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鸠尾 Jiūwěi,出《 灵枢 ·九针十二原》。别名尾翳(《 黄帝内经 灵枢·经脉》)、骭(《 针灸甲乙经 》)、神府(《 备急千金要方
》)、臆前(《铜人腧穴 针灸 图经》)、骬(《 针灸资生经 》)。鸠即鸠鸟,尾即尾巴,胸骨剑突形如鸠鸟之尾,此穴在其下,故名鸠尾。

穴位经属

属 任脉 ,是任脉的络穴,膏的原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

取法:从胸剑结合部沿前正中线直下1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作用与主治

作用:安心宁神、宽胸 定喘

主治:胸肺、心神及脾胃疾患等:如胸满咳逆, 胸痛 , 癫痫 , 胃痛 , 呕吐 ,呕血,食不下,呃逆, 腹胀 , 癫狂 痫, 心痛 , 心悸 , 惊悸
,心烦, 胸闷 , 反胃 , 噎膈 ,惊狂,脏躁, 偏头痛 ,癔病,现代多用以治疗 心绞痛 , 气管炎 , 哮喘 , 肺心病 ,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胃痉挛,急性 胃炎 , 慢性胃炎 ,心胸痛,心绞痛,胃 神经痛 , 肋间神经痛 , 支气管炎 , 神经衰弱 等。

刺灸法

刺法:双手抱头,针尖略向下斜刺0.5~0.8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经常用四指叩击鸠尾穴 ,可使皮肤富有光泽,气色饱满,精神充沛。

穴位配伍

配 后溪穴 治癫痫。

配 内关穴 、 中脘穴 治呕吐、呃逆。

配 涌泉穴 治癫痫,呕痰沫。

配 中脘 穴、 少商穴 治食痫,胃脘胀满,不得眠。

配灸脐中穴治少年房多短气。

配 后溪 穴、 申脉穴 治癫痫。

配 梁门穴 、 足三里穴 治胃痛。

配后溪穴、 神门穴 治五痫。

文献摘要

《黄帝 内经 素问 》王注:人无蔽(通敝)骨者,从歧骨际下行同身寸之一寸,为鸠尾处也。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取之所别也。

《针灸甲乙经》: 喉痹 ,食不下,鸠尾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风 惊痫 发癫,不喜闻人语, 心腹胀满 ,胸中满,咳逆数噫, 喘息 ,喉痹,咽壅,水浆不下。

《 针灸大成 》:曰鸠尾者,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任脉之别。

《针灸大成》:主息贲,热病,偏 头痛 引目外眦,噫喘,喉鸣,胸满,咳,呕,喉痹, 咽肿
,水浆不下,癫痫,狂走,不择言语,心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咳唾血,心惊悸,精神耗散,少年房劳,短气少气。

《胜玉歌》:后溪、鸠尾及 神门 治疗五痫立便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