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锦
《中药大辞典》:地锦
拼音注音
Dì Jǐn
别名
地噤(《本草拾遗》),常春藤(《植物名实图考》),爬墙虎、红葡萄藤、红葛(《中国树木分类学》),爬山虎(《苏南种子植物》),大风藤、过风藤(《江西中药》),三角枫藤、蝙蝠藤、爬岩虎、野枫藤、日光子、枫藤、爬龙藤、野葡萄、腹水藤、三叶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风藤(《江西草药》),石壁藤(苏医《中草药手册》)。
出处
《本草拾遗》
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 的根 及茎 。
生境分布
多攀援墙壁及岩石上。分布河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山西、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等地。
原形态
落叶藤本。枝条粗壮,卷须短,多分枝,先端具粘性吸盘。叶阔卵形,长10~20厘米,宽8~17厘米,中部以上较宽,先端通常3裂,基部呈心形;幼苗或下部枝上的叶较小,且分成3小叶,均有小叶柄,中间小叶倒卵形,两侧小形斜卵形;叶片边缘具粗锯齿,齿端尖锐,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淡绿色,脉上有柔毛;叶柄长8~22厘米。聚伞花序通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厘米;花萼小;花瓣5;雄蕊5,花盘与子房贴生;子房上位,2室。每室含胚珠2枚,花柱单一,甚短,柱头头状。浆果蓝黑色,球形,径约6~8毫米。花期6月。果期9月。
化学成分
叶含矢车菊素。种子含油28%。其中含软脂酸、硬脂酸、油酸、棕榈油酸,亚油酸。地锦的冠瘿含羧乙基赖氨酸及羧乙基鸟氨酸。
性味
甘,温。
①《本草拾遗》:”味甘,温,无毒。”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甘微涩。”
功能主治
活血,祛风,止痛。治产后血瘀,腹中有块,赤白带下,风湿筋骨疼痛,偏头痛。
①《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赤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
②《江西中药》:”活血祛风。凡筋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
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或浸酒。
复方
①治风湿性关节炎:爬山虎藤茎或根一两,石吊兰一两。炖猪脚爪连服三至四次。或(爬山虎)藤茎,卫矛,高粱根各一两。水煎。用黄酒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②治关节炎:爬山虎藤二两,山豆根二两,锦鸡儿根二两,茜草根一两。水煎服。
③治半身不遂:爬山虎藤五钱,锦鸡儿根二两,大血藤根五钱,千斤拔根一两,冰糖少许。水煎服。
④治偏头痛、筋骨痛:爬山虎藤一两,当归三钱,川芎二钱,大枣三枚。水煎服。(②方以下出《江西草药》)
⑤治偏头痛:爬山虎根一两,防风三钱,川芎二钱。水煎服,连服三至四剂。
⑥治便血:爬山虎藤茎,黄酒各一斤,加适量水煎,一天服四次,分两天服完。
⑦治疖子,损伤:鲜爬山虎根捣烂,和酒酿拌匀敷患处:另取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
⑧治带状疱疹:爬山虎根磨汁外搽。(⑤方以下出《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锦
拼音注音
Dì Jǐn
别名
地噤、常春藤、土鼓藤、红葡萄藤、红葛、大风藤、过风藤、三角枫藤、蝙蝠藤、爬岩虎、野枫藤、日光子、枫藤、爬龙藤、野葡萄、腹水藤、三叶茄、假葡萄藤、走游藤、飞天蜈蚣、大叶山天蓼、爬树龙、红风藤。
英文名
Japanese Creeper, Boston Ivy, root or stem of Japanese Creeper, root or stem
of Boston Ivy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地锦,生淮南林下。叶如鸭掌,藤蔓着地,节处有根,亦缘树石,冬月不死,山人产后用之。
来源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爬山虎的藤茎或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Planch.[Ampelopsis
tricuspidata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藤茎部于秋季采收,去掉叶片,切段;根部于冬季挖取,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攀援于疏林中、墙壁及岩石上,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地。
原形态
粉叶爬山虎
落叶木质攀援大藤本。枝条粗壮;卷须短,多分枝,枝端有吸盘。单叶互生;叶柄长8-20cm;叶片宽卵形,长10-20cm,宽8-17cm,先端常3浅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无毛,下面脉上有柔毛,幼苗或下部枝上的叶较小,常分成3小叶或为3全裂,中间小叶倒卵形,两侧小叶斜卵形,有粗锯齿。花两性,聚伞花序通常生于短枝顶端的两叶之间;花绿色,5数;花萼小,全缘;花瓣先端反折;雄蕊与花瓣对生;花盘贴生于子房,不明显;子房2室。浆果,熟时蓝黑色,直径6-8mm。花期6-7月,果期9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雨量充沛和土壤及空气湿度大的条件下植株生长健壮,冬季气温降至10℃时生长停滞。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能种植,忌积水。
栽培技术
用扦插繁殖。3月中旬至4月中旬,选择无病虫、健壮的植株,剪取12-15cm长的枝条,斜插手苗床上。约30d左右生根出叶时定植。按行株距100cm×100cm开穴种植,每穴栽2-3株。
田间管理
定植后每年中耕除草3-4次,春季追1次人粪尿或尿素等氮肥,秋、冬季施1次堆肥、厩肥等有机肥。每次施肥后结合培土。当藤蔓长到35-40cm长时,搭棚架,引藤蔓攀援。冬季末春初,修剪密枝、病枝。
性状
性状鉴别
藤茎呈圆柱形。灰绿色,光滑。外表有细纵条纹,并有细圆点状突起的皮孔,呈棕褐色。节略膨大,节上常有叉状分枝的卷须,叶互生,常脱落。断面中央有类白色的髓,木部黄白色,皮部呈纤维片状剥离。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叶含矢车菊素(cyanidin)。爬山虎的冠瘿(crown gall tissue)含羟乙基赖氨酸(lysopine),羟乙基鸟氨酸(octopinic
acid)。
归经
肝经
性味
味辛;微涩;性温
功能主治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偏正头痛;产后血瘀;腹生结块;跌打损伤;痈肿疮毒;溃疡不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磨汁涂;或捣烂敷。
各家论述
1.《本草拾遗》:主破老血、产后血结,妇人瘦损,不能饮食,腹中有块;淋沥不尽,亦白带下,天行心闷,并煎服之,亦浸酒。
2.《江西中药》:活血祛风。几筋骨疼痛,及妇人赤白带下等之由于血滞者,皆主治之。近时用作祛风止痛药,适用于关节风湿,腰脚软弱等症。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止血。
摘录
《中华本草》
地筋
《中药大辞典》:地筋
拼音注音
Dì Jīn
别名
菅根、土筋(《别录》),黄茅(《纲目》),毛针子草(《贵州草药》)。
出处
《别录》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黄茅 的根 或全草 。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
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华南、西南、华中和浙江、陕西等地。
原形态
黄茅,又名:黄菅(《纲目》)。
多年生草本.须根质较坚韧。秆直立,丛生,高40~90厘米,光滑无毛。叶鞘扁压而具脊,光滑无毛或鞘口具细柔毛;叶舌较硬,膜质,长约1毫米,截平,具纤毛;叶片线形,长达15厘米,宽2~5毫米,两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长3~6厘米(芒除外),下部具3~10个同性对,上部可具达12个异性对;孕性小穗线形,长6~8毫米,基盘尖锐,具棕冯色髯毛;第1颖革质,被短硬毛,背部圆形,先端钝,边缘包卷同质之第2颖;第2颖等长而甚窄于第1颖,具2脉,脉间被短硬毛,具膜质缘;第2外稃膜质,极窄,延伸成芒;芒2回膝曲,长6~10厘米,芒柱扭转而被短硬毛;不育小穗偏斜而略扭转,覆盖孕性小穗,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生糙疣毛。花、果期7~11月。
化学成分
干草(开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质3.9%、脂类1.5%、粗纤维36.0%、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为半纤维素类。低分子糖类有蔗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醇、内消旋肌醇和棉子糖。
性味
甘,寒。
①《别录》:”味甘,平,无毒。”
②《本草求原》:”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治热病消溺,咳嗽,吐泻,关节疼痛。
①《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②《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③《生草药性备要》:”治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④《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⑤《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⑥《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敝寒止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捣汁或浸洒。外用:捣敷。
复方
①治风寒咳嗽:毛针子草根一两,煎水服。
②治风湿关节疼痛:毛针子草根一两,大血藤、小血藤、观音柴各五钱,泡酒服。
③治枪伤(退子弹):毛针子草、迷马桩各等量,捣烂敷伤处。(①方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地筋
拼音注音
Dì Jīn
别名
菅根、土筋、黄菅、毛针子草、茅刺草、扭黄茅
英文名
Root or herb of Contorted Tanglehead
出处
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黄茅的根茎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teropogon contortus(L.) Beauv.ex Roem.et Schult.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晒干或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及陕西南部、浙江各地。
原形态
黄茅,多年生草本。须根质较坚韧。秆直立,丛生,高40-90cm,光滑无毛。叶鞘扁压而具脊,光滑无毛或鞘口具细柔毛;叶舌较硬,膜质,长约1mm,截平,具纤毛;叶片线形,长达15cm,宽3-5mm,两面均粗糙或上面基部疏生柔毛。总状花序单生,长3-6cm(芒除外),直立或稍弯曲,下部具3-14个同性对,上部可多达12个异性对;孕性小穗线形,长6-8mm(包括长约2mm的基盘),基盘尖锐,具棕褐色髯毛;第1颖草质,被短硬毛,背部圆形,先端钝,边缘包卷同质之第1颖,具2脉,脉间被短硬毛,具膜质边缘;第2外稃膜质,极窄,延伸成芒;芒两回膝曲,长6-10cm,芒柱扭转而被短硬毛;不育小穗偏斜而略扭转,覆盖孕性小穗,绿色或带紫色,无毛或生糙疣毛。花、果期7-11月。
化学成分
干草(开花期采集)含水分11.2%、灰分4.9%。蛋白质3.9%、脂类1.5%、粗纤维36.O%、碳水化物42.5%。所含多糖主为半纤维素类。低分子糖类有蔗糖(sucrose),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半乳糖醇(galactitol),内消旋肌醇(Myo一inositol)和棉子糖(Raffinose)。
药理作用
参见麝香草条。
1.消炎作用:花的煎剂或流浸膏可用于支气管炎或其他上呼吸道疾患作保护剂。
2.止痛作用:也可用于神经炎或脊神经根炎作止痛剂,此皆因其中含百里香酚之故。
性味
甘;寒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祛风除湿。主热病消渴;风湿痹痛;咳嗽;吐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1.《别录》:主益气,止渴,除热在腹脐,利筋。
2.《纲目》:根、苗、花功与白茅同。
3.《生草药性备要》:治热咳,止吐泻,理小肠气。
4.《本草求原》:止水泻,理心气热痛,小肠气痛。
5.《岭南采药录》:理跌打内伤。
6.《贵州草药》:驱风除湿,散寒上咳。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