10余天、阿奇霉素口服3天等治疗未效。既往有变应性鼻炎、鼻窦炎病史10多年,平素鼻塞,流清鼻涕量多,一直未痊愈。

现症见:干咳无痰,阵发性咳剧,恶寒,无汗,鼻塞,流清鼻涕量多,鼻痒,时喷嚏。稍口干,舌暗尖红苔厚脉弦。

诊断:支原体肺炎

辨证施治

四诊合参,考虑太阳病表实证,内有寒饮,兼入阳明,故予小青龙汤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加石膏清热。

处方如下:

麻黄 10g 桂枝 10g 干姜 10g 细辛 10g 法半夏 12g 白芍 10g 醋五味子 10g 炙甘草 10g 石膏
15g,共7剂,每日1剂,水煎内服。

复诊

二诊2018-12-30:

好很多,咳嗽减轻多半,咽部白稀痰量多,鼻塞流鼻涕明显减少,口干消。

前方去石膏,加紫菀15g、款冬花10g润肺化痰止咳,共九剂。

三诊2019-01-15:

基本不咳。咽部白稀痰减少,鼻痒喷嚏消,仍有鼻塞清鼻涕量多,但较前减少。

前方去紫菀、款冬花,加荆芥10g祛风解表,法半夏加至15g加强燥湿化痰之力,共七剂。

药后诸症均消。

按语

患者干咳无痰,阵发性咳剧,恶寒,无汗,鼻塞,流清鼻涕量多,鼻痒,时喷嚏,舌暗苔厚,脉弦,考虑太阳病表实证,内有寒饮,稍口干,舌尖红,兼入阳明,方予小青龙汤加石膏。方中麻黄、桂枝发汗以解太阳之表邪,宣肺止咳;半夏、干姜、细辛祛在里之寒饮,降逆止咳;配以白芍、五味子之酸收,以防麻、桂辛散太过,敛肺止咳。合则治太阳表不解,内有寒饮之恶寒发热、无汗、咳喘、溢饮者。患者兼有口渴,加石膏一味清热止渴。方证对应,故取效甚捷。

如果得了肺炎咳嗽,及时就诊治疗同时,调护亦非常重要,注意事项如下:

1.室内应保持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气。

2.注意保暖,保证充分休息与睡眠。

3.饮食禁忌:不宜吃生冷、辛辣、油腻、刺激、难消化食物等。

4.少接触刺激性气味,如香烟,油漆,炒菜的油烟味等等。

整理:李豪燃、刘美方指导老师:欧阳卫权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