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库房 Kùfáng,出《 针灸甲乙经
》。库,舍也。房,旁也,室在旁也。《说文》:“室在旁也,从户方声。”段注:“凡堂之内,中为正室,左右为旁,所谓东房、西房也。”《 针灸 甲乙经》卷三谓:“在
气户 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本穴治症,多关肺脏,犹肺之储藏室也,故名。

经属

属 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取法:正坐或仰卧,从乳头沿垂直线向上推3个肋间隙,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肋间外肌、肋间内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及胸侧动、静脉分支,分布着胸前神经分支。皮肤由第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双重分布。针由胸大肌的锁骨头,深进第1肋间隙内的肋间内、外肌。两肌由肋间神经支配,血液供应来自肋颈干的最上肋间动脉。肋间结构的深面,依序还有胸内筋膜,肋胸膜(胸膜壁层的一部分)和肺。

作用与主治

作用:理气宽胸, 清热化痰

主治: 咳嗽 , 胸痛 ,胁胀, 气喘 , 咳逆上气 ,唿吸喘促 ,咳唾脓血, 痰多 ,咳吐脓血, 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扩张, 肺炎 , 肺气肿 胸膜炎 , 胸胁胀痛 , 肋间神经痛 , 胸胁胀满 等。

刺灸法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不可深刺,以防引起气胸。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用食指点揉库房穴1~2分钟,也可用艾条灸,灸时距皮肤2~3厘米,每次10分钟左右,可治胸胁胀痛、气喘等症。

配伍

1、配 肺俞穴 、 尺泽穴 、 孔最穴 治咳嗽、 咯血 。

2、配 内关穴 、 阳陵泉穴 治胸胁胀满。

3、配 中府穴 、 周荣穴 、 尺泽 穴治咳逆上气,唾脓血。

4、配 屋翳穴 治胸肋胀痛。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胸胁支满,咳逆上气,唿吸多喘,浊沫脓血,库房主之。

《循经考穴编》:若伤寒结胸, 呕吐 脓血。

《 备急千金要方 》:库房、 中府 、 周荣 、尺泽主咳逆上气,唿吸多唾,浊沫脓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