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球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球
拼音注音
Xiān Rén Qiú
别名
天鹅蛋、仙人掌、薄荷包掌
来源
仙人掌科仙影拳属植物仙人球 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 et Otto,以全草 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肺热咳嗽,痔疮;外用治蛇虫咬伤,烫伤。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仙人球
拼音注音
Xiān Rén Qiú
别名
仙人拳(《中国植物图鉴》),刺球、翅翅球、雪球(《福建民间草药》)。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球 的茎 。
生境分布
各地园圃有栽培。
原形态
茎球形或椭圆形,高15厘米,绿色,肉质,有纵棱12~14条,棱上有丛生的针刺,通常10~15枚,直硬,黄色或暗黄色,长短不一,辐射状。网目部有白绒毛。花夜开,生于侧面的网目部,即在刺的上方,长喇叭状,长20厘米许,红色,芳香;花筒外被鳞片,鳞腋有长毛。浆果球形至卵形,无刺。种子细小,花期5~6月。
性味
甘淡,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寒。”
②《陆川本草》:”性寒,微酸。”
③《湖南药物志》:”淡,平。”
功能主治
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痈肿,汤火伤。
①《福建民间草药》:”滑肠,泻火,消痈。”
②《陆川本草》:”清心肺,止血。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③《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2~3两)。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复方
①治汤火伤,蛇虫咬伤:仙人球全草,捣汁涂。(《湖南药物志》)
②治手掌生疮毒:仙人球全草,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③治胃痛:仙人球(剥去外皮)三两,水煎服,每日一至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仙人球
拼音注音
Xiān Rén Qiú
别名
番鬼杨桃、(艹刺)球、翅翅球、雪球、仙人头、棒棒锤、天鹅蛋、薄荷包掌、仙人拳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
药材基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球的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chinopsis multiplex (Pfeiff.)Zucc.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洗净,去皮、刺,鲜用。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阳光充足的砂质壤土,耐旱,不耐寒。
资源分布:全国各地均有零星栽培,南方多载于庭园,假山或花盆中,北方多栽培于温室。
原形态
多年生常绿肉质草本,高约15cm。茎球形,椭圆形或倒卵形,绿色,肉质,有纵棱12-14条,棱上有丛生的针刺,通常每丛6-10枚,少数达15枚,长2-4cm,硬直,黄色或黄褐色,长短不一,辐射状,刺丛内着生密集的白绒毛。中细小,生于刺丛内,早落。花大形,侧生,着生于刺丛中,粉红色,夜间开放,长喇叭状,长15-20cm,花筒外被鳞片,鳞片腋部具长绵毛。浆果球形或卵形,无刺。种子细小,多数。花期5-6月。
归经
肺;胃经
性味
甘;性平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衄血;吐血;胃溃疡;痈肿;烫伤;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涂搽。
各家论述
1.《福建民间草药》:滑肠,泻火,消痈。
2.《陆川本草》:清心肺,止血。治肺热咳嗽,痰中带血。
3.《湖南药物志》:消肿止痛,行气活血,祛湿退热,生肌。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