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图

穴位 名

阳池 Yángchí,出《 灵枢
·本输》。别名别阳。阳,指手背及手少阳。陷者为池。此穴在手腕背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之凹陷中,在背为阳,其处凹陷如池,为手少阳脉气所过之原穴,犹如水之停积于池也。《
针灸甲乙经 》有:“在手表腕上陷中”,因名阳池。

经属

属 手少阳三焦经 ,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

定位与取法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取法:抬臂垂腕,背面,由第4掌骨向上推至腕关节横纹,可触及凹陷处即是。

解剖

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腕背侧韧带、三角骨(膜)。有腕背静脉网,腕背动脉。分布着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皮肤由前臂后皮神经和尺神经的手背支双重分布。皮下筋膜致密,手背静脉网的尺侧部和小指的指背静脉渐汇成贵要静脉的起始部。深筋膜增厚并形成韧带。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过深筋膜,在小指伸肌和指伸肌腱之间,直抵三角骨面。以上二肌(腱)均包裹有腱鞘,由桡神经支配。

作用与主治

作用:清热通络,通调三焦,益阴增液。

主治:头项及局部疾患等:如 头痛 ,项强, 耳聋 ,口干, 喉痹 ,臂肘疼痛不能举,腕痛无力,臂肘疼痛, 疟疾 ,消渴, 目赤肿痛
,腕痛,目红肿,腕痛无力或红肿不可屈伸,手腕折伤,前臂及肘部疼痛, 肩痛
,颈痛,烦闷,热病无汗,疟病寒热,现代又多用阳池穴治疗 感冒 , 扁桃体炎 ,腕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目红肿痛,手腕部损伤,颈肩部疼痛, 流行性感冒
,风湿病, 糖尿病 等。

刺灸法

刺法:直刺0.3~0.5寸,深刺可透 大陵 ,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中指;或向左、右平刺,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腕关节,可治腕关节疾病。

灸法:艾炷灸或温 针灸 3~5壮,艾条灸5~10分钟。不宜瘢痕灸。

按摩 :用中指指腹按摩阳池穴,可改善女性在经期、孕期和产褥期出现的手脚冰凉状况。

配伍

配 风池穴 、 大椎穴 、 曲池穴 、 合谷穴 治 发热头痛 。

配 阳谷穴 治腕 关节炎 。

配 大椎 穴、 外关穴 治疟疾。

配 中脘穴 、 巨阙穴 (灸)治 妊娠恶阻 。

配 阳溪穴 、 阳谷 穴、 腕骨穴 治腕 关节痛 。

配 风门穴 、大椎穴、 天柱穴 治 寒热头痛 。

配 外关 穴、 曲池 穴治前臂肌痉挛或麻痹。

配 少商穴 、 廉泉穴 治 咽喉肿痛 。

配 脾俞穴 、 太溪穴 治糖尿病。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痛,阳池主之。

《 针灸大成 》: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捉物不得,肩臂痛不得举。

《 外台秘要 》:治寒热痎疟,肩痛不能自举,汗不出,颈肿。

《 类经图翼 》:主治消渴口干烦闷,寒热疟,或因折伤,手腕提物不得,臂不能举。