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5日上午,我诊室来了三位同行患者就诊,老者60岁出头,中等身材,脸上皮肤古铜色,一看便知是位饱经风霜的农民。经他介绍,他们是湖北省通城县五里镇人,女的是他妻子,今年55岁,面色憔悴,一看便知是长期被疾病困扰。另一位男士是他女婿,今年36岁,见其精神疲惫,无精打采,经介绍完后为老者诊治。

初诊

王XX,男,61岁,患者自述,近月来左侧臀部疼痛,左下肢麻木,大便日12次,便溏,无夜尿,小便黄,脉沉细,舌质淡,苔白腻。

诊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瘀

方用: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四妙散

药用:桂枝10g,茯苓10g,丹皮10g,桃仁10g,赤芍30g,当归10g,川芎10g,苍术10g,泽泻10g,薏仁30g,川牛膝10g,黄柏10g。10付。水煎服。

复诊

2017年9月17日二诊:臀部痛减轻,劳动则疼痛,休息则减轻,下肢麻木已,夜间下肢挛急,口中和,脉沉细,舌质淡,苔白腻,大便溏,小便黄。

药用:于一诊方中加骨碎补、土鳖虫、白芍、鹿角片、炙甘草。10付。水煎服。

2017年9月29日三诊:下肢麻木已,脚挛急已,偶有间断性的疼痛,大便溏日12次,小便时清时黄,脉沉细,舌质淡,苔白腻,口气重。于二诊方中去赤芍。10付。水煎服。本患者分别于10月11日,11月4日陪同妻子来复诊,反馈痊愈。

分析

本患者臀部痛诊为太阳病;下肢麻木,舌淡紫,诊为血瘀。大便溏日12次诊为太阴病;小便黄,苔白腻诊为阳明病。故诊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瘀,方用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四妙散合方,在二诊时根据症状原方稍作调整,服药30付,取得了好的疗效。

总结

桂枝茯苓丸和当归芍药散二方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都有活血去瘀之功,但二者又有区别。桂枝茯苓丸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具有解表作用;丹皮凉血去瘀,茯苓去饮,桃仁活血去瘀,故本方证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夹瘀。当归芍药散用茯苓、泽泻、白术健胃利水;当归、川芎、白芍补血祛瘀,常用于血虚夹饮所致的手足麻木,小便不利,眩冒等症;属于太阴病方证。四妙散由苍术、黄柏、牛膝、薏仁四味药组成,载于清代医家张秉成所著的《成方便读》一书中,与金元时代《丹溪心法》之二妙丸、《医学正传》之三妙丸乃一脉相承,演变而来,主治湿热下注之痿证,经方医学认为本方属太阴阳明合病的范围。本患者诊为太阳阳明太阴夹瘀的病机,所以选桂枝茯苓丸合当归芍药散、四妙散三方合用,方证对应,故取得了好的疗效。

作者: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博爱中医门诊部 王俩宜医师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