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大敦 Dàdūn,出《 灵枢 ·本输》。别名: 水泉穴
,大训穴,大顺穴。名解:“大敦”,即大树敦也,在此意指穴内气血的生发特性。本穴物质为体内肝经外输的温热水液,而本穴又为肝经之穴,时值为春,水液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后蒸升扩散,表现出春天气息的生发特性,如大树敦在春天生发新枝一般,故名“大敦穴”。

经属

属 足厥阴肝经 ,是足厥阴肝经的井穴,五行属木。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imgs/20200608070532_60545.gif)。

取法:正坐垂足,屈曲左膝,抬左足置于椅上,用左手轻握左脚趾,四指在下, 弯曲大拇指,以指甲尖垂直掐按大趾甲根边缘穴位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趾骨骨膜。有趾背动、静脉及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皮肤由腓深神经终末支的侧支分出两条趾背支,分布至第一、二趾相对缘的皮肤。

作用与主治

作用:疏调肝肾,熄风宁神。

主治:肝肾、少腹、前阴及神志等疾患:如 月经不调 , 血崩 不止,阴挺,阴缩,阴中痛,七疝,五淋, 遗精 , 遗尿 ,癃闭, 小便失禁 , 尿血 , 癫狂
,尸厥,病症,瘼疭, 中风 不省人事, 小儿急慢惊风 , 腹痛 ,卒 心痛 , 大便不通 , 口苦 ,哕噫, 鼻衄 不止, 寒湿脚气 , 破伤风 , 疝气
, 经闭 , 崩漏 , 癫痫 , 小便不利 ,中风,缩阴症,现代又多用大敦穴治疗肠 疝痛 , 功能性子宫出血 , 子宫下垂 , 睾丸炎 , 血尿
,昏厥,脑血管意外, 心绞痛 , 膀胱炎 , 前列腺炎 ,功能性子官出血, 子宫脱垂 ,腹股沟嵌顿疝,精索 神经痛 , 睾丸肿痛
,少腹痛,阴茎痛,脑血后遗症,癫痫嗜睡, 胃脘痛 , 便秘 , 冠心病 , 糖尿病 等。

配伍

1、配 三阴交穴 、 照海穴 治月经不调 ,崩漏。

2、配 内关穴 、 水沟穴 治癫、狂、痫和中风昏仆

3、配 膻中穴 、 天突穴 、 间使穴 治 梅核气 。

4、配 太冲穴 、 气海穴 、 地机穴 治疝气。

5、配 隐白穴 治功能性 子宫出血

6、配 百会穴 、三 阴交穴 、 照海 穴治 子宫 脱垂。

7、配 水沟 穴、 百会 穴、 哑门穴 、 丰隆穴 治癫狂。

8、配 肾俞穴 、 带脉穴 、 中极穴 、 大赫穴 治疗 带下 。

9、配 关元穴 、 气海 穴、 太冲 穴、 期门穴 治疗疝气。

10、配 关元 穴、 太溪穴 、 命门穴 治疗 阳痿 。

刺灸法

刺法:浅刺0.1~0.2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大敦针刺较痛,惧针、 体质虚弱 者应慎刺,并注意操作方法,减少疼痛。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孕妇产前产后皆不宜灸。不宜用瘢痕灸。

文献 摘要

《 黄帝内经 素问 ·缪刺论》: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顷已,左取右,右取左。

《 针灸甲乙经 》:卒心痛,汗出,大敦主之,出血立已。阴跳,遗尿,小便难而痛,阴上下入腹中, 寒疝
,阴挺出,偏大肿,腹脐痛,腹中悒悒不乐,大敦主之。小儿痫瘛,遗精溺,虚则诸病痫癫,实则闭癃,小腹中热,善寐,大敦主之。

《 备急千金要方 》:主目不欲视,太息。主卒疝暴痛,阴跳上入腹,寒疝,阴挺出,偏天肿,脐腹中悒悒不乐,小便难而痛,灸刺之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铜人腧穴 针灸 图经》:治卒疝,小便数,遗溺,阴头中痛,心痛,汗出,阴上入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右取左, 腹胀
肿满,少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 妇人血崩 不止。

《 针灸大成
》:主五淋,卒疝七疝,小便数遗不禁,阴头中痛,汗出,阴上入小腹,阴偏大,腹脐中痛,悒悒不乐,病左取右,病右取左。腹胀肿病,小腹痛,中热喜寐,尸厥状如死人,妇人血崩不止,阴挺出,阴中痛。

《玉龙歌》:肾强疝气发甚频,气上攻心似死人,关元兼刺大敦穴,此法亲传始得真。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 小肠气痛 先 长强 ,后刺大敦不要忙。

《 千金翼方 》:狂走癫厥如死人,灸足大敦九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