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百日草
来源
菊科百日草 Zinnia elegans Jacq.,以全草 入药。
生境分布
长江流域各省有栽培。
功能主治
清热利尿。主治痢疾,淋症,乳头痈。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百日草
拼音注音
Bǎi Rì Cǎo
别名
十姊妹、火毡花、对叶菊、步步登高、节节高
来源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百日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nia elegans Jacq.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鲜用或切段晒干。
生境分布
原产墨西哥。现全国各地多有栽培,有时逸主野生。
原形态
夏日菊
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茎直立,被糙毛工长硬毛。叶对生;无柄;叶片宽卵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5-10cm,宽2.5-5cm,全缘,基部稍心形抱茎,两面粗糙,下面必被短糙毛,基出3脉。头状花序径5-6.5cm,单生枝端,无中空肥厚的花序梗;总苞宽钟状,总苞片多层,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外层长约5mm,内层长约10mm,边缘黑色;托片上端有延伸的附片,附片紫红色,流苏状三角形;舌产太花深红色、玫瑰色、紫堇色或白色,舌片倒卵圆形,先端2-3齿裂或全缘,上面被短毛,下在被长柔毛;和状花黄色或橙色,长7-8mm,先端裂片卵状披针形,上面被黄褐色密茸毛。雌花瘦果倒卵圆形,长6-7mm,宽4-5mm,扁平,腹面正中和两侧边缘各有1棱,先端截形,基部狭窄,被密毛;和状花瘦果倒卵状楔形,长7-8mm,宽3.4-4mm,极扁,被疏毛,先端有短齿。花期6-9月,果期7-10月。
化学成分
1.从叶中分得哈阿格百日菊内酯(haageano-tide)。
2.花中分得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kaempferol-3-O-β-D-glucoside),槲皮素-3-O-β-D-
葡萄糖甙(quercetin-3-O-β-D-gluco-side),芹菜素-7-O-β-D-葡萄糖甙(apigenin-7-O-β-D-
glucoside),芹菜素-4′-O-β-D-葡萄糖甙(apigenin-4′-O-β-D-
glucoside),山柰酚-3-木糖甙-7-葡萄糖甙(kaempferol-3-xyloside-7-glucoside),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乙酰化的矢车菊素-3,5-二葡萄糖甙(acetylated
cyanidin-3,5-diglucoside),乙酰化的蹄纹天竺素3,5-二葡萄糖甙(acetvlated
pelargonidin-3,5-digluco-side)。
3.种子油的主要成分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22.3%,硬脂酸(stearic acid)3.8%,油酸 (Oleic acid
)39.7%和亚油酸 (linoleicacid)25.2% 。另报道含有皂甙类(saponins)化合物。
性味
味苦;辛;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主湿热痢疾;淋证;乳痈;疖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知审理,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