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上迎香 shàng yíng xiāng,出《 银海精微 》 。别名鼻通、鼻穿、穿鼻。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面部,当鼻翼软骨与鼻甲的交界处,近鼻唇沟上端处。

取法:沿鼻侧鼻唇沟向上推,上端尽头凹陷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提上唇鼻翼肌。分布有眶下神经,滑车下神经的分支,面神经的颊支和内眦动、静脉。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利鼻窍, 通络止痛

主治: 鼻炎 ,敏性鼻炎,肥大性鼻炎,萎缩性鼻炎 ,鼻部疮疖, 鼻窦炎 , 鼻塞 、鼻中癔肉, 过敏性鼻炎 ,
暴发火眼 , 迎风流泪 、 感冒 头痛 等。

刺灸法

刺法:向内上方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可放散至鼻额眼球部。

灸法:可灸。

按摩 :经常按摩上 迎香穴 ,可明显改善鼻部炎症、不辨气味的状况。

穴位配伍

配 天府穴 、 肝俞穴 治久流冷泪。

配 印堂穴 、 合谷穴 、 肺俞穴 治鼻塞, 鼻渊 。

配 鱼腰穴 、 睛明穴 、 攒竹穴 、 太阳穴 治 目赤肿痛 。

配 迎香 穴、 天府 穴、 肝俞 穴治眼目流泪。

配 上星穴 、 印堂 穴、 合谷 穴治 慢性鼻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