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竹茹

拼音注音

Zhú Rú

英文名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

来源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ar. henonis (Mitf.)Stapf ex Rendle 的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干。前者称“散竹茹”,后者称“齐竹茹”。

性状

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炮制

竹茹 : 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团。

姜竹茹 : 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

《全国中草药汇编》---姜竹茹 :取生姜,捣碎,加水少许,压榨取汁,将姜汁洒于竹茹上,拌匀,用小火微炒,取出,晾干即得(每100斤,用生姜10斤)。

归经

归肺、胃经。

性味

甘,微寒。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

4.5~9g。

摘录

《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竹茹

拼音注音

Zhú Rú

英文名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m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茎的中间层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条,捆扎成束,阴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路旁或栽培。主产广东、海南。

原形态

单丛生。秆高6~8m,直径3~4.5cm。节间壁厚,长30~36cm,幼时被白粉。节稍隆起。分枝常于秆基部第一节开始分出,数枝簇生节上。秆箨早落。箨鞘背面无毛,干时肋纹稍缍起,先端呈不对称的拱形,外侧一边稍下斜至箨鞘全长的1/10~1/8。箨耳稍不等大,靠外侧1枚稍大,卵形,略波褶,边缘被波曲状刚毛,小的1枚椭圆形。箨舌高2.5~3.5mm,边缘被短流苏毛,片直,呈不对称三角形或狭三角形,基部两侧与耳相连,连接部分宽约0.5mm。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10~18cm,宽11~17mm,背面
密生短柔毛。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丝条,卷曲成团或长条形薄片。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或黄绿色。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

含木质素、纤维素。

性味

性微寒,味甘。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竹茹

拼音注音

Zhú Rú

别名

竹皮(《金匮要略》),青竹茹(《本草经集注》),淡竹皮茹(《别录》),淡竹茹(《食疗本草》),麻巴(《草木便方》),竹二青(《上海常用中草药》)。

出处

《本草经集注》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 。砍取茎秆,刮去外层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晾干。

生境分布

通常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

原形态

淡竹(《本草图经》),又名:水竹(《纲日》),甘竹(《群芳谱》),金竹花(《植物名汇》),光苦竹、钓鱼竹、白夹竹、如金竹、杜圆竹、斑真竹、荆竹、罗汉竹。

多年生常绿乔木或灌木。秆高7~18米,直径3~10厘米,圆筒形,绿色,无毛,分枝之一侧节间有宽5~10毫米之纵槽,秆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秆箨长于节间,硬纸质,背面无毛或具微毛,稻草色有灰黑色之斑点及条纹;箨耳显着;箨舌发达;箨叶长披针形,鲜绿色,先端渐尖,基部收缩。主枝三棱形或微作四方形,具白色蜡粉;小枝上端有叶1~3枚。叶鞘淡绿色或稻草色,通常无毛;叶舌短,棕色;叶片质薄,狭披针形,长7.5~16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缩为长约5毫米之叶柄,边缘一侧平滑,一侧具小锯齿;表面深绿色,无毛,背面较淡,基部具微毛;穗状花序小枝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花枝有叶。顶生小穗丛1~3枚,基部托以4~6枚佛焰苞;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1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鳞被3~1,或缺如,披针形,长约3毫米;雄蕊3,花丝甚长,悬垂于花外;子房尖卵形,花柱丝状,柱头3枚。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二月。

本植物的根茎(淡竹根)、苗(淡竹笋)、箨叶(淡竹壳)、叶(竹叶)、卷而未放的幼叶(竹卷心)、茎秆经烤灼后流出的液汁(竹沥)、枯死的幼竹茎秆(仙人杖)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状

为丝状条片,长短不等,卷曲扭缩作螺旋形,外表黄绿色或淡黄白色,粗糙。质柔韧,有弹性。气清香,味淡。以色黄绿、丝均匀,细软者为佳。

炮制

姜汁炒竹茹:每斤竹茹用生姜2两,榨汁去滓,再加开水2两,与竹茹充分拌匀,置锅内微炒,取出,晾干。

归经

入胃、胆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胃经。”

②《药品化义》:”入胆、胃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膀胱、脾经。”

④《本草求真》:”入肺、胃。”

⑤《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性味

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甘。”

③《纲目》:”甘,微寒,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苦,性凉。”

⑤《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注意

《本草经疏》:”胃寒呕吐:及感寒挟食作吐忌用。”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化痰,止吐。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眙动,惊痫。

①《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②《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③《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④《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⑤《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⑥《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⑦《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⑨《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熬膏贴。

复方

①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②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

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③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④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⑤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⑥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⑦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⑧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子母秘录》)

⑨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⑩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⑾治黄泡热疮:真麻油二两,青木香二两,青竹茹一小闭,杏仁二十粒(去皮、尖)。上药入麻油内,慢火煎令杏仁黄色,去渣,入松脂(研)半两,熬成膏,每用少许擦疮上。(《济生方》竹茹膏)

备注

据文献记载,除上述淡竹茹外,供药用者尚有苦竹茹、慈竹茹等,各详专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竹茹

拼音注音

Zhú Rú

别名

竹皮、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子青

英文名

Bamboo Shavings

出处

1.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别录》(《中华药海》)。

2.《本草图经》:堇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

来源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hyllostachyl nigra(Lodd.ex Lindl.)Munro var.henonis(Mitf.)Stapf
et Rendle 2.Bambusa tuldoides Munro. 3.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ro)McClure
var.pubescens P.F.Li[Bambusa beecheyana Munro
var.pubescensP.E.Li;Dendrocalamopsis beecheyana(Munro) Keng f.var.pubescens
(P.F.Li)Keng f.]

采收和储藏:冬季砍伐当年生长的新竹,除去枝叶,锯成段,刮去外层青皮,然后将中间层刮成丝状,摊放晾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 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 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 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原形态

1.淡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尖卵形,顶生一长形之花柱,两者共长约7mm,柱头3枚,各长约smm,呈帚刷状。笋期4-5月,花期10月至次年5月。
2.青竿竹 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植株丛生,无刺。竿直立或近直立,高达15m,径约6cm。顶端不弯垂,竿的节上分枝较多;节间圆柱形,竿的节间和箨光滑无毛。
3.大头典竹
植株木质化,是乔木状。竿高达15m。多少有些作之字形折曲,幼竿被毛和中部以下的竿节上通常具毛环,节间通常较短;箨鞘背部疏被黑褐色、贴生前向刺毛;释片基部较狭;释舌较长,长约5mm;小穗通常呈麦秆黄色;内稃背部被柔毛,脊上具较长而密的缘毛。叶鞘通常被毛;叶舌较长以及外稃背面被疏柔毛。花期3-5月,笋期6-7月。

栽培

生物学特性
淡竹:喜温暖潮湿气候,忌严寒及强风。宜选择背风向阳山坡、村庄附近缓坡平地及水旁栽种。以湿润、肥沃、排水良好中性或微酸性、微碱性的砂质填土栽培,不宜在瘠薄、粘重的土壤上栽种。

栽培技术
用母竹移栽。2月中旬至3月下旬,选择竹竿健壮、节间稠密、分枝矮、枝叶茂盛、竹鞭生长势强、粗壮、鞭芽新鲜、芽饱满新鲜、无病虫害的二年生竹为母竹。挖掘长60cm、宽40cm、深30cm的根盘,2-3株或多至5株均可,挖母付时应多带鞭根及泥土,不损伤芽胞及须根,切口要砍平,搬运时用稻草包裹。竹梢要切去一部分,留4-7丛丫枝,按行林距5m×3m挖穴。穴比原来根盘稍大,将竹栽入穴内。先填入一层细表土或塘泥。立正竹株,覆土分层踏实,并浇透水,培土,防止水分蒸发,并固定竹株。为防止风吹摇动,用支柱四周撑扶固定。
田间管理
移栽母竹成活后要除草松土。除雨季及冬季外,均要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竹喜氮肥,其所需氮、磷、钾肥比例为5:1:2。一般追肥2-3次,以勤施少施为原则。
病虫害防治
病害有竹锈病,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可喷洒波尔多液防治。虫害有竹大象虫,为害竹笋,在成虫交尾、产卵期,可进行人工捕捉:幼虫孵化期,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杀。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呈不规则的丝状或薄带状,常卷曲扭缩而缠结成团或作创花状,长短不一,宽0.5-0.7cm,厚0.3-0.5cm。全体淡黄白色、浅绿色、青黄色、灰黄色、灰黄绿色、黄而韧,有弹性。气稍清香,味微甜。

化学成分

淡竹的竹茹含有对cAMP磷酸二酯酶抑制作用的成分:2,5-二甲氧基-对-
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丁香醛(syringaldehyde),松柏醛(coniferylaldehyde)。另含对苯二甲酸2’-羟乙基甲基酯(1,4-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2’-hydroxyethylmethyl ester)。

药理作用

1. 增加尿中氯化物量: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作用;2.增高血糖:此外,还有增高血糖作用。

3. 抗菌作用:竹茹粉在平皿上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及伤寒杆蓖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炮制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之不理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kg,用生姜10kg或干姜3kg。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kg,用麦麸2kg。

6.砂制:取竹茹抖去灰渣,加飞朱砂细粉1%兑水适量搅匀后,喷晒竹茹,至染成均匀红色,晒干。

归经

脾;胃;胆经

性味

甘;微寒

注意

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复方

1.竹茹汤(《普济本事方》),温中降逆,主治胃热呕吐,症见呕吐酸腐,食入即吐,脘腹胀满,口臭而渴,嗳气厌食,舌黄脉数。2.涤痰汤(《济生方》),涤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能言。3.温胆汤(《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主治胆胃不和,痰热内扰,虚烦不眠,或呕吐呃逆,以及惊悸不宁,癫痫等症。4.黄连温胆汤(《六因条辨》),清热除烦,理气化痰,主治痰热内扰,失眠,眩晕,心烦,口苦,舌苔黄腻。5.羚羊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凉肝熄风,增液舒筋,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6.桔皮竹茹汤(《金匮要略》),主治胃中热盛,气逆上冲。7.竹皮大丸(《金匮要略》),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8.竹茹汤(《圣济总录》),治伤暑烦渴不止。9.淡竹茹汤(《千金方》),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10.竹茹膏(《济生方》),治黄泡热疮。

各家论述

1.《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癎,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癎,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草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痈痿肿毒。

9.《本草经疏》:《经》曰,诸呕吐酸水,皆属于热。阳明有热,则为呕啘;温气寒热,亦邪客阳明所致。竹茹,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啘止矣。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及女劳复也。

10.《药品化义》:竹茹,轻可去实,凉能去热,苦能降下,专清热痰,为宁神开郁佳品。主治胃热噎膈,胃虚干呕,热呃咳逆,痰热恶心,酒伤呕吐,痰涎酸水,惊悸怔忡,心烦躁乱,睡卧不宁,此皆胆胃热痰之症,悉能奏效。

11.《本经逢原》:竹茹专清胃府之热,为虚烦烦渴、胃虚呕逆之要药;咳逆唾血,产后虚烦,无不宜之。《金匮》治产后虚烦呕逆,有竹皮大丸。《千金》治产后内虚,烦热短气,有甘竹茹汤;产后虚烦头痛,短气,闷乱不解,有淡竹茹汤。内虚用甘以安中,闷乱用淡以清胃,各有至理存焉。其性虽寒而滑能利窍,可无郁遏客邪之虑。

摘录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