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冲阳 Chongyang,出《 灵枢
·本输》。别名会原、会骨、趺阳、会涌、会屈。冲,有冲要之义。阳,与阴相对,指足背。凡人举足迈进,或扬脚撩踢之时,足跗首当其冲,穴在足背最高当跌阳脉搏动处,其位高而居脉之冲要处,即冲阳之意也。《
黄帝内经 素问 ·至真要大论》载:“冲阳绝,死不治。”

经属

属 足阳明胃经 ,为足阳明胃经的原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足背最高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足背动脉搏动处。

取法:足背最高处,两条肌腱之间,按之有动脉搏动感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短伸肌、第二楔骨。有足背动、静脉及足背静脉网。分布着腓浅神经的足背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腓深神经。皮肤由腓浅神经分布。皮下有足背静脉网,外侧引出小隐静脉,内侧则有大隐静脉的起始。足背深筋膜浅层薄而坚韧。针由皮肤、皮下组织,避开足背动脉,在(踇)短伸肌的上方深进,可达第二楔骨表面的骨膜。以上诸肌均受腓深神经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和胃化痰,通络宁神

主治: 胃痛 腹胀 ,口眼斜, 面神经麻痹 ,足痿无力,脚背红肿,足背肿痛,足 扭伤 ,足缓不收,头重 头痛 ,面肿,前额痛, 牙痛 ,齿痛颊肿, 癫狂 ,
齿龈 炎 , 癫痫 , 脉管炎 ,头痛, 呕吐 , 胃脘痛 ,不嗜食,胃痛,胃痉挛, 胃炎 ,腹胀, 眩晕 ,
风湿性关节炎 等。

刺灸法

刺法:避开动脉,直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

灸法: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以中指指腹用力按压冲阳,每天早晚各按1次,每次1~3分钟,可治消化系统疾病。

配伍

1、配 丰隆穴 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2、配 足三里穴 、 仆参穴 、 飞扬穴 、复熘穴、 完骨穴 治足痿失履不收。

3、配 足三里 穴、 仆参 穴、 飞扬 穴治足痿。

4、配 丰隆 穴、 太冲穴 治癫狂。

5、配 厉兑穴 、 三间穴 、 偏历穴 、 小海穴 、 合谷穴 、 内庭穴 、复熘穴治 龋齿 。

6、配 天枢穴 、丰隆穴、 厉兑 穴、 陷谷穴 治面 水肿 。

7、配足三里穴、仆参穴、飞阳穴、复熘穴、 完骨 穴治足痿失履不收。

文献摘要

《黄帝 内经 素问》:刺跗上,中大脉,出血不止,死。

《 针灸甲乙经 》: 善啮颊齿唇,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胃脘痛,时寒热。

《 针灸 甲乙经》:热病汗不出,口中热痛,冲阳主之。胃脘痛,时寒热皆主之。风水面浮肿,冲阳主之。腹大,不嗜食,冲阳主之。足下缓失履,冲阳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偏风口眼斜,肘肿。

《 备急千金要方 》:主疟先寒洗淅,甚久而热,热去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