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承浆 Chéngjiāng,出《 针灸甲乙经 》。别名 天池 (《 针灸 甲乙经》),鬼市(《 备急千金要方 》),垂浆(《 圣济总录
》),悬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承即承受,浆即水浆,此穴在嘴下,故名承浆。

穴位经属

属 任脉 ,是 足阳明胃经 、任脉的交会穴。是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督脉 ,任脉之会。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当颏唇沟的正中凹陷处。

取法:正坐仰靠,颏唇沟正中按压有凹陷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口轮匝肌、降下唇肌。布有下牙槽神经的终支神经和 动、静脉。

作用与主治

作用:生津敛液、 舒筋活络

主治:面部口唇疾患等:如 中风 口,流涎,舌强,面肿, 三叉神经痛 , 口腔溃疡 , 齿龈 肿痛,暴瘖,消渴,精神病, 遗尿 ,暴喑,口眼斜, 口噤不开
,唇紧,齿痛,齿衄, 口舌生疮 , 癫痫 , 半身不遂 ,脐下冷痛, 疝瘕 痃癖, 小便不禁 , 小儿遗尿 ,龈肿,面瘫等。

刺灸法

刺法: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口唇。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用拇指指腹直接点压承浆穴,局部有酸、胀、麻感,每次1~3分钟 ,有 通经活络 、 清热利咽 的功效。

穴位配伍

配禾髎穴、牵正穴、 风池穴 治面瘫。

配 廉泉穴 治流涎。

配 劳宫穴 治口舌生疮, 口臭 口干。

配 风府穴 治 感冒 , 头项强痛 , 牙痛 。

配 委中穴 治 衄血 不止,牙齿出血。

配 阴陵泉穴 、 委中 穴、 太冲穴 、 膀胱俞穴 、 大敦穴 治小便不禁, 小腹胀痛 。

配 廉泉 穴治流涎。

配 太阳穴 、 下关穴 、 地仓穴 、 合谷穴 、 颊车穴 治口。

配 颊车 穴、 合谷 穴治下牙痛。

配 金津穴 、 玉液穴 、 水沟穴 、廉泉穴、 气海穴 、 肾俞穴 治消渴。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足阳明、任脉之会。

《针灸甲乙经》:寒热,凄厥,鼓颔,承浆主之。痓, 口噤 互引,口干, 小便黄赤
,或时不禁,承浆主之。消渴嗜饮,承浆主之。目瞑,身汗出,承浆主之。衄血不止,承浆及委中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疗偏风口,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

《 针灸大成 》:主偏风,半身不遂,口眼斜,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暴喑不能言。

《玉龙歌》:头颈强痛难回顾,牙痛病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 风府 即时安。

《 类经图翼 》:又名十三鬼穴云,此名鬼市,治百邪 癫狂 ,当在第八次下针。

《 针灸聚英 》:若一向灸,恐足阳明脉断,其病不愈。停息复灸,令血脉通宜,其病立愈。

《普济方》:灸即备脉通宣,其风立愈,注依小筋头作;针三分,得气即泻……徐徐引气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