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小骨空 xiǎogǔkōng,出《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小指背侧近侧指间关节的中点处。

取法:小指背侧第2指骨关节横纹中点处即是。

穴位解剖

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指背腱膜和小指伸肌腱。分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

作用与主治

作用: 明目 止痛

主治: 目赤肿痛 ,白膜 翳障 , 目翳 ,风眩,烂眼,耳聩无闻( 耳聋 ), 喉痛 , 咽喉炎 ,掌指 关节痛 等。

刺灸法

刺法:不刺

灸法:艾炷灸3~5壮。

穴位配伍

配 风池穴 、 太阳穴 、 睛明穴 、 肝俞穴 治目肿痛、 目生翳膜 。

文献摘要

《玉龙歌》:风眩目烂最堪怜,泪出汪汪不可言 ,大、小骨空皆妙穴,多加艾火疾应痊。

《扁鹊神应 针灸 玉龙经》:风眩烂眼可怜人,泪出汪汪实苦辛,大小骨空真妙穴,灸之七壮病除根。

《医经小学》:小骨空大小指,第二节尖眼目治。

《 针灸大成 》:小骨空二穴……灸七壮。治手节痛,目痛。

《针灸集成》:小骨空穴,治眼疾及烂眩风眼。灸九壮,以口吹火灭。

《东医宝鉴》:小骨空二穴……治眼疾及烂眩。灸九壮,以口吹火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