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注音

Jù Zǎo

别名

水藻、水蕴、鳃草、午尾蕴、藻、金鱼草、草纱、小二仙草、狗尾巴草、狐尾草

出处

《本草图经》在”海藻”条引陆玑《诗疏》云:”藻,水草,生水底。有二种……一种茎如钗股,叶如蓬蒿,谓之聚藻……”《品汇精要》在引述上文后,又云:”二藻但能茹而已,非海中所生者。”说明聚藻是一种淡水生植物。《纲目》载:”藻有二种,水中甚多……聚藻,叶细如丝及鱼鳃状,节节连生……”并附有鳃草图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二仙草科植物穗状狐尾藻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truiogtkkyn soucatyn L.

采收和储藏:从4月至10月,隔2个月采收1次,每次采收池塘中1/2的聚藻,鲜用,晒干或烘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池沼、湖泊、沟渠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我国各地。

原形态

穗状狐尾藻
多年生沉水草本。根状茎匍匐,节上生须根。茎圆柱形,伸长,常分枝,依水的深浅不同而长度不一,节间长3-4cm。叶4枚轮生;无柄;深绿色,长椭圆形至披针形,长2-3cm,羽状深裂,裂片线形,细密,13-20余对,互生和近对生。穗状花序顶生,长5-10cm,挺立于水面,果期沉于水中;花单性,4至多数轮生,雌雄花同株;雄花居上部,苞片绿色,边缘红色,长圆形,小苞片卵形,萼管钟状,花萼4,卵状三角形,花瓣4,红色变绿,舟状匙形,早落,雄蕊8,淡绿色或黄绿色,长2mm;雌花生下部,萼管几平截或具浅齿,花瓣4,卵圆形,先端钝,粉红色,早落,子房下位,4室,柱头4,羽状,向外反转。果球形,直径1.5-3mm,分成4个分果爿。花期4-10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聚藻为水生植物,生于沼泽或水塘中。喜水和温暖的气候。生长适温为25-30℃,忌干旱。在具有一定肥力的池塘中生长为宜。

栽培技术
用插茎繁殖。一般水深在40-80cm的池塘,池底淤泥层厚20-30cm,水位变化不大的水域都可种植。在4月上旬,水温15℃以上时,将茎插入泥中约15cm左右,任其蔓延。注意精除杂草和各种水生动物,如鱼类,螃蟹等。

化学成分

含大量的脱植基叶绿素(chlorophyllide)。

性味

味甘;淡;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主热病烦渴;赤白痢;丹毒;疮疖;烫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鲜品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

《中华本草》

巨藻

拼音注音

Jù Zǎo

别名

海藻王

来源

药材基源:为巨藻科植物巨藻的藻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rocystis pyrifera(L.)Ag.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低潮带以下数十米深的岩石上。

资源分布:我国于1978年从墨西哥引进,已在大连、山东长岛等海域养殖成功。

原形态

藻体巨大,褐色,长可达70-80m,最长可达100m以上,具有粗绳状的茎状舌柄,近基部长出2-3次双叉分枝,分枝细长,柄的直径约1-2cm,有韧性,可弯曲。分枝上侧生很多叶片,呈互生或螺旋形叶序,叶片长3-5m,宽10-25cm,表面常凹凸不平具皱褶,边缘具锯齿状突起。分枝的顶生叶片,常自叶基开始向叶尖作不规则分裂,而生成新的侧生叶片。成熟的叶片,具一短柄,柄基部为一纺锤形或类球形的气囊,直径约2-3cm,长5-7cm。叶间距离为0.7-50cm,越接近海面则距离越小,分枝的伸展由于具有许多气囊而能漂浮海面。藻体成熟时,在基部簇生带状孢子叶片,长30-60cm,宽2-6cm,叶柄无气囊,因产生孢子囊群而表面大块隆起。固着器大,由钩形的多次二叉分枝状假根组成。

化学成分

含褐藻酸盐(alginate),岩藻依多糖(fucoidan),昆布多糖(laminaran),及12种甾醇,其中含量较高者有:豆甾-5,24(28)E-二烯-3β-醇[stigmasta-5,24(28)E-dien-3β-ol](43%),胆甾-5-烯-3β-醇(cholest-5-en-3β-ol)(22.2%),麦角甾-5,24(28)-二烯-3β-醇[ergosta-5,24
(28)-dien-3β-ol](13.9%)。还含昆布醇(laminitol),琥珀酸(succinic
acid),甘油(glycerol),牛磺酸(taurine)和多种氨基酸。又含甘露醇(mannitol),褐藻酸(alginic acid)。

药理作用

巨藻中的海藻酸盐、岩藻依多糖和昆布多糖可能具有抗肿瘤作用及细胞毒性,对体液免疫也可能有一定反应。

功能主治

缓解心绞痛。主高胆固醇;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气管炎;哮喘等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作菜食。

复方

以其巨大的藻体而得名。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