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气户 Qìhù,出《 针灸甲乙经 》。气指空气,户即门户,气户穴在肺之上端,平 云门穴 ,喻之为气出入肺部的门户。

经属

属 足阳明胃经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取法:正坐仰靠, 乳中 线与锁骨下缘相交的凹陷,按压有酸胀感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上方有锁骨下静脉。分布着锁骨上神经及胸前神经的分支。皮肤由锁骨上神经中间神经和内侧神经双重分布。针由皮肤,皮下组织穿过胸大肌的锁骨头及其深面的锁骨下肌,后肌由锁骨下神经支配,它的深面是胸膜顶及肺尖。

作用与主治

作用:理气宽胸, 止咳平喘

主治: 咳喘 , 胸痛 ,呃逆,胁肋疼痛, 咳嗽 , 气喘 , 吐血 , 哮喘 , 支气管炎 , 慢性支气管炎 , 支气管哮喘 ,咳逆, 胸胁疼痛 ,
胸胁胀满 ,食噎, 肋间神经痛 ,膈肌痉挛, 瘿瘤 , 瘰疬 , 胸膜炎 ,肋软骨炎等。

刺灸法

刺法: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不可深刺,以防气胸。

灸法: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按摩 :按摩时用双手食指指端点按气户,以上胸部有胀痛感为宜,可 通乳 腺治 乳痈 ,治打嗝上气。

配伍

1、配 云门 穴、 天府穴 、 神门穴 治喘逆上气,唿吸肩息。

2、配云门穴、 天府 穴治喘逆。

3、配 人迎穴 、 扶突穴 治瘰疬。

4、配 华盖穴 治胁肋疼痛。

5、配 肺俞穴 治咳喘。

文献摘要

《 针灸 甲乙经》:胸胁支满, 喘满 上气,唿吸肩息,不知食味,气户主之。

《 备急千金要方 》:气户、云门、天府、 神门 主喘逆上气,唿吸肩息,不知食味。

《 针灸大成 》:主 咳逆上气 ,胸背痛,咳不得息,不知味,胸胁支满,喘急。主息奔,胸满,喘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