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白
《全国中草药汇编》:葱白
拼音注音
Cōnɡ Bái
别名
大葱
来源
本品为百合科葱属植物葱 Allium fistulosum L.,以鳞茎 或全草
入药。全草四季可采,洗净鲜用;葱白(鳞茎)用时需剥去外膜,去须根及叶。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发汗解表,通阳,利尿。用于感冒头痛,鼻塞;外用治小便不利,痈疖肿毒。
用法用量
0.3~1两;外用适量,捣烂敷脐部或患处。
备注
(1)葱白
发散风寒,有发汗解表的作用,但发汗作用较弱,故主要用于感冒轻症,或配合其它解表药作为辅助药,以助发汗。临床上常和豆豉、生姜配伍同用。葱白辛温,能通阳气而散阴寒,配合干姜、附子等同用,适用于阴寒里盛、阳气不振的下利、脉微等症。葱白又可治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小便不利,以及寒凝腹痛等症,均可炒熟外熨脐腹。
(2)细香葱(香葱、火葱、四季葱)Allium ascalonicum L.,以全草入药。功效同上种。
(3)葱紫能补肾明目,主治肾虚,阳痿,遗精。研末服,每次1钱,每日2次。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葱白
拼音注音
Cōnɡ Bái
别名
葱茎白(《纲目》),葱白头(《药品化义》)。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葱 的鳞茎 。采挖后切去须根及叶,剥除外膜。
生境分布
我国各地均有栽植。
原形态
葱(《诗经》),又名:和事草(《清异录》),芤、菜伯、鹿胎(《纲目》),火葱(《草木便方》),四季葱。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通常簇生,全体具辛臭,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叶基生,圆柱形,中空,长约45厘米,径1.5~2厘米,先端尖,绿色,具纵纹;叶鞘浅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通常单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绿色,亦有纵纹;伞形花序圆球状:总苞膜质,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被6,披针形,白色,外轮3枚较短小,内轮3枚较长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雄蕊6,花丝伸出,花药黄色,丁字着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种子黑色,三角状半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化学成分
鳞茎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蒜素;又含二烯丙基硫醚。叶鞘和鳞片细胞中有草酸钙结晶体。
又含维生素C_97毫克%(湿重计)、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痕量的维生素A、脂肪油和粘液质。脂肪油中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油酸和亚油酸。粘液汁中主要成分为多糖类,其中有20%纤维素、3%半纤维素、41%原果胶及24%水溶性果胶。
药理作用
葱白挥发性成分等对白喉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有抑菌作用,此乃作用于细菌的酶系统所致。水浸剂(1:1)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归经
入肺、胃经。
①张元素:”入手太阴、足阳明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胃、肝三经。”
性味
辛,温。
①《素问》:”辛。”
②《别录》:”平。”
③张元素:”味辛而甘,平。”
④《本草蒙筌》:”味辛,气温。”
注意
表虚多汗者忌服。
①《千金·食治》:”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利。”
②《食疗本草》:”上冲人,五脏闭绝。虚人患气者,多食发气。”
③《履巉岩本草》:”久食令人多忘,尤发痼疾。狐臭人不可食。”
④《纲目》:”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⑤《本草经硫》:”病人表虚易汗者勿食,病已得汗勿再进。”
功能主治
发表,通阳,解毒。治伤寒寒热头痛,阴寒腹痛,虫积内阻,二便不通,痢疾,痈肿。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②《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
③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
④《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责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
⑤《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
⑥李杲:”治阳明下痢下血。”
⑦《日用本草》:”能达表和里,安胎止血。”
⑧《本草蒙筌》:”蛇伤、蚯蚓伤,和盐罯即解。”
⑨《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猘犬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或煮酒。外用:捣敷、炒熨、煎水洗或塞耳、鼻窍中。
复方
①治伤寒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补缺肘后方》葱豉汤)
②治时疾头痛发热者: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济生秘览》)
③治妊娠七月,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血:葱一把,水三升,煮令热服之,取扦,食葱令尽。(《伤寒类要》)
④治脱阳,或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省人事,或伤寒新瘥,误与妇人交,小腹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须臾不救:葱白敷茎炒令热,熨脐下,后以葱白连须三七根,细锉,砂盆内研细,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华佗危病方》)
⑤治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大葱头四个,赤糖四两。将葱头捣烂,混入赤糖,放在盘里用锅蒸熟。每日三次,每次三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⑥治虫积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喉中,灌以麻油四两,虫积皆化为黄水而下。(《瑞竹堂经验方》)
⑦治霍乱烦躁,卧不安稳: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顿服之。(《补缺肘后方》)
⑧治小儿初生不小便:人乳四合,葱白一寸。上二味相和煎,分为四服。(《外台秘要方》)
⑨治小便难,小肠胀: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二处,更以熨脐下。(《本事方》)
⑩治小儿虚闭: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仍以葱头染蜜,插入肛门。(《全幼心鉴》)
⑾治少阴病下利: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白通汤)
⑿治赤白痢: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医心镜》)
⒀治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葱白食之。(《世医得效方》)
⒁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米粉四两,葱白一两(细切)。上同炒黑色,杵为细末。每用,看多少,醋调摊纸上,贴病处,一伏时换一次,以消为度。(《外科精义》乌金散)
⒂治痈疮肿痛:葱全株适量,捣烂,醋调炒热,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
⒃治疔疮恶肿: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二时,疗出以醋汤洗之。(《圣济总录》)
⒄治阴囊肿痛:㈠葱白、乳香捣涂。㈡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纲目》)
⒅治小儿秃疮: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纲目》)
⒆治痔正发疼痛:葱和须,浓煎汤,置盆中坐浸之。(孟诜《必效方》)
⒇治磕打损伤,头脑破骨及手足骨折或指头破裂,血流不止:葱白捣烂,焙热封裹损处。(《日用本草》)
临床应用
①治疗感冒
取葱白、生姜各半两,食盐1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五心(前胸、后背、脚心、手心、胭窝、肘窝)一遍后让患者安卧。部分病例半小时后出汗退热,自觉症状减轻,次日可完全恢复。治疗107例,均在1~2日内见效、一般用1次,少数病例用2次。
②治疗蛔虫性急腹痛
鲜葱白1两捣烂取汁,用麻油1两调和,空腹1次服下(小儿酌减),每日2次。一般服1~7次后缓解。服药后大便可能转为稀便,但不致腹泻。除个别外,多数未见有蛔虫驱出。或用青葱(连根须)2~3两,捣烂取汁顿服,10分钟后,再服菜油或麻油1两。约半小时即可止痛,4~6小时后,排出粘液粪便,有时夹有蛔虫。
③治疗蛲虫病
取食用大葱及大蒜,去叶、皮、根须,洗净。葱白每两加水100毫升,大蒜每两加水200毫升,分别用微火煮烂,纱布过滤,装瓶备用。在傍晚或临睡前,任选-
种煎液灌肠。剂量:4~5岁10毫升,7岁15毫升。治疗后以棉拭漂浮法检查虫卵。结果:葱白煎液治疗116例,阴转86例,阴转率为74.1%;大蒜煎液治疗38例,阴转29例,阴转率为76.3%。均以男孩的阴转率较高;在年龄方面,葱液的阴转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蒜液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④治疗乳腺炎
以葱白、半夏栓(简称葱半栓)结合姜汁水罐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30例,有效率达96.9%。葱半栓是采用新鲜葱白与生半夏捣烂如泥,捏成鼻孔一样大小的栓子,塞入患乳对侧的鼻孔中,经20分钟左右除去,每日1~2次。姜汁水罐是采取生姜(或干姜)的浓煎液,盛入小玻璃瓶内,抽出空气,利用负压,在炎性肿块及其周围拔罐。可用废弃的青霉素瓶,磨去瓶底,不去瓶塞,以5~10个吸着在患乳上。配合葱半栓同时进行。如乳腺局部炎性浸润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且全身有畏寒、发热症状者,宜同时内服清热解毒剂;如脓肿已形成,则必须切开排脓,本法无效。
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取生葱1根,生姜5钱,同捣碎,加入茴香粉3钱,混匀后炒热(以皮肤能忍受为度),用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每日1~2次,直到治愈为止。对吐泻严重的病例,须按常规禁食及补液
各家论述
①陶弘景:”葱亦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不得令有青也。”
②张元素:”葱茎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张仲景治少防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主之,内用葱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腹中痛者,去葱白。成无己解之云,肾恶燥,即食辛以润之,葱白辛温,以通阳气也。”
③《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璆《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④《本草经疏》:”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伤寒寒热,邪气并也;中风面目肿,风热郁也;伤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于肺也,辛凉发散,得汗则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开窍于目,散肝中邪热,故云归目。除肝邪气,邪气散则正气通,血自和调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脏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杀百药毒者,则是辛润利窍而兼解散通气之力也。”
⑤《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
⑥张寿颐:”鲜葱白,轻用二、三枚,重至五枚,以柔细者为佳,吾吴谓之绵葱。其粗壮者则曰胡葱,气浊力薄,不如柔细之佳。去青用白,取其轻清;或连须用,欲其兼通百脉;若单用青葱茎,则以疏通肝络之郁窒,与葱白专主发散不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葱白
拼音注音
Cōnɡ Bái
别名
葱茎白、葱白头
英文名
Fistular Onion Stalk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1.《唐本草》:人间食葱,又有二种:有冻葱,即经冬不死, 分茎栽莳而无子也;又有汉葱,冬即叶枯,食用。入药冻葱最善,气味亦佳。
2.《蜀本草》:《图经》云,葱有冬葱、汉葱、胡葱、葱凡四种:
冬葱夏衰冬盛,茎叶俱软美,山南江左有之:汉葱冬枯,其茎实硬而味薄;胡葱茎叶粗短,根若金,能疗肿毒;葱生于山谷,不入药用。
3.《本草图经》:葱有数种,入药用山葱、胡葱,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鳞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llium fislulos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叶及外膜,鲜用。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均有栽植。
原形态
葱,多年生草本,高可达50cm。通常簇生、全体具辛臭,折断后有辛味之粘液。须根丛生,白色。鳞茎圆柱形,先端稍肥大,鳞叶成层,白色,上具白色纵纹。叶基生,圆柱形,中空,长约45cm,径1.5-2cm,先端尖,绿色,具纵纹;叶鞘浅绿色。花茎自叶丛抽出,通常单一,中央部膨大,中空,绿色,亦有纵纹;伞形花序圆球状;总苞膜质,卵形或卯状披针形;花被6,披针形,白色,外轮3枚较短小,内轮3枚较长大,花被片中央有一条纵脉;雄蕊6,花丝伸出,花药黄色,丁字着生;子房3室。蒴果三棱形。种子黑色,三角状半圆形,花期7-9月。果期8-10月。
化学成分
鳞茎含粘液质(macilage),粗脂肪(crude fat),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粗纤维(crude
fiber),无氮浸出物(Nfree
exteact),戊聚糖(pentosan),多糖类(polysaccharides),其中粘液质主要成分是多糖,其次是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原果胶(protopectin)及水溶性果胶(pectin),还含糖(sugar),维生素(vitamin)C,胡萝卜素(
carotene),维生素(vitanin)B1、B2、A、PP,草酸(oxalic acid),脂类(lipids),亚麻酸(linolen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nitic acid),油酸(oleic acid),花生酸(arachidic
acid),泛醌-9及泛醌-10(ubiquinone-9
,-10)。此外,鳞茎还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allicin),二烯丙基硫醚(allyl sulfide)。
根含铝。
药理作用
1.抗菌:葱白在体外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2.抗真菌:水浸剂用试管稀释法,1:10对许兰毛癣菌、奥杜盎小孢子菌等有抑制作用。
3.抗滴虫:研磨的滤液1:4在试管内经30分钟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
归经
肺;胃经
性味
味辛;性温
注意
表虚多汗者忌服。
1.《千金·食治》:食生葱即啖蜜,变作下利。
2.《食疗本草》:上冲人,五脏闭绝。虚人患气者,多食发气。
3.《履巉岩本草》:久食令人多忘,尤发痼疾。狐臭人不可食。
4.《纲目》:服地黄、常山入,忌食葱。
5.《本草经疏》:病人表虚易汗者勿食, 病已得汗勿再进。
功能主治
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主感冒风寒;阴寒腹痛;二便不通;痢疾;疮痈肿痛;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酒煎。煮粥食,每次可用鲜品15-30g。外用:适量,捣敷,炒熨,煎水洗,蜂蜜或醋调敷。2
复方
①治伤寒初觉头痛,肉热,脉洪起一、二日: 葱白一虎口,豉一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补缺肘后方》葱豉汤)⑥治时疾头痛发热者:
连根葱白二十根。和米煮粥,入醋少许,热食取汗即解。
(《济生秘览》)③治妊娠七月,伤寒壮热,赤斑变为黑斑,溺血;葱一把,水三升,煮令热服之,取汗,食葱令尽。(《伤寒类要》)④治脱阳,或因大吐大泻之后,四肢逆冷,元气不接,不省人事,或伤寒新瘥,误与妇人交,小腹紧痛,外肾搐缩,面黑气喘,冷汗自出,须臾不救:
葱白数茎炒令热,熨脐下,后以葱白连须三七根,细锉,砂盆内研细,用酒五升,煮至二升。分作三服,灌之。(《华佗危病方》)⑤治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
大葱头四个,赤糖四两。将葱头捣烂,混入赤糖,放在盘里用锅蒸熟。每日三次,每次三钱。(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⑥治虫积卒心急痛,牙关紧闭欲绝:
老葱白五茎。去皮须捣膏,以匙送入喉中,灌以麻油四两,虫积皆化为黄水而下。(《瑞竹堂经验方》)⑦治霍乱烦躁,卧不安稳:
葱白二十茎,大枣二十枚。水三升,煮取二升顿服之。(《补缺肘后方》)⑧治小儿初生不小便:人乳四合,葱白一寸。上二味相和煎,分为四服。(《外台秘要方》)⑨治小便难,小肠胀:
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二处,更以熨脐下。 (《本事方》) ⑩治小儿虚闭: 葱白三根。煎汤,调生蜜、阿胶末服。仍以葱头染蜜,插入肛门。
(《全幼心鉴》)(11)治少阴病下利: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夫滓分温再服。(《伤寒论》白通汤)(12)治办白痢:葱一握。细切,和米煮粥,空心食之。(《食医心镜》)(13)治腹皮麻痹不仁者:多煮葱白食之。(《世医得效方》)(14)治痈疖肿硬、无头、不变色者:
米粉四两,葱白一两(细切)。上同炒黑色,杵为细末。每用,看多少,醋调摊纸上,贴病处,一伏时换一次,以消为度。(《外科精义》乌金散)(15)治痈疮肿痛:
葱全株适量,捣烂,醋调炒热,敷患处。(江西《草药手册》)(16)治疔疮恶肿: 刺破,(以)老葱、生蜜杵贴二时,疗出以醋汤洗之。 (《圣济总录》)
(17)治阴囊肿痛: 一、葱白、乳香捣涂。 二、煨葱入盐,杵如泥,涂之。(《纲目》)(18)治小儿秃疮:
冷泔洗净,以羊角葱捣泥,入蜜和涂之。(《纲目》)(19)治痔正发疼痛:
葱和须,浓煎汤,置盆中坐浸之。(孟诜《必效方》)(20)治磕打损伤,头脑破骨及手足骨折或指头破裂,血流不止: 葱白捣烂,焙热封裹损处。 (《日用本草》)
临床应用
1.治疗感冒:取葱白、生姜各半两,食盐1钱,捣成糊状,用纱布包裹,涂擦五心(前胸、后背、脚心、手心、窝、肘窝)一遍后让患者安卧。部分病例半小时后出汗退热,自觉症状减轻,次日可完全恢复。治疗107例,均在1-2日内见效。一般用1次,少数病例用2次。
2.治疗蛔虫性急腹痛:鲜葱白1两捣烂取汁,用麻油1两调和,空腹1次服下(小儿酌减),每日2次。一般服
1-7次后缓解。服药后大便可能转为稀便,但不致腹泻。除个别外,多数未见有蛔虫驱出。或用青葱(连棍须)2-3两,捣烂取汁顿服,10分钟后,再服菜油或麻油
1两。约半小时即可止痛,4-6小时后,排出粘液粪便,有时夹有蛔虫。
3.治疗蛲病:取食用大葱及大蒜,去叶、皮、根须,洗净。葱白每两加水100ml,大蒜每两加水200ml,分别用微火煮烂,纱布过滤,装瓶备用。在傍晚或临睡前,任选一种煎液灌肠。剂量:4-5岁10ml,7岁15ml。治疗后以棉拭漂浮法检查虫卵。结果:葱白煎液治疗116例,阴转86例,阴转率为74.1%;大蒜煎液治疗38例,阴转29例,阴转率为76.3%。均以男孩的阴转率较高;在年龄方面,葱液的阴转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递减,蒜液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4.治疗乳腺炎:以葱白、半夏拴(简称葱半栓)结合姜汁水罐治疗早期急性乳腺炎130例,有效率达96.9%。葱半栓是采用新鲜葱白与生半夏捣烂如泥,捏成鼻孔一样大小的栓子,塞人患乳对侧的鼻孔中,经20分钟左右除去,每日1-2次。姜汁水罐是采取生姜(或干姜)的浓煎液,盛入小玻璃瓶内,抽出空气,利用负压,在炎性肿块及其周围拔罐。可用废弃的青霉素瓶,磨去瓶底,不去瓶塞,以5-10个吸着在患乳上。配合葱半栓同时进行。如乳腺局部炎性浸润明显,腋窝淋巴结肿大,且全身有畏寒、发热症状者,宜同时内服清热解毒剂;如脓肿已形成,则必须切开排脓,本法无效。
5.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取生葱
1根,生姜5钱,同捣碎,加入茴香粉3钱,混匀后炒热(以皮肤能忍受为度),用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每日1-2次,直到治愈为止。对吐泻严重的病例,须按常规禁食及补液。
各家论述
1. 陶弘景:葱亦有寒热,白冷青热,伤寒汤不得令有青也。
2.
张元素:葱茎白专主发散,以通上下阳气,故《活人书》治伤寒头痛如破,用连须葱白汤主之;张仲景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厥逆脉微者,白通汤主之,内用葱白,若面色赤者,四逆汤加葱白,腹中痛者,去葱白。成无己解之云,肾恶燥,即食辛以润之,葱白辛温,以通阳气也。
3.《纲目》: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嵺《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又葱管吹盐入玉茎内,治小便不通及转脬危急者。余常用,治数人得验。
4.《本草经疏》:葱,辛能发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阳气,故外来怫郁诸证,悉皆主之。伤寒寒热,邪气并也;中风面目肿,风热郁也;伤寒骨肉痛,邪始中也。喉痹不通,君相二火上乘于肺也,辛凉发散,得汗则火自散而喉痹通也。肝开窍于目,散肝中邪热,故云归目。除肝邪气,邪气散则正气通,血自和调而有安胎安中利五脏之功矣。其曰益目睛,杀百药毒者,则是辛润利窍而兼解散通气之力也。
5.《医林纂要》:葱,陶氏谓白冷青热,此却不然。但全用则行通身,根与白行肌肤,青与尖专行达肌表,上头目。又生用则外行,泡汤则表散,熟之则守中。
6.
张寿颐:鲜葱白,轻用二、三枚,重至五枚,以柔细者为佳,吾吴谓之绵葱。其粗壮者则曰胡葱,气浊力薄,不如柔细之佳。去青用白,取其轻清;或连须用,欲其兼通百脉:若单用青葱茎,则以疏通肝络之郁窒,与葱白专主发散不同。
7.《本经》: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
8.《别录》:治伤寒骨肉痛,喉痹不通,安胎。
9. 孟诜:通关节;止衄血,利大小便。
10.《日华子本草》:治天行时疾,头痛热狂,通大小肠,霍乱转筋及贲豚气,脚气,心腹痛,目眩及止心迷闷。
11.《用药心法》:通阳气,发散风邪。
12. 李杲:治阳明下痢下血。
13.《日用本草》:能达表和里,安胎止血。
14.《本草蒙筌》:蛇伤、蚯蚓伤,和盐署即解。
15.《纲目》:除风湿、身痛麻痹,虫积心痛,止大人阳脱,阴毒腹痛,小儿盘肠内钓,妇人妊娠溺血,通奶汁,散乳痈,利耳鸣,涂犬毒。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