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曲泉 Qūquán,出《 灵枢 ·本输》。名解:曲,有屈曲不直之义,地形弯折处亦名曲。泉,有 水泉
之义。本穴为肝经之合穴,位于膝内辅骨下,大筋之上,小筋之下,屈曲其膝可得其穴,穴居 膝关
节屈曲之凹陷处,言经气深邃如泉也。穴合水,水位高而有来源者为泉,故名曲泉。

经属

属足太阴肝经。是 足厥阴肝经 五输穴的合穴,五行属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取法:膝内侧,屈膝时可见膝关节内侧面横纹端,其横纹头凹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股内侧肌。皮肤由股内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组织疏松,内含脂肪组织较多。大隐静脉由小腿内侧上升,经股骨内侧髁的后方,至大腿内侧,在大腿阔筋膜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深筋的深面有发自腘动脉的膝上内侧动脉,参与膝关节网。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大腿深筋,入股内侧肌。该肌由股神经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 清利湿热 ,通调下焦。

主治:前阴、肝肾、膝部等疾患:如 小便不利 , 遗尿 ,癃闭, 疝气 腹痛 ,阴痛 阴痒 , 遗精白浊 , 阳痿早泄 , 月经不调 ,阴挺, 经闭 , 血瘕
,身热 头痛 , 目赤 痛,胸胁支满,发狂, 衄血 ,膝胫冷痛,筋挛不伸,四肢不举,少腹痛,尿闭, 泄泻 , 痢疾 ,阴痒, 遗精 ,膝痛, 痛经
, 带下 , 阳痿 ,淋证,小腹痛,膝股肿痛,外阴疼痛,膝股内侧痛,腹痛,现代又用曲泉穴治疗 肾炎
,肠疝,尿潴留, 阴道炎 , 子宫下垂 , 前列腺炎 ,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 子宫脱垂 ,遗精阳萎, 子宫 收缩不全,肾炎,精神疾病,目眩目痛,泄 泻痢
疾,膨胀纳差等。

配伍

1、配 行间穴 治癃闭、茎中痛。

2、配 照海穴 、 大敦穴 治阴挺。

3、配 膝眼穴 、 梁丘穴 、 血海穴 治膝膑肿痛。

4、配 中极穴 、 阴陵泉穴 治小便不利。

5、配 中极 穴、 太冲穴 、 三阴交穴 治阴痒。

刺灸法

刺法:一般直刺0.5~1.0寸。直刺1~1.5寸,可透 膝阳关 ,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膝关节。

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按摩 :常用手指敲击左腿曲泉穴,能 疏肝解郁 ,有效防治 乳腺增生 。

文献摘

《 黄帝内经 灵枢·厥病》:病注下血,取曲泉。

《 针灸甲乙经 》:女子 疝瘕 ,按之如以汤沃其股内至膝,飧泄,灸刺曲泉。少腹肿,阴挺出,痛经水来下,阴中肿或痒,漉青汁若葵羹,血闭无子,不嗜食,曲泉主之。

《 备急千金要方 》:主膝不可屈伸。

《 千金翼方 》:男子失精,膝胫疼痛冷,灸曲泉百壮。

《 针灸大成 》:女子血瘕,按之如汤浸股内,小腹肿,阴挺出,阴痒。

《 类经图翼 》:主治疝阴股痛,小便难,少气, 泄痢 脓血。

《席弘赋》:若是七疝少腹痛, 照海 阴交 曲泉针。

《肘后歌》: 风痹 痿厥如何治, 大杼 曲泉真是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