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上星 Shàngxīng,出《 针灸甲乙经 》。别名鬼堂(《 备急千金要方 》),明堂(《太平圣惠方》), 神堂 (《 针灸聚英
》)。上,指头部。上者,升也,大也。中医有鼻 通天 气,目比 日月
之说;穴在前头部正中,正为阳精所聚之处。穴居头上,犹如星之居上,精英四照,故名上星,又名神堂、明堂。

穴位经属

属 督脉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取法:正坐,前发际正中直上1横指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帽状腱膜、腱膜下疏松组织。布有额神经的分支和额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作用与主治

作用:熄风清热、宁神通鼻

主治:头面、目鼻疾患等:如 头风 , 眩晕 ,面浮虚,目睛痛, 近视 , 角膜炎 ,视神经萎缩, 鼻炎 , 鼻衄 ,鼻瘜肉,鼻痈, 癫狂 ,痫症, 疟疾
,热病, 头痛 ,目痛, 鼻渊 , 目赤肿痛 ,不能远视, 迎风流泪 ,鼻痔,多涕,头风虚肿,头屑多,热病汗不出, 呕吐 ,烦满,目眩, 鼻塞 , 鼻出血
,前额 神经痛 ,面赤肿 ,额窦炎,鼻息肉,角膜白斑, 神经衰弱 等。

刺灸法

刺法:平刺0.5~0.8寸,局部酸胀。小儿前囟未闭者禁针,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铜人腧穴 针灸 图经》: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小儿前囟未闭者禁灸。

按摩 :用拇指指腹垂直向下压按上星穴,每次1~3分钟,可治各种头痛、 头晕 、目眩、 目赤 疼痛以及 鼻窦炎 、鼻出血等疾病。

穴位配伍

配 百会穴 、 合谷穴 治头风。

配 迎香穴 、 素髎穴 、 合谷 穴治鼻出血,鼻炎。

配 肝俞穴 治目赤、目痛、目痒等。

配 百会 穴、 囟会穴 、 承光穴 治鼻塞不闻香臭,头痛。

配合谷穴、 足三里穴 治鼻渊,眩晕。

配 肝俞 穴治目泪出,多眵。

配 风府穴 、禾髂穴、 风池穴 、 水沟穴 、百会穴、百劳穴、 风门穴 治鼻渊、鼻痔。

配百会穴、 神庭穴 、 前顶穴 、 攒竹穴 、 丝竹空穴 、 风池 穴、合谷穴治眼目风热。

配风池穴、 天柱穴 治头眩。

配 大椎穴 治痃疟。

配 前顶 穴、百会穴、 阳谷穴 、合谷穴、 关冲穴 、 昆仑穴 、 侠溪穴 治头风。

文献摘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

《 针灸大成
》:主面赤肿,头风,头皮肿,面虚,鼻中息肉,鼻塞头痛,痎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不宜多灸,恐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针灸聚英》:以细 三棱 针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

《 类经图翼 》:又十三鬼穴,此名鬼堂,主百邪癫狂,当在第十次下针。

《普济方》: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壮至百五壮罢,须停十余日,然后更灸。故不用相续加灸满五十壮,即以细三棱针刺头上,以宣热气,忌酒面 荞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