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督俞 Dūshū,出《太平圣惠方》。别名高盖,商盖,高益。名解:督, 督脉
也,阳气也。俞,输也。督俞名意指督脉的阳气由此输向膀胱经。本穴为膀胱经接受督脉阳气之处,故名督俞。

经属

属 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

取法:肩胛骨下角水平连线与脊柱相交椎体处,往上推1个椎体,其下缘旁开2横指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骶棘肌。有肋间动、静脉后支的内侧支,颈横动脉降支。分布着肩胛背神经,第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深层为外侧支。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该穴深部为第六肋间结构。

作用与主治

作用:理气宽胸

主治:心、胸、腹等疾患,如 心痛 , 胸闷 ,呃逆, 腹痛 腹胀 ,肠鸣, 恶寒发热 ,背部 疔疮 ,心痛,腹痛,腹胀
, 心绞痛 , 乳腺炎 , 银屑病 , 咳嗽 ,气短, 胃痛 ,现代又多用督俞穴治疗心内外膜炎, 冠心病
心绞痛,膈肌痉挛, 皮肤瘙痒 症,冠心病,心动过速,心内外膜炎, 胃炎 ,皮肤瘙痒。

配伍

1、配 肩井穴 、 膻中穴 治乳腺 脓肿 , 乳腺增生 。

2、配 内关穴 治心痛、胸闷。

刺灸法

刺法: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灸法: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文献摘要

《 针灸大成 》:主寒热心痛,腹痛,雷鸣气逆。

《太平圣惠方》:主理寒热,腹中痛雷鸣,气逆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